第394章 父子相逢尋祖籍
甘安字則寧,雖為名將縱橫之子,卻生平並不籍父之名,但憑自己刻苦修身格物,終就學識淵博,成就一代名士,受人敬重,在朝為博士,深受皇帝寵愛,朝野讚美,美聲傳揚。
??縱橫在幽州聞知,心中大悅。
??縱橫與趙如霜所生二子一女,皆在幽州。二子因為縱橫與趙如霜戰功而被封為亭侯,都有爵位。其女尚未成年。
??縱橫對前妻甘蘭感情深厚,三十餘年未曾忘卻,每逢甘蘭忌日,縱橫縱使軍務再忙,都要抽出時間為甘蘭設祭憑吊。
??趙如霜則有助於縱橫。縱橫對趙如霜感情,感激為多。趙如霜傾心於縱橫,兩人結為夫妻二十餘年,感情倒也不為不深厚,二人性情互為彌補,倒也琴瑟調和,夫妻恩愛。
??甘蘭早亡,嶽父母也過世,縱橫對於甘蘭的感情,就全部寄托在甘安身上了。
??縱橫得知其子甘安遊學涼州,娶顏芝之女為妻,後來顏芝領涼州刺史,亦是封疆大吏,倒也門當戶對。在華武帝還在位時,縱橫就上書朝廷,請求將甘安調至幽州。
??華武帝甚喜甘安,用其輔佐太子,見縱橫上書請調,心中有些不願,便問甘安道:“卿父在幽州,領大漢軍馬,威名赫赫,富貴顯耀。卿心中可以此為傲否?”
??甘安卻奏道:“臣曾聞: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吾父雖然權勢顯赫,名滿天下,卻是仰仗陛下恩德,大漢天威所賜。聖人又雲:富貴於我如浮雲。安豈能以此為自傲而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呢?”
??華武帝大悅,於是便回書縱橫,言甘安有顏回之德操,管寧之高潔,當為社稷之器,不宜出任邊疆。仍留甘蘭於太子身邊。
??華武帝崩,太子劉政立,是為孝正皇帝,孝正皇帝即位,改元靖治,又加縱橫為太師,恩寵極隆。
??縱橫追思前妻甘蘭,便思念甘安,然自己鎮守幽州,不可擅離,甘安又在朝隨侍皇帝,不得見麵。縱橫尋思自己年已五十餘,自己親生之子,隻是在嬰兒時期跟隨身邊兩三年,除開十二歲時候見過一次,長成之後,還從未見過,連長相模樣都不知如何,一直都以為憾事。
??靖治二年春,縱橫又上表長安,請求朝廷準許其子甘安假期一月,前來幽州與自己相見。
??孝正帝便道:“父子團聚,此人倫也。”於是便召甘安道:“卿與太師有父子血親,然鮮有見麵,今太師甚為思念你,上書為你求得假期,前往幽州相聚。卿便可前去,人倫不可廢也。”於是準許甘安兩月假期,並給馬車一乘,命宮中護衛二人相護送。
??華武帝時,潛龍丞相見甘安與縱橫為親生父子,而甘安自長成之後,尚未與縱橫相見,也曾勸甘安道:“君子以仁孝為本,你輔佐太子,忠心為國,此誠可嘉也。但驃騎大將軍為你生父,需得相見團聚,以行孝道也。”
??甘安領受潛龍之言,本欲決定起行,隻是一時未得其便。今番即得其便,甘安便遵從其父與皇帝旨意,從長安去幽州見其父。
??縱橫在幽州聞知其子甘安將來薊城,大喜,便空出府內書房,令人裝飾成學府泮宮樣式,以供其子甘安居住。
??甘安便攜帶妻子顏氏一道上路,出關中,入洛陽,又取道冀州,經鄴城而進入幽州,沿途觀察風俗人情,記在隨身攜帶冊子之上。甘安夫妻行了大半月,才至幽州境上。
??縱橫聞知,便遣左右軍士數人迎甘安於境上,甘安見幽州軍士來迎,便下車答禮,卻並不接受其迎。所贈與車駕用物等,一並謝絕。隻與妻子坐自己馬車前來。
??數日,甘安到達薊城,縱橫大為歡喜,便親自與趙如霜領著自己三個孩子,帶數名幽州文官學者,出薊城來迎甘安,在薊城南門外等候。
??縱橫對趙如霜道:“吾兒乃道德學問之士,不喜兵甲,今番出城相迎,你我都著儒服,以示尊重。”便召集薊城數位名士,以及幽州數名文官,隨自己出迎甘安。
??甘安馬車行至薊城南門之前,見城門下一隊儀仗十餘人,儀仗之前,六七名身著儒服名士裝扮的官員護衛著一員身材極為魁偉的官員,這名官員已經須發斑白,峨冠博帶,寬袍大袖。左邊立著一名中年貴婦,以及三名年輕少年,皆著漢朝禮服。
??甘安抬眼望之,便知道這官員便是當今太師、幽州刺史,自己的父親了,而那貴婦則必然是自己後母趙如霜了,甘安雖然沒見過趙如霜,但一見便能猜測得出,那三名少年男女,多半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妹了。
??縱橫與趙如霜見甘安車馬來到,車馬行至南門之前停下,車中下來兩人,觀那車中男子,年紀約在三十左右,身高八尺,長相斯文,舉止從容,身著粗布麻衣,足登芒鞋,雖然著裝簡樸,儒雅風範卻猶然顯露,身邊一女子,約二十餘歲年紀,儀態端莊,著裝也甚為樸素。縱橫心中道:“這定然是吾兒媳了。”
??趙如霜初次見甘安,便也一下就猜出來了。甘安氣質風範雖然與縱橫截然相反,然而畢竟是父子血親關係,還是有四五分相像。
??甘安見其父在城樓下相迎,便下車來,與妻子顏氏一道,趨步走向城門樓下,至縱橫前,甘安便拉著妻子顏氏跪地拜道:“孩兒甘安,攜兒媳拜見父親大人!”
??縱橫見之,嗬嗬大笑,左右護衛以及官員不知原因者聞知,大為詫異,麵麵相覷,縱橫知道眾官員為何驚怪,對身後左右解釋道:“此正是吾前妻甘氏所生之子,隨母姓,故名甘安,諸君不必見怪。”
??於是上前扶起甘安夫妻,甘安卻伏地流淚道:“孩兒不孝,久沒有伺奉父親左右,今番見父親須發已經斑白,令孩兒心中無限酸楚!請受孩兒三拜,以恕孩兒不孝之罪。”言罷,跪地三拜,顏氏亦隨夫跪地向縱橫三拜。
??縱橫聞言不禁也潸然淚下,受了其子兒媳三拜,便以手撫甘安之首道:“為父為國征戰,軍務繁忙,未曾照顧得你。今吾兒靠自己勤奮成才,受朝廷寵愛尊崇,為父心中無限欣慰之至!是為父虧欠了你。”
??言罷,便為甘安試淚,然而縱橫自己也不禁流下淚來。
??甘安再拜,請父親寬赦不孝之罪。縱橫嗬嗬笑道;“吾兒知書達理,道德君子,並無不孝。今番能來幽州薊城看望為父,正是孝道也!”
??縱橫又見過兒媳顏氏,顏氏急忙來施禮拜見公公。縱橫便對甘安與顏氏介紹趙如霜與其三子道:“此位便是你母親,這三少年,都是你弟弟妹妹。”
??甘安與顏氏於是又拜見趙如霜,雖非生母,但也以母為禮相拜之,趙如霜也笑而撫慰二人,將二人扶起,甘安又與自己三個同父異母的弟妹相見,彼此認了同胞兄弟兄妹。
??縱橫再與甘安引見薊城諸位名士學者,甘安一一拜見施禮,薊城名士學者年齡皆長於甘安,見甘安年紀雖輕,卻舉止言行沉穩老練合乎禮教,又儒雅斯文,彬彬有禮,既有君子之範,又有名士之風,不禁都暗暗稱奇道:“果然是有誌不在年高,誠所謂也。”
??縱橫見其子攜兒媳來幽州,執禮甚恭,心下大喜。便將甘安與兒媳請入薊城刺史府中,對甘安道:“為父知曉你乃讀書明理之人,特此為你設下此間書房,供你居住。”
??甘安見府內書房設置成學府泮宮樣式,心裏也知道其父苦心,於是謝過縱橫,自己居住於書房,顏氏便隨後娘趙如霜同住去了。
??縱橫這幾日便推了公務,自己與趙如霜和子女在家相陪其子甘安,夫妻二人親自下廚烹飪食物,一家人團聚,歡歡樂樂,盡享天倫。
??數日之後,甘安請於縱橫道:“兒還未有來過幽州,知道祖籍幽州漁陽豐樂縣,今清明將至,兒今願去尋根問祖,為仙人掃墓祭奠,以盡孝道。”
??縱橫道:“你生在鄴城,長在常山,不曾來過祖籍,未曾見過祖父祖母,這也倒是應該要去一趟。”當即準許,便讓幽州刺史部護衛將軍令狐申,率數名軍士護送,令自己與趙如霜所生三子女,同甘安一道,前往漁陽豐樂縣塞上村祭祖掃墓。所行皆需得聽從甘安安排。
??清明前夕,甘安布衣麻鞋,來至漁陽豐樂縣,甘安囑咐令狐申,勿要大張旗鼓,驚動地方。但豐樂縣令卻認識令狐申,見令狐申護送甘安前來,便詢問是何人,令狐申無奈,隻好以實相告,豐樂縣令聞知甘安是朝廷太學博士,又是幽州刺史之子,大為震驚,於是親自來迎甘安,準備上等酒宴,以縣中最好館舍相接待。
??甘安便從車中出來,見豐樂縣令施禮問候,委婉拒絕道:“我雖然是幽州刺史之子,然而不可因此而叨擾地方,承蒙貴縣盛情,甘安實在不能領受。”
??縣令愕然道:“雖然如此,酒席卻已經準備齊備,館舍也打掃好了,博士若不接受,便也浪費了。此非為博士為幽州刺史子之子緣故,而是本縣相敬博士人品道德也!”
??甘安聞知,略作沉吟,便對豐樂縣令道:“吾立誌以古之聖賢為楷模,淡薄以明誌,勤儉以修身,不敢享用奢華。今便領貴縣盛情,可將酒席饋贈縣中老者,館舍也一並相饋贈那無錢露宿街頭之人。用度資費便由吾付罷了。”於是便令隨從左右,取自己身邊所帶俸銀來,欲要交付縣令,支付酒席館舍費用。
??縣令不禁大為惶恐,隻是萬萬不敢受,甘安道:“吾若不支付費用,必然因吾之故,便又讓貴縣百姓身上,多出一份賦稅來。”
??縣令慚愧不已,隻好求助於令狐申,讓其幫忙說情,並說此番費用並不是百姓賦稅,而是由自己官俸支付,甘安這才道:“既然如此,吾可不支付,然貴縣俸祿也有數,不可因吾來此之故而破費。今便從權,吾與貴縣,各處一半銀兩,以為支付,如何?”
??豐樂縣令無奈,隻好依從了甘安,各自出了一半銀兩,讓豐樂縣十餘名七十歲以上老者受用了酒席,又讓縣中無錢露宿街頭四五人免費住了上等客舍一夜。甘安之道德行事如此,令豐樂縣人民交口稱讚,肅然起敬。
??豐樂縣塞上村,近五十年間倒是出了幾個大人物,先有冀州牧王扶,後有太師王騰,以及將軍王橫等。王扶隻是幼年在塞上村度過,村民並無印象,但卻是看著縱橫長大的,所以縱橫聲名最為隆重。
??縱橫領幽州刺史之後,也曾回漁陽塞上村故裏一次,宴請鄉親父老,修葺祖墳,縱橫父親王定就葬在塞上村,縱橫母親在豐樂縣歿後,偽燕厚葬在豐樂縣,縱橫回鄉,便遷其母墳塋,與王定合葬在塞上村。村中族人,自願為縱橫父母看守墳墓,四時打掃祭奠。
??甘安來到塞上村,尋根問祖,一一拜見村中父老鄉親,此時村中與王定一輩的人,在世者僅有二三人,與縱橫一輩的人,也隻剩下一半,見縱橫之子、王定之孫甘安回鄉祭祖,皆紛紛前來觀看,感慨萬千。
??甘安從沒有在塞上村來過,口音也是冀州常山口音,與漁陽豐樂縣不同,村人都覺驚奇,甘安便對父老道:“孺子雖然生在常山,但未嚐一日忘記漁陽塞上村是孺子祖籍也。孺子雖然今日居於國都長安,但不敢忘本。”村人愈加敬重。
??縱橫父母在塞上村昔日舊居,已經廢棄,但豐樂縣令卻將縱橫舊居修葺完整保存。甘安在鄉親指引之下,來到祖父母故居之前看視。駐足許久,慨然長歎,不禁落淚,妻子顏氏問道:“夫君為何長歎流淚?”甘安道:“吾見此舊居,乃吾祖父母所居,隻是恨我出生至今,未能目睹祖父母一眼,所以心下傷感。”顏氏也陪著丈夫傷感落淚。
??清明,甘安來到祖父母墳墓之前祭奠設祀,陳設俎豆、酒觴,儀式皆遵從禮儀製度,與弟妹三人行禮祭拜。甘安再拜而落淚,村民父老見陳設其儀式,大為震動,這才知道甘安果真是聖人弟子,才熟知這許多禮儀製度。
??甘安祭祀完畢,便跟鄉親父老閑話,儀態溫和、和藹近人,毫無官宦氣派,跟平常百姓無異。村民都驚歎道:“王縱橫威名赫赫,蓋世猛將,其子卻是這般正好相反。今國家有這樣的人,天下便能太平昌盛了。”
??尋根祭祖完畢,甘安便與塞上村父老告別,攜弟妹三人與令狐申回到幽州薊城。將祭祀事項稟告其父。縱橫便讓甘安在再薊城安歇暫住,陪伴父母,教導弟妹。
??時幽州薊城學者名士等,聞知甘安才德,於是紛紛前往拜見結交,並邀請甘安在薊城學宮講學,甘安推辭不過,於是隻好為諸生講學三日,講解《詩經》、《尚書》與《左傳春秋》,諸生聽聞之後,皆稱讚甘安學識淵博,道德深厚,由衷心服。即便幽州年長學者,也對甘安博學大為讚歎,以為後生可畏。
??於是甘安之名,又揚於薊城。縱橫聞知心中甚喜,心下便有意將甘安留在薊城,但又怕甘安不會答應,與夫人趙如霜說及此事,趙如霜便道:“夫君勿要憂慮,待妾身趁機勸說他留下。”
??甘安在薊城講學三日之後,回到府中,見兩月假期還剩下一月,便準備歸期,縱橫見此,心下著急,於是趙如霜便令人喚甘安來見,甘安不敢有違,便來見其後母,趙如霜道:“你自生下,與你父團聚時刻,至今有多少光陰?”
??甘安答道:“若一共算起,當不超過三年。”
??趙如霜便道:“自古以來,父子母女團聚,乃人倫也。你父已經年高,雖然官高位重,顯赫天下,但內心所念,便是家人團聚,以娛晚景。今你既然為你父親生之子,便有血脈之親情,團聚時刻卻還不到三年!且你長成之後,現在見到你父。今你父思念你母親,欲要你常相伴左右,但是卻顧忌到朝廷之命,所以不曾對你言明。為母見此,才來勸說你,能否留在薊城,長伴父母左右,不知你意下如何呢?”
??甘安聞言,便知到其母所言乃其父的意思,尋思自己母親早早去世,由外祖父母帶大,又與生父常年不見,自己身世也形同孤兒,心中也願在父母腳邊身旁,晨昏問候,共享天倫。然自己讀書明理,欲要效力國家,以學問報效天下,教化蒼生萬民,忠孝不能兩全,隻好先天下而後私人了,甘安受命朝廷,推行詩書教化之事業,便不能留在外鎮,起碼現在是不能。
??甘安便跪地奏流淚道:“孩兒早年失去母親,身世不能說不悲涼。隨父母身旁,朝夕團聚,也是人之常情,孩兒自然心中渴望如此。但今番孩兒有職務在身,不可擅離天子左右。忠孝不能兩全,孩兒隻能選擇先事君,再事父,望父母能夠諒解,此後數年,孩兒還尚不能離開長安。隻能等待數年之後,孩兒才能在父母身邊伺奉。”
??言罷,伏地不起。
??趙如霜聞知,便知道不能留住甘安了,於是扶起甘安,勸慰其不要傷悲,父母都會理解。
??縱橫聞知甘安不能留在幽州薊城,心中悵惘,但聞知甘安有教化天下之誌,心中也不禁豁然,道:“吾有子如此,何言不引以為傲?今吾前妻甘蘭,也當含笑九泉了。”於是便打消讓甘安留在身邊的想法。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