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徐州豪強多驕橫
昌武三年終,群臣朝賀長安,君臣共度除夕。春節初一,華武帝又率群臣祭拜宗廟社稷,於城郊祭祀天地,再設宴大饗群臣。初三之後,朝賀慶典完畢,詔命各地地方官員各自歸地就職。
群臣退而紛紛議論道:“陛下此番詔各地州牧刺史齊聚長安朝會,誠乃前朝所未有,一時之盛事也,可見陛下中興大漢殷勤之心。”又見華武帝在朝會之上,事先將國事托付丞相,皆道:“陛下此舉,乃為昭示天下,必定重用丞相治國也。”於是皆尊奉丞相,幾與皇帝等同。
群臣各歸本職,各地州牧刺史也回至本州而去。有欲要觀長安繁華、帝都莊嚴氣象者,欲要再長安多住幾日者,華武帝皆準之。
初五日,禦史大夫劉察奏請偽燕降臣公孫貴等遣歸就封。華武帝準奏,遂召歸命侯公孫貴於未央宮中,囑咐道:“前去遼東帶方,安心就封,遵奉漢朝,勿要生事,朕與丞相可保你終生無虞也。”公孫貴再拜叩謝。時縱橫尚還在京師,與領英等商議軍政之事。華武帝遂降旨,著太尉王騰率兵護衛歸命侯公孫貴等降人歸遼東封地,賜其車馬,沿途食宿,皆官給之。公孫貴便帶領吳江等原手下從人十餘人,待縱橫公務完畢,便與縱橫一道出長安城望遼東而去。
華武帝又召見交州刺史趙安國之子趙真,年已五旬,久在交州為官。交州長史許安前年已經病卒,趙真遂代為交州長史。華武帝本欲用趙真為交州刺史,趙安國上書道:“臣子趙真,雖有吏治之才,可為良吏,然難以領袖一州。”又言及交州地處南疆,南蠻諸夷錯綜複雜,需得文武兼備者任之。朝廷遂考慮左將軍楚月為繼任交州刺史擬定人選。今番楚月已經東征歸國在京,華武帝便準備遣其接任交州。便問趙真,其父趙交州身體可還康健否?趙真回答:“臣今五十有二,臣父年歲將及八旬,已然高邁,身體雖無大恙,然恐天命難久留。臣父為之憂慮,此番遣臣前來,特囑咐臣向陛下問身後安定交州之大計也。”
華武帝聞言,慨然歎道:“趙交州鎮守南疆四十餘年,於漢朝多有勳勞。朕為太子之時,曾在長安城與趙交州有一麵之緣,彼時正當壯年。不想時光如流水,今日趙交州已近八十高齡,朕亦垂垂老矣。此番不能回長安朝賀,難得再見,實為人生之憾事也。”
便對趙真道:“左將軍楚玉狐,乃趙交州昔日麾下部將,今為漢朝立下漢馬功勞。其人文武兼備,正當盛年,卿亦知其人。朕決定用楚玉狐接替卿父,卿與交州官員得無異議乎?”
趙真伏地拜道:“陛下聖明!楚玉狐文兼武備,在交州亦頗有威名,必能彈壓南蠻諸夷,臣等盼其人領交州久矣,必無異議
。”
華武帝聞言大喜,遂召楚月覲見,囑咐其接任交州刺史之事。命其與趙真同至交州,先以左將軍出鎮交州。若趙充國不能理事,便可接替其行刺史之事。@*愛奇文學.
iqiwx. *¥免費閱讀
楚月領命,遂與趙真一一拜別華武帝與領英等,上車出長安,帶親隨十餘騎,馳向交州而去。
各州州牧刺史已經陸續離開長安。唯有徐州牧伍玄、涼州刺史顏芝、揚州刺史車安不曾來過長安,便在長安城多留數日。車安每日進宮問候華武帝以及皇後太子等,敘話家常。又與領英、劉察等人相善,互相敬重。華武帝笑對車安道:“大司馬若愛長安,朕即可準大司馬入朝為官。”車安道:“臣生自南方,安敢長留帝都?隻是恐此番一別長安後,恐將難再見陛下也,故願多駐留時日。”言罷,潸然淚下。華武帝心中感動,遂詔準車安在長安元宵節後再回揚州。
華武帝又單獨召見徐州牧伍玄、涼州刺史顏芝二人,先撫慰之,然後問二州政事有無需要朝廷相助之處。顏芝奏報有鎮國大將軍獨孤虎坐鎮涼州,涼州諸夷皆畏服王師之威,不敢作亂。問及伍玄之時,伍玄欲言又止,華武帝驚異,目視左右,左右皆退避,顏芝見之亦告退。殿中無人,華武帝便問道:“卿在徐州,有何為難之處?”
伍玄再三猶豫,遂奏明華武帝道:“臣才弱力薄,年輕曆淺,本不堪領受徐州。得陛下恩寵,先人蔭及,得以領徐州。然內中隱患,臣不敢不奏。”
華武帝驚疑,遂問有何隱患。伍玄遂將徐州政事一一奏聞,最後又奏道:“若非衛將軍率兵鎮守徐州,恐臣早已經不能領徐州矣。”
華武帝聞知徐州異常之況,便又召武兼文入內,武兼文奏道:“陛下即便不相召,臣也當奏明徐州實情。今徐州牧所擔憂者,也正是臣所憂慮者也。前番因陛下正平定遼東,臣等恐陛下分心,乃一時未有奏聞。”
華武帝道:“卿今日便可奏聞,亦不為遲。朝廷當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也。”
武兼文遂也將徐州情況詳細奏聞。
華武帝聞奏,歎道:“二卿忍辱負重,為大局著想,甚為可嘉。徐州既然如此,朝廷不可坐視之。”遂召潛龍丞相、禦史大夫劉察、大將軍陳功前來商議。
原來徐州情形甚為複雜,多有本地豪強勢力插手幹涉州中政務。順安年間,伍文忠任徐州牧之時,人望資曆甚隆,然治理徐州尚欲要借助徐州本土豪強之力,大將章雕、長史虞良等人皆徐州豪強勢力,二人尚心向漢朝,為人忠正,竭力輔助伍文忠,尚可以彈壓徐州豪強,鎮住局勢。然自伍文忠病卒後,徐州又為偽燕奪取,占據數年之久,偽燕為拉攏徐州人心,遂放任權力,聽憑徐州本土豪
強自治,於是豪強實力膨脹厲害,把持各州政務,染指軍事,聚斂錢財。漢定徐州之後,亦考慮及此,為穩固人心,仍用伍文忠之長孫伍玄為徐州牧。
伍玄能領徐州,自知其借助其祖上伍文忠之遺力也,所以小心謹慎,事事尊奉朝廷,不敢有絲毫怠慢,凡是朝廷之令,伍玄一概遵令施行。徐州豪強實力雖然追思敬服伍文忠,仍奉伍玄為徐州之長,然見其不能主事,對漢朝極為恭順,且不管何等政令,不問可行否,一概遵命施行。尋思伍文忠之時,徐州之政,皆由徐州做主,朝廷豈能幹涉?而今日歸漢之後,賦稅徭役,皆由朝廷調度,朝廷又遣禦史前來巡查徐州,禁止以前不法之事,如此一來,徐州豪強等巧取豪奪、橫行稱霸一方之事便不能行,於是多心懷不滿,對伍玄大失所望,便漸漸不遵其號令。彭城、東海等地豪強大戶,每戶皆養有家兵數百,伍玄雖然禁止,然其等陽奉陰違,並不遵命。又與駐守徐州偽燕降將關陽、洪鎮等結納,以財寶賄賂之,關陽拒之,洪鎮受其賄賂,則暗中庇護。徐州豪強私養兵丁、販運私鹽等不法之事,仍明目張膽。長史虞良亦慮及豪強勢力龐大,勸伍玄勿要得罪,不然徐州牧將不保。
將軍雲迎,雖領軍隊,然其麾下部將皆出自徐州豪強勢力,其被架空,難以行事。彭城豪強彭氏宗族彭遵、彭充等人,家資億萬,童仆數百,各自豢養家丁五六百人,買通彭城太守,專行欺瞞朝廷、巧取豪奪之事。朝廷征收賦稅,其等弄虛作假,抗命拒繳,違反朝廷政令之處甚多。彭鶩亦彭氏宗族,背叛投敵,後死於夷州,彭氏家族遂被漢朝除去官職爵位,彭遵等深以為恨,仇視朝廷。漢朝因為遼東未定,尚無暇顧及,伍玄亦不能彈壓,彭遵、彭充等便在彭城不遵法令,稱霸一方,廣結勢力,與東海、東莞、琅琊等郡豪強皆暗中聯絡,沆瀣一氣,對抗朝廷。
前番領英巡視徐州之時,已經發現此種端倪,遂密令武兼文,如有變,可采取非常手段震懾之。章武三年春,漢軍征伐遼東,征調徐州賦稅,徐州豪強不滿,拒繳納之,伍玄差雲迎領軍前往強行征繳,雲迎至,東海、彭城二郡太守皆為豪強所操縱,不奉命,雲迎手下軍士亦不聽命令。雲迎不得已返回下邳,回報伍玄,伍玄恐違背朝廷命令,急忙請衛將軍武兼文相助。武兼文便領軍五百人,前往彭城,令彭遵、彭充等繳納稅賦,二人竟然聚集眾豪強家兵千餘人,持兵前來與武兼文對峙,武兼文大怒,隨即縱馬揮戟,斬其領兵頭目者二人,餘眾皆驚懼,不敢相敵。武兼文對彭遵、彭充等豪強道:“抗命朝廷,拒繳賦稅,吾有便宜之權,當可誅之!”彭遵
、彭充見此,遂不敢與武兼文硬抗,被迫繳納賦稅,東海、東莞、琅琊等郡豪強,見彭遵、彭充繳納,才各自繳納之。武兼文見徐州豪強根深樹大,勢力盤根錯節,亦心懷憂慮,見其已經繳納賦稅,便作罷,不相深究之。然彭遵手下頭目被武兼文所斬,心深恨之。隻是畏懼武兼文勇武,一時不敢與武兼文硬爭。武兼文在徐州領有五千朝廷漢軍,彭遵等也忌憚之,不敢作亂。然抗拒之心,愈加嚴重。
彭遵等徐州豪強懾於衛將軍武兼文之威,被迫繳納賦稅。見武兼文回至下邳,彭遵等人心中大怒,便暗中聚集眾豪強商議道:“昔日九州伯在位時,吾等皆能自主州事,不想今日伍玄孱弱如此,舉州盡獻長安!朝廷無理,用兵遼東,何能征調徐州賦稅?朝廷禁止我等販運買賣財貨,長此以往,吾等財路被斷,必將去勢也。”
彭充恨道:“朝廷前番削奪吾等官職爵位,今番又欲要斷我等財源。伍玄已經不能倚靠,吾等唯有廢去伍玄,重立新主,才可以以免失勢也。”
眾豪強聞知也心中懷恨,聞彭充之言,又不禁心中畏懼,對彭充道:“漢朝已定天下,如何能行此事?且衛將軍武策駐兵徐州,護衛伍玄,其人久有威名。如事敗,我等將盡為朝廷所誅滅矣。”
彭遵聞言,便微微笑道:“諸君勿要畏懼武策,以吾觀之,其不過一勇之夫耳。我等勢力在徐州甚大,朝廷豈能盡誅滅之?我等起事,非再叛亂朝廷耳,乃為徐州謀取自主也。”
眾豪強又問彭遵道:“君有何良策?可保我等富貴長久?不受朝廷侵奪?”
彭遵道:“今若順朝廷之令,我等勢必失勢,且前番多有不法之事,朝廷若追究,我等必將領罪。古語言:蛟龍失勢,比於蚯蚓。我等既然失勢,必當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也,所以萬不可奉命。今若不奉命,隻是對抗朝廷而已,尚不及為魚肉也。以吾之計,不如不奉命也。”
眾豪強又問道:“如不奉命朝廷,恐朝廷前來討伐治罪,亦非自保良策也。”
彭遵笑道:“非也,朝廷當顧及徐州民意人心。若以此興兵前來討伐,徐州必亂也。今以吾之計,且不聽伍玄之令,連結彭城、東海、東莞、琅琊等地豪強,若武策敢領兵前來,我等各自集聚家兵抗之。現此四郡郡守官員等,皆受我等操縱,武策一勇之夫,其能何為?”
眾豪強道:“武策雖然能對付,然若朝廷震怒,恐我等不能安生也。”
彭遵笑道:“以吾觀之,朝廷有潛龍丞相治國,丞相平定遼東以後,厭惡刀兵,必不會輕易興兵來伐。我等又非叛亂,隻是引兵自保而已,到時見好就收,朝廷也當讓步。”
眾豪強聞言,才各自
心安,皆稱此計甚妥,於是便推彭遵為眾豪強之長,聽其號令行事,於是各自在家中收拾兵丁,製備衣甲,抗拒朝廷之命。
伍玄得知此情,心中驚懼。政令在此四郡不能行之,長史虞良遂對伍玄道:“今歲年終,朝廷傳將征召各地州牧刺史回京朝賀。主公便可將此情向陛下奏聞,上達天聽,以求朝廷相助。”伍玄便與武兼文商議,約定年終回朝奏明朝廷。武兼文在徐州職務乃是鎮守徐州,以防叛亂。然而徐州眾豪強雖行不法,然並未有舉兵叛亂,一時也不便領兵前去行事。便與伍玄一道,趁朝賀之機,奏明華武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