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潛龍用計奪北原 聞人撤兵守扶風
聞人策陣前聞知漢軍突襲北原大營,不禁氣血攻心而昏厥掉落馬下,眾將慌忙救回撤軍駐守。領英見狀,遂也暫先約退軍馬,卻令冉輝帶二萬人馬,速至土山堡助陣。
眾將救醒聞人策,都問道:“大都督今番何故如此?”聞人策悠悠醒轉,見眾將環立,長歎道:“吾失算潛龍一籌,便遭此番大挫。今北原大營已經不保,我軍將難敵賊軍矣。”
眾將愕然道:“我軍尚未於賊軍決戰,勝負未知。大都督何出此言?”
聞人策道:“你等不知潛龍此番用兵。潛龍現在可曾退軍?”
袁布道:“潛龍雖然到此,賊軍並未趁大都督昏厥而進攻我軍,現在尚駐紮道上。”
聞人策從塌上起身道:“今北原大營已經被賊軍襲得,我軍失去根據。且速往右扶風駐守,尚可以暫時拒賊,待陛下軍到,再做破敵之策。”
眾將皆驚問道:“大都督以為北原大營果真失了?方才不過是報說賊軍攻打,吾軍尚有一萬兵防守,豈可旦夕之間便失去?”
聞人策苦笑道:“潛龍此番計策,正是欲令我軍盡出北原大營,然後趁虛襲取。其人用兵謹慎,如無十分把握,必然不用此計。潛龍已經在此現身,說明我北原大營已經不保。可速傳命土山堡房將軍,以及葉將軍所部,吾已經不能前往救援,令其領軍突圍,撤向右扶風。”
眾將道:“大都督若撤向扶風,則郿縣、武功皆將為賊軍所占,將威脅京兆安危矣。”
聞人策矍然而起,對眾將道:“潛龍大軍盡在此處,今吾軍已經失去了北原大營,如不速撤,必遭賊軍大舉進攻。今我軍被動,與其決戰,恐有大敗之虞。撤往扶風,尚可以保存軍力抵禦賊軍。”
於是派人傳命房圍、葉虎二將所部,說北原大營已經為漢軍攻取,令其立即率兵突圍,撤至扶風拒守。聞人策自領中軍五萬餘人,從柳樹溝向扶風而撤。
領英見之,遂命部下軍士齊聲呐喊:“大都督可善保貴體!在下還要與大都督賭賽長安!”
眾將皆對領英道:“彼軍撤退,軍師可領兵擊之!”
領英道:“聞人策雖然撤軍,然其行軍布陣安排甚有法度,我若擊之,恐遭其創。且不必追擊聞人策軍,先速向土山堡出擊,圍殲房圍、葉虎二部!”
於是領英領二萬軍占住大路,又遣郝昌、皇甫紀率領二萬人馬,前往擊葉虎、房圍二軍。
房圍三萬軍被漢軍五萬人圍困土山堡,房圍道:“鎮西將軍聞知吾被困,必然前來相救。且待鎮西將軍兵到,我從內攻之,可破賊軍。”於是引軍防守,等待救兵,然救兵久久不至,房圍正在遲疑不定之間,忽然哨騎傳令,說北原大營已經丟失,大都督已經
率兵前往扶風駐守,令房將軍也速率兵突圍至扶風。
房圍聞報大驚道:“如何便失了北原大營!”心中驚慌,知道聞人策已經不能來救,而今也隻有突圍,見漢軍圍困如鐵桶,房圍便令部將道:“吾引五千鐵騎衝出北麵敵圍,你等可率軍隨吾衝出,可破此圍也。”
部將領諾,於是房圍率領五千鐵騎衝下土山堡來,蔣道與徐然慌忙領軍攔截,房圍大喝一聲,在馬上奮起神威,舞動大刀,勢不可擋,隻三五會合,便殺敗蔣道、徐然,引兵衝擊漢軍軍陣,漢軍皆不能阻截,於是紛紛避開,房圍得以率兵衝出北圍。
獨孤虎見狀,立即縱馬挺槍引軍來阻截房圍,徐然、蔣道又率兵來圍追堵截,土山堡上燕軍衝下接住交戰。房圍引軍又翻身殺回,在陣中殺出一條血路,接應餘下部眾突圍。獨孤虎帶兵殺入陣中,來尋房圍交戰,房圍麾下兩員部將,一人使刀、一人使槍,一齊來攻擊獨孤虎,獨孤虎長槍橫掃,七八回合,便接連斬落二將於馬下,房圍見之,不敢戀戰,遂帶軍撤出土山堡,向北而逃,漢軍追襲之,斬獲甚眾,房圍大敗,折兵萬餘,退至扶風而去。
燕將葉虎二萬人馬,被漢軍徐道所部阻於高亭,相持一日有餘,忽然聞人策前來傳令,說北原大營已經失陷,令葉虎率部撤向扶風。葉虎正在驚訝之間,忽然又接得軍報:說漢軍兩路人馬,不下四萬,正迅速向高亭馳來,葉虎聞報大驚,隨即也顧不上土山堡房圍軍,立即率軍從高亭撤出,徐道趁勢掩殺之,葉虎奮力戰退徐道,折損軍馬數千人方從高亭撤出,向扶風而奔。
領英得知文雄、封傳車已經奪取燕軍北原大營,房圍、葉虎等已經被漢軍擊退,甚喜,道:“今聞人策已經失去北原大營,必然引軍退往扶風。我軍可趁此之勢,占據郿縣、武功,即可推峰至長安境上。”於是傳令各處漢軍,向扶風而進。
聞人策率燕軍退往扶風,途中聞報北原大營已經失陷,張英戰死、黃倫自裁,燕軍大部投降,燕軍聞知都十分震驚。聞人策派軍接應房圍、葉虎二軍,全部屯紮扶風槐裏,方才列住陣腳,漢軍前部數萬騎兵已經追至槐裏,漢將獨孤虎見燕軍列營,遂也退後紮營駐守,等待潛龍大軍前來。
聞人策在槐裏駐軍,與眾將商議拒敵之策,房圍、葉虎二人前來帳下拜伏請罪,聞人策道:“房將軍不聽吾號令,擅自行軍,以致被困。吾若不救,你二人今已經成賊俘虜矣!此番為救你等,以致北原大營失陷,我軍折卻人馬數萬人,不得不退望扶風,房將軍罪可謂大矣!”
房圍、葉虎等都不敢抬頭出言,伏地叩首,請求大都督贖罪。
聞人策道:“吾
奉陛下之命鎮守雍涼,有假節鉞之便,可殺節將。今房將軍觸犯軍法,吾本可以斬之以正其罪。奈何大敵當前,吾且赦免房將軍死罪,今可與葉將軍領本部人馬,再行槐裏城外拒敵,如再失去槐裏防線,二位將軍也不必再來見吾,便可自裁謝罪。”
二人領諾服罪退下,各自整軍拒守槐裏前線。聞人策又執劍對眾將號令道:“今賊軍已經進至槐裏,距離長安已經咫尺,吾軍再退,賊軍便將兵臨長安城下。吾今率兵於槐裏拒敵,誓與賊軍決一死戰,與槐裏共存亡,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今日敢有言退著,吾必先斬之。若失卻槐裏,扶風不守,本帥自裁謝罪!”
眾將聞知心下駭然,皆拜伏帳中道:“盡受命!”
公孫霸在長安,聞知燕軍北原大營失陷,諸路軍皆有敗績,漢軍已近進至扶風。心中驚懼,急召歸海衛問道:“聞人昭遠此番不敵賊軍,已經退至槐裏,賊軍即將兵臨長安境內,朕甚為憂慮,以軍師之見,朕此時該親往拒敵乎?”
歸海衛奏道:“我軍此番之敗,乃在於房圍擅自行動所致,聞人昭遠見房圍為陛下愛將,不得不前往救之,以致中賊奸計,失去北原大營。然臣以為聞人昭遠屯軍扶風,當還有策抵禦賊軍前來進犯。今陛下可為其增兵,如槐裏果然危急,陛下再前往向救應為宜。”
公孫霸即采納歸海衛之言,便下詔再激勵聞人策,又增兵馬兩萬人至扶風,供聞人策調用。
領英聚集各軍,一齊進至扶風槐裏,有大軍十萬人,文雄、封傳車亦同領英會師槐裏,領英號令眾將道:“今我軍已經進至長安境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燕軍司隸精銳皆屯紮至此,決戰不可避免。你等可努力向前,此役隻需擊敗聞人策,公孫霸將無能為力,長安即唾手可得!”
漢軍皆歡呼踴躍。領英於是命令徐然、蔣道率漢軍步騎三萬人,攻打槐裏燕軍營壘。
燕將房圍、葉虎率三萬軍奮力拒戰,死守不退,漢軍攻打一日,徐然折兵數千,蔣道率二萬兵發動九次攻擊,仍被燕軍擊退。二人不能克,遂前來見領英,說燕軍防守阻抗頑強,難以攻克,請派援兵。
領英道:“今大戰之際,軍法無情。你二人不能攻克,本該以軍法處之。念及以往勳勞,且赦此罪。今再與你等增兵萬人,一日之內不能攻克槐裏燕軍壁壘,你二人即可提頭來見!”
二人領諾,便又領了萬人,一齊用力攻打房圍、葉虎二人兵馬,房圍、葉虎昨日已經拚死奮戰一日,折損五六千人,軍力疲憊,又遭到徐然、蔣道二人猛烈攻擊,拒戰半日,軍力衰竭,槐裏營壘即將要陷,聞人策便令袁布、牽興二將,率二萬兵馬從後方出,救
應房圍、葉虎,並反擊漢軍。徐然、蔣道率兵奮力交戰,燕軍勢大,二人漸漸難支。
領英聞知,遂出帥帳觀之,見燕軍攻勢甚猛,漢軍將敗,遂命獨孤虎:“率鐵騎二萬從左右兩翼包抄攻擊!”
獨孤虎得令,即命部下二萬鐵騎分成四隊,以五千為一隊,依次投入戰場,衝擊燕軍軍陣。
聞人策在槐裏城上見漢軍騎兵出動,隨即命騎將崔英引一萬騎出陣相抵敵,恐萬騎不足相敵,又命林靚率其部卒萬餘人出城助戰。
文雄見之,遂對領英道:“聞人策大舉出兵阻擊我軍,勢必死戰。請軍師盡出軍馬,挫敗燕軍主力,在此一舉。”
封傳車亦道:“請軍師容吾率兵擊燕軍,若不能勝,甘受軍法。”
領英尚還猶豫,對封傳車道:“你乃漢中王麾下左將軍,吾帳下大將之首,非關鍵時刻不可輕出也。”
封傳車跪地請道:“孤獨將軍已經率兵出,吾怎能落後?此時敗敵良機,軍師勿要錯過也。”
文雄又道:“燕軍雖然死戰,然我軍占優,軍師若再令封將軍出戰,必能奪其銳氣,一舉可勝聞人策。”
領英以手搭額,遙觀兩軍在沙場廝殺,方圓十裏以內,行人走避,飛禽走獸皆藏匿,見漢軍雖然用力攻打,然燕軍誓死相戰,一時間難解難分。領英意遂決,命封傳車帶領郝昌、皇甫紀二人,率兵三萬人衝入陣中,以敗燕軍。
聞人策又見漢軍大營中數萬人鋪天蓋地而來,心中大驚,此時聞人策手裏還有兩萬人可用,於是便令張厚、馬召二將,領二萬人馬出城阻住漢軍攻勢,順便掩護燕軍撤退。
二將領命,引二萬軍衝出來城來助戰。聞人策在城上已經命軍士傳令,令全軍退往槐裏城邊,然後再順勢撤回城中,聞人策已經在城上布置八千弓弩手以相防守。
封傳車全身披掛,率軍揮刀殺入陣中,燕軍陣形頓時出現潰亂,獨孤虎已經與房圍在陣中大戰十餘會合,房圍將敗,見封傳車又領軍衝入,房圍知封傳車威名,遂不敢戀戰,且占且退,引軍望槐裏城邊靠攏。
領英見燕軍陣腳已經移動,向槐裏城而退,便傳令軍中重重擂鼓,令漢軍趁勢追殺燕軍。又領冉輝、徐道二將率二萬人馬,趁勢再攻擊,必能大敗燕軍於槐裏城下。
兩軍今日從早交戰,已經五六個時辰,天色將晚,漢軍見燕軍撤退,遂一起發動攻擊,燕軍大敗。獨孤虎斬殺馬召於馬下,燕軍折損被俘兩萬餘人,漢軍也死傷萬餘。殺至槐裏城邊,蔣道、徐然領軍向前,房圍見之大怒,遂縱馬舞刀來戰二將,二將聯手與其交戰五合,徐然被房圍一刀砍落頭盔,遂棄槍伏在馬上逃去,蔣道見之心驚,急忙怕馬而走,房圍縱
馬追上,從背後一刀砍來,蔣道閃避不及,遂為房圍斬殺陣中。
房圍又奮起勇武,率部下奮力敵住漢軍,掩護後軍進城,封傳車見之,便提刀前來戰房圍,房圍再與封傳車奮力惡戰二十餘合,仍然未敗,郝昌與皇甫紀齊來助戰,房圍見之,意下分心,久戰疲憊,便不敵封傳車,正欲拔馬欲要逃走,卻被封傳車一槍刺倒座下馬,房圍落下馬來,拖刀步行而走,封傳車追上,手起刀落,房圍急忙舉刀來格擋時候,已經不及,遂被斬殺城下。
封傳車在趁勢擊之,又大敗燕軍,皆逼入槐裏城邊,冉輝、徐道二人又領軍殺至,燕軍難以抵擋。領英見天色已晚,傳令且先收軍,軍令尚未傳及,冉輝已經率軍直衝至槐裏城下,封傳車見之大驚,急忙命冉輝且退,恐城樓上有伏兵。冉輝方還沒撤退之時,城樓上聞人策見漢軍進入弓弩射程範圍之內,遂下令城上八千弓弩手一齊放箭,將冉輝所部數千人皆射殺在槐裏城下,冉輝身中十餘箭,連人帶馬皆被射死。
漢軍見之大驚,聞人策命弓弩手放箭,掩護燕軍入城,漢軍亦收軍。聞人策清點人馬,還有五萬人,且帶傷者甚多。此番激戰兩日,燕軍十萬人,戰死兩萬,被俘兩萬餘,走散數千。輔國大將軍房圍戰死疆場,將軍馬召亦戰死。
聞人策折損軍馬過半,心下惻然,眾將皆默然,心下惶恐不安。聞人策對眾將道:“我軍雖然殺傷賊軍數萬人,保得槐裏。然折損過半,敗局已定。吾已經上書告急陛下,然陛下從長安率兵親至此地,還需一二日。若潛龍再揮兵攻打,我軍必然不敵。你等可見形勢危急之時,引兵棄守槐裏,協助陛下守長安。”
眾將道:“大都督若不退,末將等如何敢棄大都督退守長安呢?”
聞人策道:“吾辜負陛下重托,先失天水,再失北原大營,今扶風已經不保。有何臉麵再見陛下?吾將與槐裏共存亡。如扶風失陷,吾隻有自裁謝罪耳。”
眾將皆勸道:“大都督尚還有五六萬兵馬駐守槐裏,等的陛下大軍到,必然能退敵也,何必如此悲觀?”
聞人策苦笑道:“潛龍乃吾天敵也,今已經如此,我軍斷不能再戰,吾寧可棄守槐裏,也當保存軍力。”眾將聞言皆為感泣。聞人策於是為戰死沙場的房圍、馬召二將送行,令軍士宰殺公孫霸所賜自己坐騎,剝下馬匹,包裹房圍、馬召二將屍體,令人送至長安,以示馬革裹屍而還。
天色已黑,領英收兵,計點人馬,槐裏一役,激戰二日,漢軍戰死一萬餘人,帶傷數萬,折損將軍冉輝、蔣道,領英心下震動。見攻堅戰折損巨大,漢軍雖然得勝,但傷亡也不小,又折卻蔣道、冉輝二位川將,領英
心中惻然,乃令軍士收了二人遺體,置棺裝殮,親自為其抬棺啟程,令軍士送其靈柩於漢中。上書建夏,為二人請功,請厚加撫恤其家眷宗族。
領英欲要不戰而下,遂致書聞人策道:
在下聞古之名將,無赫赫之功,今不得已兩軍兵戈相見,然勝負已分,當點到為止,豈能在於多加殺傷?貴軍將士,亦與吾軍一般為生靈也,吾不仍以兩軍相戰之故,而盡讓其殞命沙場。將軍蓋世奇才,軍法謀略吾所不及也,今至於此敗者,非將軍智略不足,乃天道所趨也。今日吾雖然僥幸相勝將軍,然當借助天道順勢,非在下之力也。公孫當滅,大漢當興,將軍祖上亦漢朝臣民,今雖然不得已相助偽燕,然見漢朝恢複,也不當相阻止也。願將軍能夠順應天時,且勿要再為偽燕盡忠,而使萬千將士殞命沙場。吾今不用兵攻槐裏,隻在此與將軍相持。而另遣兵攻取長安也。待吾攻下長安,將軍可兌現前言,率眾歸誠漢中王也!
聞人策接到領英書信,看罷,沉吟良久,歎道:“潛龍知吾心也,然不知吾所處境。吾受大燕皇帝隆恩,豈可不以死相報?如不能以表率相示天下,將為後世所譏笑。今吾雖然軍敗,然還能為陛下抵禦片刻也。且容策以此相報陛下大恩。”
遂回書領英道:“在下與足下雖然有高山流水之情,然各為其主,相逢戰場,不可以私廢國家大事。在下兵敗,已經早知敗局。然足下欲要吾歸順,實難以從命也。足下可施展大才,如能不戰而取得長安,讓萬千將士生靈免於塗炭殞命,亦吾所願也,至於在下,唯有一死盡忠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