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軍師神機取南安
卻說領英已經安排徐然、封傳車領三萬軍突襲南安,欲擾亂燕軍部署,再進而擊敗聞人策。
聞人策聞報漢軍取南安,以為漢軍不過萬餘兵力,潛龍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至午後,忽然得報,漢軍援軍已經到達祁山,其中一部萬餘人,正從祁山向南安而進,聞人策大驚道:“賊軍援兵先於我軍到達,如今則可以取南安矣!今戰情有變,前番部署已經不能禦敵,需得重新布置。”隨即傳令前往南安道口埋伏燕軍崔勇、馬召二將,令其率兵向南安靠攏,協助張方守南安。
聞人策尋思,南安現在有兩萬兵力,可以據城抵禦漢軍三萬人。天水城便防守薄弱,今漢軍多餘燕軍,不宜再此與漢軍相持,恐有失虞。聞人策於是在天黑之前撤營而去,將兩萬餘大軍退至天水城前,據城防守。
領英見聞人策拔營退守天水,道:“此人在天水部署甚得防守之法,令吾軍無隙可乘也。聞知吾軍援兵到,必然令軍防守南安。今吾且將計就計,可趁夜而進圍天水,以賺取南安城。”
領英於是指揮大軍拔營而進,至於天水城下,與燕軍對壘。大張旗鼓,欲要攻取天水城,聞人策指揮燕軍據住外城防守。
領英先派人授以封傳車密計,先讓其將兩萬兵不進取南安,轉而圍攻天水,卻特地命哨騎將所傳軍令故意泄露給南安燕軍。南安燕軍如得知封傳車轉而圍攻天水,必然將分兵馳援天水,然後封傳車可迅速殺回,一舉奪下南安城,即便不能奪下,也可半路截擊燕軍。
封傳車得令,便率軍改道向天水而來,令哨騎將軍令遺落在路上。為燕軍哨騎所得,前往南安告知守將張方,說漢軍兩萬人已經棄南安奔天水而去,今遺下軍令。張方看軍令,果然為真。遂對馬召、崔英道:“天水現在兵力薄弱,大都督雖然有三萬人,然賊軍潛龍善於用兵,若用六萬人圍攻,恐天水將危。大都督尚不知此情,恐遭賊軍突襲。我等不可不分兵馳援之。”
崔英道:“軍情忽變,大都督若不知賊軍此情,即便料敵如神,也將敗矣。吾與馬將軍領軍前往馳援,然隻有萬餘步騎,不及賊軍之眾,張將軍請拔給五千兵助之,留五千軍守南安,如何?”
張方道:“賊軍二萬人轉而圍攻天水,南安留五千人可以守之。”便又將南安一萬兵馬,分一半給崔英、馬召,二人便領了一萬五千人,連夜向天水而去。
領英留一萬人在後,隻率大軍三萬進駐天水城前,至夜間,得報封傳車已經率兵向天水而來,料到南安燕軍必然會聞報出城,便令徐道領留在後方一萬軍前至南安至天水道邊半路上埋伏,等候燕軍前來。
徐道率萬軍埋伏於南安道口,至夜半,
封傳車大軍經過,徐道不動。又等至四更時分,燕軍一萬五千人到來。剛經過道口,徐道即令兵攻擊,燕軍雖然遇到伏兵,然而不懼,崔英命燕軍步卒以盾陣防禦伏兵射箭進攻,令軍士將道旁柴草點燃,以火燒兩邊樹叢中埋伏漢軍,時正四五月初夏天氣,樹木蔥蘢,濕柴怕猛火,點燃起來,火勢甚大,一時間濃煙彌漫,火又燒至,樹林中不能藏軍。徐道急忙領軍從樹林中撤出,走向山上無火處,燕軍見之,哈哈大笑,崔英與馬召也不追趕,率軍繼續向天水開進。
封傳車大軍經過南安道口之後,便在前麵數裏之處停止前進,就地駐紮歇軍。約有兩個時辰,見南山路口火光大起,封傳車道:“此必然是燕軍到來,以火燒我埋伏之軍也,可速回軍擊之。”於是傳令兩萬人馬,回軍向南山道口殺來。
大軍方起行,便見燕軍迎麵而來,燕軍大驚,崔英遂令列陣抵抗,兩軍狹路相逢,展開激戰,殺至黎明時分,不分勝負。徐道在山上見之,遂領所部萬人,一齊衝下大路,將燕軍圍在中間,前後夾擊圍攻。
燕軍前後被夾攻,遂不能相敵,封傳車令軍再次攻擊,燕軍大敗。虧得徐道所部,皆是新招募之兵,戰力不強,崔英領五千騎在前衝擊徐道所部軍士,馬召領步卒在後奮力拒戰,終於殺出圍中,折兵四五千人,二人領萬餘敗兵,又向南安逃去。封傳車與徐道合兵,領兵繼續追擊。
此時天色已明,南山口大火已經熄滅。崔英、馬召向南安逃去,方走到半路,忽然一彪漢軍擋道,為首馬上一人,長槍黑馬,執槍大喝道:“吾乃漢中王麾下討虜將軍徐然也,今正等候你多時。”言罷,即麾軍衝來。
崔英見之,對馬召道:“賊軍在此攔截,後麵又有追兵,不可再往南安,且繞道向天水撤退。”於是二人領萬餘軍,撇下徐然所部漢軍,從邊道奪路而去。
封傳車與徐道大勝燕軍,遂將燕軍數千人衣服盔甲,令數千漢軍換穿之。自己也換穿一燕軍校尉衣服盔甲,對徐道說道:“燕軍此番敗去,將回南安,吾料徐然將軍已經在半路攔截,燕軍不能回南安,必然繞道前往天水。此地距離南安不過百裏,馬軍兩個時辰便可至,趁此時聞人策尚不知南安軍敗,吾偽裝成燕軍,前往賺取南安城,將軍可率步軍在後,為吾助也。”於是封傳車領三千身著燕軍盔甲服飾騎兵,打燕軍旗號,前往南安城而來。半路遇見徐然所部,便令徐然率部隨後而來。
南安守將張方,自夜裏崔英等率兵馳援天水之後,便令人打探消息,天明時候,張方還未起床,探馬來報,燕軍途中遭到漢軍伏擊,已經敗退向南安而來,又為漢軍所攔截,今不知其
去向。
張方大驚道:“此必然是賊軍潛龍之計。”令再探崔英、馬召敗軍動向。一麵整頓城防。
不過一個時辰,探馬回報張方說,有三千餘燕軍騎兵,打崔英將軍旗號,正向南安而來,即將到達南安郊外。
張方驚訝,急忙登城視之,須臾,果然見城郊外十餘裏處,有一彪燕軍騎兵,黑色旗幟,黑色衣服盔甲,正向南安城靠近。張方驚道:“此多半是崔英敗軍。”令人前往試探證實,得回報道:“末將為崔英將軍部下校尉陳禮,崔將軍中賊軍埋伏已經陣亡,馬將軍率敗軍逃往天水。末將率三千餘騎逃回,後麵賊軍將至,請張將軍為末將相接應入城。”
張方大驚道:“果然是崔英所部,今潰敗前來,不可不接應。”又見城郊十餘裏處,煙塵大起,萬餘漢軍正尾隨而至。
張英大驚,隨即令兩千軍守城,開城門,放下吊橋,自領三千軍出城準備接應。
封傳車偽稱為崔英部下陳禮,張英信之不疑。封傳車領三千軍到南安城邊,見崔英已經開城門出城接應,遂令軍士大聲喊道:“敵軍追兵將至,不及見過張將軍為禮,且容末將先率兵進城。”於是催動三千騎,徑直向南安城內衝去。
張方遂令軍士在城門邊散開,以免擋道,準備讓陳禮所部騎兵入城。方下令回頭看時,忽然見陳禮率軍徑直衝來,勢頭甚覺不對。待距離一百餘步時候,看清馬上來將,並不是陳禮,張方大驚,立即命令軍士關閉城門,阻止來軍,然已經不及,轉瞬之間,封傳車率兵便衝至城門邊上,手起刀落,斬張方於南安城南門下。
燕軍見之大驚,一片慌亂,封傳車領軍衝城而進,燕軍紛紛退避,三千漢軍騎兵遂衝入南安城,將燕軍殺散,徐然所部萬人,也隨後進至南安城下。張方所部五千燕軍,被殺散兩千,餘者三千見漢軍勢大,遂都投降,南安城便被封傳車所奪取。
卻說聞人策在天水率軍抵禦領英,至次日日中時分,忽然接報,說燕軍昨夜在南安道口被漢軍伏擊,崔英與馬召今敗走正向天水而來。
聞人策大驚道:“是誰讓崔英、馬召率軍出城?”
哨騎報道:“南安張將軍截得賊軍潛龍調軍密令,將調賊將封驛所部前往攻取天水,張將軍憂慮大都督不知此情,特地命崔將軍與馬將軍帶兵馳援。”
聞人策跺腳大憾道:“張方不知虛實,今弄巧成拙矣!此不過是潛龍計謀,令其分軍出城,好半路伏擊也。吾在天水有三萬兵力,賊軍雖眾,足可防守,何須其分兵來救?”
又道:“張方此舉誤我軍大事。南安已經分兵,半路被伏擊敗走。南安如今防守空虛,恐賊軍趁虛奪取。吾已經與潛龍定下賭賽,
如失去了南安城,吾便輸了。今萬不可失去南安。”
聞人策正在籌思如何營救南安,忽然又接報,說漢軍已經奪取南安,張方將軍被敵將所殺,其部五千餘人,投降大半。
聞人策又跌足長歎道:“張方雖不知敵軍虛實,死固當然。然是潛龍智在吾先,用兵快於吾一步也。”遂問哨騎道:“賊軍如何奪取南安?”
哨騎道:“賊軍封驛,扮作崔將軍帳下陳禮校尉,率三千騎兵,皆穿我軍盔甲旗號,是以騙過張將軍,偷襲奪取南安。”
聞人策道:“此必然是潛龍之計,用其大將封驛奪取南安。今吾也可以再設計奪回。”
忽然又聞報,燕將林靚所部一萬五千援軍,已經進至天水城郊外三十裏處。聞人策大喜道:“我軍援軍到來,天水無憂也。吾便可以親自統領一支奇兵勁旅,再奪回南安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