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滔天水勢卷地來
領英對北岸燕軍宣稱要用水淹之,燕軍大笑而不懼。不移動營壘,仍然一切如常。燕軍又在北岸高堤上齊聲大叫:“荊州潛龍已得癲狂之疾,不日將發狂而死。你等尚且不知,早晚將盡被大燕所俘虜也。”
上遊水軍再報來,漢水持續上漲,不日將衝開圍堰壩口,請軍師軍令。領英尚猶豫可否再等一日,趙山勸諫道:“今已經萬事齊備,隻待水勢大至,我軍就可攻擊。此一二日之間,如上遊圍堰決口,水勢非人力所掌控。此事如有遲疑,則前功盡棄,軍師宜速決斷。”
於是領英意遂決,傳令次日天明時分決水。當晚夜半,領英令數萬士卒,將堆積在樊城邊土石,皆投於江中,不到五更時分,數萬士卒就將樊城邊堆積如山般土石盡皆傾於樊城江中,雍塞江底。領英已經算定用度數量,親自指揮,令水工測算安排投傾土石數量,不可盡皆雍塞,以免堵賽河道,江水回流,漫過堤壩,泛溢成災。
然後在夜半時分,又令水師統領張寵帶領數千精銳水軍,乘船至北岸,趁夜登上江邊無燕軍防守堤壩,毀掉堤壩數段,決口數處壩口。待燕軍發覺,張寵已經得手而回。
領英已經傳令上遊王節所部駐守各處圍堰水軍,隻待天明時刻,便可分兩次決開圍堰,以及各處之流水口。
燕軍夜裏發覺荊州漢軍大舉在江中填塞土石,一時不知何意。報與公孫霸,公孫霸以為漢軍不過是因為樊城段漢水較淺,欲雍塞江麵抬高水位,好使水師大船行進,並未在意。歸海衛雖然心下狐疑,卻也認為漢軍即便填塞江麵,如此般水勢,決難造成泛溢之勢,並未有懷疑其他。
天明,燕軍發現北岸堤壩被毀數段,決口數處,驚疑不定。歸海衛得知,與公孫鴻親自前往堤壩被決口處查看,歸海衛心下狐疑,見漢軍夜間填塞江底,又決開堤壩,恐真有水淹之謀也。便傳令軍士速速將被毀堤壩修好,要回報公孫霸移營高處,公孫鴻笑道:“堤壩雖然被毀,然距漢水水位尚有丈餘之遠,吾實在不能相信,何以用水淹吾軍?”
此時紅日東升,霞光萬道,歸海衛駐足高堤之上,看遠處山巒之上,已無白色。又看漢水比前日又漲有尺餘,想到自二月以來,連日晴朗,上遊積雪將迅速消融,如荊州漢軍在上遊攔壩蓄水,然後趁勢決水,勢必會造成大水。忽然恍然大悟,不禁脊背發涼,大吃一驚。隨即對公孫鴻道:“賊軍不為虛也,必然將水淹我軍。吾料今日大水將必然至。將軍可速令各軍移營,待吾請示陛下,率軍避水。”公孫鴻尚不知就裏。
歸海衛令軍士盡快修好被毀堤壩,便速回帳中,來見公孫霸,請公孫霸立即移營。公孫霸聽歸海衛如
此說法,心中也疑惑不定。歸海衛又奏道:“水火無情,非人力所能控製。陛下寧願信其有,防患於未然。也不可信其無,以免吾軍遭到不測也。”
公孫霸遂傳令準備移營,忽然岸上哨騎來報:“漢水逐漸上漲,明顯可見,比前數日漲勢高出數倍。”
公孫霸驚,歸海衛即跪地奏道:“今賊軍必然是在上遊築壩蓄水,此時決口來淹我軍也。臣隻恐此時移營已經不及,陛下且傳令,全軍皆離開軍營,走往高出避水。”
公孫霸奮然道:“且先傳令各營移營高處。容朕親到江邊一觀,看賊首潛龍果有翻江倒海之能否?”
歸海衛苦勸公孫霸,勿要去江邊,公孫霸不聽。遂上馬帶諸將前至江邊高堤,果然見漢水今日大漲,水勢甚為洶湧。然離江邊堤壩,尚距離甚遠。
公孫霸笑道:“軍師多慮也。如此般水勢,離泛溢決口甚遠。”便傳令眾軍,休得驚慌,可慢慢移營。自己駐於高堤之上觀之。
此時已經快日上三竿,漢水上遊數處圍堰,按照潛龍軍師所布置命令,分兩次決口放水,前番者,隻決口兩道圍堰,漢水便迅速上漲。半個時辰之後,便再決開後麵兩道圍堰,各處支流雍塞水流也一齊決口。大水即奔瀉而下,數處水頭,有一人之高,猶如脫韁野馬,下山猛虎,氣勢如虹,排山倒海而來,頃刻間便奔騰百餘裏,會集至荊襄江麵,形成洪峰。
江邊堤壩,毀掉甚容易,修好卻難,此倉促之間,燕軍一時間方匆匆修的一半。歸海衛正指揮軍士,加緊搶修。公孫霸駐馬高堤之上,看江水上漲,仍然不以在意。歸海衛請公孫霸撤離,公孫霸笑道:“待水漲至朕腳下數尺,朕再退也不遲也。”
忽然哨騎飛馬報至,言漢水上遊十餘裏處,大水忽然至,水頭一人之高,呼嘯而來。頃刻間便要至此處。
公孫霸聞言大驚,道:“果有如此之勢?朕此時移營已經不及也。”
歸海衛請公孫霸速速撤離,正要離開高堤之時,忽聞巨浪震動之聲,公孫霸再看時候,隻見西麵數裏漢水江麵處,遠遠顯出一道水牆,約有丈餘之高,江中一道白印,清晰可辨。勢如萬馬奔騰,咆哮而來,巨浪滔天,波翻浪滾,雷霆萬鈞,聲聞數裏。
燕軍見之而大驚,一時不知所措,公孫霸見狀驚得魂飛天外,大叫道:“是何神助賊軍借來滔天大水乎?今番朕休矣!”
漢水洪峰即刻將湧至樊城段,燕軍一片慌亂,歸海衛令軍士休要再修築堤壩,且速速撤離,都走往高出避水。與羽林軍等一起保護公孫霸從江堤上撤退,欲要奔向高處。慌亂之中,公孫霸全然不顧威儀,獨自驟馬而奔,有士卒擋道,不及避讓,公孫霸便自己
避讓士卒而行。
頃刻之間,漢水洪峰即到達樊城江麵,江麵波濤翻滾,濁浪滔天,聲勢震耳欲聾。水頭已經接近所毀堤壩處,洪峰行至樊城,為江中雍塞土石所阻,遂不能順暢衝出,出現回流,樊城江麵,水位又持續上漲。
須臾功夫,樊城江麵水位又上漲數尺,後麵大水再至,波推浪湧,遂漫過江北所毀堤壩,洪峰從此溢出,大水從高堤決口處灌下,無堅不摧,江北岸堤壩,又被大水衝跨數段,於是盡皆灌入燕軍大營之中。
十萬燕軍,大部紮營於高堤之下,大水驟至,一時之間,不能盡撤,燕軍隻移營了十分之二三,剩下數百座軍營,皆被水所淹沒。燕軍公孫霸禦營,亦被水淹沒,中軍燕字大旗也飄落水中。軍中所帶美人優樂者,幸虧逃得及時,保得性命,隻是一個個皆衣冠不整,花容失色,十分狼狽。十萬燕軍,水到之前匆忙撤出一半,還餘下數萬燕軍皆陷於大水之中,公孫霸命軍接應救助,方救出萬餘人。大水蜂擁而至,燕軍被淹死萬餘人,尚有萬餘燕軍,被困水中。
不過半個時辰,燕軍大營皆為水所淹沒。洪峰已過,水位開始下降,又迅速回落至決口江堤之下。領英在樊城上看之,見大水開始消退,便命令張寵、王節所部水師兩萬餘人,待水勢平緩之後,乘坐戰船運載竹筏等渡江趁勢攻擊燕軍。
漢水上遊以及各之流築圍堰蓄水決口以形成洪峰,亦不能久持,洪峰一過,不到半個時辰,水位便大降,恢複原位,隻是因為樊城段江麵被堵賽,大水一時不能盡退。王節、張寵隨即命令部下水師,便渡江發動攻擊。
燕軍大營驟然被水所淹,正一片慌亂,掙紮逃命,叫苦不迭,隻見荊州水師又渡江而來,兩萬人一齊登岸,王節令軍士將竹筏等從戰船卸下,運至江堤之上,紛紛乘坐竹筏前來圍剿水中燕軍。
張寵又命部下萬人,在陸地上圍追堵截燕軍,四麵擊之,燕軍已經大亂,難以迎敵,公孫霸隻好帶領諸將向北而逃,不及跟上者,皆被張寵所部所俘。
王節指揮水軍,將尚陷在水中不及逃走燕軍萬餘人,四麵圍定。十營將領中公孫秀亦未能逃出,見荊州水軍圍將上來,便號令眾軍迎敵,王節在筏上喝令道:“棄械投降者免死!”公孫秀大怒,手執弓箭以射之,王節急忙閃避,公孫秀又連射數箭,將撐筏軍士射死三人。王節勃然大怒,令左右拿過弓弩,引弓瞄準公孫秀,一箭射中其前胸,公孫秀中箭倒地而亡。
王節又指揮眾軍圍攻上來,萬餘燕軍,衣甲皆濕,軍械不齊,春日甚為寒冷,皆瑟瑟發抖,已經成喪家之犬,胡亂抵抗一陣,見王節已經率領水師至前,無路可走,遂都投
降。
張寵率萬人精兵追擊燕軍,燕軍皆紛紛潰退,四散奔逃。張寵又沿路俘獲燕軍數千人,盡獲其輜重。歸海衛命十營將領中高成、司馬訓率萬餘軍斷後,阻擊追兵。張寵率軍追至,高成、司馬訓引軍截擊,雙方混戰,一時未見勝負。
司馬訓對高成道:“我等隻需在此阻敵一個時辰,待陛下大軍退至新都,得到宛城接應之時,便可引軍撤退。”於是下令奮力拒戰,張寵所部不能前進。
正在交戰之見,忽然南麵一彪人馬至,乃是荊州軍展鴻、左超所部萬餘步騎,奉潛龍軍令,渡江追擊燕軍,二人率軍至,展鴻一馬當先,徑直來衝燕軍,高成慌忙率軍來迎,措手不及,被展鴻一刀斬落馬下。
司馬訓見之驚懼,見漢軍勢大,遂率軍而走,左超即麾兵擊殺,來戰司馬訓、張寵、展鴻趁勢再圍追堵截,大敗燕軍,俘獲甚眾。
司馬訓與左超戰不五合,見漢軍齊來攻擊,慌急之間,便棄戰而逃,卻被左超所部軍士用套索絆倒坐下馬,遂翻身落馬,為左超所部軍士生擒。
十萬燕軍全線潰敗,荊州軍追亡逐北,流血漂櫓,大破公孫霸中線襄樊兵馬。此役水淹陣斬燕軍將士萬餘人,逼降俘虜三萬餘人,獲其輜重無數。公孫霸率敗兵數萬奔至宛城,喘息方定。荊州軍大獲全勝,追至宛城近郊,潛龍軍師傳令且停止追擊,展鴻左超便率軍班師,與張寵王節收整俘虜輜重而回。
大水已經退去,漢水遂恢複往常。領英命令荊州軍馬趁勢追擊燕軍,大破之。公孫霸率眾北遁,荊州軍收取其輜重俘虜。領英又命荊州軍進駐漢水北岸,荊襄各處要隘,盡皆奪回。領英命打掃戰場,排掉洪水。
漢軍大獲全勝,領英以手加額道:“此漢中王之洪福也。公孫霸此番大敗,必然無力再進犯荊襄。東西二線,今歲也便可以退敵也。則漢中王將轉守為攻,複興大漢偉業,其攻將半矣。”
又謝趙山道:“此番水淹燕軍,雲峰所謀當居首功。雖郭嘉、荀攸用兵設謀者,也不及雲峰此般奇策妙計。吾必然上報漢中王,記雲峰此次首功。雲峰此謀,當垂名史冊,傳至千古也。”
趙山辭讓道:“山不敢越過軍師與前將軍占此頭功。今此謀得以成功,乃是險中求勝,僥幸得天所助也。能夠大破燕軍,驅逐公孫逆賊北遁者,亦漢中王洪福所致也。山不過一出謀劃策之人,不敢居首功。請軍師將山與張寵、王節記功等同,乃山之所願也。”
領英歎道:“雲峰可謂當今賢良之士,海內一人也。”於是愈加敬佩趙山為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