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是這樣的作者> 第四百二十二章 難不成,是一場隆中對?

第四百二十二章 難不成,是一場隆中對?

  眾人聽著這話,意外之餘,各自朝著李懷看了過去。


  為何新生會突然提出這麽一個議題來?


  這背後隱藏著什麽?

  不過,眾人在意外之後,對此事倒是沒有太多詫異。


  大周百家曆史雖有波折,但至今仍有輪廓,因此言論風氣頗為開放,尤其是當下正是天下分離之際,雖說各地方情況不同,不過竹林書院地位特殊,言論開放,時常會有類似的論道。


  隻是這次頗為露骨,不是議論哪一家諸侯、那一場戰役的得失,幹脆讓眾人想著如何去占地割據了。


  這般想著,屋中眾人紛紛朝著李懷看了過去。


  什麽十之五六,怎麽參考?我壓根就沒想過這件事啊!


  按理說,李懷實際上比在座的眾人,更有許多優勢,其中一點,就是他很清楚,這個世界依舊還是原本的華夏模板,對於看過高清地圖、甚至衛星雲圖的李懷來說,他的腦海中,本來就有一個非常立體的、直觀的印象。


  對於地理情況的布局,他是了然於胸,但對於這地理、地圖之上的勢力劃分,可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更不知道各處的風土人情,又如何能妄談立足之地?


  況且,我為什麽要立足?


  一念至此,李懷整個人的思路就都清晰了,於是拱拱手,回道:“回稟老師,學生如今一心求學,隻希望能學得真本領,想立的是底蘊,至於那根基之地在哪裏,是半點都不關心的。”


  “哦?”明鏡先生複有笑容,“果真如此?”


  “當然如此!”李懷回答的理直氣壯,他固是對大周世界這邊的種種設定感興趣,但追求的還是一個無病無災,之前在大周那邊,他是礙於自己的身份和背景,若是不抗爭一下,就要直接被那主角鄭興業給弄死了。


  誰能想到,這一抗爭,居然一條路都給走到了底了,好不容易才算是脫身出來。


  有鑒於此,李懷在大周這邊,自是要從最初的時候,就謝絕一切有可能引起麻煩的事,老老實實的窩著。


  這時見老師似乎不信,李懷又說大實話了:“跟在老師身邊,我方能充實自身,學得能耐,不僅如此,諸多同門也都是一時人傑,與之相交,可以增益自身。”


  “你可真是誠實,+1槽點。”


  這些也都是真話,因為氣運金光和主角光環的關係,李懷跟在本身就有大能耐的人身邊,是可以慢慢凝聚技能的,先前他在龍驤將軍那就得了技能概念,有了練兵之能,隻不過明鏡先生太過高深莫測,到了現在,還沒有哪個技能真的浮出水麵,但千頭萬緒皆藏於睡下,李懷已可肯定,這位先生懷揣著不止一個高超本領。


  至於這後一句,更是大實話,他身負幾百槽點,耗費一百,就能從同門同窗身上抽取一個技能,比之當初在大寧冒著諸多風險,才從關之山身上得到技能,不知道要輕鬆多少。


  當然了,關之山乃是大寧的頂尖人物,身上有五技,李懷身邊的同窗,在荊州都算不上頂尖,隻不過能被挑選過來,師從明鏡,足見其能,其中佼佼者還是一技能傍身的。


  若不是考慮到直接抽取,讓同窗頃刻變作廢柴,實在太過顯眼,再加上留著槽點以備萬一,同窗同門又跑不了,他早就已經動手了。


  真誠的話,格外容易讓人相信,至少能減少懷疑。


  雖說明鏡先生的表情,依舊是不見波瀾,可李懷那位同窗楊焉,這有些輕蔑的說道:“若隻是這般誌向,著實讓人失望,原本看你的幾篇邸報之文,還以為胸有丘壑,想要大展宏圖!”


  李懷聞言,笑道:“有看法的人,未必就要大展宏圖,也有可能隻是有看法,便是有解決之法的人,也未必真的要去解決,倒不如寫下來,讓真有本事的人出麵,又何樂而不為呢?”


  “推托之詞!”楊焉搖搖頭,然後站起身來,衝著明鏡先生拱了拱手,又朝著旁邊諸記名弟子看去,見他們一個個麵有躊躇,“諸君,爾等可有人要出來說一說?”


  眾人紛紛搖頭。


  其中一人還道:“我等也如皇甫一般,之前從未思量過此事。”


  楊焉笑道:“皇甫說他未曾思量過,我是信的,但你們說這話,主要是畏懼,覺得此事犯了忌諱,擔心因言獲罪,但你等便不曾想過,我等議論類似的事還少麽?無非是找一片地罷了,若是那割據各地的雄主,因為這件事大動幹戈,也未免太過好笑了,他們豈能忙得過來?退一步說,因此而尋事端,反倒是成全了楊某的名聲!”


  眾人被他說得各有表現,倒是李開悟冷哼一聲,道:“那還請楊君訴來,我等也好洗耳恭聽。”


  “我正要說,”楊焉並不在意,順勢就說,“若我來選,自是要選蜀地為根基!”


  “哦?”明鏡先生眉毛微微揚起,“既然你有心要說,那就由你說說吧,不過為何要選蜀地。”


  “謝老師。”楊焉又行了一禮,順勢道:“若是旁人來選,可能就要選個尚且無人做主的地方,又或者是沒有強軍之地。”


  他說話的時候,注意到有幾個人的表情略有變化,但並不意外,隻是繼續道——


  “隻是當前,放眼天下,哪裏還有這種地方?莫非要去那極南的十萬大山?那裏窮山惡水,滿是瘴氣,人一到了,還沒做什麽,可能先就病死了!又或者是號稱十萬佛國的西域?那裏遠離中土,來回幾年,人一去,便是整頓了西域兵馬,來來回回也要幾年,人吃馬嚼,人還沒到,兵馬就先垮了,又或者去北方草原,與胡人廝混?向東出海,聚於群島?”


  他嗤笑一聲,拉回了話題:“北方諸強爭霸,便有機會,也不明了,南方之地同樣是兩強對峙,吳地的孫班城,越地的王威興,都不是省油的燈,那揚州占地廣闊,但多為惡地,民口不多,已經承載不起第三家了,至於那西北涼州,因關中戰亂,消息斷絕,那位領涼州之軍政的符將軍,音訊全無,也不是好選擇,唯有蜀地,可一展身手!”


  李開悟則道:“那漢中範皆養擅蠱惑民心,幾代耕耘,聲望隆重,不可動搖,而蜀中武甘,乃宗室之人,養民安境,不與人爭,又如何讓你有機可乘?”


  他這一問,氣氛頓時緊張起來,有劍拔弩張的意思,但論道事常有,眾人也不以為怪,反而津津有味。


  唯獨李懷聽出點意思。


  “好家夥,趕緊天下大勢這下齊全了?難不成,這也是一場隆中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