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前後都不謀而和
沈橋並沒有直接的回答洛辰心的問題,而是轉發了另一個新聞,給洛辰心看。
沈橋說,【你先看了這個新聞再說。】
洛辰心躲避著上課老師的視線,低著頭,悄悄地盯著手機屏幕,仔細閱讀著沈橋發來的新聞。
宋佳玉瞧見了這一幕,側了側身體,替洛辰心打著掩護,擋住老師的視線。
沈橋發來的新聞也是一則財經消息,裏麵報道了最近江城有幾家規模中等的公司,都被收購了。因為公司的規模一般,所以並未引起過多的轟動。
但是其中有一個怪異的地方是,被收購的公司數量有些多,相加起來大概有十幾家,而且都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
更神秘的是,收購這些公司的人全都信息不全,做好了十足十的保密工作。
一開始的隱秘,讓人沒有察覺這件事情;如今隱匿變成了神秘,則有人提出了大膽的猜測,收購一些公司的神秘人物,說不定是同一個人。
如果是同一個人的話,要一口氣吞下這麽多中等規模的公司,其中甚至有幾家是經營正常,都在獲得盈利分紅、效益不錯的公司,其中所要花費的資金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洛辰心說到底是一個美術學院的學生,對這樣的金融新聞並不敏銳,她在看完之後,理解新聞上所說的事情,但是卻無法想明白這個並不惹眼的新聞,跟她所擔心的事情又有什麽關係。
既然不解,她幹脆直接的問了沈橋。
沈橋說,【在江城商場上,能不引起任何人注意,偷偷完成這些事情,還能去拿出這樣龐大資金的人物,沒有幾個。】
他依舊沒有指名道姓,可是話語中其中的含義,卻已經十分清楚了。
換句話說。
能做到這一切的人,很可能是顧夜寒,亦或者是……強強聯手
【你的意思是……這件事情是顧夜寒和宋恒天聯手做的?】
洛辰心思索的根深,想到了突然這些天出現的宋恒天。
沈橋回答到,【很有可能。我去查了這些公司被收購的具體時間,全都是在宋恒天來到江城之前。】
言下之意,也就是說顧夜寒先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工作,等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宋恒天才真正出現。
沈橋又說,【被新聞報道出來的“被收購的公司”就隻有這些,可是背地裏,還有哪些是沒有報道出來的,連我們也無從得知。辰心,聚少成多,你應該懂得。】
這麽粗淺的道理,洛辰心當然是懂得。
她雙眼一直緊盯著手機屏幕,看著沈橋一句接著一句發過來的消息。
【如果一些被收購的公司,準備合理的整合,是可以形成一個新的、龐大的集團公司,甚至還可能比顧氏集團更加的有能力。】
【但是……這其中所需要的資金,是龐大到無法計算的。顧總的個人資產雖然多,但是要做到這一切還是不夠的。很有可能是,是宋恒天的資助。】
【我聯係了一些學長,也跟他們打聽了這件事情。有個學長是其中一家做公司的高管,他透露了我一些信息。收購他們的人,是國外資質的……如果是這樣,那麽事情就更複雜了。】
【當然,在事情的真相沒有得到確認之前,這一切緊緊隻是一個推測。】
加起來,比顧氏集團還……
這話如果是旁人說的,洛辰心是不會相信的,這個故事集團在江城已經是近百年的大企業,不可動搖的江城首富,又怎麽可能被人輕易的超越。
可是沈橋是經濟學院的優秀學生,又是顧氏集團的員工。
他的判斷,是絕對不會出錯的。
聚少成多……顧夜寒是用一家一家的小公司,拚湊出一個比顧氏集團更加的龐大的版圖?!
洛辰心對這個消息,震驚不已,一時間都無法輕易消化。
然而……
此時此刻,她的腦海裏突然閃過前陣子發生的事情。
顧夜寒開始突然忙碌的加班,淩南也格外頻繁的出入公寓,他們處理的公式全都是無關於顧氏集團的,好似是另一個公司的,而且顧夜寒不斷在深夜開視頻會議,對方全都是說著英文的外國人。
這也和沈橋所說的“國外資質”不謀而和。
顧夜寒……淩南……宋恒天……
還有……
海瑟薇!
洛辰心一直不曾忘掉顧夜寒去英國出差時被拍到那些照片,海瑟薇不僅是一個美貌的女人,更是美國er集團總裁的妹妹!
雖然時間過了很久,但是這兩件事情之間,說不定真的存在著一種微妙的關係。
顧夜寒心思深,連這些事情都藏得深。
思及此,沈橋將他說的話定位為“推測”,而洛辰心的心裏,卻已經開始確信,顧夜寒是真的在著手建立一個比顧氏集團都更加龐大的公司。
那跟宋恒天裏應外合拿下顧氏集團的事情呢,難道也是真的?
洛辰心在手機上打著字,準備問沈橋。
【辰心,你稍等一下,我回頭再和你聊。】
沈橋突然的下線了,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辦。
洛辰心回了一個“好”,也放下了手機,抬起了頭,看著遠處的黑板。
她好像是在認真聽課,可是視線迷茫,雙眼之中根本沒有焦點,而思緒更是不知道已經飄散到了什麽地方。
一連幾節課下來,洛辰心的狀態一直都是如此,就連宋佳玉跟他說話,她也是魂不守舍,若有所思的狀態。
直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洛辰心再一次收到了沈橋發來的信息。
沈橋又發了三個鏈接,一樣的三個新聞。
這並不是今天的新聞,而是這一周來陸陸續續發生的事情。
時間雖然不同,可是新聞的內容卻是非常相似的。
都報道了有一家公司,在一周前引入了外資,發生了股權變動,公司最後的掌控權已經易主。
最新的主人是誰,一樣隻字未提,但是“外資”這兩個字,卻十分的博人眼球。
更重要的是,三家公司不再是小公司,而是規模較大的大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