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祭旗
第七十七章祭旗
岳肅率軍兩萬,離開山西,趕往飛狐口。一路之上,都派流星探馬去飛狐口一帶打探消息。據探子回稟,自飛狐口上的劫匪打敗朝廷兵馬後,更加猖獗,時不時地前往周邊村落洗劫、『騷』擾地方。不但如此,還大量招募本地流民和市井賴,搞的聲勢更壯。
朝廷那邊,又下旨意催促岳肅行軍,早日抵達飛狐口平定反賊。
這一日,岳肅終於抵達飛狐口,大軍在飛狐口下安營紮寨,並率各部將領到口子下視察敵情。飛狐口恰當太行山脈和燕山、恆山山脈的交接點。平均海拔1500到2500米之間,最寬處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處,只有二米到三米,僅可錯過一輛牛車騾馱。在制高點,列有營盤,想來就是搶匪的大營了。這麼攻上去,對方居高臨下,有多少人也不夠死的呀,看來又得動用紅衣大炮。
不過岳肅沒有馬上發起進攻,而是上表朝廷,一是催要糧餉,二是索要上次押解軍餉的官兵。
對於他的要求,皇上自然滿足,上次押解軍餉的士兵們很快送到。朝廷對於丟失軍餉的事,自然會嚴加審問,在東廠的嚴審下,已經問出真正劫道的搶匪有多少,本著法不責眾的原則,只是把上面的千總、把總給砍了,下面的士兵,也就是削除軍籍。
押到岳肅這邊,岳大人可一點也不慣病,拉出紅衣大炮,下令對著山頂的叛匪營盤一頓『亂』轟,轟完之後,將那些士兵拉出來,挨個砍頭。
當然,在砍頭之前,也是要宣布罪名的——臨陣脫逃者,斬!
待斬的官兵可是兩千多人,在北京城內,還沒說被砍,怎麼押到這來,反倒要被砍頭呢。大傢伙連聲求饒,可岳大人只是把臉一沉,將斬簽一拋。
殺!
一顆顆人頭先後落地,兩千多顆腦袋,鮮血染紅了飛狐口下。岳肅這是整肅軍紀,也是敲山震虎。行刑之後,岳肅傳令下去,但凡再有臨陣脫逃者,這便是榜樣。
適才的炮擊,已經將山上的叛匪打的暈頭轉向,當他們緩過神來,才注意到,山下正在砍頭。在這山上,有斬龍幫的上千名悍匪,其他的也不過是新近入伙的烏合之眾。對於那些悍匪來說,這等場面,到還能接受,可對於那些烏合之眾來說,這實在太可怕了。
「山上的叛匪聽著,朝廷大軍已到,若是識相,現在投降,還為時不晚,饒爾等一條生路。如若現在不降,日後概不受降,格殺勿論!」岳肅大聲喊了一遍。隨即,下面的官兵,一同用高亢的聲音大喊起來。
兩萬官兵的喊聲,可謂是震天動地,山上的叛匪,聽的是清清楚楚。大傢伙也不過是混口飯吃,但遇到這動真格的,心中也是害怕,那些悍匪能強上一些,後來的那些跑龍套的,是各個身上發抖。要不是擔心這麼往下跑會被身邊的同夥殺了,估計能有一半會就地投降。
岳大人的耐『性』是有限的,下令讓士兵齊聲大喊三遍,估計敵人的士氣已經鬆動不少,便再次下令,開炮。
「轟隆隆!」……
十二門紅衣大炮一同發『射』,大鐵球疾『射』而出,剎那間又將叛匪的大營砸的是千瘡百孔。不少叛匪在炮擊下喪命。這紅衣大炮的好處就是『射』程遠,威力大,轟出去的大鐵球,都能將城牆砸出裂痕,更不要說是木頭扎的營寨。
「葉丈夫,官軍的大炮實在太過厲害,營寨都被砸碎,還傷了不少兄弟,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在叛匪中軍大營內,叛匪高層,立刻召開緊急會議。主持會議的,是大善人刑鳴安與葉丈夫,參加會議的,刑堂主手下的分舵主、副舵主,以及葉丈夫手下四名奇裝異服的傢伙。
葉丈夫號稱斬龍幫第一智囊,刑鳴安起了個頭,大傢伙便一起將目光移到葉丈夫的身上。
「退進山,咱們已經將周邊的地形『摸』清,只要把岳肅引上山,咱們在暗、他在明,隨時都有對付他的機會。」葉丈夫從容地說道。
「可萬一他要是不跟進來呢?」刑鳴安再次問道。
「就算不跟進來,他也會在山下守著不是,咱們糧草充足,難道還怕跟他對耗么?再者說,我估計岳肅這次也是奉旨而來,萬不敢功而返,主公給我們的命令,只是拖住朝廷主力,岳肅的人馬,已經算是朝廷的主力,將他絆住,主公在陝西那邊,便能輕鬆不少,咱們的任務,也算完成。畢竟,主公也沒指望咱們這點人馬,能夠將岳肅消滅。」葉丈夫輕描淡寫地說道。
在葉丈夫的心中,總是有一種不願與岳肅為敵的念頭,能夠單純拖住,不動刀兵,那是最好。
「轟隆隆!」
外面再次響起炮聲,伴隨炮聲的,還有自己人的慘叫聲。見也實在沒有其他什麼法子,總不能在這坐著等死,天曉得哪一炮就能飛進這中軍大帳來。刑鳴安點點頭,說道:「就按照葉丈夫的意思辦,咱們先退到囤放糧草的牛角峰。」
那些叛匪們,其實早就想退了,一得到後退的命令,是掉頭就撤。
因為敵寨距地山腳實在有一定的距離,叛匪也不拔營起寨,下面的官兵哪能知道叛匪已經從後面逃了。加上叛匪的大營正好是在制高點,大營後面是下坡,看都看不到。
炮擊了一個時辰,叛匪大營被轟得是七零八落,岳肅感覺差不多了,當即下令攻上去。
由於先前用兩千多顆首級祭旗,岳肅麾下的官兵,變得是精神抖擻,都提起一百倍的精神頭,岳大人讓他們沖,誰也不敢怠慢,是蜂擁而上。在『岳剃頭』手下當兵,還是聽話點的好,否則真能把你的頭給剃下來。
兵馬一路衝上山去,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待殺入叛匪大營,這才發現,叛匪早已人去營空。看不到敵人,那是最好不過,士兵原地駐紮,有人下來稟報。
岳肅得知之後,率部上山,當他踏上這制高點,放眼一望,不由得連連搖頭。太行山縱橫八百里,山巒疊翠、峻岭起複、連綿不斷,山連山、嶺連嶺、峰連峰,在這地方,別說藏幾千人,就算十萬人進去,想要挖出來,也和大海撈針差不多。
「叛匪藏入山中,這還上哪找去?」
要知道八年抗戰之時,我八路軍就是依託這太行山,跟***鬼子捉了八年的『迷』藏,鬼子到投降那天,都沒找到八路軍的主力,可見這太行山有多大。那個時候,鬼子還有飛機偵查呢,岳肅現在手頭有什麼呀。
蔣傑看出岳肅的心思,在旁說道:「大人,叛匪遁入山中,要是主動去找,怕是萬難找到。現在末將這裡有上中下良策,大人可任選其一行事。」
「哦?丈夫教我。」岳肅一聽蔣傑說有法子,連忙問道。
「上策是,叛匪遁入山中,對外界之情,定然不會了解。大人可留五千人馬,在山下虛張聲勢,其餘兵馬,帶著糧餉趕去陝西,匯合山西的兵馬與陝西的兵馬將斬龍幫叛匪速速剿滅。倘若末將猜的不錯,這山上的叛匪定是斬龍幫的人,意圖牽制朝廷主力。」
岳肅聽罷,點了點頭,說道:「丈夫所言不錯,只是皇上調我來此剿匪,我若率主力離去,叛匪一旦知情,必然下山劫營,我軍不敵,戰敗之後,叛匪趁機襲擾京城周邊,皇上震怒、百姓遭劫,怕是不妥呀。」
「大人顧慮的是,但大人也該知道,您若不去陝西督戰,單憑地方兵馬,怕是一時半刻難以剿滅叛匪。」
岳肅再次點頭,說道:「說的也是。但不知丈夫的中、下兩策是什麼?」
「末將的中策是,在飛狐口練兵,現朝廷兵馬毫戰力,大人剛剛殺一儆百,或能起些效果,但只是在軍令執行這方面。在戰陣布置,衝鋒陷陣之上,尚有不少欠缺。如在此磨礪三月,提高兵馬戰力,再轉道陝西剿匪之時,定能一舉克敵。」
「在此練兵?」岳肅的眼睛不由得一亮,部隊的素質,他心中也是有數,只能以多凌寡,要是以少打多,估計是一戰既潰。自己的軍隊,也是從五軍都督府調撥的,和那些押運軍餉的士兵,都是一個檔次,也就是仗著自己的名聲在那,能鎮得住,加上每戰都是以多打少,才沒顯出弊端。可萬一遇到硬仗,那就是白扯,現在趁機在太行山打熬一下,也未嘗不是好事。「丈夫的提議很是不錯,那下策又是什麼呢?」
「大人要是想找叛匪決戰,也非是不可,但必須要以大人為餌,引蛇出洞。」蔣傑用低沉的聲音,說出最後一條計策。
「以本帥為餌,引蛇出洞,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你詳細說說。」岳肅好奇地說道。
「大人現在是五省總督,朝廷一等封疆,若是能生擒或斬殺大人,天下難免再次震動,叛匪士氣大振,官軍士氣低落。所以,只要大人故意給叛匪一個機會,『露』出一個破綻,叛匪必當主動出擊、全力以赴,與大人決戰。」
是呀,岳肅現在是五省總督,全權負責剿匪,要是朝廷派出的最高剿匪長官被殺,那對於叛匪來回,是多大的一件好事,對朝廷來說,又是多沉重的一個打擊。此消彼長,叛匪士氣大振,這比奪取一城一地,可管用的多。
第七十七章祭旗
第七十七章祭旗,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