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 通緝令
人的忘性總是很驚人,再大的事件,過了最初的喧囂都會慢慢地遺忘。
於韜案也是如此,曾經震驚帝都,人人自危,猜測謠言漫天飛,可是過了些天,並無新的事件發生,雖然最後也不知道於韜為何被誰所殺,但是事件本身卻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野,很少人會提及了。
除了被勒令三個月內破案的丞相府周公子,似乎於韜案已經所有人都不關心了。
這天小王爺準備去鳳羽府,周承軒正好來了。
「這是要去哪裡啊?」周承軒問。
「周公子,你快攔著小王爺吧,府內現在一堆事情,他非要去鳳羽府。」於威著急地說。
周承軒走過來,看了一下小王爺,對於威說:「你膽子可越來越大了,你家王爺去哪裡還要你同意嗎?」
「還是你理解我。」小王爺笑了,接著要上馬。
「嗟麟,鳳羽府什麼時候去不行啊,這兒有個火燒眉毛的人,你能不能先關心一下啊?」周承軒說。
「火燒眉毛?誰啊?」小王爺說著,看到周承軒一臉無奈,說:「你啊?」
「這都過了快一個月了,鄭國公案還沒有進展,連個疑犯都沒有找到,到時皇上哪裡可如何交差啊?」周承軒嘆了一口氣說。
「沒事,大不了你去父皇那裡請罪,到時本王去求個人情,請父皇從輕發落就行了。」小王爺說。
「說的可真輕鬆,破不了案,我從此也沒有臉面上朝了。我是找你幫忙破案的,不是找你求情的,你到底幫忙不幫啊?」
小王爺一聽,知道他已有想法,就問:「怎麼幫?」
「借英王殿下皇子金印一用。」周承軒認真地說。
小王爺沒想到他會提這樣的要求,問:「借金印何用?」
「通緝一個人。」
「誰?」
「鄭國公之子於盛。」
小王爺聽到他要通緝於盛,不禁笑了:「你怎麼會想到於盛?他還要通緝?你派人去找不就行了?」
周承軒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請小王爺回道房內坐定,才說:
「我見了鳳羽少主之後想了很久,鳳羽府雖然不能排除嫌疑,但卻不是唯一可能。你把於盛趕出前鋒營,皇上也因此遷怒於韜,之後於韜因此責罰於盛,致使父子二人反目。據鄭國公府的管家說,案發前好久於盛都沒有回過府了。」
「這不能成為於盛殺死鄭國公的理由吧?」小王爺說。
「你聽我說完。於韜死後,因為他還有三個兒子,於盛沒有出現在葬禮上,因為事情太震驚,誰也沒有留意這件事,可是這件事這麼轟動,家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於盛卻一直沒有出現,這就可疑了。」
「你既然懷疑於盛,怎麼早不去查他,卻要盯著鳳羽府?」
「這件事怎麼看都是鳳羽府嫌疑更大,所以只能先查鳳羽府。但是昨天鳳羽少主的話,我又懷疑,是不是一開始就想錯了方向。早些時候我就派人去找於盛,但是此人卻似消失了一樣,沒了蹤跡。所以於盛有很大嫌疑。」
「於盛,不太可能啊,他殺他爹幹什麼,再說,他哪有那個本事?」小王爺想了想,搖了搖頭。
「這個我暫時也沒想明白,但是於盛失蹤了,事情就肯定沒這麼簡單,這個線索不能放過,只有找到於盛才能問清楚。」
小王爺想了想,點點頭,又問:「父皇已經將此事全權交給你辦,你要通緝儘管去通緝就好了,為何還要用我的金印?」
周承軒笑了笑說:「於盛的事只是我的推斷,一點證據都沒有。現在鄭國公才剛辭世,我就通緝他的兒子,萬一於盛沒事,我如何跟皇上交代?只有借你皇子金印撐撐腰,到時皇上問起來,也有你英王殿下擋一擋啊。」
「好吧。這忙我幫了。你怎麼謝我?」小王爺也笑了,於盛雖然沒有繼承鄭國公的爵位,但是這個時候,周承軒謹慎一點也是對的。
這時於威進來了,說:「王爺,皇上命您進宮。」
小王爺站了起來,無奈地說:「看吧,哪兒也去不成了。」
懸賞通緝於盛的告示迅速貼遍城內。認識他的人覺得奇怪,他們印象中的鄭國公府於盛軟弱無能,性格偏執內向,不善交際,甚至很少與人交談,無法跟他的弟弟們相比,但是卻被鄭國公寵愛備至,他們不明白於盛為什麼會被英王府當作要犯通緝。
可是於盛不可能看到這份告示,他正在鳳羽暗衛的易寒門接受嚴酷的訓練。
這份蓋著英王皇子金印的告示也送到了羲和的書房內,可她只看了一眼就扔掉了,顧遠正在跟她請示風羽暗衛整治的事宜,這種小事不需要她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