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周瑜歸心
許下了對受傷將士的種種承諾,又在其中巡視了一圈,並對華佗叮囑了一些事項之後,李易便帶著蒯越和典韋離開了傷兵所在。
回去的路上,李易和蒯越還是同乘一車,蒯越屢次欲言又止,李易見狀,問道:“軍師這是怎地了?”
蒯越猶豫了一下,有些擔心的說道:“主公對麾下仁義,屬下自是極為佩服的,可適才屬下隻是在心中粗略估算,卻是感覺此事似乎有些不妥。”
李易問道:“如何不妥?”
蒯越答道:“這些傷兵主公若是一次接濟,縱然錢財多一些,倒也不算難辦,可主公這般照料,每人都要數十年之久,其中耗費怕是遠超想象,而且……”
蒯越聲音稍微低沉了一些,道:“主公誌在天下,今後肯定多有戰事,傷殘兵卒要以數萬,乃至十萬計,這如何能負擔得起?”
“之前我便想過,軍師可能會有此一問。”
對於蒯越的質疑,李易之前雖然沒想到,可他當真提出來,李易卻也不覺得太過意外。
因為對於東漢末年來說,這時候的生產力極其低下,普通百姓都吃不飽,又如何能照顧傷兵?
所以,這件事情李易雖然是好意,可萬一事情做不成,最後不管是麵子還是裏子,肯定要丟一個,甚至還會拖累李易發展的腳步。
李易看著蒯越,想了想,並沒有做出具體解釋,隻是笑道:“軍師的顧慮非常在理,不過卻不必擔心,此事我早有妥當規劃,應該不會出現差錯。”
李易不是胡吹大氣,早在很久之前,他心中就有一個提升社會生產力的大計劃,而今天這些傷兵的安排,僅僅隻是其中比較靠前的一環罷了。
不過這件事李易暫時還沒有和其他人談過,因為他不是鑽研經濟學的,很難拿出一個係統的,絕對完善的,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框架出來。
而且李易也不想在這個以農為本的時代進行什麽大刀闊斧的改革,因為粗暴的打破現有規則,很可能又是一個亂世,老百姓傷不起,李易現在的想法就是從“我”做起,自己做一些事情,讓世人看到其中的利益優劣,慢慢的影響人們的觀點,讓人們主動學習相仿,潤物細無聲,最終在不打破規則的情況下,讓天下越來越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蒯越可不知道李易想的是什麽,不過他見李易並非是腦子一熱的決定,而且自己發問之後李易依舊氣定神閑,於是,蒯越便很聰明的沒有繼續在這件事情上追問。
在快到中午的時候,李易回到了臨時居所,這裏原本是壽春一個官員的宅子,不過那人忠於袁術,徐晃入城後就把他給幹掉了,然後徐晃又瞧見人家宅子不錯,收拾了一下,這宅子便改姓李了。
此時這處大宅裏麵很是熱鬧,李易麾下高級官員都在,因為這日中午,李易要擺酒慶祝壽春大捷。
李易回來的時候,時辰還有些早,不過到來的多是軍中將士,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李易招呼了一聲,就讓眾人聚在大廳中飲酒,等待美食烹飪,順便再說些正事。
與眾人互相敬酒喝了一輪之後,李易便找荀攸問了一些政務,得知不管是軍中,還是城中百姓,種種秩序安好,便放下心來,然後便給眾人丟下一個任務,讓他們商量應該何時,又如何動手拿下孫策,至於李易自己則是拿著一壺酒,施施然的來到了周瑜身後,看著這位有些恍惚的美周郎,伸手在他肩頭輕輕一拍,問道:“公瑾,因何神不守舍?”
周瑜確實是在走神,被李易忽然一拍,嚇了一跳,等看清楚是李易後,強笑道:“瑜隻是在感慨襄侯用兵如神,隻是區區一日時間,便破了壽春堅城,如此戰績,世所罕見,實在叫瑜欽佩。”
李易笑嗬嗬的在周瑜身邊坐下,雖然李易沒有一眼就看破人心的技能,可周瑜現在的模樣,哪怕他口中說的都是恭維的話,但隻要是個人都能看出周瑜眉眼之間那濃到化不開的愁緒。
開戰前,關於壽春戰事的安排,李易自然不可能讓周瑜這個“體製外”的人參與其中,但是,後來的戰況消息李易卻沒有對周瑜隱瞞分毫,算是非常充分的向周瑜展示了自己英明神武的一麵。
如此一來,周瑜的憂鬱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李易越是厲害,孫策的日子也就越發不好過,甚至,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之下,兩人已經沒了可比性,作為孫策好友的周瑜,自然要為孫策的未來擔憂。
“來,飲酒!”
李易給周瑜的酒杯滿上,然後指著前邊正在討論的幾人問道:“公瑾,如今壽春之戰已經塵埃落定,大軍稍作休整,便可揮師南下,徹底掃平揚州不臣之人,公瑾素有智謀,不知可有教我之處?”
在場氣氛雖然歡快,眾人飲酒作樂聲音不小,但蒯越他們幾人提出的針對孫策的戰術,周瑜還是聽到了一些。
具體戰術很粗暴,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分兵幾路,齊頭並進殺向皖縣,而且每一路兵馬的人數都不少於孫策麾下兵馬之和,這般大的優勢之下,任憑孫策項羽附體也難有什麽作為。
之前周瑜對孫策多少還抱有一絲期望,如果李易在壽春戰事上進展不順,甚至被袁術死死的拖在壽春城下無法脫身,孫策借著這個時間發展,今後未必不能在廬江成事。
然而,壽春之戰結束的太快了,袁術的宏圖美夢就此破碎,同時也徹底扼殺了周瑜心中對孫策的期望。
端起酒杯,周瑜定定的看著酒水中的波紋,心中唏噓,不知應該如何回答李易的問題。
前段時間周瑜“盜書”的時候,雖然的確出賣了李易,將蔣欽背叛的假消息消息告訴了孫策,但李易不知道的是,周瑜另外還寫了許多話,全都是規勸孫策,勸孫策向投降的。
周瑜接觸李易,最初是為了給孫策當個暗子,好陰李易一把,但接觸之後,周瑜感覺李易這人了不得,眼光手段都是相當高明,而且他身邊的謀臣猛將,也多是當世第一流的人物,現在更是拿下壽春,可以說,李易大勢已成,這時候孫策如果還要與李易作對,完全就是雞蛋碰石頭,根本沒有成事的希望。
而且,周瑜與李易交談的時候,每每提到孫策,雖然李易不吝欣賞褒獎,同時卻也隱含殺雞,周瑜知道,孫策如果繼續和李易作對下去,性命必難保全。
於是,周瑜就想建議孫策向李易服軟算了,按照周瑜的推測,李易固然忌憚孫策野心,但為了給將來人做榜樣,隻要孫策肯降,性命肯定無礙。
隻可惜,周瑜的書信送出之後,孫策那邊卻是全無音訊,周瑜知道,孫策多半是決定要跟李易杠到底了。
所以,周瑜就開始為難了。
亂世之中,君擇臣,臣亦擇君,李易這樣的主公正是周瑜所欣賞和追求的,而且李易還待他甚好,隻要周瑜投效,必然能得重用,周瑜作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實在不忍錯過。
可是,周瑜同樣也放不下孫策,投靠李易,讓他如何麵對往日情誼?
見周瑜端個酒杯的功夫就再度走神了,李易暗暗無語,忍不住提醒道:“公瑾!”
“啊!”
周瑜低呼一生,臉色尷尬,趕忙飲酒,卻又喝的太急,嗆到了嗓子,咳嗽不止。
李易搖頭失笑,取出手帕遞給周瑜,周瑜趕忙告罪,心中卻是唏噓,往日裏他也算是風流人物,哪會如此狼狽。
打理好後,周瑜看向李易,勉強笑道:“廬江之事,周瑜不敢多言,不過以襄侯麾下兵馬精銳,廬江之事,當……不足為慮。”
李易笑了一聲,然後故作憂愁道:“如果隻是收複廬江,自然是小事,不過,對我來說,進軍廬江,卻是難事啊……”
周瑜不解,問道:“不知,是有何難處?”
李易看著周瑜的眼睛,緩緩說道:“公瑾與孫策是至交,孫策此人偏偏性格剛烈,不願屈居人下,強攻之下,孫策多半戰死,孫策生死我不在意,可公瑾若是因而嫉恨於我,怒而離去,我縱得廬江,心中也無法歡喜,你說,我該如何是好?”
“我……”
周瑜嘴唇顫了顫,心中很是感動,也正是因此,讓他有些不敢與李易對視。
在李易和周瑜的接觸中,雖然沒有玩出什麽能夠傳為佳話的手段,但李易對周瑜的欣賞和認可卻是從未掩飾,讓周瑜很是受用,現在又將周瑜個人與整個廬江並列,哪怕周瑜知道,李易不可能因為他就放棄廬江,但周瑜心中還是暖烘烘的,感動非常。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易的話也算是點明,周瑜和孫策的關係不是尋常朋友那麽簡單。
對此周瑜倒是沒太多感覺,因為,早在數天前,周瑜便慢慢的察覺到不對,發現當日他盜書的事情很可能是李易在李易掌握之中,李易早就懷疑他了。
最初周瑜有些羞惱,可是,後來李易待他始終如一,並沒有因為“盜書”就對他生疏冷眼,更不提責罰,周瑜知道,李易真的是打心裏的欣賞他,想拉攏他,於是,便什麽怨念都沒有了,反而對李易更多敬佩。
過了好一會,周瑜低著頭苦笑道:“襄侯慧眼,周瑜慚愧。”
周瑜這話算是便向承認了他和孫策的關係,但李易卻沒有點破,而是繼續說道:“我將軍府中曹掾暫缺,我有意請公瑾暫任此職。”
周瑜抬頭,眼中有驚訝,也有糾結,李易在他開口之前擺了擺手,又道:“我知道,孫策的事情不解決,公瑾怕是無法安心在我麾下效力,所以,我準備給公瑾一個讓孫策活命的機會。”
周瑜精神一震,小心問道:“不知是何機會?”
李易說道:“在我大軍開抵皖縣城門之前,公瑾隻要能勸孫策繳械投降,過往種種,我便既往不咎,今後隻要孫策安心度日,不聚攏兵馬,我也絕不為難於他,如何?”
周瑜微微低著頭,他很清楚,李易這個條件真的是非常大方了,看似是逼著孫策投降,但雙方實力差距巨大,李易根本不用與孫策客氣。
就是這樣的情況下,李易還是鬆了口,這一切為的,不是孫策,而是他周瑜。
至於說如果孫策不願意降,這個結果周瑜沒有去問,因為除了死,他想不出別的結果。
良久,周瑜俯身拜道:“周瑜何德何能,竟然能被襄侯如此看重,周瑜,當真慚愧萬分!”
李易將周瑜扶了起來,道:“公瑾才幹,當得如此,隻是,我也隻能做到如此了,如果再對孫策過度寬容,下麵將士們怕是不會心服。”
周瑜苦笑道:“襄侯已是額外開恩,周瑜豈是不知進退之人,隻是孫策有些……固執,瑜實不知該如何……”
糾結了一會,周瑜忽然抬頭,一臉誠懇的看著李易說道:“瑜懇請為襄侯使者,入皖縣當麵遊說孫策,不知襄侯覺得是否可行?”
周瑜說罷,眼睛便一眨不眨的看著李易的神色變化,他不知道李易是否會答應他的請求,同時,周瑜心中也是暗暗吃緊,他在與自己打賭,賭李易到底是信他,還是不信他!
李易的表情沒太大變化,幾乎沒怎麽想,便點頭道:“公瑾願意辛苦一趟,我求之不得,隻是不知公瑾此去有何要求,畢竟空口白牙,我擔心孫策不會答應公瑾所請啊。”
周瑜沒有回答李易的問題,而是詫異道:“襄侯當真願意讓我去見孫策?”
李易笑道:“自然是真。”
周瑜忍不住追問道:“襄侯難道就不怕我一去不返?”
李易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如果與公瑾初見之時,我自然是舍不得放公瑾離開的,但這些時日相處下來,你我已然相知,此時李某若是還要斤斤計較,非是人主胸懷,如何能成就大事?所以,易是信得過公瑾的!”
李易表麵上說的好聽,其實卻是在想,自己已經向周瑜證明自己是個黃金大腿了,周瑜又是個聰明人,隻要他還有些進取心,就很難放棄,現在唯一擋在周瑜麵前的,就是他和孫策之前的那些情分,而李易現在做的,便是給周瑜一個機會,讓他最後“回報”孫策一次,如此,將來就算孫策被殺死,周瑜縱然傷心,但終究還是會接受現實,安下心來為李易做事。
周瑜心中所想卻是比李易考慮的要簡單,在周瑜看來,李易願意讓他離開,這是何等信任,又是何等的看重。
於是,他心中的那個打賭,終於有了結果。
深吸口氣,周瑜對著李易拜道:“襄侯信任,瑜感激莫名,請襄侯放心,此事無論成與不成,瑜必然回返為襄侯效力,還望襄侯莫要嫌棄瑜才疏學淺。”
說罷,周瑜對著李易再拜,然後又道:“此事不宜耽擱,瑜懇請襄侯應允,讓瑜即刻啟程,趕赴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