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微瀾
大明開城九年,正月裏。
大明帝國第一部銀行業法令,很快頒布,同時籌建大明帝國中央銀行。法令賦予中央銀行獨占發鈔權,限製了帝國治下其他各大銀行,不得增發紙幣,不過已發的十八種紙幣,仍然可以使用。新籌建的大明中央銀行,在法令上成為了帝國唯
一的發鈔銀行。很快,中央銀行放棄了商業銀行的其他業務,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由於黃金儲備充裕,新籌建的大明中央銀行,開始了滿世界增發龍元紙幣之旅,並從中攫
取了大量財富。
馬城所言三百年盛世,可並非是一句空話,帝國已進入黃金發展期。
開城九年,二月間,印加總督府。
一大早,印加總督李定國揉著發酸的額頭,心中無名火騰騰的往上躥,府裏下人,丫鬟們走路都輕手輕腳的,生怕熱鬧了總督大人。
“小兔崽子……”
李定國怒從心中起,昨夜,他家中長子又犯了家法,徹夜未歸。
“慈母多敗兒!”
這怕是大明帝國的掌權者們,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了。
李定國長子李錦繡,不學無術,日則走馬鬥雞,夜則流連風月。總醉裏仰頭,蘭台上白眼望青天,常興致起來,在街衢橫衝直撞。不以讀書向上為誌,唯以遊山玩水為業。結交了許多的市井豪俠,認識了無數的粉蝶流鶯。凡殺豬屠狗
之輩,倘有一絲半點的意氣,必會與之稱兄道弟。凡青樓賣笑之流,若有半點一絲的容貌,必擠破了頭、務要成為入幕之賓。
這位總督府公子可真是一擲千金,身上從沒隔夜的錢。
到日上三竿時,李大少才從外頭兜兜轉轉,進了府,當即被侍衛架了起來,轉朱閣、過庭院,來入書房。
李大少也不慌不忙,拱手一揖,忙道:“父親大人有召,正是吃飯時候,大人不去吃飯,反叫我來,不知是為何故?”李定國強壓下心中火氣,定睛一瞧,瞧他穿戴的還算整齊,隻是眉梢眼角,不知為何,卻有一點的烏青淤跡。知子莫如父,李定國對他的這個兒子,那絕對可算是非常了
解的。一看即知,必是又在外頭闖了什麽禍。
李總督當即沉下麵色,訓斥起來:“你年歲也不小了,不學無術,還整天在外頭鬥雞走狗,看看你的樣子,成何體統!”
李錦繡一撇嘴,也不爭辯,隻賠笑道:“俗話說,吃千吃萬,不如吃飯,一天不吃飯,人就餓得慌。”
“父親不吃飯,咱卻還餓著呢,有什麽事兒,就請快說了吧。”
李定國氣的全身發抖,伸起手,抓起一方硯台就要狠狠砸他。
“家門不幸,生有逆子,氣死老子了!”
李錦繡膽子竟大了起來,訕笑道:“養不教,父之過。”
“你!”李定國無名火再也壓不住了,瞪圓了眼睛,拔出佩劍就要砍過去,書房外幾個妻妾忙湧了進來,死死將他攔住了。抱腿的抱腿,下跪的下跪,一陣哭哭啼啼鬧騰了起來,
李總督氣的肝都顫了。
“家門不幸呀,流寇終究是個流寇!”
李總督氣上心頭,竟胡言亂語起來,他在戰場上微風八麵,橫掃千軍,偏偏又對家中逆子無可奈何。說起來貴族這玩意,還真是個出身,家學脫不了幹係。
李錦繡趁亂溜了出去,竟站在書房外頭,搖頭晃腦的嚷嚷了起來:“說我不孝,也未必見得。”
“小畜生,你還敢說!”
“不讓鑄幣,不許造錢,咱家要喝西北風啦!”
那不肖子大聲嚷嚷著,李定國心中竟沉靜了下來,兩隻眼皮不停的跳。他流寇出身,早年隨張獻忠起兵,轉戰南北,最是擅長讒言觀色,對危險的嗅覺也格外敏銳。李總督臉色接連幾個變幻,心中便犯了嘀咕,朝廷籌備中央銀行,收回龍元
紙幣發行權的事情,如今連這不孝子都知道了。
可以想見,外頭早傳的滿城風雨,這不肖子說這樣的話,也不知受了什麽人的攛掇。
李定國臉皮跳了一陣,一整身上官服,常年征戰養成的肅殺之氣,便流露了出來,叫人心寒。
傍晚時,總督府。
幾個穿黑色軍服的將領,入府時自覺的將佩劍,配槍解了下來。麵無表情的衛兵,又一絲不苟地搜了幾遍,便在前引路,將這幾位軍情司將領引入靜室書房。淨室中,李定國正襟危坐,正在寫著一幅大字,居安思危四個字,寫了幾年
怎也寫不好。
“督帥,人來了。”
衛兵一聲稟告,李定國便將大字一推,瞧著麵前幾個軍情司得力的部屬,眼睛裏寒芒閃了一閃。
“查,少爺這些天,見過些什麽人,說過些什麽話,我要一字不漏!”
“標下遵令!”
李定國眼中寒芒收斂,又低喝道:“將那逆子,嚴加看管起來!”
“遵令!”隨著李定國的一聲令下,波瀾不驚的印加殖民地,軍情司布置的眼線們動了起來,開始拿人。當總督府治下強大的軍情機構,動了起來,那便代表著有些不開眼的庸才,
要倒黴了,有人要掉腦袋了。
入夜,府內。
李定國背著胳膊,步出書房靜室,瞧著東北方的天空,淒迷的夜色。
一聲滲人的冷哼,哼了出來:“不自量力!”
二月間,南京。呂安仍如同往常一般,手按戰刀守在勤政殿外,他如今的身份非比尋常,王府教頭,又率領警備局上下,肩負遼王行轅的外圍警備。他自己更是在深宮內進出自如,是王
爺信重的心腹了。呂安是什麽出身,軍情司幹將,他的嗅覺自然是極敏銳的。外麵是暗流湧動,宮內卻波瀾不驚。他心中是十分篤定的,當今天下,有王爺在這裏坐鎮,那些人又能鬧出什麽花樣,翻出多大的浪花,都是些蠢材。他想的半分不差,此時,勤政殿內正在商議要事,既要
維持一個強有力的朝廷,那麽整合力量,組建一個強大內務部門的議案,便迫在眉睫。於是便有了大明帝國內務,外務兩部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