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我是來打仗的
特種作戰這個概念真正的提出是在二戰時期,但不代表曆史上沒有出現過特種作戰,隻是因為戰爭係統的不完善性,這種作戰方式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念。
曾有人說,其實嶽飛的背嵬軍就有著某種特種作戰的特色,但應該是不完善的,背嵬軍是馬步軍的結合體,個人實力優秀,也能集團作戰,但特種作戰又不是僅限於此。
特種作戰的目的性極強,擁有著特殊的目的性,計劃周密,方式獨特,手段多樣,並且具有突然性,作戰講究速戰速決,以最快最穩的方式達到目的。
從時遷和白勝正式成為了皇城司的人的時候,楊浩就在琢磨這件事,並且時不時的會給時遷灌輸一些思想。
骨子裏來講,時遷和白勝都是賊偷而已,在以前,那是膽小如鼠的代表,然而,人是會變的,當你有膽量去嚐試第一次,當你開始迷戀上這種東西之後呢?
時遷的滲透和潛伏本事是絕頂的,最起碼在楊浩眼裏看來,隻要時遷想要刺殺誰,這個人基本沒有活路,但前提是時遷敢下手。
瓊妖納延這一輩子都想不到,自己會在宿醉中被他一向瞧不起的宋人給滅了口,更想不到下手的人竟然是個小偷。
宋江和時遷將那老家人的屍體也扔進了這臥房之中,將房門緊閉了起來,這一刻說實話,兩人是緊張的,十分的緊張,生怕這個時候出了什麽意外。
暗殺瓊妖納延並非是原計劃之內的,宋江琢磨了一下,遞給了時遷一塊令牌:“這是出城的令牌,你帶著這塊令牌快去尋大人的大軍,將這裏的事情告知,我在這裏周旋,這歸義新城無需強攻了。”
時遷點點頭接下了令牌:“公明哥哥多加小心,時遷去去便回。”
楊浩見到時遷的時候,聽說了新城裏發生的事情嚇了一跳,他還真沒想到時遷這麽敢幹,真就把這瓊妖納延給幹掉了,這一刻才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戰爭的突然性,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要發生什麽。
打個比方說,劉秀這種位麵之子想過會有天災助陣嗎?忽必烈也沒想過自己的船隊遠征倭國會遭遇暴風雨吧。
說個近的,天祚帝耶律延禧護步達崗戰役中,他想過自己號稱七十萬的大軍會被完顏阿骨打兩萬人追著打嗎?
瓊妖納延突然死亡就是一個意外性,楊浩和吳用馬上做出了決定,在時遷的引領下和宋江的配合下,董平親自帶了一部分偽裝成遼軍,趁著新城守軍不備的情況下突然拿下了毫無防備的歸義新城。
這裏居住的百姓不多,在當時來講,這裏隻是個窮鄉僻壤的,到是軍營中瓊妖納延的副將做出了奮力的抵抗,隻是很可惜,在董平索超的鎮壓下,這裏血流成河,但凡是有所異動的全部被斬殺。
對這種屠殺行為,楊浩沒有製止,也沒有理由去製止。
為何要製止?憑什麽去製止?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傳教的,聖母心?對不起,沒有,這個真的沒有,大宋的軍人需要鮮血的刺激,要讓這些被遼人欺負怕了的軍人明白,他娘的遼人也不過如此。
這些駐守遼軍不死,還有個更大的問題,誰來看管?既然開戰了,目的絕對不可能隻是一個歸義新城這麽簡單的。
吳用問過楊浩,準備打到哪裏,楊浩點著析津府的位置。
如果能成,就這些兵力來講,能拿下析津府也已經是個奇跡了,析津府,後世的京城,遼朝的南京,統管整個遼朝南京道七州之地。
真要說這七州之地有多大?其實並不大,按後世的地理位置來說,南起保定北部以及天津一線,北到密雲,東到昌黎,西麵多是山區,緊鄰淶源,就這麽大點地方,卻成了大宋的一塊心病。
汴京城裏的消息也是通過皇城司戴宗的路子源源不斷的送到楊浩這邊,對於汴京城裏發生了什麽,楊浩已經得知,對於什麽柴家的事情和對自己誣陷他都不在乎,更關心的是遼朝使者談判的事情。
事情很不順利,遼朝使者李處溫獅子大開口,就是官家親自召見了,李處溫也依舊沒有任何的退讓,十分的強硬,而高俅勸解官家答應這件事,更是讓楊浩氣憤不已。
所以我要打,打疼你們,打怕你們,打的你們不敢再開口,打的你們最終隻會雙手奉上為之。
大軍在新城修整期間,林衝的最新戰報來到,突襲易縣,林衝親自斬殺了易縣守將寇鎮遠,以廣信軍為後軍,輾轉淶水,在淶水與遼朝守軍打了一場硬仗,死傷過千,不過好在淶水已經被拿下,大軍已經向範陽靠近。
看似簡單的戰報,楊浩卻知道這裏有多凶險,僅僅一個淶水,這突襲的大軍就死傷過千,對容城和易縣,靠的是突襲,並且是在寇鎮遠疏於防範的時候,這才收到了奇效,可是當遼朝守軍開始了正常的防禦,那麽效果也就展現了出來。
硬碰硬的戰爭,大宋還是吃虧的,當然了,楊浩也知道,林衝這一路殺過來,恐怕殺孽比自己這邊要嚴重的多,容城也好,易縣也好,淶水也好,恐怕被屠殺的遼軍不可計數。
“這裏恐怕不易啊。”楊浩點著岐溝關的位置,在這裏,宋江已經告知他,岐溝關隻有一千遼軍,但就是這一千遼軍,依靠著岐溝關的天險,想要硬抗數萬大軍都能抗的下來。
而且,岐溝關和範陽之間的距離僅有二十公裏而已,一旦岐溝關發出信號,範陽守軍的增援轉瞬即到。
這兩地互為犄角之勢,也成了析津府的南部屏障,拿不下這兩個地方,就不要想著去往析津府。
“強攻不可為……”吳用捏著下巴喃喃的說道:“既然不可強攻,又要不驚動範陽,不如我們詐。”
“詐?如何詐?”楊浩一聽,馬上問道。
吳用淡淡一笑,看向宋江:“恐怕這件事還要落在公明哥哥和時遷兄弟的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