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二次元帝國> 1.第1章 穿越和世界近代史

1.第1章 穿越和世界近代史

  本書慢熱,新書期間,一天兩更! 

  —— 

  亞洲,日本。 

  此時正值十月份初,是日本的開學季。 

  在年季節上已經算是進入了秋季了,但是烈日炎炎,那微扭的空氣證明了就算進入了秋季,夏季的尾巴還是頑強挺立著。 

  極具入侵性的夏季,彷彿完全吞併了秋季。 

  清晨,一抹金黃色陽光,從一道窗帘縫隙之中扭曲頑強的擠了進來,細微的璀璨陽光,照耀在了一位熟睡的少年身上。 

  熟睡的少年從上方看去,面容並不是非常英俊,但卻非常乾淨,顯得有些清秀,只是在其眼角處,有一道細微的划痕,讓少年清秀的臉龐,有些危險的意味。 

  被陽光照射的伊青,睡夢中不由眉頭蹙起,顯得有些煩躁。 

  手臂下意識的一抬,想要抵擋那一縷陽光的照射。 

  只是這一抬,卻將自己給驚醒了。 

  微微睜眼,眼眸顯得有些迷茫。 

  沒有像一般少年那樣剛起床那種賴著床的姿態,而是直接坐起身來,顯得極有自律性。 

  「這是…哪?」 

  伊青看著房間,打量著四周,房間錯落有致的傢具,電腦桌、書櫃、衣櫃等等東西都給他一陣茫然感,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他常住房間的樣式。 

  這一看,讓伊青眼中的迷茫神色更加濃重了。 

  「呃……」就在此時,腦中突然傳來一陣劇痛,讓伊青忍不住悶哼了一聲,就在他要忍不住叫出聲的時候,腦海劇痛快速消散。 

  「穿越?」已經年近三十的伊青,接受了腦海之中的記憶之後,面容不由露出了一絲愕然之色,沉穩深邃的眼中亦是有些震動。 

  有著穩定工作,有著妻子,有著女兒的伊青,當接受了腦海中的記憶,得知自己穿越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欣喜開心之色。 

  因為他有著自己的家庭,有著自己的女兒,他有著美滿幸福的家庭,這一刻的突然穿越,差點沒讓伊青失去理智。 

  最重要的是,接受了記憶的伊青得知這個世界並不是原來他生活的那個世界之後,不由手掌抓著被子,青筋暴起,面色有些蒼白。 

  這種突然的穿越,讓伊青有些措手不及。 

  而他根本想不到什麼辦法穿越回去,也就是說他需要繼續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 

  重新娶妻生子,重新生活。 

  想到自己深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伊青根本沒有重新娶妻生子的打算和想法。 

  深吸口氣,伊青很快的接受了事實。 

  第一,他想不到穿越回去的辦法。 

  第二,作為一位年近三十的成熟男士,他不像年輕人那樣喜歡大呼小叫,他更喜歡默默的思考,默默的尋找辦法。 

  這是年輕到成熟的蛻變,而伊青本身就是一位成熟男士。 

  「這個世界…有些翻天覆地啊。」 

  倚靠在床上,伊青做閉目養神狀,實則在默默的查看著腦海中的記憶。 

  這一看,卻讓伊青有些驚呆了。 

  原主人的名字,也叫伊青,而現在伊青穿越過來的家庭,是一個重組的家庭。 

  五年前,伊青的母親逝世。 

  三年前,伊青的父親伊林學續弦了一位妻子,還帶了一位女兒。 

  此後伊青和父親伊林學關係鬧僵。 

  這一點,讓伊青鬆了口氣,讓他叫另外一個人父親,這簡直是強人所難。 

  有著這一層家庭關係在,他應該能夠在這個家庭安穩生活下去,就算性格轉變,只要不是太大,應該不會讓人懷疑。 

  然而,讓伊青震驚的不是這一點。 

  而是世界的歷史,又或者說華夏的歷史。 

  在這個世界,華夏從宋朝開始時有了巨大的變化。 

  這個變化的開始,是由宋朝靖康開始。 

  沒錯,就是那個極為出名的靖康之恥。 

  在伊青原本的世界里,南宋主張的就是聯蒙抗金,這一點是因為金宣宗完顏珣主動作死,派兵主動攻打南宋,徹底了撕破臉皮。 

  再加上南宋朝綱上下庸臣奸臣把持朝政,最後在昏君庸臣的主持下,直接下了決定,聯蒙抗金。 

  而當時蒙軍之強大,絕對是世界一流的。 

  但金宣宗完顏珣主動作死,再加上宋金兩國本就是世仇,根本沒有和解的可能,所以便有了幾十年後的崖山之後在無中國一說。 

  然而在這個世界,沒有北宋南宋之分。 

  只有一個宋朝。 

  當在腦海中得知這個信息之後,伊青愣住了。 

  在宋朝第九位皇帝上任之後,也就是原本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趙桓上位之後,便大病了一場。 

  這一場大病就是一個改變。 

  這一場七天的大病,被趙桓稱為『天賜七日』。 

  大病了七天之後,清醒后的趙桓一改本身的優柔寡斷和反覆無常的性格,以往對於政治問題缺乏敏銳性和判斷性的趙桓一改常態,變得深不可測起來富有城府,就彷彿煥然一新一般。 

  隨後現在的華夏人稱為靖康大帝的趙桓,一改性格懦弱,把持朝政,廢庸任賢,用了三年時間將整個朝政煥然一新。 

  而在這期間趙桓也沒有停下,而是隱隱有著重武輕文的意味。 

  以『充軍、擴軍、練軍』三軍為主旨,大肆練兵,擴兵。 

  任位五年後,在1120年,直接聯合金國滅遼。 

  看到這裡,伊青一愣,要知道原本史書上,趙桓是在1125年上位的,但是在這個世界卻是1115年上位,隨後利用五年時間把持朝政,將內憂清掃。 

  之後對外重用武力。 

  第一次對外,便是聯合金國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 

  然,靖康七年,滅掉遼國的第二年,金國直接南下渡黃河破宋京東京。 

  如果成功了,那麼伊青知道,這就是靖康之變。原本確實成功了,但是這個世界遼國沒有成功,且還遭受了重擊。 

  隨後,宋遼兩國便撕破了臉皮,促使了趙桓第二次對外出兵。 

  此次出兵,對象就是金國。 

  覆滅金國就彷彿理所當然了一般。 

  這一次對金戰爭用了五年的時間。 

  但是卻讓宋朝完成了華夏大一統,只是當時的靖康大帝,也就是史書所稱的天賜大帝趙桓並不滿足,因為當時他還年壯,他還有著遠大抱負。 

  之後的歷史就彷彿一本徵服小說一般,統一中原之後,宋朝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夏、東夏、花剌子模、漠北…… 

  這就彷彿是一本徵服小說一般,呈現在伊青腦海。 

  至於蒙古? 

  伊青搖頭,蒙古國的崛起是成吉思汗那個年代才開始的,而成吉思汗什麼時候出生?1162年,沒錯成吉思汗出生之後,宋朝已經完成了華夏一統了。 

  成吉思汗根本沒有環境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而在靖康大帝,也就是現在華夏子民所稱的天賜大帝逝去后,之後宋朝磕磕碰碰,有起有伏,但是卻根本沒有被覆滅和取代。 

  宋朝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沒錯,宋朝即位的皇帝,一直遵循著趙桓這位靖康大帝的遺囑。 

  當初趙桓逝世之前,說過一句話,也是趙氏皇家的祖訓。 

  『文武相交,江山穩固。格物透徹,即可一統。』 

  格物,便是物理,用另外一種說法來說,格物可以看做是科技。 

  這一點,讓伊青懷疑這個趙桓是不是一個穿越者。 

  可惜人終究有一死,趙桓統一華夏之後,晚年根本沒有精力再去擴張了。 

  隨後的宋朝一直遵循著祖訓的第一條,文武相交,江山穩固。至於第二條,一直處於將信將疑的態度,到了後面直接無視了第二條。 

  直到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最終以宋朝以人數上的優勢,才贏下了日本。 

  宋朝震驚於日本的高科技裝備,趙氏皇族才撿起了趙桓後面的話。 

  之後的結局便是幡然醒悟的宋朝,大力研究發展科技,沒有讓慘劇進一步發生。 

  或者說,趙氏皇族一直遵循著趙桓的祖訓的前一條,文武相交,江山穩固。 

  但是到了近代,發展了幾年的宋朝,在八國聯軍五萬軍隊侵宋,覆滅了宋朝軍隊五十萬,這1:10差距的人數傷亡率,讓宋王朝再次震動了起來。 

  八國聯軍,宋朝慘勝。 

  慘勝之後,利用和平外交穩住當時的列強,而當時的國際形勢非常嚴峻,西方打的非常混亂,再加上宋國的落後,以及東方實在是太遠,沒有著重在宋國。 

  再加上宋國的勝利,日本終於將目光放在了其他地方,因為宋朝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經過近千年沒有內部戰爭,宋朝的人數一直在增長。 

  這是人命堆出來的穩定。 

  而萬幸的是當時的宋朝在任皇帝,目光長遠,沒有以卵擊石發動對外戰爭,而是直接龜縮一偶,大力發展科技。 

  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發展,錯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宋朝,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沒錯,在這個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宋朝掀起的。 

  當時繼位的趙氏皇帝,頗有靖康大帝的雄韜偉略,但是野心太大了。 

  野心一大,人就會膨脹,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掀起,幾十年內,在起初之下,宋朝幾乎是一舉擊潰了西方列強,主動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亞洲的國家,可以說是直接就臣服在宋朝之下了。 

  但是,唇亡齒寒的道理所有人都懂,默默發展了那麼多年的宋朝,直接被西方列強聯合起來狙擊。 

  一國,就算在強大,沒有盟友之下,怎麼可能堅持的下去。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宋朝是一退再退。 

  到了現在,就和前世世界上差不多的格局了。 

  戰爭由美國的兩顆原子彈平息掉了,而這兩顆原子彈還是落在了日本。 

  因為當初宋朝和西方列強交戰的地方就是在日本。至於為何沒有落在華夏,是因為當時的華夏也已經快要研究出原子彈了,美國怕這一落下去,到時候地球就玩完了。 

  至於日本,那個時候是華夏的殖民地,誰在乎? 

  攝於原子彈的強大,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平息了。 

  宋國沒有覆滅,這個世界,就算是現在是2015年,華夏還是在宋國把持之下。 

  而世界上最強的兩個國家,宋國和美國。 

  至於日本? 

  伊青一邊翻著腦海的記憶,一邊放下從書櫃拿下的世界近代史和大宋國發展史。 

  他知道,日本和前世沒有什麼兩樣。 

  但是日本的爸爸,變成了華夏。 

  而他則是穿越到了日本,好在他還是一個華夏人,這一點讓伊青有點慶幸的。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