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三年不改父之道
孔門學渣最新章節
兩人都不想爭了,曾參又開始往下讀。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什麽意思?”樂歌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或者父母不接受我們的意見時,要委婉地勸說他們。對他們要恭恭敬敬,不可違抗。畢竟他們的經曆、見識多於我們,先按照他們的意思去執行,錯了也不要怨恨父母。讓事實說話,見證對錯!最後的結果是:父母必然會按照正確的方法重新去安排。所以!要尊重父母的意見!”
“好!”樂歌引申道:“這是講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是錯誤地理解了孔子的意思。”
“對!先生也是這麽解釋的!”曾參道。
樂歌心想:你是這麽解釋的,可後人並不是這麽解釋的!唉!也許?你先生之前也不是這麽認為的!這種認為,也許是後來的事吧?孔子以前教的學生,也許就理解為絕對地服從。而孔子當時,可能也是這麽認為的。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什麽意思?”樂歌又習慣性地問道。
曾參答道:“先生說:父母在世,我們盡量不遠離家鄉,要在父母身邊侍奉父母,盡到做兒女的孝道。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告知父母所去的地方和事由,保持聯係,讓父母放心。”
“嗯!說的有道理!”樂歌道:“沒事往遠方跑什麽跑?特別是在這個亂世中,更不能跑!但是!為了生活,為了生活得更好,我們不得不出去做事,掙錢。隻有有錢了,才能更好地孝敬父母長輩,是不是?”
“是!”曾參應道。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要連起來解讀,不能斷章取義。”樂歌解讀道:“不是說‘父母在,不遠遊’,而是“遊必有方”。是不是?解讀的人要是斷章取義,隻取前麵的字句而不顧及後麵的說明,那麽!就變成孔子不讓我們出門了。是不是?”
“是!”曾參又應道。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什麽意思?”樂歌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子女的誌向。看他們有沒有正確的誌向,給予正確的指導;一個人的父親死後,要考察這個人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曾子啊!”樂歌打斷道。
“樂伯伯!”曾參趕緊應道。
“你現在說的這句話啊!是很容易讓人誤解的!”樂歌看著曾參,很認真地說道。
“哦?”曾參應道。
“要是遇見一個喜歡咬文嚼字的人、一個斷章取義的人,那麽!麻煩就大了!”
“願聞其詳!”
“你想是不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如果這個父親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呢?難道?他的子女也要不改父之道?如果父的品德不好,他的子女也要不改‘父之道’?是不是?”
“這個?”曾參爭辯道:“這這這?這怎麽扯到這個上麵來了?”
“怎麽沒有扯到這個上麵來啊?你先生並沒有說父之道是什麽道啊?別人還不這麽理解?還有!你說孝不分善惡!是不是?惡人也有孝,是不是?你以前跟我爭辯的時候,你是這麽說的!是不是?還有什麽?你也說‘不分善惡’的!你忘記了?”
“這個?”曾參頓了一下,解讀道:“這看文章學習,是要結合上下文的啊?這這這?這怎麽能斷章取義,隻解讀這麽一個句子呢?這上下文不都是在說如何做人麽?所以!這裏說的父之道,應該指的是正道。”
“可要是有人偏偏這麽來理解呢?人家就說了!我是引用孔子聖人的話的!在一本叫《論語》的書裏麵!不信?你們去查啊?”
“這這這?”曾參爭辯道:“哪裏有這麽看書的?這麽理解內容的?”
“好了!你繼續往下麵讀吧!這裏暫且跳過!跳過!嗬嗬嗬!”見曾參那個著急地樣子,樂歌在心裏偷笑著。
曾參繼續往下讀: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什麽意思?”樂歌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父母的年紀,要記在心上。為他們的健康而高興,盡到自己的孝道,為他們的健康長壽而高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想父母養育之思情,思自己的暮年歲月。”
“哦?很好!”樂歌應道。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什麽意思?”樂歌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古代人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害怕失信於人。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
“嗯!有些饒口!”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再則!失信於人,也有可能說明是自己的能力不夠,說到卻做不到!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什麽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嗯!”樂歌哼道。“可是!要是在亂世,哪裏有那麽多禮節?還是先想想怎麽活下去吧!”
“是!樂伯伯!”曾參沒有敢再爭辯。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什麽意思?”
曾參道:“先生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行動要敏捷。少說話多行動!以實現行動來說明問題!”
“嗯!好!”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什麽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道德、有道德的人是不會被孤立的。道德是人心所向,人們都想用道德來約束別人,這樣才會社會和諧。所以!有道德的人是不會被孤立的,一定會有人與他相處。”
“這是在鼓勵人?還是在哄傻子相信?”
“鼓勵人!”曾參應道。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怎麽冒出一個子遊來了?不是:子曰麽?”樂歌問道。
“咳咳咳!”曾參應道:“我是想來改變一下格局!”
“說!什麽意思?”
“子遊說:事奉君主時間長了、久了,有時候難免會受到君主的指責、侮辱;朋友太多了,難免就會被某些朋友疏遠或者疏遠了某些朋友。這是不可避免的,不必在意!”
“什麽意思?”
“鼓勵與安慰!”曾參應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