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孔門學渣> 第844章 噩耗傳遍天下

第844章 噩耗傳遍天下

  孔門學渣最新章節

  “先生!先生!先生!嗚嗚嗚!……”確認先生孔子已經離世,曾參當場就哭暈了過去。


  “先生!先生!先生已經離世多時了!嗚嗚嗚!……”


  “先生!先生!先生你怎麽就走了?嗚嗚嗚!……”


  “先生!這是怎麽了?先生剛剛還在開懷大笑!怎麽?這一會兒的功夫,就沒有了?”


  此時的孔子,早已死了多時,身上都沒有了熱氣,冷冰冰地。


  眾人哭嚎了一會兒,才清醒過來,趕緊把先生抬到床鋪上,然後按照喪葬的習俗進行準備。


  他們都是孔子的學生,都是學習過周禮的。周禮中,就包括喪禮。再則!孔子少年時期在喪樂隊中做過事,更是知道喪葬方麵的禮儀。所以!這些學生,都學習過喪禮禮儀。


  在這個時期,喪葬禮儀相當地重要,世人特別重視。所以!作為孔子的學生,自然是必修課。


  曾參昏迷了一會兒也就醒過來了,他醒來的時候,先生的屍體已經安放好了。見同學們都很熟練,他很滿意。在喪葬禮儀上麵,他還沒有這些同學內行。


  在學說思想的理解上麵,他比同學們強。


  再則!喪葬禮儀是經常遇見的事,所以!年齡越大的人,經驗、見識也就越多。


  曾參掙紮著坐起來,朝著大家看著。


  眾人見曾參醒過來了,就圍了過來,問他怎麽辦?

  曾參想了想,說道:“在辦理喪事上麵,我不如你們,你們說吧!怎麽辦?”


  “我們的意思是:先生的喪事怎麽辦?而不是喪禮!在喪禮上麵,我們知道怎麽辦?可先生的喪事,不同於別人的喪事!是這個意思!”一個學長說道。


  曾參點了點頭,說道:“哦!我?我都急糊塗了!是啊!先生的喪事,不能就這麽簡單地辦了?我們要排場一些。畢竟!先生有那麽多學生,所以!先生的喪事,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不然!他們以後會怪罪我們的!”


  “是!我們就是這個意思!”


  “是啊!我們這不是?都不知道怎麽辦了?才盼著你醒來的!唉!你?你今天是怎麽了?喝了那麽多酒?”


  “沒事!我這不是回來了?我在樂伯伯家喝的酒,我是不想喝,可是!我拗不過他!他逼迫著我喝!為了讓他高興,我隻得喝!唉!”


  “那現在?你酒醒了,你就趕緊作出決定吧!我們都聽你的!”


  “是!我們都聽你的”


  “先生生前最相信你,所以!你就為頭吧!把先生的喪事辦得體麵一些!”


  在同學們的支持下,曾參也就勉為其難。


  他雖然年輕、社會經驗不足,可他多少也是家裏貨棧的負責人。打理貨棧這麽多年,多少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先去通知周邊的人吧!單單靠我一個人來主持是不行的!我們大家都作主才行!大家商量著辦!這樣吧!先去通知方基石方伯伯!他就住在村子上,也許現在就在家!


  方伯伯要是不在家,方恕一定是在家的。要是方恕有空過來幫忙,那我們就會更有主見。再去通知樂歌樂伯伯,他有主見,主持大事不含糊。


  總之一條!先通知周邊最近的人。無論是親戚還是誰,先把消息傳遞出去。知道的人多了,消息就傳遞得越快……”


  沒有辦法!古代信息太落後了,你不全麵開花,多措並舉的話?根本無法快速傳遞消息。


  孔子作為魯國的“國老”,自然也是要通知魯公和三桓的。隻是!不方便直接通知。所以!得通過有權力的人,把消息傳遞過去。


  孔子有不少學生在魯國做官,所以!把消息傳遞給魯公和三桓,也是很容易的事。


  子貢目前也在魯國做事,隻是!不知道他現在在不在曲阜城。他是個大忙人,再則!他還經營著他的商隊。所以!他很少有時間呆在一個地方。


  方忠雖然與孔子之間有忌諱,可如今孔子辭世了,也就沒有了那麽多忌諱。所以!也是可以通知的。


  方恕得知孔子辭世,當即就放下手頭上的所有事務,趕了過來,幫忙處理喪事。


  要知道!他跟方忠一樣,都是孔子的學生。而且!他的名字還是孔子給起的。


  還有!他與方忠不同,他一直與孔子保持著良好地師生關係。


  “什麽?孔子辭世了?姐夫!嗚嗚嗚!……”得知孔子辭世,樂歌一個機靈就蹦了起來。酒!在那一刻全醒了。


  再則!他也沒有喝多少酒。這不是?他就光逼迫曾參喝,他自己耍滑頭了。還有!都半下午了,就算喝多了也早就醒了。


  樂歌與孔子的關係,無需廢話,那是親戚關係。亓官氏是他的姐姐,對他有照顧之恩。亓官熊對他有養育之恩,孔子作為亓官熊的女婿,他自然是要去幫忙處理喪事的。


  也就幾天時間,孔子辭世的消息就傳開了。


  曲阜城周圍的人聽說了,都來祭拜。


  先是附近的人,再是周邊的人,然後是遠方的人。


  真的!生前都沒有如此風光,死後卻如此地風光。


  特別是那些得到孔子恩惠的人,都是哭嚎著拜祭。


  “生前沒有多少影響力,這人死後卻有這麽大的影響力?真的不可思議啊!”見孔子死後的影響力這麽大?樂歌都不敢相信。


  轉而又想:這人死了還有影響力,這影響力有什麽用呢?

  生前都沒有人響應他的學說思想,這死了,還會有人聽他的?按照他的學說思想去做事?怎麽可能呢?

  不可能!在這個亂世中,還是權力最厲害!你要有權力就算是錯誤地思想,別人都得聽。不聽是麽?不聽就把你給殺掉!


  所以!有影響力是沒有用的,而主要還是靠權力。


  你的學說思想再是正確,你沒有權力去推廣,那就是“人微權輕”,說出來的真理跟別人放的臭`屁差不多,沒有人敢聽。


  按照當時的喪禮習俗,孔子並沒有立即安葬,而是先放在棺槨中,暫停在墓地裏。這樣!更方便別人來拜祭。等到一切形式結束,再入土安葬。


  因此!為了棺槨不被破壞,就得有人守著。


  魯哀公誄之曰:天不吊,不潎遺一老,俾屏餘一人以在位,煢煢餘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曾參若父喪而無服,守孔子墓。


  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弟子及魯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裏。


  子貢服喪三年,又廬墓三年,凡六年。


  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孔子受到人們的奉祀。


  樂歌是個道家,自然是不相信這些俗事。但是!為了迎合民俗,尊重民俗,他還是按照民俗的規定,完成喪事、對待喪禮。


  方忠雖然也是個道家,可他畢竟是孔子的學生。所以!一切都按照喪禮進行,不敢逾越。(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