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第一庄> 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

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

  候君集瘋了嗎? 

  他不是瘋,身為兵部尚書他需要控制大唐全境所有的防禦線。.如果能讓他的戰略支援達到一天的路程,那麼大唐現在的所需要的駐軍數量就會減少非常多。 

  按一天的路程擴大的程度,如果是千里範圍,大唐可以減少士兵至少二十萬。 

  換一個角度考慮,這二十萬士兵,可以用在其他的地方。 

  大唐的長度單位是寸、尺、步、丈、引、里。十寸一尺,五尺一步,兩步一丈,十八丈一引,十引一里。也就是一千八百尺為一里。按唐尺與現代的計算,差不多一里就是五百七十六米。 

  候君集一爾再,再爾三的要求修鐵路,他不是為經濟考慮,只為戰爭。 

  王及善趕到皇宮的時候,候君集正在李二書房不斷的訴說著修鐵路的好處。 

  李二坐在御座上,拿著一份表章在看著。 

  似乎是在聽著候君集講他的理論,可事實上李二手上的表章卻不是候君集的。而是工部關於江寧長江大橋的預算書,這本預算書已經沒有那些廢話,完全按照武曌所教後世的預算表格以及預算單來制定。 

  移民,佔地什麼的全是小事。 

  水泥可以鄭州生產,也不是什麼大事。 

  人工也不算什麼,大量的高句麗奴隸以及新羅、百濟勞工完全可以解決人力的問題。。 

  最麻煩可能就是那特殊的精鋼了。 

  三萬噸呀,以每一列火車可以運大概一千五百噸精鋼計算,也就是二十次專列就可以運完,但賬似乎不能這樣算,先是匯聚各地優質的礦石,再加上好煤,這佔用的鐵路與船運就需要至少一百次專列。 

  要知道,大唐現在每天只有一次開徐州的專列。 

  影響到大唐長安與向東的幾道貿易運輸,這個花銷就巨大了,光是運輸費用就不少呀。 

  李二在思考著建橋的事情。 

  而還有一位大唐擁有大權勢的人物正在書房側廳睡覺。 

  李元興知道候君集來肯定是為了鐵路,如果他是兵部尚書他狠不得一夜之間讓大唐擁有後世那數百萬公里的鐵路,而不是幾條鐵路那麼簡單,可事實上呢,資源有限,人力有限,所以只能一條條的來。 

  一聽候君集進宮,李元興立即就建議把這個消息趕緊傳出去。然後就躲到了側屋睡覺去了。 

  李二繼續翻著他的表章,一直等到李靖、房玄齡、王及善、杜如晦、柳沖沖五人進來,這才把表章放下。 

  原本李靖是沒有打算來的,可聽到王及善與柳沖衝進宮,所以也趕著進來。 

  沒有睡實在的李元興聽到腳步聲后醒了過來,腦海之中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就是,這鐵路對各世家的利益有多少影響?候君集也不是一個光棍,他也有著自己的家族。候家最大的勢力就在豳州了。 

  (豳州,就是現代的咸陽,候君集出生在三水,就是旬邑縣) 

  如果純粹是為了去得一個政治名譽,候君集應該不至於這麼急的著要求修這條鐵路。 

  這鐵路最大的好處,不是軍用,而是商用! 

  「不!」李元興輕輕的搖了搖頭,說到商用。從幽州那裡走海運到廣州,更實用。那麼這一條鐵路修好之好,最大的得利者是誰? 

  大唐說是皇權帝國,可事實上卻是無數的大門閥與皇族共同組成的一種封建的政治團體。大唐的利益往大義上說,就是大唐天下百姓的利益。往實際點說,就是大唐的各門閥的利益。 

  眼下的大唐在李元興的艹控之下,是國家利益第一,家族利益第二。 

  可這個第二,也並不是毫無關係的。 

  在保障國家利益的基礎上,世家門閥爭取足夠的自身利益,還是非常重要的。 

  「聖上,臣以為,候尚書所言甚是,這條鐵路卻是國脈。」王及善在進宮前罵著候君集是瘋子,可進宮之後卻是第一時間表示支持。這個反應倒是讓李二有些意外,只是微笑著示意王及善繼續。 

  「只是,這一條鐵路消耗巨大,可以列入計劃。放在明年,或者是後年再開始。」 

  王及善這是在反對嗎? 

  李元興與李二都在問這個問題,其實如果真的有錢,這條鐵路還是極重要了。 

  「聖上,萬萬不可。國庫如果沒有積年之存,怕是應付不得半點萬一!」柳沖沖在反對。 

  房玄齡不慢不慢的也說了一句:「黃河大橋才是難關!」 

  杜如晦卻說道:「這修一里鐵路要多少錢幣?」 

  李二這時站了起來,沖著右側輕呼一句:「五郎,你可醒了?」 

  聽到李二的招喚,李元興從側屋走了出來,沖著六位大員拱了拱手,然後來到李二近前:「皇兄,臣弟想通了,這在場的六個人當中五個都是反應把鐵路修到華亭的,剛才深思片刻,總算想明白候尚書這表章的意思了。」 

  君王之令,能朝令夕改嗎? 

  李二的眼神之中明顯有一絲不快。 

  李元興在最近的一把椅子上坐上,沖著高公公點了點頭:「老高呀,給本王拿杯茶來!」 

  茶很快送到,李元興又說道:「老高呀,大唐地圖!」 

  聽到李元興這個吩咐所有人都在椅子上按身份的高低坐下,李元興是秦王,可李元興的智慧與見識是他們自認不及的。 

  既然李元興有了決斷,就算是李二都要聽上一聽。 

  在小太監們打開地圖的時候,李元興對候君集說道:「候將軍怕是想借巨大的物資來讓你早一天可以去打吐谷渾之戰吧。或者說,南北的貿易差,可以讓兵部掙到一個巨大的軍費才對。」 

  「殿下英明,某還有一條私心就是。代北、河東兩道的士族,可以借這條鐵路每年增加至少五倍的收入,也可以為戶部增加每年至少六百萬貫的稅收,以及兵部掙到每年不低於八百萬貫的運費收入。」 

  候君集高明呀。 

  這幾乎是所有人心中的稱讚,既然鬥心眼不是李元興的對手,不如把實話全部講出來。說不定會得到李元興的支持,要是鬥心眼或許事情反而難辦了。 

  「鐵路,在平原上修一里需要二百貫。便宜吧!」李元興哈哈的笑了。 

  一千里才二十萬貫,從幽州修到鄭州四十萬貫。可是,這中間有橋,有的地方需要開山,這就需要另算了,建車站又是另一筆賬。 

  李元興捧著茶杯對高公公說道:「取藍色的繩子,連接幽州、易州、恆州。然後從恆州到并州加一條雙線,再從恆州、邢州、相州、鄭州。其中并州加汾州、晉州、鄭州線。再加并州、潞州、相州線。」 

  李元興說著,高公公與帶著幾個小太監爬在地上開始用藍色的繩子在連接幾個州。 

  「幽州、易州、瀛州、魏州、齊州、鄆州、兗州、徐州一線。」 

  李元興只管說,沒有人提問,也沒有人打斷。 

  看著高公公連完,李元興又說道:「長安至蘭州、長安至靈州兩線。」 

  全部連完之後,李元興這才笑著對李二說道:「皇兄,這些如果不算鄭州黃河大橋,所有的花銷差不多就是江寧長江大橋的一半。那座橋,花費就是這麼巨大。他們不反對,臣弟才感覺奇怪呢?」 

  李元興絕對不會胡說,敢這麼說肯定有足夠的依據。 

  沒有錯,李元興手中有後世詳細的資料,自然是知道這些地方全是平原,根本就沒有多少花費。相比那在長江上建大橋,當真是小意思了。 

  後世,鞭子朝請了歐洲人建鐵路,京漢線就花了三千萬兩白銀。 

  大唐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的四千元的購買力。辮子的一兩在後世最高七百,但到了修路的時候,就只有二百元不到了。 

  和大唐的時候,銀子的購買力差太遠了。 

  「五郎的意思是,這一切再加上鄭州黃河大橋,差不多與那橋相當?」 

  「能低差不多幾十萬貫。或者一百萬貫!」李元興如實的回答著。 

  當下,六個官站起來了五個。 

  「停!」李元興一伸手就制止了這些人:「你們不要說停了那橋,然後把這些鐵路修起來。想都不要想,你們不知道那橋的意義有多大,那橋花的多,但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創造的財富更是一個奇迹。」 

  六個官只有李靖坐著沒有動, 

  另外五個人的心思還當真如李元興所說的,要勸說李元興停了那江寧大橋,改修這一系列的鐵路。 

  李元興直接點破了他們的心思,而且說的很清楚,絕對不會停。這反應讓六位重臣不意外,李二也滿意的笑了。他下了聖旨,那個橋就不能停,這關係到了大唐的面子,自然還有他這位大唐皇帝的面子問題。 

  「往南就不好修了,原因就是河道太多,需要的橋太多。」李元興又開始繼續說著:「但也要修,先修到鄂州再說,鄂州那座橋不比江寧的橋差多少,所以從江寧也修一條鐵路再往南是非常有意義的,同樣,往後拖一拖再說。」 

  「秦王殿下說了這麼說,必然有一個解決的辦法?」房玄齡問道。 

  「很簡單,先弄點錢,再弄點人,一起修就是了。」李元興的笑讓王及善有些緊張。(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