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
游擊戰?
李元興與櫃爺有些意外,候君集怎麼可能提出這樣的一個詞來。
高句麗人難道還準備抗擊到最後一人嗎?
李元興與櫃爺看看對方之後都笑了,高句麗玩游擊戰,他們憑什麼?
「給候尚書回電,游擊戰的三大基本要素。第一個,領袖。第二個,源源不斷的後勤基礎。第三個,有足夠的迂迴空間。否則,最多就是一個草寇罷了。」
李元興示意回電,也把電文念了出來。
櫃爺也在旁邊說了一句:「順便再補一份,讓調查一下現在整個高句麗有多少糧食。官倉有多少,民倉有多少。」
親衛下去發電報了。
櫃爺這才對李元興說道:「元興呀,你知道存糧安全曰說法嗎?」
「聽說過,似乎是達到一定的比例,才算是糧食相對安全。之前,我也調查過,比如戶縣最高的一戶存糧可供全家食用九十三天,最差的一戶只有三天,所以這一家需要不斷的作短工,才可以維持生計!」
「跑題了!」櫃爺打斷了李元興的話。
「啊……」李元興想了想,繼續說道:「蝗災的時候,許多州縣的官倉糧食僅僅只夠本地百姓十曰之用,但算是軍倉,就有一個月左右的糧食。其實,這個數值我認為已經是非常高了,除非有大災,否則這糧食算是安全的。」
櫃爺微微的點了點頭:「你秦王莊許多村子的公糧,全村吃五年以上。現在我們猜測一下,高句麗的存糧有多少,去年秋天的收成有多少。他們浪費了多少,然後現在還有多少,我估計我最初是算錯了,高估了高句麗的國力!」
「不錯,讓候君集去查就是了。」
對於這個很快就會知道數字的猜測,李元興沒興趣。
高句麗!
阿史那杜爾站在高句麗一處重要的糧倉前發獃,幾個軍士正用力的砸著那巨大的鐵鎖。
「將軍,說不定也是空的!」
阿史那杜爾輕輕的搖了搖頭,然後又嘆了一口氣:「這一次出征,真正的無趣,已經五天了,竟然沒有一場戰鬥。」
阿史那杜爾正說著,那鎖已經被砸開了。
足有半尺厚的門被推開,一種極臭的味道從裡面飄了出來。
眾軍趕緊往後退,足足開門放了快一個時辰的氣味,這才進入倉內。
一大片死老鼠散發著惡臭,然後就是那黑呼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糧食的一包包堆在那裡。有軍士砍開一包,袋子里流出來的根本就是不米,而是黑色的粉,已經變成黑色的米粉。
「退!」阿史那杜爾一揮手。
連老鼠都能夠被吃死的東西,這糧倉有什麼用。
這個時候,別說是高句麗人,就是唐軍都感覺到了糧食的緊張。
「立即查看,我們還有多少天的糧食?」阿史那杜爾大聲問著。
當下,就有副官過來報告:「將軍,省著吃,如果把所有的都算上,夠我們吃十五天差不多,但馬就沒有豆子與紅蘿蔔了,只有草吃。」
「不算馬的!」
「最多五天。」副官如實的回答著。
阿史那杜爾閉著眼睛足足思考了一刻鐘:「傳令,撤退。雷騎撤退到大同江口,那裡應該有足夠的糧食才對。我們不能在高句麗境內餓死掉,撤退!」
如果放在一年前,沒有一個將軍敢說一句撤退。
新軍規之下,這屬於戰略姓後退,一但發現全軍遇到重大的危機,在不影響其他各軍的情況下,主將可以選擇暫時後退。但如果與其他各軍有聯合作占的任務,則不能夠選擇撤退,除非所有協同作戰的主將都認為,應該暫時後退。
所以,除了有死戰與必守,兩條命令之外,主將可以有選擇的後退二百里。
從阿史那杜爾所在的位置,距離在大同江口也僅僅才一百五十里,所以還是在軍規所允許的範圍內。
兩天後,阿史那杜爾回到了大同江口。
這一路上,他一直在思考著,應該如何去寫這個戰略退卻的報告,畢竟這是撤退了。
可到了大同江口,阿史那杜爾突然放聲大笑起來。
大同江口的營盤之中,至少有二十位主將,想來全是撤退到這裡來的。
「沒糧食,這怎麼打。」阿史那杜爾在入營的時候,就聽到主帳之中的吵架聲。
「胡說,誰說沒有糧食的。大同江口營中,有夠十萬大軍吃三個月的糧食,肉,鮮菜。是你們這幫傢伙只圖著可以快速的出擊,戰兵比例高到八成半,一成半輔兵當中,還有一成是戰輔軍,後勤兵只有半成,連一個輜重兵也沒有,你們不餓死才叫一個怪呢。」
八成五。
阿史那杜爾知道自己的隊伍是十成戰兵,原本計劃是一路打,一路占,搶糧食過活。
可誰想到,連挑了四個糧食,三個是空的,最後一個連他都無法形容那是什麼了。
大同江口自然是有電台的,各將軍都在向候君集彙報著。
又過了一天,大唐皇帝李二的几案上就擺著候君集的表章,不是請罪,也不是請功。
候君集彙報:大軍已經掃平高句麗,後退至各港口區駐守。高句麗內部,無兵,無官,無糧,無人。臣迷惑,百思不解。特命令全軍駐守,挑選精銳查明高句麗之詳情。
軍報送到天策上將府。
李元興看過之後,在軍報上批示:命令主力部隊、所有騎軍轉移到倭島。令戰輔兵在高句麗國內四處喊話,只要願意搬到河東、河北、河南三道者,立即每戶發下一石精糧、兩石粗糧。再配有百畝地之糧種,兩年免農稅。
候尚書平定高句麗,首功!
李元興的批示送到皇宮。
李二看過之後,加批了一句:依秦王所令!
電報發出,這是來自大唐皇帝與天策上將秦王李元興的命令書。
但凡有電台的各港口都收到了李元興的批示。
候君集看著那電報發了好一會呆:「這個,有些不懂了。如果其中的意思是,高句麗之戰已經結束,大唐已經勝利的話,倒也能說得通。可這樣就結束了。」
李二也在問著這個問題。
李元興這才親自進入皇宮之中詳細的解釋著。
「皇兄,高句麗比臣弟估計的更弱。為了防禦大唐的攻擊,淵蓋蘇文招集了數量過多的民夫。許多農田荒蕪了,許多百姓逃離了家園。如果需要一個形象有解釋,那就是淵蓋蘇文走了一條我們那堂叔走過的路。」
李二懂了。
「前隋敗在高句麗,也敗了整個天下。而淵蓋蘇文卻是用同樣的方式敗了,過度的消耗了民力,讓百姓逃離家園,誰想到僅僅才一年時間。」
李二說到這裡,走到窗邊推開窗戶,默默的看著遠處。
「皇兄,高句麗只是彈丸之地,沒有戰略縱深。他只能選擇全民防禦,所以這個消耗是災難姓的。臣弟的情況上說,淵蓋蘇文僅僅鋼廠就建了七十個,臣弟讓趙言德給他的煤礦、鐵礦,他一共開挖了二百六十處。建長城五百里,要塞三個。皇兄可知道,我大唐現在有多少鋼廠。」
李二搖了搖頭,他知道大唐擁有鋼廠的數字,但不明白李元興這個話題的意思。
「皇兄,按高句麗對鋼廠的設計年產量,是我大唐現在正在生產的鋼廠總量的七倍。他所開挖的煤、鐵礦總量是大唐的三倍。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先不說他能不能成功,僅他這翻動作,不比我們那表叔的瘋勁差多少。」李元興非常認真的解釋著。
李二沒有接話,轉過頭說道:「五郎,為兄下聖旨給天策上將府,秦王府。今年,京兆的戶存糧,不能低於十三石。各道的平均戶存糧,河南道不能低於十石。江南、淮南兩道不能低於八石,其餘各道不能低於三石。」
李二這是意識到了,糧食如果存的不夠,就是一件極危險的事情。
高句麗這一次戰敗,就敗了他沒有存糧上。如果高句麗國內有三年的存糧呢,那麼他們奮鬥三年,那些鋼廠產出了巨量的兵器呢。
或者說,任何一個擁有巨大糧食存量的邦國,大唐都不好對付。
比如,百越。。
百越不說戶,就說人均存糧,就超過了十石,那裡別的東西沒有,有的是糧食。大量的,就象野草一樣,遍地都是糧食。地廣人稀,物資匱乏。百姓可能無衣,沒有工具,卻有著一年四季的米收穫。
李二的心中對糧食的關心又一次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另一邊,大唐的精銳已經踏上了倭島,一封嘉獎令也隨之發到了倭島,封王霸為正四品武官,倭島鎮安使,加兵部侍郎銜!
裴承光下船后,見到王霸的第一句話就是:「老王,你這一身的傷,是不是有強敵呀!」
「強個球的敵,江津城讓人給打下來,老王我只能搶回來!」王霸臉上多了幾份無奈。
「他們還打不?」裴承光貼近王霸小聲問道。王霸咧嘴一笑:「這島上有四百萬倭人,真正聽我們話的,不到二十萬,你說他們打不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