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晚明霸業> 第七百五十九章 倍感蕭瑟

第七百五十九章 倍感蕭瑟

  第七百五十九章 倍感蕭瑟

  程賢的內心大多數時候都很複雜。


  有的時候,他感覺陛下是武人出身,很多事情處理起來,非常簡單粗暴,容易傷害世家和讀書人的情緒,容易引發很多麻煩。


  可有的時候,陛下卻又能表現出極其高強的政治智慧。


  陛下拋出皇族改製之後,各地的報紙便開始紛紛討論起來,一時間所有的輿論都關注在皇族身上。


  甚至連老實了許久的皇族都開始出來蹦躂。


  實在是他們瑟瑟發抖許久了,沒想到有招一日,他們還能得到這種福利。


  而就在這種大環境下麵,朝廷已經悄無聲息的開始準備市舶司的事情了。


  等到大家從皇族改製的熱度裏清醒過來,那些對於開市舶司的人有意見的人,恐怕連哭都來不及。


  到時候非但沒有反抗的機會,連參與其中的機會都沒有了。


  程賢為內閣首輔,治理國家時間越長,越發現這商業其實也有規律可循,陛下開海,是滿足市場的需求,但是又要頒布憑證,隻給部分人機會。


  這讓程賢很是不解,倒是最後李邦華這個讀書人給他解惑。


  雖然現在的大明日益強盛,但是說到底還沒改變其實農業國的事實,大明一切改變,都要保護農業,如果徹底放開海上貿易,第一,在管理上就是個複雜困難的問題,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第二,徹底放開海貿,大明在全世界暢銷的生絲、茶葉、瓷器、肯定會一路走高,最後就會傷害農業,甚至出現蠶吃人的恐怖景象。


  李邦華列舉了許都數據,原本江浙一帶的魚米之鄉,現在已經開始需要外敵輸入糧食了。


  兩位閣臣越來越透徹,程賢眉宇間閃著光芒說道:“陛下此舉甚秒,雖然憑證限製了出海的人數,但是我們的商品緊俏,我們卡住人數,就卡住了貨量,到時候貨價就會上漲,全世界的金銀依然會源源不斷的往大明流入。”


  “朝廷有了銀子,就有了陛下常說的準備金,那麽我們就可以發行貨幣了。第二,朝廷有了銀子,就可以反哺民生。”


  李邦華讚歎道:“陛下之智,千古未有,老朽觀察,陛下行政,環環相扣,大明定然會煥發勃勃生機。”


  程賢忍不住苦笑了一聲,“是啊,陛下心中自有宏偉大業,我等老臣若是不能進步,遲早會被陛下甩在後麵的。”


  李邦華一把年紀了,還很是嫌棄的瞥了一眼程賢,“你這個老東西,你跟不上陛下的腳步,隻能致仕回家,老夫可不一樣,再不濟,我也可以做一言官,給陛下唱反調。”


  ……


  “臣幾經探查,終於可以認定,殘明之所以有此回光返照,全賴偽帝徐梁一人以及其昔日舊部配軍營、虎豹騎、遊擊軍三支精銳。”龔鼎孳站在殿上,對著七歲的順治,以及坐在皇位旁邊的多爾袞,侃侃而談。


  他的確下足功夫,從徐梁帶著配軍營突圍,到從沂蒙山建立虎豹騎和遊擊軍,再到後來下江山,登基稱帝說的一清二楚。


  這些內容並非機密。隻要有心收羅都能找到。而且時日未遠,即便是要找親曆之人,也不會太過困難。


  對,就個送自己鴉片的混賬東西,根本不需要別人說,多爾袞就恨不得生生的吞了徐梁。


  龔鼎孳是崇禎朝的進士出身,本人也很有本事,不僅僅文采超凡,在國事上也有屬於自己的見解。


  在他知縣任上,天下大亂,農民軍風起雲湧,有個叫掃地王的義軍首領圍困縣城七年,他就靠自己的真本事守了七年,後來為崇禎重用,終於一飛衝天。


  不過這廝最為說道的是他的紅顏知己,顧眉,或許是因為龔鼎孳為人不忠啊,跟他的紅顏一直生不出孩子來。


  顧眉便整日拿著個木質娃娃取樂,當自己的孩子,最後為世人嘲笑,說人妖娃娃。


  當然了,龔鼎孳的節操也是碎了一地的那種。


  李自成入京,像是李邦華這樣的賢臣,當即就要自殺,可是這廝跟他的好朋友,後期還曾同殿為臣的錢謙益一樣,兩個人似乎相互約定了一番,都選擇跳水自殺。


  不過這廝的節操值為疙瘩,投水之後,就降了李自成,然後將李自成比作唐太宗,後來李自成敗亡,他又成了多爾袞的跪迎者之一,授吏科給事中,遷太常寺少卿、刑部右侍郎、左都禦史,可謂節節高升。


  不過多爾袞並不喜歡這個人。


  正是此人,曾公開說:魏征也是後降的太宗,一樣能做出一番事業。


  這話如果晚幾個月說,多爾袞會很高興,也會用此言語去勸那些不肯順從的漢官。可惜龔鼎孳說這話的時候,正擔任闖逆的直指使,那時候坐在武英殿上的皇帝正是李自成。他要當魏征不成問題,但將李自成比作唐太宗,這能不讓人介懷麽?尤其多爾袞從來不是個寬宏大量的人。


  更何況龔鼎孳此人閑散習氣太重,每天上班都是一副恨不得早走的模樣,這對於喜歡工作狂手下的多爾袞而言,更是不受待見。


  真沒想到,這樣一個人,竟然還有突然爆發的一天。


  “既然真相已然明了,殘明隻不過靠著徐梁偽帝一人苟延殘喘罷了,臣懇請陛下發天兵,以雷霆之勢,擊敗其手下三支精銳,屆時天下定然能傳檄而定。”龔鼎孳朗聲道。


  多爾袞不由點頭。


  他早就覺得自己當初先西北而後東南是個錯誤決策,但那時候為了收取漢人的心,擺出一副替大明討賊的模樣,也是政治上必須有的姿態。現在他已經不指望收取漢人民心了,但又不能直言自己錯了,正需要一個踏實的台階,讓他將滿清大兵盡數調回來。


  龔鼎孳這份奏疏正是給了他這麽一個台階。


  非但給了調兵回來的台階,還給了他名正言順的大義,因為徐梁欺負朱家後繼無人,謀朝篡位。


  這個帽子管他是真是假,有用就好!


  一時間,多爾袞突然覺得這龔鼎孳也不是很討厭,那胖乎乎的麵龐裏還透著小小的可愛勁呢!

  “真人真乃神人也!”龔鼎孳回到宅邸,第一時間設宴款待自己的謀主。正是這位新近趕來投靠的道士,帶來了那份讓多爾袞格外滿意的奏疏。


  那道人眼簾半閉半開,看龔鼎孳的模樣也像是瞅著一團惡心人的穢物。龔鼎孳卻不在乎,隻要這道人能給他好處,些許狂傲又算得了什麽呢!


  那道士對眼前的美食佳肴並不上心,直截了當問道:“還請老爺周濟些許盤纏。”


  龔鼎孳倒是不少錢,哈哈一笑,道:“道長將行時,龔某自然要為道長備足盤纏,但眼下還言之過早吧?”


  “不早了。”道人冷聲道:“這道奏疏一上,多爾袞必然是要調滿清兵回京的。到時候秦晉藩籬一去,以順天一府之地,能養活數十萬大軍麽?再者,明廷已經出兵遼東,複開東江鎮,滿人可有豁出老家不顧的心誌否?”


  龔鼎孳手下一顫,暗道:這些事你怎麽不早說清楚呢?


  他轉念又想,那道奏疏就算自己不上,旁人也會上,與其讓旁人得好處,不如自己先搶個頭籌。如此一想,倒也釋然了。


  “先生說的哪裏的話?如今我等投降了大清,既然要忠君之事的。”龔鼎孳一臉認真的說道。


  “先生當年為了大明也曾堅守孤城,當時世人誰不敬佩?先生再看看如今的自己,先是投降李自成,後來又跟滿清沆瀣一氣,還有點讀書人的樣子嗎?大人還有心思跟我說忠義之事!”那道人還不留情的打擊道。


  龔鼎孳臉色羞愧,道:“天命如此,我又能何妨?我這還不算虧,最虧的怕是洪承疇吧?我知道先生不是真的修道之人……”


  話沒說完,那道人便說道:“先生要告發嗎?這個時候告發,可不明智。”


  “哈哈哈,真人實在是看不起在下了。”龔鼎孳:“在下的意思是,這世道忠於誰,其實並不重要,重要是誰能讓天下太平,老百姓能否過上好日子,其次是謀身。”


  那道人見龔鼎孳言語不似作偽,便歎了一口氣說道:“先生也曾是讀書人,我便多說一句,若想謀身,早日脫身為上。”


  “早日脫身?真人的意思是,滿清竟然抵擋不住?”龔鼎孳意外的說道:“若是滿洲大兵撤回來,十餘萬眾,南軍才多少人?恐怕連山東都守不住吧。”


  “你真的以為滿清那麽強嗎?若是真的強,為何在京師被李自成攻破之前,連遼東都拿不下?”那道人很不情願的繼續說道:“那還是之前,現在的滿清士卒,早就被關內的花花世界掏空了,八旗的老爺們,第一不曾操練陣法,二不曾給他們置換新裝備。眼下的八旗,欺負欺負飛禽走獸尚可,對付明軍?”


  “大人怕是不知道如今的大明軍隊到底有多強吧?火炮可以碎城,士兵以火銃為陣,可以硬抗馬軍。這麽一支比當年戚少保都要強的隊伍,滿清如何對抗?”


  “再說滿清內政不休,順天府的百姓能逃逸的全都難逃了,他將隊伍撤回來,他如何養軍?沒有給養,如何有軍心?”道人一連串說完,盯著龔鼎孳的胖臉:“真要想自己過得好,還是早早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好。”


  “若是我能跟李邦華一般,當初為陛下重視,或許我早就在朝廷做六部部堂了,我龔鼎孳自詡還是有幾分本事的,可是陛下當初沒看重我,而我在南邊兒的名聲實在是差到了極點,再怎麽說,我也是讀書人,我也要麵皮,此時哪怕是讓我再次投降大明,我也做不到了。”


  龔鼎孳不通軍事時政,被這道人一番話說得仿佛滿清敗退近在眼前,聲音中無比蕭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