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熬鷹航空業> 824.第821章 天生的隱形設計

824.第821章 天生的隱形設計

  那麼F-4和幻影3這樣的氣動設計能夠用在戰鬥機上面,甚至幻影3的進氣道布局一直延續到幻影2000上面,也自然是證明了這樣的進氣道設計用在戰鬥機上面還是可以的,但為何三代機時代的戰鬥機除了幻影2000之外,其它的又都捨棄了這種還算不錯的設計? 

  這首先還是要說到下單翼設計的固有缺陷,之所以F-4和幻影3會採用進氣道上置於機翼之上,那是因為設計中要有效地保證飛機的機動性,作為戰鬥機先要做好本職的空優工作,所以為了機動性也就不得不選擇下單翼設計,之後為了下單翼設計,才不得不選擇進氣道上置。 

  到了三代機的時代,雖然一開始的戰鬥機黑手黨一直鼓吹要把飛機專機專用,但隨著戰鬥機的成本越來越高,多用途依舊是未來的道路,於是為了多用途作戰能力,下單翼設計所導致的機翼離地太低問題始終是難以解決,導致很多地安全問題。 

  也就在下單翼離地太近的問題飽受詬病之時,偉大的諾斯羅普公司在一次意外中,第一次發現了邊條翼設計的作用,於是各大設計師們才開始了對邊條翼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發現邊條翼可以在機翼表面拉出有益渦起到和固定鴨翼同樣的效果,這將能夠大幅度優化飛機的大迎角機動性。 

  而同時又因為邊條翼可以對流經翼下的氣流起到良好的預壓縮作用,即便是三代機的進氣道設計到邊條的下方,也同樣可以有非常好的進氣效果,那麼這時候就算是採用中單翼甚至是上單翼,其實也同樣能夠讓飛機擁有堪比下單翼的機動性。 

  下單翼的優勢終於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有所淡化,那既然下單翼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那麼離地高度更大一些的中單翼或者上單翼設計就迎來了曙光,又因為它們有更加優秀的對地掛載能力,這自然也是備受歡迎。 

  並且與此同時,腹部進氣道也在三代機時代隨著F-16強勢崛起,設計師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方案,下單翼設計自然就不再那麼吃香。 

  而到了這時候,或許就會有人開始腦洞,既然邊條翼如此優秀,下單翼本身也擁有強大的空優機動能力,那要是把這兩者都結合起來的話,肯定就是強強聯合了,這樣的戰鬥機在空優作戰的時候肯定吊打一切啊! 

  再則,雖然下單翼的設計離地高度低,但也不是不能用作多用途,F-4、幻影3、幻影2000,這三款飛機不都是擁有不錯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嗎?掛載彈藥不方便是地勤的事,稍微克服一下也就過去了,相比之下還是讓飛機上天之後性能更牛逼更值得設計師用心追求。 

  但實際上的情況下對於這種想法,那簡直就是笑話,前面都說了下單翼加進氣道上置的設計中,為了保證進氣口的來流不被機翼阻擋,就已經將進氣口往前移動了,現在要是再給機翼前端增加邊條翼。 

  想想,更加靠進前方的邊條翼肯定會阻擋進氣口在大迎角狀態下的進氣效果,更甚者,邊條翼上方所拉出來的脫體渦流會直接流入進氣道裡面,不僅這渦流沒法在主翼上表面產生增益,甚至渦流在進入進氣道之後會非常不穩定,將直接造成發動機喘振。 

  所以到了三代機的時代,有邊條翼的飛機要不就是進氣道布置在邊條翼下方,要不就是直接像F-15或者蘇27那樣布置在飛機的腹部,其它的已經很難再看到下單翼加進氣道上置的設計方案。 ……

  陸總師倒是前前後後用了半小時把這下單翼和進氣道上置的設計方案的歷史、優缺點都做了詳細地介紹之後,終於在宋總師那邊引起了一些連鎖反應,看樣子宋總師似乎是首先明白了什麼,對著陸總師則是頻頻點頭,投去了佩服的眼神之後,卻又沒有下文。 

  看宋總師這樣的動作,那就更加令人感到各種費解了,看來陸總師的設計方案真的是非常有深意啊!絕對是上一位面沒有出現過的設計方案,而且恐怕這種設計也是相當優秀啊! 

  緊隨其後的,陸總師直接又讓助手換掉了大屏幕上所投影的圖片,這時候就已經不再是飛機的總體三維模型了,反而是飛機的側視圖躍然於屏幕之上,而這側視圖放出來之後,楊輝也終於看明白為什麼陸總師要如此大費周章地選擇進氣道上置,進氣口前移的設計方案,這設計實在是太巧妙了。 

  這時候,楊輝就不得不發自內心的感慨著,都說洪都是共和國飛機設計單位中最有靈性的一家,設計中無處不充滿著江南地區特有的靈秀之美,亦如同江南水鄉的園林設計一般,每一處設計都看似不起眼、甚至還顯得有些多餘,但真的仔細品味之後,卻發現它們又無不是充滿著千般智慧。 

  仔細地回味了這設計之後,楊輝覺得已經很難形容這裡面的巧妙之處,最終所有感嘆都只能化為一句:「妙!簡直是妙不可言啊!」 

  而後,同樣各自負責了自己手中四代機方案設計的於總師和宋總師也是隨著楊輝一起,點頭對陸總師的方案表示嘆服。 

  這時候,陸總師也不做推辭,他這些年潛心研究,為的不就是打造出一款優秀的軍用戰鬥機嗎?雖然殲12最後以失敗落幕,但現在的輕四方案終於還是初見曙光,能夠得到同事的由衷讚美,這就夠了。 

  轉過頭,看到一旁還有些不明白其中道道的孫、吳兩位新一代戰鬥機總設計師,轉而開始解釋著這裡面的設計精髓。 

  「你們兩位沒有參與到四代機的研發探索項目,對於其中的設計重點應該還不太清楚,現在我來告訴你們。首先四代機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隱身設計,而這隱身設計中又首重飛機正面隱身,在經過研究之後,我們發現飛機正面的雷達反射源中,沒有遮掩的發動機風扇葉片是很大的雷達反射源,而這一點不僅僅是我們研究發現了,美國的研究同樣也承認這一點。」 

  這邊陸總師一說到進氣道和發動機的雷達反射,楊輝就知道自己猜的是沒錯滴,陸總師方案的最大考量還是隱身設計,而隨著陸總繼續深入解釋下去,楊輝等人也饒有興趣地聽著。 

  「為了屏蔽發動機的風扇,防止風扇被雷達照射並反射回波,我們的DSI進氣道首先是不錯地一個解決辦法,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為了能更好的做到正面隱身處理,進氣道的S型設計就是一個新解決方案。美國的F-22戰鬥機採用了這種設計,他們的進氣道通過向機身中軸線彎曲,加上F-22本來也是採用了兩台發動機小間距排列,所以這種S型設計是最合適他們使用的,而且S型的設計還可以為他們留出側彈艙來搭載導彈。」 

  介紹了這末多,陸總師終於要道出他的輕四設計方案之精髓了:「我們的設計與美國F-22戰鬥機不同,輕四的進氣道天生就是S型,不僅如此,我們這樣的氣動設計同也是保證飛機不錯的機動性,所以它絕對不是一架只會隱身的攻擊機。」 

  此時,孫、吳兩位總師才發現,在陸總師的輕四方案中,將進氣口前置到機翼前方之後,進氣道由於機翼的阻擋,需要在機翼前緣處有一個往上的彎曲,從而使得進氣道才能從機翼上方通過。 

  而這個彎曲之處就正好是S型,然後再加上DSI進氣道的部分阻擋,此時的雷達不管從哪個方向照射到進氣道,最後都不可能直接照射到發動機,這也就巧妙地解決了發動機的隱身問題。 

  同時,楊輝也能夠通過圖片看到,輕四方案為了機翼前方的進氣道天然形成的S型能夠彎曲的更大一些,即便飛機是下單翼的設計,機翼也稍微往上抬高了一些,使得機翼和機腹之間稍微產生一些高度差,但絕對沒有F-35和F-22那麼明顯。 

  緩上一口氣之後,陸總師繼續著:「說了這進氣道的設計之後,我們就來說說隱形戰鬥機另外的一大要求:內置彈倉,現在大家可以來仔細看看,我帶來的方案中其實只有左右兩個彈艙。方案並沒有布置單獨的側彈艙,或者更直接地說,由於我們機翼和機腹的高度差不大,所以側彈艙和機腹彈艙被合併到了一起,側彈艙是一片艙門,加上機腹彈艙的艙門,兩片艙門的閉合處就是機腹和側機身的折線過渡處。」 

  這時候的楊輝定眼一看,才發現這彈艙的設計還真是只有兩個,但是由於側彈艙和機腹彈艙之間的打通,這彈艙的尺寸就絕對不小,就算是比起專門的攻擊機F-35的彈艙,輕四的彈艙也絕對不會小,雖然前後只有兩彈艙設計,不過肚量肯定不會小。 

  而且,就楊輝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只需要定眼一看就能明白,雖然側彈艙和主彈艙合併到了一起,但是側面的艙門打開之後,若是設計的足夠合理的話,這完全可以做到和F-35一樣,在艙蓋上安裝紅外格鬥彈,這樣能夠算是有一個側彈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