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昭然> 第一卷 年少時 第十五章 爹娘在時子遠遊

第一卷 年少時 第十五章 爹娘在時子遠遊

  次日一早天亮,從雲端上落回人間的陸矩扣響昨夜本應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婚房大門。


  趙璧暇幾息後開的門,整夜無眠的她盡管強打精神撐著一副麵容,落在陸矩眼裏不難看出來疲憊憔悴。


  這會兒是沒人會來打攪成雙苑的,所以趙璧暇當下自力梳妝都才梳好一半。


  陸矩認真看了看她,理所當然道“等會兒要去給爹娘請安,你臉色跟應該有的差太多了,我幫你梳妝,再消掉些倦容。”


  趙璧暇神色古怪,你會給女子梳妝?你當真是那超一流的仙門弟子?


  不過夫妻名分如今擺在那,趙璧暇估計自己也攔不住他,便任由他擺弄自己那一頭青絲與胭脂粉盒。


  凡人體魄脆弱,加上趙璧暇身負火德與陸矩水運厚重相衝,雖然她還沒踏上修行路不至於完全水火不容,但陸矩以己身靈氣為她消弭疲倦時依舊得無比小心翼翼。


  中堂那邊,蘇薰滿臉喜色等著喝兒媳婦的茶。在先前與趙璧暇的相處日子裏,蘇薰就很是喜歡這位公主殿下,當時還覺得要是能嫁給兒子陸矩就好了。沒想到成真了,前幾日陸矩進京一事蘇薰是節度使府邸最為支持的人。


  陸文篤老神在在坐著另一條主椅,對於長子娶趙璧暇這位皇室公主一事,在陸矩那邊不多問,在大楚皇帝那邊不多說。兒子嘛,及冠成人了大事上自己決定去。皇帝陛下呢,要是說多了,幾十年的君臣香火情,怕是要斷掉許多。


  等到陸矩牽著趙璧暇來請安敬茶,蘇薰拉著趙璧暇婆媳兩找了個安靜地方多說了些寬慰話語。大抵上就是我兒子要是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兒媳婦你多包容包容。但他要是欺負你,你就跟娘說,娘收拾他。


  至於陸文篤則是按著大楚皇帝捎來的密信揀選幾分,再加上自己心裏對長子的話糅合糅合講給陸矩聽。大楚皇帝那邊基本上就是希望陸矩能夠誠心對待趙璧暇,如果不能也至少護著她在仙門的安危。陸文篤自己要說的話簡單:可以的話趕緊生個孫子孫女給你娘抱,我心疼你不在家時你娘的揪心模樣。


  陸矩有些心虛,便滿口盡力盡力。


  去年驚蟄後陸矩下山來,今年驚蟄後陸矩便要歸山去。


  嶽峙在新婚後三天讓鶴樓峰那邊送了封叫陸矩還山的信件。


  山上修士下山走凡塵砥礪道心一事十分平常,但磨刀石也可能磨斷刀。修士在山下道心受損,


  大道迷茫或是道心怠惰一事也不少見。


  這會兒的陸矩,其實並無這些事的前兆。


  主要的還山原因,在趙璧暇身上。


  四座天幕下的九洲,修士何其多,修道天才也不乏。但在仙門勢力都極為重視培養的第一等修道天才資質中,火德,位列其中。


  興許是嶺南嶺北兩部實在是因為地理位於持提洲的偏僻一角緣故,地方不大。這的大部分山下人山上仙師也習慣了僻居一隅見識少,即使知曉趙璧暇身負火德的,譬如大楚皇帝,大楚欽天監的那位觀真境仙師監正,甚至是中宗淼塘宗的宗主也根本不知道這顆明珠實際上完全可以堪比一顆星辰般光亮,結果埋沒在永春山十多年。


  但女子身負火德不全然是好事。女子生來偏陰寒,火德雖然是天賜氣運一說而非體質,但也會無形中消減身負其的女子命數,間接致使體弱多病或壽命大縮活不過二十五歲,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禍福相依,火德女子如若不踏上修行路,便難活。


  趙璧暇並不顯得體弱多病,所以大楚皇帝原本願想中希望的女兒嫁去大涼安穩一生終老根本沒可能,真嫁去了過兩年怕是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


  陸矩娶趙璧暇一事,作為始作俑者的嶽峙。當初在黃廬峰的那次掐指推衍,先是算到了陸矩於趙璧暇的情關悄然立起,然後又算到趙璧暇身負的火德。嶽峙當時就心裏拍板決定,好事成雙啊!讓徒弟娶妻開那情關一竅砥礪大道,又救下徒媳婦一條年輕性命。自己這個當師父的之後再費些心,把那水火不容調成水火相容,那不就又是一件好事,功德無量啊功德無量。


  聽娘親施漪說大哥要還山去的陸穎琋這兩天哭哭啼啼黏著陸矩,小姑娘委實舍不得自家大哥,不過最終陸矩與她好好說了還山是因為有關已經是她大嫂的趙璧暇性命之憂才必須還山去,小姑娘即使舍不得大哥,但更舍不得原本的公主姐姐現在的大嫂丟了性命。結果一開始陸家抓著陸矩不讓走的人是她,這會兒催著大哥帶大嫂還山去修行保命的人也是她。就是還要多加重複上幾句讓大哥在大嫂性命無憂後一定要回家來看她,而且一定一定要快一點,她說看書上講山上一年山下百年千年的,不快點的話她怕自己等不到。


  陸矩笑的歡快,好好跟她說了一番山上一年山下一年是一樣的,還與她認真拉鉤,等她再長大那麽一點就會回來的,讓她在家一定要多讀書懂事,大哥不在她就是長女,當姐姐要多照顧兩個弟弟,有時間多替


  陸矩陪陪大娘蘇薰,爹公事多,在家也老是批閱文書太晚,一定要喊他早點去歇息。


  蘇薰對於兒子還山一事並不抵觸,這次陸矩下山,讓她見到了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不說,還留在家中一年,看他及冠,娶妻。男子是那天上雄鷹,當娘的沒道理攔著兒子不讓他振翅高飛,以後偶爾能歸巢來一家人再一起吃頓團圓飯就很好了。


  春分,白晝六個時辰,夜色也六個時辰。


  陸矩收到師父嶽峙的那封還山信剛好過了一旬,這一旬時日趙璧暇托陸矩為那些她從燁熠宮帶出皇宮的隨嫁侍從一一安排了安身之地。


  二十餘年來,在趙璧暇的認知中,自己隻是個對生父大楚皇帝有那麽幾分用處的棋子,將來他隨手一丟,她也就落子何處。所以她對於自身往後並不迷茫,甚至接到那封密旨時,她也隻是覺得這輩子就落腳在西陲道節度使府邸,當幾十年陸矩的山下發妻罷了。


  結果陸矩卻在大婚後跟她說,要帶她回山,去那自己僅在永春山看過的少數神仙書上描述的仙門。


  侍女青芽的歸處,本來趙璧暇的意思也是讓陸矩為她找個好人家嫁去,不過青芽死活不肯跟趙璧暇分開,打定主意要一輩子隨侍趙璧暇身邊,最後陸矩開口示意再帶上青芽一起回山無礙,而且趙璧暇回山後要全心修道保命,黃廬峰上除了她自己就陸矩和嶽峙兩個大男人,一些瑣事需要有人操心照顧。


  今日陸矩帶著趙璧暇和青芽還山,陸文篤一早就去了衙門那邊,所以隻有蘇薰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為三人送行到城門口。


  心裏早有準備的蘇薰此時真要麵對又將與兒子分別的現實,還是忍不住摸了摸陸矩的臉頰,然後握著趙璧暇的右手,拉過陸矩左手,將兩人牽在一起。蘇薰沒敢再多說些話,怕說著說著更舍不得了。


  一旁施漪牽著手的陸穎琋安慰自己大哥很快就會帶大嫂回家的,所以盡力露出一張自己覺得相當好看的笑臉跟陸矩說“大哥一定要想我哦,我也會想大哥。”然後再眼神轉到趙璧暇那邊“大嫂也是。”


  剩下的施漪等人也一一向陸矩告別一聲。


  馬車出城往驛道疾馳而去,原地留下蘇薰一行人目送,直至再瞧不到半點影子。


  八歲的陸言裕牽著娘親施漪的另一隻手,抬頭看著大娘背影,念出一句“父母在,不遠遊。”


  一旁程寶霜牽著的陸子赫接上那句“遊必有方。”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