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工匠之王> 第357章 神乎其技的畫法!蕭章看呆了老頭子們!

第357章 神乎其技的畫法!蕭章看呆了老頭子們!

  這青料入泥胎說法可是非常多的,這下筆的力度和青料濃淺最終都會是很大的決定因素。


  因為這青花瓷的青花料色滲入泥胎胎骨,青料與胎骨的融合之後,燒出來的青花藍色,有深有淺,有濃有淡,這全都靠著一種青料去運用。


  這就是體現燒製者的繪畫技巧了。


  蕭章這一筆下去,明顯是較為淡色的青料。


  暈染開來之後,即便是同一筆的青料,在泥胎上呈現出來的顏色也是上深下淺的,顏色非常的美,意境也非常的悠揚。


  遠山須得縹緲,且層巒疊嶂。


  一層套著一層,一座連著一座。


  正所謂古詩有雲,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廬山真麵,隻緣身在此山中。


  蕭章想要完美的展現出自己的繪畫技巧。


  或者說如何將自己的繪畫技巧最大的完美展示,這山景是最為關鍵的。


  因為這山有遠近,有高低,有層次,有氣勢,有磅礴恢弘的體現。


  有悠揚縹緲的氣息,有似靈似仙的感覺。


  這是最為關鍵的。


  畢竟,這畫山畫水是古代大師們最為喜歡的!


  所以蕭章腦海中僅有的一部分青花瓷繪畫圖案經過對比之後,蕭章選擇了這山的圖案。


  因為這山的圖案更利於展現蕭章想要施展的青花五法中的白描和分水皴。


  就如同剛才說的一樣,這分水皴所體現的就是兩種感覺,分水和皴。


  其中這分水就是通過這青料與水的調和將顏色濃淡給體現出來。


  而蕭章在這方麵還是有一些天分的。


  這遠山淡而近山濃,一筆沾染不同的濃淡色,經過水分的自動暈染,一筆畫下來,有著最自然的過度!

  這就是分水的最大魅力體現。


  蕭章現在這層巒疊嶂的就是最遠處的淺淺的遠山,之後依次的近山也會慢慢的逐漸加深墨色的濃度,所以這方麵蕭章掌握的非常到位。


  至於這皴法蕭章自然是要用到近山的細節之上。


  畢竟這皴法體現的就是細節。


  很多華夏水墨畫的山水畫作上,皴法正是用於山體的細節繪畫,能夠體現那山上的崎嶇的感覺。


  非常靈活且厚重的感覺。


  至於這白描,蕭章自然也會用到,那就是近山之下,最為近的景色!

  那自然就是需要細節的描邊和輔助效果的體現。


  這大碗的青花圖案的繪畫,蕭章所需要使用到的畫法剛剛好就是這分水皴和白描。


  所以已經在心中有了腹稿的蕭章下筆如有神一般。


  幾乎可以說是不慌不忙的運用自己手中的筆。


  不得不說,這在泥胎上繪畫青料圖案,就如同在宣紙上繪畫水墨畫一般,充滿了韻味!

  很快,蕭章畫好了遠山,又在遠山和近山之間用最為淺淡的顏色勾上一筆雲彩……


  似有似無的雲彩浮在兩山之間,更加彰顯這圖案景色的縹緲之感。


  簡直是太有感覺了。


  蕭章自我滿意的點了點頭。


  近山之上的山頂,蕭章又輕微的點了幾筆,就仿佛是幾棵小樹正在生長一般。


  到了最近景色的山體巨石,這就是非常細節的描寫了。


  蕭章就必須要用到分水皴中的皴法了。


  這皴法的體現就是在巨石上的紋路和斑點的細節處。


  非常符合實際的有生動靈活的展現出來。


  在這巨石之上,蕭章用白描畫法勾勒出這一棵鬆樹的樹身!


  然後開始在彎曲曲折的樹身之上點染這鬆葉的感覺。


  這鬆樹的畫法和其他的樹是不一樣的。


  這鬆樹的葉子是一根一根的,且走向非常神奇。


  鬆樹的樹葉和其他的樹都不相同。


  所以在水墨畫的畫法上展現出來,其感覺非常獨特!

  而且是一簇簇的呈現,整體效果真的仿佛在黃山一峰觀一峰,峰上矗立迎客鬆!

  這種感覺當真是呈現的非常到位。


  蕭章在畫好的鬆樹一旁,近山之側,中間的留白位置又勾勒幾筆,三五隻成群飛過來的大雁就呈現了出來。


  這是最基本的山水景色畫法。


  左一筆,右一筆,一隻大雁飛上天。


  三五大雁排成排。


  一會組成一個人字,一會組成一個一字。


  此時正大碗的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胎麵上最起碼有一百度的麵被蕭章給完美的畫好了。


  而在這碗的另一點,還有三大分之二沒有去畫。


  不過僅僅是眼前的第一次試筆,蕭章就已經是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真是不錯。


  蕭章也算是藝高人膽大。


  正常的匠人繪畫胎體,都是需要打圖的。


  所謂打圖就是起稿作圖,按照現代的說法就是畫稿的設計,根據胎體的大小,高矮,粗細來設計畫麵,畫麵的構圖布局,畫線,分色要體現出整體的協調,完整和統一,布局上有開光,散點,折枝,纏枝,通景,滿花等格式,紋樣更是有動物,花卉,人物,山水,邊飾等。


  而蕭章完全略過這一步。


  畢竟腹稿打在心中,直接上手畫圖即可。


  蕭章暗自對比了一下這自己的圖案。


  然後對自己的畫法還是比較滿意的。


  剩下的蕭章就更不用擔心的。


  蕭章沒有繼續去畫另外一麵的胎體留白處,而是沾染上濃青料開始給大碗畫邊飾。


  這邊飾自然是至關重要的。


  這大碗碗口下端開始,蕭章手法非常淩厲的沾染其上,然後快速的繞著大碗一圈……


  這麽大的大碗,口徑都趕上一個大盆了……


  蕭章甚至是站起身子,繞著大碗畫的這一圈。


  而這一圈竟然畫的分毫不差,沒有歪斜,更沒有對不上紋路。


  甚至連粗細都掌握的非常到位。


  這就讓一旁觀看的幾個老頭子大吃一驚了。


  這些老頭子別說年輕的時候能不能有這樣的手法!

  就是現在,這麽大歲數手抖抖了,也沒這能耐呀。


  這提筆不用軲轆車的轉動,也不用工具輔助,直接繞著碗一圈畫出了直線,這本事就非同尋常了。


  蕭章也不含糊,第一圈結束後,反過來又是一圈!

  這兩圈中間留有均等的一條白色空隙!

  這就仿佛是兩條筆直的火車鐵軌一般……


  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蕭章嘴角露出微微的笑容,開玩笑,自己可真不是新手啊,不展示點真本事怕是要被看扁了……


  蕭章提起筆對著兩條直線中間留白的空隙,開始畫起邊飾紋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