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蕭章要燒豆青釉?
非常特殊的汝瓷器!
反正是參加全國大賽,蕭章既然要玩的驚豔,那就玩大一點!
燒出東西越難越好!甚至難到這些人都看不懂的那種……
在蕭章的腦海中有這樣一件由係統所提供的的汝瓷器!
這件瑞瓷器最早也是出現在宋代,至今為止沒有仿製品。
可能多數人已經忘記了這種東西的存在!
也是由於實用性的原因,更多的人逐漸的淘汰了這種款式的器型。
當然在現代的生活中,這種東西還是使用的……隻不過變得更加簡單了……
就像是硯台一樣……古代千奇百怪造型獨特的硯台數不勝數,但是現代人也是用硯台,但是卻更加簡單實用了許多。
蕭章要燒製的這件汝瓷器也是如此!
規模並不是很大!
高度僅僅隻需要92厘米,底徑差不多是在72厘米。
相對比蕭章所燒製的其他的汝瓷類作品,這是一件非常小巧的作品了。
蕭章幾乎是瞬間拿起身旁的泥料,輕輕的放在軲轆車上……
這件汝瓷器依舊不是一件傳統類的瓶瓶罐罐,不需要軲轆車的轉動就能拉坯……
考驗的依舊是蕭章的雕工和手法!
這件器型就叫做紙鎮!
而蕭章要燒製的這件全名叫做豆青釉汝瓷龜龍紙鎮!
紙鎮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工藝品。
是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又稱鎮紙、文鎮、書鎮、書尺或鎮尺等。
紙鎮的起源是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紙鎮。
作為文房中的鋪助性用具,紙鎮是由玉雕玩件,及銅器演化而來的。
明人文震亨的《長物誌·鎮紙》曰:“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諸式,最古雅。銅者,有青綠蝦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臥馬,龜龍,亦可用。”
古代文人大多好玉,常將玉雕或青銅器,置於手掌上摩挲把玩,在需要鋪平紙張時,又可將其兼用作紙鎮。
由此,紙鎮發展成為一項獨立的文具。
紙鎮在文房中又稱筆墨紙硯四寶之外的小五。
紙鎮南北朝時就進入書房案頭,不遜於硯台和印章。
《南史·垣榮祖傳》:帝嚐以書案下安鼻為楯,以鐵為書鎮如意,甚壯大,以備不虞,欲以代杖。
由此可見,鎮紙至今已逾1500多年。
宋元及以前的紙鎮甚少有傳世品,但在書籍文獻中多有論及。
唐杜光庭《錄異記·異石》:“會稽進士李眺,偶拾得小石,青黑平正,溫滑可玩,清田黃石用為書鎮“。
宋張鎡詩:“三山放翁寶贈我,鎮紙恰稱金犀牛“。
宋嶽珂《愧郯錄·鎮小殿子》:“禦前列金器,如硯匣、壓尺、筆格、糊板、水漏之屬,計金二百兩“。
說明唐宋時代,紙鎮使用已較為普及。
在古代,紙鎮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單件,獨立成器,集詩、書、畫、文辭、雕刻於一身,曆來是收藏中的珍品。
常做成禽獸鱗介諸形,因其形及使用者情趣不同,具體稱謂亦不盡相同,如套子龜、金犀牛、小連城、千鈞史等。
這類鎮紙大多為兔、馬、羊、鹿、蟾蜍等動物的立體造型,紙鎮麵積較小而分量重,材質也多為金、銀、玉、陶瓷、銅、水晶等。
紙鎮還有一類叫鎮尺,一般成對出現。
這種形製的紙鎮,因為形式普通,多在表麵裝飾上下功夫。
有的在一對壓尺上刻寫對聯,一字一畫等,左右相連時為一幅整畫,分開又可各自成幅。
內容多為勵誌、勉學、怡情和自娛。
鎮尺形如其名,一般取木質密實且較重者,如紅木、烏木、檀木等。
後來人也愛用銅鎮尺,一則銅材取之更易,二則取其重量。
古代鎮紙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在文人的書房裏,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麵,有畫龍點睛之妙。
而蕭章要燒製的這龜龍紙鎮並不是一對,而是單獨的一隻!
造型非常霸氣囂張!很是符合蕭章為人性格!
且造型精致,整體另類!
古代紙鎮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汝瓷燒製的可以說僅僅是其中一種……
上麵雕龍畫鳳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寫字的全都有……
但是這龜龍紙鎮確是獨一份的震撼!
古代紙鎮,其形多為尺狀,上有獸鈕,與文獻記載相符,如這龜龍鎮紙,長方尺形底座,上有蹲龍龜一頭,龍頭雕工細膩寫實,龍尾寫意粗獷。
當然隨著工藝技術的進步,裝飾味道十分濃鬱的鎮紙開始出現,可謂集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器。
如銅鎏金琺琅鎮紙,為清代中期製品,銅胎鎏金,然後用琺琅直接塗畫在金屬胎上,紋飾細膩真實,頗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為文房珍玩中的精細之作。
在造型上由於文人印字、刻硯之風日盛及對聯的廣泛應用,鎮紙也以長條形為主,更是以成對的形式為主,上麵刻詩詞格言,或畫竹梅菊蘭之類,既實用,又有藝術欣賞性,特別是擺設很講究的書房裏,鎮紙在體現主人愛好、情趣等方麵,當有畫龍點睛之妙。
但是這明代的紙鎮也好,清代的紙鎮也好,熊掌最為欣賞的器型還是這龜龍紙鎮!
最為傳統的老模樣!也最能體現老物件的不一般之處!
蕭章手中泥料微微用力,這泥料開始變幻形態。
這紙鎮的底座尺型比較好弄……難就難在這獸鈕之上……
尤其是這龜龍的獸鈕,半龜半龍,龜身龍頭龍尾龍足……
可以說是非常難以掌握的存在!
蕭章很快弄好了底座,然後開始對著龜龍的造型進行精細的操作!
與此同時,台下的人又蒙了……
這蕭章又在弄什麽東西?
剛才拉坯的那尊觀音像讓大家震驚不已,那物件都已經達到四五十厘米了……
現在這一小塊泥料在手中捏來捏去……
看這樣子似乎才不到十厘米……
“我看呀,這蕭章又是給什麽大瓶子大罐子做蓋子呢!你看那獸鈕都出來形了!肯定是個蓋子!”有人在台下點頭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