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蕭章的心眼(求月票)
肯定是立意胎型等全都數一數二,盡管顏色達不到蕭章那般出彩,但是卻保持著傳統的美麗沒有任何瑕疵,各個分項都是平均的。
但是蕭章是完全不一樣的。
若是每一個分項都是十分,別的大師燒製的精品則是每個版塊都是十分…所以稱之為精品。
而蕭章之前燒製的精品是因為除了顏色之外,其他的版塊都是八分或者九分,達不到精品,但是單獨這顏色一塊,可以說拿到了二十分……
這就是所謂的一白遮百醜……
所謂的特長生應該就是如此……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自從蕭章成功的升級了宗師級的汝瓷燒製工藝技巧之後,蕭章完全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在哪,自己的不足在哪。
所以在現在的蕭章來看。
以前那些自己燒製的汝瓷,盡管顏色優秀,但是並不應該是精品,因為品相上還有瑕疵。
那就是關於胎型和立意的瑕疵。
所以在蕭章現在看來,自己今日拉坯的一百八十件泥胎,要出的精品,須得是那種品相立意都達到十分的,而且釉色依舊是二十分的……
這樣的才是真正的精品。
能夠超過別的大師燒製的精品的精品。
可以稱之為精品中的精品。
蕭章相信自己的手感。
這就是為什麽今日早晨,在蘇雨梨一推開門的時候,蕭章速度非常快的拉坯,卻沒有任何失誤出現,反而速度非常快的就能呈現出成品。
隻有一個原因。
蕭章並不是在用眼睛去看手中的泥胎。
而是心。
用心去看,用心去感受。
這就是蕭章昨日在拉坯坊的收獲。
那種感覺可以讓自己更加精細的掌控手中泥料。
一個人即便是手感再好,眼睛和手配合的在默契,畢竟是需要配合的。
但是如果是用心出發,手隨著心動,不需要眼睛去看,然後反射給大腦,大腦在傳輸給手指令……
而是直接心中的感覺呢?
這想必就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了吧?
蕭章不知道如何形容,但是蕭章知道,很多行業的大師也好,頂尖者也好,都說過這樣的話。
用心去感受才是最高的。
比如狙擊手……並不是用眼睛去瞄準的,而是用心去瞄準的!
昨夜的蕭章就是如此。
用心是感受手中的汝瓷。
每一個細節,手上的每一次力道施加。
每一塊泥料的最終走向。
完全在心中有著定論。
蕭章突然感覺到自己這次來到汝州真的是太正確了。
也終於體會到老師所說的心眼的開啟,心境的提升多麽重要。
自己僅僅是稍微打開了一下心眼,在汝瓷的拉坯上就有著非常大的進步。
蕭章滿意的點了點頭,或許,接下來會有更大的驚喜等待自己。
想到這裏,蕭章拿起稱重器開始按照腦海中的釉料的配重比例開始稱料。
此時的蕭章慢慢的閉上眼睛,心中開始去感受眼前這大量的原材料。
釉色至關重要。
這決定著最終汝瓷窯變之後的顏色是否成功。
所以一分一毫都不能發生錯誤。
蕭章知道,自己之所以每次燒窯有著顏色的優勢就是因為自己在配釉的時候準確度非常精準。
可以說天下無人能比蕭章更加精準。
有些材料多一分則在窯變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改變。
有些材料少一分則會減少狀態的渲染。
所以不同的人配出釉,最後窯變的結果也是不盡相同的。
蕭章心中計算著一百八十件汝瓷需要的釉料,畢竟自己和蘇家是不同的。
蘇家可以一次配置一大桶,這一大桶可能足夠幾百件汝瓷上釉使用,這一窯用完了,下一窯還可以繼續用。
但是蕭章不能這樣。
所以每一種原材料的分量都是按照總量卻精確稱量的。
時間不長,蕭章準備好了所有的釉料,開始研磨……
這是非常精細的活。
有的人認為這是燒製汝瓷中最簡單最沒有技術含量的一步。
但是往往最讓人忽視的,卻也是最難成功的。
……
且說另一邊,蘇雨梨回到屋子內,蘇明玉和狗叔已經等待多時。
“小姑姑,五叔!”蘇雨梨打招呼。
“雨梨,你手機怎麽還關機了?”蘇明玉問道。
“昨夜睡的晚,忘記充電了,結果今早很快就沒電了……”蘇雨梨無奈的說著。
“怎麽樣?蕭章那小子起來了?”蘇未上前一步問道。
蘇雨梨搖了搖頭說:“五叔,蕭章昨夜根本沒睡,而且連昨夜的晚餐都沒吃……”
“什麽?這小子也太拚了吧?”蘇未有些驚訝。
畢竟蘇未不是純粹的匠人,不能去理解這種感覺。
“是啊,我都習慣了,每次要燒窯前他都是這樣,瘋狂的幾天幾夜不休息,就好像不趕緊弄出來,馬上就要世界末日了是的……”蘇雨梨氣鼓鼓的說著。
“那這小子進行到哪一步了,按照這個速度,最起碼得拉坯出來幾十件了吧?”蘇未咂舌……
他很難想象一個人一夜不吃不睡一直在工作是什麽感覺。
就算是自家的工人師傅,還是輪班工作的。
“五叔,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今早去送早餐的時候,蕭章已經將昨天送去的原材料全都用光了……”蘇雨梨表示就是這樣。
蘇未瞪著眼睛問道:“不可能,昨天的情況,蘇北和我說過,那可是差不多將近二百件汝瓷的料,你是說他全都用了?”
蘇雨梨點了點頭說:“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事實就是我早上到了的時候,他正在對最後三件進行拉坯,一共一百八十件泥胎已經全都完成,就在我回來之前已經被拉去陰幹了,釉料也已經送到了,蕭章正在配置,不出意外,今晚就要開始素燒了……”蘇雨梨一副神奇吧的表情看著蘇未。
蘇未搖了搖頭說道:“胡鬧,哪能這麽趕工?雖然我不會燒製汝瓷,但是我也知道這燒製汝瓷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這樣才能燒製出精品,他這樣猶如牛嚼牡丹一般,豈不是胡鬧?我沒見過蘇家任何一位大師傅是這樣工作的!一百八十件泥胎一夜完成,再加上前期的泥料製作,這幾乎是三四個工人的工作量了!”
蘇雨梨笑道:“是啊,我也是這麽認為的,從認識蕭章的時候我就是這麽認為的,但是不幸的是每一次蕭章燒製的汝瓷都還不錯,而且我爺爺也誇讚……誰也想象不到,誰也勸不住……。”蘇雨梨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