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師徒談心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幾人興奮了,終於有活了,不容易啊!師姐弟四人立刻跑到岸邊開始勘測。李承乾、李恪兄弟倆連基礎數學都沒學好,如何懂得這些,李泰雖然理論跟上了蕭若雨,但沒實踐過,於是三個師弟乖寶寶一般跟在蕭若雨身後打下手。蕭若雨得意極了,向文藝保證,一座200米長的橋小事而已,一夜時間足夠出圖了!
文藝又很放心,畢竟是參與過上海船廠建設的人,於是他開始安排材料的事情,水泥現成的,沙子、石子更好弄,千號勞力不是吹的,一天就能搞到足夠的沙子、石子。鋼筋要費些功夫,直接祭出蕭家大旗,召集全金陵的鐵匠徹夜打造鋼筋。再摻雜一些毛竹、木材應該足夠了。
橋的設計很簡單,單拱式鋼筋混泥土大橋,長230米,寬20米,兩岸同時開工,采用分段式澆築。華夏在後世有一個綽號叫“基建狂魔”,原來這種基因自古就有,短短五天橋已建成。聞訊趕來的金陵刺史更是霸氣命名為:“金陵大橋”。
七天後,水泥已經定型,文藝又上去仔細檢查一番,才放心讓貨物起行。建橋的半個月時間,早已驚動了金陵滿城百姓。每天都有無數百姓過來觀看神奇的建橋過程。等文藝命人拆去木板和茅草事,一座灰不溜秋的單拱水泥橋呈現在眾人麵前。通體猶如一體,百姓沸騰,紛紛走上大橋細細觀摩。金陵刺史也不能免俗,摸著水泥澆築的圍欄漬漬稱奇:“文公子好本事!不出半月便造出如此雄偉的大橋!金陵百姓有福了!”
文藝撇撇嘴,心中無情嘲諷又是一個土包子。嘴上卻各種官方客套滔滔不絕。這個金陵刺史姓趙不知道是哪個士族的,估計背景不大,不然也不會夾在蕭家和謝家之間不敢吭聲。
當晚趙刺史大擺宴席為文藝慶功,又是一頓商業互吹,最終文藝以20萬兩的價格將金陵大橋的設計圖賣給了趙刺史,方便他把金陵所有舊橋換成新式水泥大橋,至於能不能成文藝可不會管。
20萬兩直接交給蕭哲充當貨款,四人繼續上路。聽說去年河北已經收複,劉黑闥被擒,大唐正式進入休養生息階段。文藝計劃先去河北一趟,讓這幾個未來的皇子好好看看被戰亂洗禮過的地方百姓是如何生存的。
下一站:山東濟南!
金陵到濟南直線距離1000裏,文藝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走完。等過了濟寧地界路上就顯得蕭瑟很多。幾人不說風餐露宿也差不多少,路上還能遇到逃荒百姓。蕭若雨身為女孩看到這些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百姓惆悵萬分,三小鬼也好不到哪裏去,一路上顯得安靜很多。
一天傍晚,李承乾單獨找文藝去散步。李承乾問道:“師傅,為什麽會打仗?難道隻是因為隋煬帝的昏庸嗎?那麽另外選一個做皇帝不就行了?為什麽會有十八路反王?為什麽一定要弄得民不聊生才罷休?”
文藝想了很長時間才說道:“因為皇帝隻有一個,因為皇帝的權利太大,生殺予奪隨心所欲。你看隋煬帝就知道,一聲令下千萬百姓為他開鑿運河;再一聲令下萬名少女為他拉船;不高興了想殺誰就殺誰,完全不講律法、情麵。”
文藝歎口氣說:“人是自私的,當有機會問鼎皇位的時候罕有人能抵住權利的誘惑。所以才不顧一切地發動戰爭就為了爭那一絲希望。”
李承乾沉默了半晌才說道:“就像我父王一樣嗎?明明已經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還要去爭。”
文藝沒想到李承乾會想到李世民身上,說道:“既然你知道這事了,就說說你父王爭皇位的理由吧。”
李承乾握緊拳頭語帶怒氣說道:“還能因為什麽,還不是想獲得那至高無上的權利!連親情都不顧了。”
文藝搖搖頭說:“你誤會你父王了,原本陛下在起兵時答應立他為太子,但最終還是立了現在的太子,而你父王卻沒有絲毫怨言。但隨著他戰功越來越高,太子就對他越來越忌憚。當初太子認為你父王會和他搶皇位,便開始不斷打擊你父王。於是一人主攻、一人防守,二人就變得水火不容了。其實最可怕的就是‘我認為’,你父王原本是沒爭皇位的心,就是太子認為他會,所以才演變成真的想爭。承乾你要銘記,千萬不要有‘我認為’的心思,這很恐怖。”
李承乾鄭重點頭,文藝繼續說道:“隋朝皇位交替時,隋煬帝殺了他哥全家,你可知道?”
李承乾又點了點頭,文藝繼續:“所以啊,太子也想殺你全家以絕後患。你說你父王是束手就擒還是放手一搏?”
李承乾駭然道:“怎麽可能?太子殿下會對我們下殺手?”
文藝點頭說道:“你和你父王肯定要死的,不死他不放心。同樣,如果你父王勝了也會殺他全家。這就是權力的鬥爭,就是這麽殘酷。”
李承乾突然哭道:“師傅,我不想死,我也不想承道他們死。師傅你想想辦法救救我們吧!”
文藝說道:“所以我收你們做徒弟了。而且你不會死,這場爭鬥你父王必勝。我一點都不擔心你們的安危,我所懼怕的是在你們兄弟之間也發生弑兄殺弟的悲劇。這次回長安也是為此,我要開始做準備了。”
李承乾擦擦眼淚說道:“師傅,我知道你肯定有計劃了,我也想出一份力,我不會允許互相殘殺的事情發生在我們李家!”
文藝盯著李承乾覺得這個小鬼好像一下成熟了很多,想了一會文藝決定把計劃透露給他:“我有一個計劃,很大、耗時很長,需要有一個大魄力的人幫助我完成。你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隻是你確定要參與嗎?”
李承乾擦幹眼淚向文藝鄭重行禮後說道:“請師傅恩準!弟子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