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太皮實了
“尊者,打飛算不算?”王虛發現這些機關人怎麽打都打不倒,他們之間的配合又相當的默契,數十個就如一個人一般,行動無間,王虛也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不算,不算,你我有言在先,必須打倒。”老者毫無憐憫之心的說道。
“不是吧,我有說過嗎,多少給點提示行嗎?”王虛再次問道。
“不可說,不可說。”老者耍起了無賴,搖頭晃腦的說道。
王虛也不敢再拚全力打了,對於這些機關人,你越是用力打在他們身上,他就回給你一個一樣大的反力,甚至在眾多機關人的配合下,更是能發揮出恐怖的攻擊力。
王虛一邊應付著機關人的攻擊,一邊思索著打倒他們的方法,單個機關人的武力也就相當於一個普通的練形級別的武者,所以王虛盡量的躲避著他們的合力攻擊,應付起來倒也不算太過吃力。
所以,王虛也放慢了節奏,不急不緩的打著。
“尊者,可以用劍嗎?”王虛繼續問道。
“不行,不能用劍,用劍就算你輸。”老者說道。
“輸了又如何?”王虛問道。
“難道你不奇怪,為什麽他們不會被打碎嗎?”老者說道。
“為何?”王虛說道。
“因為他們能揉合真氣,如果你把劍氣打入他們身體的話,他們也會把劍氣還給你。不僅如此,他們還會模仿真氣,你給他們一道劍氣,他們最少會還給你數十道,至於後果,你自當能夠明白。”老者說道。
王虛聽到這話,有種被坑的感覺,而且還是一個深深的無邊無際的巨坑,自己如果用劍的話,不可避免的一定會用到真氣,這樣一來還不被切成肉片了,他此時的無語已經變成了無邊的悔恨,真不該這麽輕易的就答應老者。
這些會用真氣的機關人加在一起,足以頂得上數個練意境界的武者了,更為可怕的是,他們不用自己的真氣,而是用對手的真氣,最後再把對手耗死。
這可怎麽搞,要向老者求饒嗎,先不說那個老者會不會同意,就是自己的氣節,能就這麽也不要了嗎,不能,君子的氣節大於天,現在唯有死戰而已。
王虛想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這些機關人是怎麽鎖定自己的,如果是真氣的話,也不太可能,因為剛開始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動,而是機關人主動攻過來的,所以,問題的關鍵應該不在這裏。
王虛不再進行攻擊了,而是帶著機關人滿場的跑,試圖找出一點有用的線索。
於是乎,這樣的一副情景就出現了,機關人像是在狩獵一般,到處的圍追堵截,而王虛就像是獵物,找到空隙就往裏鑽,狼狽的四下亂逃。
在苦尋無果之後,王虛再次意識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也許就是勝敗的關鍵所在,那就是動力的問題,他們的動力是什麽,又是以何種方式隱藏在何處,如果找到了這個地方,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王虛抓起了個機關人跳到了一塊大石之上,把他摁倒仔細的摸索起來,之後其他的機關人相互配合著,一個一個的往大石上拋送。
王虛又上演了當初打狼時的一幕,隻見他把手裏的機關人當作武器,跳上來一個,王虛就砸下去一個。
這些機關人太皮實了,耐摔還抗揍,王虛一有機會就擊打機關人身上的每一處地方。
經過一陣的摸索之後,王虛認為機關人的核心零件不可能藏在四肢和頭部,因為這些地方太過薄弱,無法給機關人的核心組件提拱保護。
那麽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軀幹位置,可是在其他機關人的不斷騷擾之下,他也沒辦法進行查看,打又打不壞,這是要逼他用絕招啊。
王虛帶著他手裏的機關人一路向高處縱躍,果然,其他的機關人上不來了。
王虛看著掖下夾著的,手腳全被嚴重扭曲不能動彈的機關人,向著下麵的老者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王虛拔掉了機關人的頭和四肢,裏麵極為精密和繁複的結構露了出來,為了以防萬一,王虛又進一步的把機關人暴力的分成了更小的一塊一塊的。
“尊者,這樣可算是打倒了嗎,都粉碎了啊。”王虛舉著他手裏的機關人的零件,向著老者說道。
“唉,罷了,算你小子贏了,看來機關人還是有些不足之處啊,你下來吧,我讓他們都停下了。”老者說道。
王虛看到下麵的機關人,全都整齊的站在了一起,他就帶著被他暴力拆解的機關人零件,從高處借助岩石上跳了下來。
“尊者,你看這些還用嗎?”王虛把零件還給了老者說道。
“大部分都不能用了。”老者頗為惋惜的說道。
看著老者默默的在收拾機關人的零件,王虛也過來幫著一起收拾了起來。
老者用一塊大布,將這些碎部包裹好後,掛在了一個機關人的身上。
兩人席地而坐,一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一邊吃著各自的幹糧。
“敢問尊者,木鳶何以能口吐人言,而這些機關人又為何能夠感知,在下恍惑不已,不知尊者可否願意解在下之惑?”王虛拱手問道。
“墨山之顛有一池,名曰墨池,墨池之中有一魚,名曰最瑤,最瑤身中懷有一至物,名曰最音,此物輕而韌,可隨人之聲音而變形,這是之所以發聲之關鍵,人之聲音入得此物,此物動作,觸發之後的機關,而這機關又是以人之音律而設定,聲音入得最音,觸動機關,機關再動,由最音傳出而發聲,此乃音動之理也。”老者說道。
“果然奇妙,那機關人之感知,又是何種妙理?”王虛問道。
“機關人之所以能感知,實在是運動之道理就是機關之道理,其實關鍵在人,關鍵還在最音,老朽用了一套暗語來控製機關人,而機關人相互之間也能傳音,所謂之感知,一為機關之妙,二為控製得當,理趣在已知,物趣在未知而已。”老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