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26節 民國典範 定稿
當然,宜城也是要作政府工作報告的。先是1930年,宜城全年的總結表彰。高老爺、高少爺、高躍虎、高得志、高縣長、王道傑及縣政府主要成員和部門負責人都參加了。
全縣今年農業大豐收,單造畝產平均提高了120斤,又新開了近20萬畝(16萬畝有一季以上收成)荒地,總耕地140萬畝(水田83萬多畝),總產量48萬噸,比去年增產糧食26萬噸,扣除自留、上繳、消耗(含食品加工)后,光糧食儲備一項就有8萬多噸。
縣政府所屬的50多家企業、作坊一年來總收入700萬大洋。
全年商業稅收400萬大洋。
省府教育專項資金80萬大洋。
地方財政支出僅60多萬大洋,基礎設施建設(學校、醫院、道路、水利和辦公設施等)投入836萬大洋。
總贏利284萬大洋。
預計明年還有更多企業投產或轉入正常生產,商貿活動更加繁榮。總收入能達到1500萬大洋以上。
明年的主要基礎設施建設是全縣的道路設施,8米寬大路總長約87km,5米寬支路約156km,大小橋樑12座,總投入約780萬大洋;完善其它基礎設施需200萬元,企事業業建設、設備(還有8個項目要建)投入500萬元。總投入1580萬大洋。
會上也談到了教育成績顯著,社會治安穩定等許多民生問題。並於當天在一片喜氣洋洋中結束。
1931年1月中,宜城在上報縣內本年度政務總結工作報告后,引起了省府、國民政府的高度注意。不僅超額完成各項上繳,還辦了那麼多的實事,好啊。
最高當局也在鄂西看到了亮點,而且又是高老爺這一脈的人。
最高當局把宜城作為了國*政府治理民政的「典」范,也為了標榜自己「剿匪在先,民生其後」、「攘外必先安內」的治國方針。
國*政府就宜城這個特例那是大搞宣傳的。
誰說國*政府不理民生,宜城就是榜樣。
而在許多軍閥眼裡,這「北有*老西,南有高進賢」就成了地**府治理民政和整軍的兩塊招牌了。
在國*政府的組織下,許多傳媒都派出了『採風團』、記者前來鄂西,包括許多國內外的知名媒體。
縣政府組織召開了一次規模盛大的記者招待會,縣裡面所有的知名人士都被邀請參加。縣長高進得和高老爺作完主場報告后,現場開始了熱烈的提問。
高縣長、高老爺等在回答提問時,把許多難已解答的疑點留給了高少爺。
當得知這一切都源自於高旅長的謀略后,所有記者都把鏡頭和話題對準了這個穿上校軍服帥氣的年輕人了,好多女記者那是爭先恐後提問,氣紛非常激烈。
「高旅長,您沒上過軍校,那您治軍又這麼有水平,能對大家解釋嗎?」上海某報社記者劉麗搶先發問了。
看來真是怕啥來啥,好采就是一個保安團,還沒見過獨立營和獵狼隊呢:「我家祖上前幾輩就有武官,留下來的家傳書傳中就有很多治軍、帶兵的策略。我呢,基本上是自學的,帶兵水平很一般,不過治軍還算是嚴格。現時高家在國民政府里擔任軍職的也有好幾位。再說,文人治軍嘛,歷史上我也不是第1人。」
看高少爺成了『出頭鳥』高參謀長(二虎)在偷笑。
「高旅長,有人說您這一套做法很象「**黨」在蘇區的做法,請問:您是不是也受過那一方面的影響。」南京某報記者趙衛學提出了更尖刻的問題。
「年幼時,本少爺不聞不問政治,之後又在國外留學,這學成回來就一直幫家父打理家族產業,說句實話,還真沒接觸過「**黨」的思想。我們在宜城的做法呢,是不是真與「**黨」方面有所相同,說句老實話,我也沒去過蘇區,也說不清。但是,我一直受家父影響頗深,而家父也經常對我說起過先總理時的一些主張和做法,我不過是把先總理的部分觀點在宜城做了個試點而已。」
「高大哥,你這一年裡在宜城大力發展教育、工業,造福一方,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呢?」還是宋小蔓妹妹實在。
「千多年前吧,大唐盛世時,多少蠻夷小國不遠萬里都來朝奉我巍巍中華。而近百年來,那些列強們占我土地,侵我財富,辱我國人,這又是為啥呢?」高少爺反而對在座的各位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民富則國強,現在的『國聯』說穿了實施的就是『強國原則』,要想在國際上擁有一席之地,就得國家強大。國家要強大、民族要興起,靠的就是知識、科技。辦學就是讓更多的國民學到更多的知識,懂得並掌握最新科技,今後為振興國家而出力。發展工、農業,最先受益的是老百姓,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這個國家。所以呢,我堅持在鄂西推廣教育和大力發展民生工業,也歡迎更多的企業家、有志青年前來鄂西創業、救國。我們保安旅也將盡忠職守,確保鄂西一片平安。」高少爺不會忘了趁此機會大搞宣傳和招商印資。
「先總理當年提出的『民族、民主、民生』理念,我也只不過略懂皮毛而已。」
……
好采,午飯時間到了,高少爺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找到了目標的記者們紛紛要求專訪,把高旅長忙得要不可開交,好采,老侯、高專員和高老還幫著擋了許多麻煩。
在上海曾經見過小高的法國女記者簡倪更是不依不饒的追到了高府上,不過高少爺一直忙於公務,很晚才回家,沒讓她逮著。
反而宋小蔓妹妹借『高家親戚』便利,更是住進了高家,宋家的親戚,高老爺、高夫人那可是不敢怠慢。高少爺你不回家,俺就陪陪嫂子,回家吧,看我逮不住你。這一下,在高老爺的成全下,倒是讓高少爺無路可逃,讓小蔓寫了不少專訪文章。
夾在老蔣和「**黨」的立場中間,高少爺也確實很頭痛,用詞及語句選擇那是極為小心。小蔓總算沒讓高少爺失望,在國內主流媒體上寫出了好幾篇專訪,在宣傳宜城的同時,也把高建昌捧成了一代傑出英才。
宋小蔓妹妹就宜城在發展地方經濟、開展商貿、扶持教育、維護地方治安(剿匪)及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等寫下了十幾萬字的報道。
當然還有一些宏偉的「強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