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第369章 使者王朗
趙昱說得理直氣壯,劉宣都打到琅琊國了,如果不迎戰,臉面何存?
笮融是趙昱的老對頭,他見趙昱要戰,站起身拱手向陶謙揖了一禮,道:「主公,在下認為不可再戰。」
趙昱呵斥道:「笮融,你這是陷大人於險境。」
笮融道:「趙別駕,我都還沒有說完,你急什麼呢?」如今的趙昱,在陶謙麾下擔任別駕一職,所以笮融稱呼趙別駕。
陶謙微微頷首,道:「趙昱,且聽笮融先說完。」
趙昱恨恨的瞪了笮融一眼,心中暗罵小人,然後回到自己的坐席坐下。
笮融神色平靜,緩緩道:「主公,卑職之所以說不可再戰,理由有三點。」
「第一,陳登率軍迎戰失敗,對徐州已經是一次打擊。再和劉宣開戰,如果再一次兵敗了,徐州拿什麼抵擋劉宣呢?到時候,劉宣還會忌憚我徐州嗎?」
「第二,主公調遣丹陽精銳迎擊劉宣,曹操會怎麼想?主公和袁術聯合,一起攻打曹操,最終無功而返。曹操嫉恨主公,他見到徐州後方空虛,焉能不出兵?」
「第三,袁術雖是盟友,但不可靠。袁術得知了徐州遭到危機,他難道不落井下石,也來分一杯羹嗎?」
笮融列舉了三點,說得頭頭是道。
陶謙聽了后,臉上神色變得無比的凝重。
誠如笮融所言,一旦出兵,恐怕徐州立即會陷入危機。陶謙考慮到的,還不僅是曹操和袁術,恐怕徐州本土各郡各國,也容易生出事端。
趙昱蹭的站起身,說道:「大人,卑職不同意笮融所言。他的一切假設,都是建立在戰敗的基礎上,假設我們勝利了呢?甚至,我們攻打劉宣,為何不請袁術幫忙?」
陳珪開口道:「趙別駕,和劉宣開戰,老夫不予評論。但請袁術出兵相助,那絕對是不行的。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餓狼入室,對徐州危害更大。」
趙昱聞言,登時啞然。
陶謙點了點頭,一臉贊同神色。
不管怎麼說,陶謙都不可能讓袁術的軍隊進入徐州。
陶謙看向陶商,道:「陶商,你認為如何?」
陶商說道:「兒子聽從父親的安排。」
陶謙嘴角輕輕抽搐,心中大罵陶商蠢貨,他擺明了是給兒子露臉的機會,沒想到這小子竟然回了這樣的一句話。
陶謙又看向陶應,道:「陶應,你認為呢?」
陶應說道:「兒子也聽父親的。」
陶謙握緊了拳頭,心中無比失望。
爛泥扶不上牆!
陶謙心中失望,心中一陣嘆息。想那北海國康王劉赫愚蠢無能,卻生出了劉宣這樣的兒子。他一世英名,卻生出了這兩個草包兒子,真是令人失望。
陶謙不抱希望了,就說道:「你們還有什麼看法?」
曹豹說道:「主公,末將也贊同和劉宣談判求和,化解干戈。」連陳登都敗了,曹豹的心中沒有了再戰的想法。
笮融道:「主公,在下也贊同談判。」
陳珪道:「雖然談判能化解干戈,可一旦談判,就意味著這一戰認輸了。」
作為一頭老狐狸,陳珪沒說求和不好,也沒說不壞。
總之,把求和的缺點指出來了。
笮融輕嘆了聲,道:「漢瑜公,劉宣來勢洶洶。現在求和,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不求和,恐怕主公丟失的,就不僅是琅琊國北方的各縣了。」
陶謙握緊了拳頭,心中也不爽,但他不得不承認笮融的話,一旦再開戰。如果再一次輸了,恐怕付出的代價更大。
趙昱堅決不同意,道:「主公,卑職不同意求和。」
「夠了!」
陶謙呵斥了一聲,道:「趙昱,本官自有定論。」
趙昱見狀,拂袖就回到坐席上。
陶謙看到趙昱無禮的舉動,心中也很不爽。不過,陶謙臉上沒有表露出來,道:「既然要談判求和,那誰願意作為使者前往莒縣?」
這話一問,眾人都不開口。
誰都知道這一次談判不是好差事,都不願意去。
陶謙說道:「笮融,你能說會道,你可願意前往莒縣,一會劉宣?」
笮融躬身行了一禮,道:「主公有所命令,卑職自當遵從。只是主公,下邳現在有許多的事情,卑職抽不開身啊。尤其是馬上又要舉行佛會,卑職要組織佛徒為主公祈福。為主公祈福,為徐州祈福的事情,向來都是卑職親力親為的。這事兒,不能耽擱啊。」
陶謙點了點頭,便不再勸說笮融。
事實上,陶謙看重笮融,就是因為笮融大興佛會,他也希望天上諸佛庇佑他。
陶謙目光落在陳珪身上,道:「漢瑜,由你前往如何?」
陳珪道:「大人,在座誰都可以去,唯獨老夫不能去。畢竟,陳登在劉宣的手中。一旦雙方談判時,劉宣以陳登威脅老夫,那又該如何呢?老夫就這一個兒子,縱然知道公事為重,但虎毒尚且不食子,老夫難以做到心如止水,不管陳登的死活啊。」
「唉……」
陶謙聞言,又忍不住嘆息一聲。
陶謙道:「元龍寧死不降,不愧是我陶謙的下屬,不愧我徐州風骨。」
對於陳珪的理由,陶謙也理解。
「主公,在下願往。」
忽然,王朗站出來了。王朗年僅四旬,相貌堂堂,氣質儒雅。趙昱擔任別駕,堪稱是陶謙的左膀,而王朗則是治中從事,堪稱是陶謙的右臂。
歷史上,王朗可謂是鼎鼎大名。
王朗本名王嚴,字景興,是徐州東海郯人。
陶謙到徐州赴任后,拜王朗為治中從事,後來陶謙任命王朗為會稽太守。
孫策攻打會稽,王朗兵敗。後來王朗輾轉回到許昌,被曹操拜為諫議大夫。曹丕繼位后,升遷王朗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等到曹丕稱帝,王朗成為司空。曹叡繼位后,王朗成為魏國司徒,可謂是平步青雲。
歷史上的王朗,一步步成為魏國官員中頂尖的存在。但是在演義中,王朗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筆,活生生被諸葛亮罵死。
此時的王朗,還只是陶謙身邊的從事。
陶謙目光落在王朗身上,臉上有了笑容,道:「景興願意作為使節前往,那是最好不過了。本官麾下,就屬你文采飛揚,舌燦生花。你和劉宣談判,必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