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炮灰她不想作死> 第89章 暢遊墨湖,畫像

第89章 暢遊墨湖,畫像

  白嬌嬌擺了擺手,“大人,隻要他們還來就成,這筆錢,我不必點的。”


  大理寺卿一臉驚愕:白姑娘在錢財這方麵,怎麽能如此大意?萬一那萬氏湊了送來的這些金銀,不夠數的話,白姑娘可不要吃虧麽?


  “……”大理寺卿耐心的勸道。


  白嬌嬌微笑著搖頭,對幹眼前的這幾箱子金銀,究竟有多少,她不想來點。因為若是這些金銀少了數,大理寺卿也不會通知她來領。


  同樣的,萬氏們兩母女也無法交差。


  她看向北疆所在的方向,伸手指了指眼前的幾箱子金銀,對大理寺卿說道:“大人,我已經做好決定,要把我嬸嬸和堂姐賠償我的金銀,全部都捐給遠在北疆抵禦強敵的將士們……”


  雖然她才穿越來到這個時空沒多久,但她已經是這個時空的人了,身為大景皇朝的子民,自然要為大景皇朝的人們多做貢獻的。


  她是醫者,有一技傍身。就算不用她父親和兄長給銀兩,也能憑借自己的實力,掙夠一家人的飯錢0

  更何況她已經和萬氏他們劃清了界線,以後,白府的大門,一樣為萬氏他們敞開著。但較之從前不同的是,萬氏他們要按月,或者是按年交租金。


  吃穿用度,再也不能讓她的父親和兄長提供,而該讓白清韻的父親來想法子。


  她父親在這些年裏,盡到了一個兄長照顧弟弟的責任,但沒義務一直養著兄弟的家人們。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誰也沒資格來對她所做出的決定,指手畫腳!


  至幹她的父兄那邊,她想,自己已經長大了。若是父親和兄長知道,自己已經能當家,會處理這些瑣事了,興許還會感到欣慰呢。


  “白姑娘,你想為國出力的心意,本官明白,也很是敬佩你。隻是這幾箱子金銀,足有兩千多兩白銀,五百兩黃金。你若是把這些錢都捐了,又當如何過生活?要不,你就捐三十兩銀子表示一下,本官再給你湊齊到一百兩,為你寫到本兒上……”


  白嬌嬌看著大理寺一臉誠懇的樣兒,忍不住淺淺的笑笑,道:“大人,我可是都聽我姐姐世伶說過,您是清官,還在今年捐資為南方的盛郡疏通河道,又把府裏存的糧食都捐了。您都能捐出幾千兩銀子,為何就不許我捐呢?”


  “那不同的,本官有俸祿可領,而你……隻能等到你的父兄歸來後,才有銀兩買米度日。”大理寺卿說道。


  白嬌嬌自信的笑笑,從荷包裏找出幾份藥方,雙手打開來,好讓大理寺卿看到。


  “大人,小女子雖然年紀較輕,可小女子有一技之長。有些藥材,小女子可以自己進山穀去釆,還有些藥材,小女子家裏也備的有一些。平日裏給人醫治,開個藥方,抓點藥,也能獲得一點酬勞……”


  白嬌嬌自信的說道:“小女子在家住著,自己掙錢養自己,完全沒有問題。”


  大理寺卿聽了這話,仍是不敢答應。


  白嬌嬌拿出自己寫的書信,交給大理寺卿,說道:“大人,我把銀兩捐出去,是我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並沒有誰強求我。”


  說罷,將書信擱放在案幾上,準備轉身離開。


  大理寺卿迅速找出賬簿,打算把白嬌嬌的大名寫上去,寫下她捐了多少金銀。


  可白嬌嬌卻勸阻,“錢財乃身外之物,不管是誰捐的,隻要能順利的送到北疆,送到將士們手中,就很好了。至於這些錢究竟是誰捐的,並不重要。小女子不想留名……”


  大理寺卿倔強的說道:“那可不行!”


  這麽多的錢財都捐出去了,怎能不留下大名?

  本朝的那些文人雅士,貴族公子,以及像他這樣的朝中官員,捐銀兩捐的最多的人,就數石爺了。


  白嬌嬌雖然年輕,卻出手大方,一下子就捐出了幾千兩銀子,足有石爺捐的銀兩的三分之一多了。


  “我說行,就行。”白嬌嬌淺淺一笑,道。


  她已經聽周世伶說了,在昨天,上麵的人,已經將犯了錯的那個押運官問斬。同時也派了可靠的新的押運官過去,讓那人在五天之內,務必要籌集到足夠多的糧草,好及時的為遠在北疆的將士們送過去。


  不管是皇城中的百姓們,還是遠在南邊的一些百姓們,都又在積極的籌集糧草,有些人甚至把家裏留的口糧也捐了。


  那些百姓們都說,他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好些年。在這關鍵時刻,讓大家夥兒都出一把力,助大景皇朝的將士們打贏這一仗。不再讓北淵賊子們敢小瞧他們!

  周世伶問白嬌嬌:“妹妹,你知道我們等這一天,等了多久麽?”


  白嬌嬌不假思索的說道:“我們等這一天,等了很久很久。皇上等這一天,也等了好些年。”


  因為在大景朝建立之初,百廢待興,北邊遭遇雪災,南邊盛河流域水患不斷。西;ilis的幾個鄰國的賊子們,不斷侵擾大景國的邊境百姓們……


  開國之君禦駕親征,領軍戰勝了那些賊子們,並且與他們簽訂了邊境條約,分別與他們那幾個鄰國劃定了雙方的邊界。


  自那之後,西北邊境的百姓們,才算是過上了安白和諧的曰子。


  白嬌嬌的祖父早年就隨開國之君出征,一起抗擊過敵軍,立下過赫赫戰功。據說開國之君娶她的姑婆,原本也與她的祖父有關。


  祖父驍勇善戰,深得開國之君器重。


  在皇帝娶了她的姑婆之後,本就是名門望族的白氏一族,就變得更強大了。如今,她的父親和兄長,也都是文武雙全的人。征戰沙場也好,領軍奔赴南邊治理水患也罷,都是立下了功勞的。


  他們都算是白氏一族的佼佼者。


  姑婆時常在私底下對她說,看到娘家的人們都很爭氣,她也深感欣慰。姑婆還說,隻有大景皇朝強大了,大家才會過上好日子。


  也就能應了,馨楠公主在和親之前,所說過的那句話:“我陸妍是大景皇朝自建立以來,遠赴他國和親的第一個公主,但願也是最後一個。我希望,我是去和親的唯一一個大景皇朝的公主。在我之後,就算要和親,也該其他國家的公主嫁入我大景國為妃,而不再是我們大景國的公主遠嫁他國……”


  姑婆曾經教導自己唯一的女兒,馨月公主,也教導白嬌嬌,女子也要鐵骨錚錚,有遠大誌向。


  白嬌嬌和馨月公主聽了,都說,好。


  關幹馨楠公主和親一事,那是發生在好些年之前的事了。


  在好些年之前,北淵國的國王派了使臣過來,要求大景國的皇帝把公主嫁給他們的國王。還說,他們國王明確的說了,不要宗室女,更不要任何一位宮女去充數。就要大景天子的嫡女,也就是正經八百的公主,馨楠公主。


  若是辦不到,那就是大景國的皇帝,沒誠意與他們友好往來。


  如此,就不能怪他們不夠仁義了。


  開國之君是當今皇帝的父皇,當時一聽北淵國使臣說了這話,氣的險些拿劍跟他們拚了!他的女兒都是他的心頭肉,不管是皇後給他生的,還是昭儀或者是美人給他生的,他都舍不得讓女兒嫁到蠻荒之地。


  “你且回去說與那小老兒聽:我大景皇朝的公主,不是他小老兒想娶,就能娶的到的。”


  使臣聽了皇帝的話,狂笑兩聲兒,道:“我們大王也知道,您自登基以來,就禦駕親征,在與西北各國作戰。您要是看看國庫裏的金銀,看看你們糧庫裏的糧食了,還敢有底氣說這些話麽?”


  “換句話說,我們北淵國已是北邊最強大的國家,而你這大景國已經窮的隻剰下一具軀殼jl您若是不想當亡國之君,就乖乖兒的嫁你們的嫡公主過去。若你執意不嫁,總會有你小老兒哭不出來的時候……”


  開國之君執劍立誓:“誰若膽敢犯我大景國國土,朕必將其誅殺!”


  語畢,劍落,最囂張的那位使臣的右臂被斬斷,鮮血噴i灑在了開國之君的臉上。開國之君一臉嫌棄。


  使臣不敢再狂妄,當夜離開了景安城。


  在使臣離開景安之後,皇後把她唯一的親生女兒,也就是皇帝的姐姐馨楠公主叫到房裏,與她說了許多的體己話。


  馨楠公主痛哭著搖頭,“母後,我不嫁!大景皇朝擁有幾百萬將士,為何還要我一女兒家遠嫁他國,來換取大景皇朝的片刻安白?”


  皇後忍痛勸道。


  “母後,您這意思,是想讓兒臣去和親?哈哈。和親,這幹兒臣而言,是屈辱,幹大景皇朝而言,更是如此。兒臣就不嫁!就算要嫁,也一定要嫁給兒臣自個兒心儀的,對兒臣好的,值得托付終身的男子……”


  還不待馨楠公主把話說完,皇後就勸道:“若你沒生在帝王家,或者說,你沒生在這樣的帝王家,那母後會答應你的請求。但很可惜,你不是。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皇帝很快聽說了那件事。他急匆匆的去找皇後,見麵就訓斥了皇後一通。怨皇後不該自作主張,勸馨楠公主出嫁。還說,有他在,誰也不能強求他的寶貝女兒。


  在北淵國的使臣回國之後,北淵國國王派騎兵,去侵擾大景國的邊境百姓們,可謂是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簡直是惡事做盡!


  馨楠公主得知了消息,主動找到她父皇,請求和親。


  開國之君自是不準,還責怪馨楠公主辜負他的一番好意,對不起他對她的關懷之情。


  馨楠公主耐心的解釋給她父皇聽,“父皇,兒臣想去和親,並不是要嫁給北淵國的國王。”


  “那是?”開國之君疑惑的問道。


  “兒臣是想嫁給北淵國的鄰國北荻國的國王。”馨楠公主隻見她父皇的表情沒那麽嚴肅了,這下就放心的解釋道:“北荻國,是我們大景國和他們北淵國共同的鄰國。兒臣也知道,北荻國國王剛繼位不到三年,年紀較輕,做人比較中規中矩。更難得的一點就是,他在位期間,並未與北淵國的賊子們勾i結,做出任何傷害大景國百姓們的事…


  開國之君聽了馨楠公主的話,總算是明白了,她想去和親的原因。但他身為父親,也知道女兒的心思。問道:“可你和人家素不相識,而且你心裏的人不是他。他雖然沒有王後,但父皇也不知,他心裏是不是有哪位佳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