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血戰鐵鋸嶺(113)
小鬼子的飛機返回基地加油裝彈時,負責本次作戰的第七飛行團長官,得知己方損失三架飛機,登時暴跳如雷。
從飛行員的口中,他了解到,飛機很可能是被步槍打下來的,在感覺不可思議的同時,他也命令所有參戰的飛行員,必須小心行事,不得再折損飛機。
參戰飛行員們開了個簡短的碰頭會,最後達成一致的共識,那就是控製轟炸機俯衝的高度和角度,令步槍對此無計可施。
會議結束,加油與裝彈也均已完畢,轟炸機在跑道上接連起飛,然後編隊飛往鐵鋸嶺山區。
由於剛飛過一趟,鬼子飛機沿著第一次飛行的路線,很快就進入鐵鋸嶺區域。
根據鬼子飛行員們的記憶,目標就在正前方幾公裏外,如果保持這樣的速度,轉眼就到。
按理說在這種距離上,飛行員已經可以清楚地發現目標了。
可是這一次,小鬼子的飛行員瞪大了眼睛,卻怎麽也沒能看見剛才的那座高地。
不對呀!
明明那些醒目的參照物都曆曆在目,可是那座該死的高地呢?
偌大的一座山嶺,怎麽可能在短短一個小時之內,就不見了蹤影?
鬼子飛行員不知所措,一個個在無線通話器裏相互詢問,一時間呼叫頻道裏嘰裏呱啦,全都亂了套。
有人眼尖,根據中村聯隊的兵營位置,推斷出二號高地的方位,叫道“目標在那一大片濃霧之下!”
由於還有一段距離,這個鬼子飛行員隻能看見白茫茫一片,並不知道那是白煙,下意識地以為是霧氣。
隨即,他醒悟過來
如果是霧氣的話,為何隻有二號高地凝聚成團,其它地方卻半點皆無?
果然,通話器裏有人叫道“那不是霧,是燃燒產生的煙!”
幾十堆大火產生的巨量煙霧,把二號高地遮了個嚴嚴實實,還在持續往外擴散,最後把整座高地從上到下裹得嚴嚴實實。
從飛機上往下看,煙氣中的一切都不可見。
鬼子飛行員可以聽見下麵的槍炮聲,可以斷定己方的步兵正在與支那軍隊交火,可任憑鬼子飛行員瞪大了狗眼,也隻能看見白煙不住地往上噴湧。
“完全看不見東西!”
“八嘎!這怎麽投彈?”
“遇到這種情,我們該怎麽辦?”
直到二十一世紀,中東和非洲的武裝,依舊使用輪胎燃燒產生黑煙的土辦法,借以幹擾老美的空襲,並且取得不錯的效果。
更何況二戰時期的鬼子飛機,對此根本就是束手無策。
這年頭,小鬼子還沒有掌握“地毯式轟炸”的戰術。
話說回來,就算他們采用“地毯式轟炸”,在看不清楚地麵的情況下,也很可能誤炸了自家人。
幾十架轟炸機繞著煙霧籠罩的範圍,不停地兜圈子,可就像老虎遇著刺蝟,無從下口。
這樣耗下去可不是辦法,九七式俯衝轟炸機的燃油,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是草率投彈,還是就此返航,負責此次行動的飛行隊長犯了難。
倘若己方部隊還沒有發動進攻,那麽就這樣把炸彈投進白煙範圍內,無非是能夠炸到幾個人的問題。
可是現在這種睜眼瞎的情況下,把炸彈投下去,萬一炸到正在進攻的皇軍士兵怎麽辦?
如是不投彈就返航,攜帶著滿滿一機艙的炸彈降落,也是一個高危的大難題,很容易釀成大禍。
萬般無奈之下,飛行隊長想出了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把炸彈投到白煙之外的無人區。
接下來,出現了這樣一幅可笑的畫麵。
一群俯衝轟炸機,完全沒有做出俯衝動作,就把機艙裏的炸彈,一股腦兒丟進二號高地邊上的一個山坳裏。
頓時,山坳裏火光衝天,傳來一連串石破驚天的劇烈爆炸聲,一股硝煙直衝天際!
上百顆的炸彈,全都當成大爆竹給放了,最後得到的,就是聽了個響。
“返航!”
鬼子飛行隊長無奈的聲音,傳到了每一個鬼子飛行員的耳中。
……
當看見天邊飛來轟炸機群之際,武藏和敏大尉均感精神振奮--
忠勇的皇軍士兵已經再度對山頂發起衝鋒,二人相信,在轟炸機群的配合下,這一次衝鋒,定能擊潰高地上的支那守軍,將閃耀光芒的太陽旗,插在支那人鮮血染紅的山頂上。
尤其是敏大尉,從106師團河野聯隊,跳槽到波田支隊中村聯隊,急需一場完美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自告奮勇參加此次在他眼裏必勝的戰鬥。
剛才第一輪的失利,給了他很大的壓力,他已經對魏和尚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總感覺每一次的好事,都壞在這個人手裏。
現在,皇軍的轟炸機群卷土重來敏大尉懸著的心,終於放回了肚子,他重新拾回了必勝的信心。
原本對於戰局感到絕望的第一大隊指揮官大島少佐,也見狀大喜,從小次郎手裏收回指揮權,揮舞著指揮刀督促部下奮勇向前。
忽地,眼尖的武藏指著山頂方向失聲叫道“那是什麽情況?”
眾人抬眼望去,就見二號高地上,突然升騰起幾十道煙柱,遮天蔽日。
倘若轟炸機開始投彈,高地上會冒起大片的硝煙,但也不可能這般稠密。
更何況這會兒飛機還在半道上呢!
小次郎心裏,登時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
他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立刻就猜到了這些煙霧的作用。
“可惡!居然想到了這種對付轟炸的方法!”
經過上次的失敗,小次郎對於305團的戰鬥力有所了解,這支部隊在支那軍隊裏算是比較善戰的隊伍,戰鬥經驗和戰鬥意誌,不在中村聯隊之下。
一時之間,小鬼子陷入兩難的境地--
部隊已經衝上去了,假如轟炸機無法協同作戰,那麽單憑步兵的突擊,恐怕無法突破305團的防線。
可是就這樣把部隊再次撤下來,突破敵軍防線固然成了泡影,己方的士兵也會承擔無謂的傷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