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拾六章 歐洲華人地位提升
ps:感謝讀者大大「大道尋求」投給天堂2張月票,謝謝您o(n_n)o哈哈~
世紀初,歐洲和星條旗等不少國家,國內都有炎黃人聚集地,對外稱呼一般為「唐人街」或「小炎黃區」。前者多指聚集人口超過萬人規模的可「自循環」大街區,後者則是人數尚在幾千,還不能算完全成了氣候,不能獨立「封閉」運轉的小區域。
在主位面後世,星條旗唐人街的大名在炎黃國內及世界上,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像星條旗的奧克蘭、檀香山和紐約唐人街世界知名,並且它們也是星條旗華人高度集中的三個地方,各佔全星條旗華人總人口的22.4%,15.5%和15.4%。只是相對的,歐洲地區的炎黃唐人街及華人命運,則少有人提及和知曉。
王凡根據雅迪在主位面的歐洲各國記錄的歷史資料得知,歐洲比較早期的華人來源,多為「華奴」。
19世紀末期,一艘艘滿載著絲綢、瓷器等貨物的歐洲商船從廣東駛抵漢堡港。船上有時會走下一群黑頭髮、黃皮膚的炎黃華人,他們便是「華奴」,這時的他們多在海上已經漂泊了近一年的時間,並且長期被囚在船艙底下做工。因為華人比那些從非洲和美洲來的奴工更任勞任怨,因此格外受到了歐洲商隊的「喜愛」。後來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這些「華奴」因各種機緣巧合,部分人逃離船長的「魔爪」,留在歐洲長期生活並定居下來。
時間進入 世紀,到歐洲做生意的華人也越來越多,一戰開始后,英國和法國聯軍更是因為戰事不利、傷亡慘重、減員厲害,便從當時的炎黃民國聘用了14萬華工,以彌補本國國內大面積勞力供給不足,這些華工有部分後來也留在了歐洲。等時間再進入1938年時,希特勒開始推行「純凈德國血統」政策,認為「五代都是德國人的才是真正的德國人」。於是在德國的華人噩夢開始了,他們被逼與德國太太離婚,理由是「會玷污日耳曼人的血液」。再然後希特勒攻佔了整個歐洲,這項政策便順理成章的在更大地域內實行,從而造成歐洲華人大逃亡。但是萬事無絕對,即使有這種極端政策,1944年在德國核心大城市漢堡「k」街,仍然生活著160多名華人。
按照主位面的歷史記錄,1944年5月13日早上,納粹會以炎黃華人在英**艦上做事為借口,指責華人為間諜,然後將這裡的160名炎黃人關押入威廉斯堡的集中營,並直至二戰結束。這期間因不堪折磨將死亡 多人,只有140餘人活了下來。但這裡畢竟是第一目標位面,歷史在這裡已經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