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位面商人之強國夢> 第二百四十章 定計遷都與放棄炎黃大陸

第二百四十章 定計遷都與放棄炎黃大陸

  ps:感謝讀者大大「小甁蓋」打賞天堂100縱橫幣,謝謝您^_^ 

  第一目標位面倭寇本土橫濱。 

  此時這裡一片凄慘景象,一條條街道間散落著許多倒塌燒毀的木質房屋殘骸。那些從火災中幸免於難的獨棟房屋也多是歪歪扭扭,成為危房。街道上消防員、憲兵隊和普通倭寇國民,正依靠人力用汲水器打滿一桶水一桶水好去滅火,不遠處街道路面上灑滿了東一塊西一塊的大片水漬,幾輛單薄的自行車斜依靠在木頭電線杆子處,整根木頭電線杆在轟炸中沒有中彈起火損毀,不得不說實在是一個奇迹和幸運,當然電線杆最頂端的電線此時已經或被炸或被燒,斷落飄蕩下來,所以此時四周居民房屋屋內完全是漆黑一片。 

  據此不遠一公裡外的農田野地里,許多倭寇家庭婦女正在點火燒飯。由於許多人的房屋已經燒成灰燼。身無一物的她們,不得已從廢墟中找尋一切能夠使用利用的東西:鐵皮桶、鐵箱子、鐵爐子、瓦罐、陶盆、廚具,還有無人認領的小傢具和衣服等,都被她們找來按人頭分配或集中使用。力氣更大些的男人們,則被統一組織起來,去支援滅火或者從遠處其他危房中搬運出一切能夠再利用的東西。野地農田裡的這些女人們,笨拙的放好鐵爐子或臨時搭建的鐵架子,擱上掛上鐵鍋,找來仍在燃燒的零碎木頭塞入其下,以便煮食當天果腹的吃食。鐵鍋里什麼都有,大米、糙米、番薯、綠豆,一切被搜集的可以下肚的食材全部放進去,形成了一種類似「亂燉」口味的特殊充饑食品。 

  橫濱市政當局為了管理幾十萬失去家園的市民,防止出現暴動暴亂等現象,特意在災民集中地,派專人設立了臨時傾訴中心,以期緩解轟炸過後,無家可歸居民的抱怨、惶恐與絕望。至於其中精神堅強,抗壓能力強的少數人,則默默無聲的忙著自己手裡的事情,因為此時還是1944年1月初,屬於倭寇的冬季,天氣到了晚上驟降到零下的溫度,絕對會把沒有防護的人凍傷凍死。所以這部分堅強女性帶著年幼的孩子一齊動手,用撿來的木板木條,在背風的小山丘一側,臨時搭建一個晚上可以容身的半人高木盒子。這樣晚上到來,一家人就可以爬進去睡個「好」覺。當然也有一些「聰明」人,紛紛擠進整個城市所剩不多的,沒有燒毀的混凝土建築,他們用木板配合找來的鎚子鐵釘,草草的打造好簡易房門和窗戶,以抵禦夜晚嚴寒。 

  東京皇宮,裕仁的居所。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星條旗空軍連續的定點戰略轟炸都沒有涉及裕仁皇宮,再加上這裡有完善的消防設施、防空洞、備用發電機等設備設施,所以東京大火也好,全城大停電也罷,都沒有對這裡造成實質的損害。此時這裡仍然燈光明亮,一派現代化景象。 

  「東條閣下,傷亡情況怎麼樣了?統計上來了嗎?」坐在寶座上的裕仁,看著下方鞠躬的總理大臣東條英機,沉聲問道。 

  「天皇陛下,現在已知,東京、大阪、神戶、北海道、長崎等一共8座工業城市均遭到襲擊, 0~300多家軍工廠受損。星條旗在本土全境投擲的大範圍易燃彈,總共燒毀了超過100萬幢民房,恐怕不少於50萬人被活活燒死,還有近600萬人無家可歸。」 

  「我們的戰鬥機呢?我們的軍人呢?」裕仁聽到這裡,夾雜著憤怒、不安和恐懼的厲聲喝問道。 

  「陸軍一共在大本營本土部署了5000多架飛機,但是它們分佈在不同的地區和機場,星條旗每次都是趁夜色攻擊,並且有大規模戰鬥機機群護航。雖然我們的陸航戰機拚死奮戰,但是敵眾我寡,無法形成合力進行有效打擊,等各機場戰鬥機組成阻擊大編隊時,敵人往往已經攻擊結束,開始撤離返回朝鮮了。」 

  「不能對朝鮮實行報復性轟炸嗎?或者一鼓作氣摧毀他們的前線機場,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裕仁的近侍心腹,內大臣湯淺倉平插話道。 

  「我們為了防空需要,這半年來,集中絕大部分力量生產戰鬥機,轟炸機方面除了海軍必需的航母艦載機外,基本已經停止生產。如果實行轟炸的話,轟炸機數量不夠,難以取得實際效果,還會折損大量的精英飛行員。現在我們有2年以上飛行戰鬥經驗的飛行員,在飛行員總數中已經降到一半,再折損的話,恐怕.……」東條英機解釋道。 

  「難道就要朕眼睜睜看著本土國民,一點點的被炸彈和大火,炸死和燒死嗎?」裕仁不滿道。 

  「陛下,帝國已經到了生死邊緣,除了帝國本土,炎黃大陸的長江防線已經多處告破,紅寇已經佔領長江南岸大片地區,重點城市上海外圍和南京外圍正陷入苦戰,其他我軍兵力較少的沿江城市紛紛丟失,帝國在炎黃大陸的基業面臨滅頂之災。」坐在一旁的載仁親王插話道。 

  「山本大將那裡怎麼樣了?」裕仁聽到后,沒有答話,轉首問向海軍軍令部總長永ye修身,這是此時唯一尚有好消息的地方。 

  「天皇陛下,整個澳大利亞已經基本被我們佔領,絕大部分殘敵都被皇軍肅清,此外,紐西蘭也同樣如此。至此我們已經將南亞、菲律賓、炎黃寶島、澳大利亞、紐西蘭、夏威夷串成一條珍珠防線,星條旗在西太平洋已經沒有立足之地。」海軍軍令部總長永ye修身,一副戰功卓著,底氣十足的樣子,得意的顯擺到。 

  「海軍的戰績再輝煌,沒有大本營和本土物資支援和軍艦補充,你能保證山本大將和和聯合艦隊永生不敗嗎?」另一個身份是陸軍大臣的東條英機不滿的分辯道。 

  「你~~」永ye修身一伸手指,指著東條英機就要反駁。 

  「好了,現在帝國生死一線,放掉那些海陸爭端吧。」三朝重臣西園寺突然開口道。 

  「嗨!西園閣下。」 

  「嗨!」 

  「西園閣下,帝國現在這個態勢,您有什麼好辦法嗎?」對於西園寺的戰略眼光和大局觀,裕仁還是非常同意和讚許的。上次其提議關dong軍北進蘇聯,突入蘇聯境內,截斷西伯利亞這條蘇聯後勤大動脈就從戰術上就完全取得了成功,並且也造成了德國後面一系列總攻戰果。可是一方面德軍受困於兵力總數和後勤補給距離過長,還有炎黃紅黨的突然發力,使得北進擊垮蘇聯與德軍主力會師的計劃戛然而止,否則此時的軸心國聯盟面對的世界態勢就大不一樣了。 

  「天皇陛下,老臣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僅提出了讓大家參考。」處於意料,三朝重臣西園寺此次特別謙虛和不肯定,以草議的口吻說道:「或許帝國真到了需要放棄炎黃大陸和本土的時候了!」 

  「什麼!?」屋內的所有人都被西園寺,石破驚天的大膽想法驚呆了。 

  「西園閣下,能詳細說說嗎?」裕仁臉色難看的問道。 

  「嗨!陛下,自明治天皇開始,帝國就定下了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炎黃;欲征服炎黃,必先征服滿蒙的國策。並且幾十年下來,一直堅持不綴。可是自1937年至今,帝國這6年經過的風風雨雨,讓老臣充分的意識到,征服世界這個夢想已經和帝國漸行漸遠,應該說根本沒有實現的一天了。那麼下一步是什麼?老臣認為,是和德國一起,取得『不勝不敗』的戰後地位。」 

  「不勝不敗?」海軍軍令部總長永ye修身聽到后,有些明白的緩緩點點頭。 

  「對,『不勝不敗』。」西園寺用力揮舞了下胳膊,繼續解釋道:「德國已經攻入蘇聯境內近3年時間,從各方面情報匯總上來看,仍然掌握戰略主動,不過可惜,由於其人口、兵員、盟友等多方面限制,未來真正擊敗蘇聯,完全吞併蘇聯的可能幾乎沒有了。因為哪怕他們真全殲了蘇聯歐洲部隊主力,可其國土中部和西伯利亞仍然有能力再花時間,重新武裝組織出一支數百萬的部隊。以德國的預備兵力,在佔有蘇聯的歐洲部分版圖后,還有多少兵力能夠繼續用於決戰?」 

  「您的意思是德國會戰敗?」內大臣湯淺倉平斟酌的提出疑問。 

  「不,如果沒有我們,他們很可能會戰敗。」西園寺搖頭道。 

  「那您的意思是?」 

  「現在我們已經無法進攻蘇聯西伯利亞,並且本土因星條旗的轟炸,軍事潛力日漸枯竭。德國在蘇聯境內與我們會師的可能性已經消失。還有,炎黃紅黨的軍力大家已經非常清楚,哪怕蘇聯真敗了,但有炎黃紅黨的支援,相信他們也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那麼未來肯定無法取得最後勝利的德國會怎麼樣?與之結盟的我們帝國該怎麼辦?」西園寺緩緩分析道:「老臣的建議,放棄本土,遷都澳大利亞,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我們的工業和工人轉移到澳大利亞,那裡距離星條旗可以利用的各國轟炸基地遙遠,還有炎黃寶島、菲律賓、紐西蘭和夏威夷組成的外圍防線,再加上聯合艦隊保證西太平洋制海權,應該足以保障帝國在澳大利亞的領空領海安全。帝國需要在那裡重新積蓄力量,涅槃重生。」 

  「固守一隅嗎?」東條英機問道。 

  「不止。我們要守中有攻,攻中含守。放棄炎黃大陸,回收機動兵力,加強南洋、寶島、紐西蘭等地防守力量。同時繼續徵兵,建造艦船,然後西進拿下印度。」 

  「印度?」裕仁有些跟不上西園寺的思路。 

  「對,就是印度,攻下它,吸干大英帝國最後的戰爭潛力,那裡有完善的鐵路系統和比較紮實的工業基礎,我們拿下它,一方面間接幫助德國人,使其徹底攻下英倫三島,結束兩面作戰的壓力。同時從印度北上,與南下的德國合力會師。這樣,德國人擊敗蘇聯最好,但如果失敗也沒有關係。德國人佔領歐洲,我們佔領印度、南亞、澳大利亞和珍珠港一線,星條旗無論是從大西洋還是太平洋反攻都沒有著力點。而且僅憑藉著半殘的蘇聯和新生的炎黃,我不相信他們可以擊敗我們與德國人的聯手。只要帝國能夠擁有印度等這些版圖,潛心發展10到 年,就國運未失,未來仍然可期!」 

  「這~~~」裕仁一時間有些拿著准主意,「要放棄先帝一直耕耘的本土嗎?朕要好好想想,給朕一個晚上的時間。」 

  「嗨!陛下,本土雖然放棄,但我們不會完全撤出,還要保留必要的農民數量和少數守備兵力,只要星條旗不進行大規模登陸作戰,炎黃紅黨沒有足夠的海軍艦艇,本土還是我們的,並且會以糧食基地的形式存在。」 

  「讓朕想想,讓朕好好想想!」 

  整個晚上,裕仁都在皇家陵園枯坐,喃喃自語患得患失。但是第二天早晨,被現實逼迫低頭的他,還是下了二道詔書:第一道命令炎黃大陸長江以南守軍,迅速放棄陣地,撤到距離最近的港口,前往炎黃寶島休整;第二道詔書則針對倭寇本土全體國民,立刻徵集一切可以徵集的船隻,實施『遷徙』計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