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晉末多少事> 第二章 京兆杜氏,有子杜英

第二章 京兆杜氏,有子杜英

  王猛離開之後,杜英深吸一口氣又吐出。


  不當二師兄,真是神清氣爽啊!

  想到了什麽,他微微側頭,看向懸掛在樓梯口一側唯一一麵牆壁上的十二個竹籃。


  山中無歲月,寒盡不知年。


  所以唯有每過一日就往竹籃裏丟一個竹片,才知道又過了一天。


  身在這茅舍之中的人,既然有這東西,就說明主人並非真的打算隱居山中、老死此處。


  再向外看去,山穀兩側群峰如同護衛一樣向兩邊分開,屹立挺拔,保護著山穀之中的這幾間茅屋,而群峰之間,依稀可以看到廣闊的關中平原,戰火正在那裏肆虐,而蟄伏山穀之中的人,在等待機會。


  今年是永和十年了,如果按照關中的紀年,應該是皇始四年。


  永和是東晉穆帝司馬聃的第一個年號,總共十二年。而皇始則是前秦苻健的年號,總共五年。華山地處關中邊緣,現在正在前秦的掌控之下。


  杜英並不屬於這個時代,他曾經是一個很普通的工薪階級,走樓梯的時候玩手機,一不小心就摔了下去,然後······然後他就穿越到了這個時代,穿越到了那一年的華山滿天飛雪中。


  穿越,是每個混的如意或者不如意的人,多少都會幻想的事,穿越回那波瀾壯闊的時代,利用自己的“先知”能力改變一切事情發展的脈絡,稱王稱霸,不過是小菜一碟,畢竟哪個穿越的不開掛?

  要麽就是出身豪門大戶,老爹早就已經給打下了一片江山,隻需要再往前一步就好了,要麽就是幹脆自己帶著係統,要什麽就能拿什麽,再不濟的,當年人家雲燁穿越的時候還抱著土豆呢。


  結果自己,竟然什麽都沒有。


  倒是父母俱在,還好沒有給起點孤兒院添丁。


  唯一應該可以算的上外掛的,應該就是······京兆杜氏的身份了。


  杜英,是京兆杜氏前任家主杜耽的孫子,現任家主杜明的庶子。


  杜耽,並不出名,但是他爹就是一手將京兆杜氏締造為典午豪門的杜鎮南杜預。杜耽是杜預的第三個兒子,長兄杜錫,就是如坐針氈這個典故的主角,可惜英年去世;次兄杜躋,則沒於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中豪門大戶不如狗,雖說是失蹤了,但是能活下來的可能性基本為零,隻是沒有找到屍體罷了。


  杜耽還活著,並不是因為有什麽通天大能可以在亂世之中博取立足之地,而是因為跑得快,永嘉之亂爆發,他就帶著家眷跑到了涼州。


  北方的那些蠻夷,惹不起,咱們還是跑得起的。


  當然了,杜耽還有一個弟弟,杜尹,在亂世裏也跑散了,據說有人看到他向河南府(今洛陽)那邊去了,不過隻是傳聞。身在涼州的杜耽也管不了自家弟弟的死活了。


  換句話說,同樣不是嫡長子的杜耽,能夠糊裏糊塗的成為了京兆杜氏的家主,還得感謝這為華夏民族帶來恥辱和災難的永嘉之亂。


  哦對了,杜耽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後人,叫杜甫。另外他弟弟杜尹也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後人,叫杜牧。至於唐朝名相杜如晦,也是杜氏直係後人。


  而杜耽所去的涼州,在永嘉亂世之中,可以說是一片淨土。涼州張氏的家主張軌出麵翼護涼州、擁護典午晉室旗號,保衛一方平安,因此關中、中原等地世家百姓,多有逃跑前往涼州的,這也為曆史上的張氏前涼崛起於河西走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杜耽為首的這一支杜氏,自然就安心在涼州住了下來,張軌對這個自己跑上門來的太守也很是客氣,直接安排他做了涼州軍司,主管整個涼州軍事調度,別看這個軍司的職務並沒有實際兵權,但是兵馬糧草、密諜係統等等,都在軍司的掌握之下,軍方自然也要看著軍司的臉色行事,實際上相當於淩駕在軍方之上的後勤總管和監軍。


  之後杜耽傳子杜明,繼續擔任涼州要職,隻不過杜明的本事還比不過杜耽,所以不再擔任軍中職務,但是在涼王府中擔任長史,依舊主管一方民政,而杜明的次子,也是庶子,就是杜英。


  杜英之上,還有一個作為杜家嫡長子的兄長,杜葳。


  可是現在的京兆杜氏,可不是曆史上的全盛時期。


  全盛時期的京兆杜氏,或具體稱茂陵杜氏,可是和另一個京兆世家韋氏並稱為“京城韋杜,去天五尺”,換在後世,那就是不折不扣的老北京、老上海人兒。


  現在的京兆杜氏,有的南渡,有的沒於永嘉之亂,剩下的這點兒嫡脈子弟在涼州也不過就是維持著一個京兆杜氏的空殼子罷了,說得難聽點兒,就是些灰燼。


  倒是前兩年關中稱雄的征北將軍杜洪,算是杜家這幾代裏麵比較有名的了,可惜他這個征北將軍是不折不扣自封的,別人自立旗號好歹隻是摻點假,他卻是一點兒真都不摻。


  最終兵敗身亡的杜洪也沒有給杜家搏來什麽好名聲。


  而好好地杜家次子,就算是混的再怎麽不好,怎麽會跑到這華山中來呢?


  這還得從隱居華山的名士法隨說起。


  法隨,出身扶風法氏,也是不折不扣的關中老牌豪門,比如三國時期的法正就是扶風法家子弟。而法隨為躲避戰亂隱居華山中。


  十多年前他聽聞涼州是一片戰火之外的樂土,便有意前往涼州,結果路上遭遇劫匪,要不是當時杜明帶著家仆出獵正好路過,把他給救了下來,恐怕法隨現在已經埋骨河西的茫茫戈壁黃沙中了。


  關中世家,相互之間其實多有矛盾,但是經過這亂世戰火一燒,前塵往事自然不用再提,大家都能活著,又是老鄉,那可不是一番相見、兩眼淚汪汪?


  杜明和法隨一見如故,邀請他入府盤桓幾日,可惜法隨覺得這涼州也不是真的安穩之地,所以執意要返回華山。


  杜明挽留不得,隻能多送盤纏於他。


  法隨回到華山之後,感慨一路上所見屍骨遍野、戰火荒蕪,於是結廬山中,收養山外周邊因為戰火而流離失所的孩子,經年累月,也就有了今日這幾間屋舍。


  近些年關中戰火仍頻,不過隨著石趙的分崩離析,關中已經沒有了最大的外部威脅,身在西北的杜明本來就混得不怎麽如意,自然就萌生了穿過關中南下巴蜀或者荊州以進入東南、重歸典午本朝之意。


  於是他先派人送自己的庶子杜英前來華山,一是法隨此人文采出眾又有定國安邦之能,杜明在涼州也找不到比這個好友更好的老師,二來也是探聽一下沿途情況。


  當然,杜明也沒有傻乎乎到把兒子往未知的危險裏送的地步,在出發之前他就已經聯絡好沿線的各方勢力。


  涼州雖然勢力不算強大,但是對比苻家尚未崛起、不過一盤散沙的關中,還是有那麽幾下子的,所以關中群豪也不介意賣給涼州長史一個麵子——至於涼州張氏稱王,杜明從涼州長史變成涼王長史,那還要過一年了。


  結果杜英一行人倒是很平安的抵達了華山,卻被當年的那一場大雪打了個措手不及,雪中人皆失散,幾名忠仆勉強探明道路,最終唯有杜英一個人走到了靠近山穀的地方,被當時出山采買生活物資、同樣冒雪折返的法隨和弟子所救,得以幸存。


  其餘幾名仆人的屍體陸續在雪後找到,隻能安葬在山中,起墳堆以作紀念。


  隻不過沒有人知道,那場大雪之後,再一次從床上暈暈乎乎坐起來的杜英,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懵懵懂懂的少年了。


  繼承了前世今生的記憶,杜英,已經兩世為人。


  那還真是一場很大很大的雪啊。


  此時杜英回想起腦海中的片段,也隻能感慨。


  在那一場大雪之後,沒有幾個月,關中局勢驟變,苻洪強勢崛起,橫掃群雄,一手建立大秦。


  盤踞涼州的張氏當然搖身一變變成了秦國的大敵。


  雙方已經不是一次劍拔弩張了,隻不過秦國在東側、南側還有更加強大的敵人虎視眈眈,因此不敢貿然進攻涼州罷了,不然以涼州張氏的小身板,還真不一定扛得住。


  這陡變的局勢,導致杜明也不敢讓自家兒子冒險回來,畢竟在古代,又是亂世之中,求學多年不歸,本來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自此,杜英求學山中,再未能返回西北。


  不隻是如此,杜明還有更深的打算,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