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情為何物世難斷(二)
此刻三女均已湊過頭來一起看完,當即李紅袖便埋怨道:「胡大哥也真是的,都這麼大個人了,怎麼說走就走了啊!」
藍雅茹一旁急道:「楚大哥,到底信上面寫的是些什麼?」
我將胡鐵花的書信遞到她手中,然後說道:「小胡他這麼做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的,你們就放心吧!我相信他很快便會回到咱們身邊來的。」
宋甜兒忙道:「要不咱們現在就把胡大哥他給追回來?他目前也應該沒走多遠才是。」
蘇蓉蓉搖頭道:「不必了,胡大哥這麼做,對他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咱們還是別再去令他為難的了。」
藍雅茹在看過信件之後,面轉悲戚道:「胡大哥他這次一聲不響的離開,我想我應該負上最大的責任吧!」
我輕拍著她的香肩,道:「快別胡思亂想了,小胡他是個個性爽朗之人,又豈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自擾於己呢?你們瞧著吧!他朝待他歸來之時,我保管以前那個『胡言亂語』的花蝴蝶,又會再次出現在咱們面前的。」
蘇蓉蓉微笑道:「我只祈禱到時候他可別再又給咱們弄上一大堆麻煩回來才是。」
宋甜兒聞言后,嬌笑道:「這很有可能喲!你看胡大哥他哪次失蹤再出現之後,不是給咱們引來一大堆頭痛事情來著?」她此言一出,立即引得眾人一番輕笑。
而此刻遠在數里之外的胡鐵花猛打噴嚏,道:「他奶奶的,也不知道哪個沒良心的又在說我是非了……」
※※※ ※※※ ※※※
兗州,古九州之一(今山東省兗州市)。「兗州」一詞的出現始於春秋以後。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著書立說,把禹時的九州冠以稱謂,兗州即其一。「兗」古作「沇」,《史記?夏本紀》「兗州」作「沇州」。
沇水原出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入海。沇水的河段稱謂與流域記載不一,《尚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偽孔傳》載:「泉源為沇,流去 為濟。」《水經注?濟水》:「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為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以上記載,沇水在黃河北岸濟水的發源處,《禹貢》載兗州得名於沇水, 其州境在黃河以南濟水中、下游。
《漢書?地理志》敘沇水自發源入海,未提發源以後或下游稱濟水,則沇實指濟水全流。近世黃河北岸的濟水有時亦稱沇水。總 之,從以上的這些記載分析,沇水和濟水實為一條河流,上游稱沇水,下游稱濟水,有時全流亦稱沇水或濟水,只是由於各個時期的稱謂不同而已。古兗州的地域范 圍與沇水的流域有關。《尚書?禹貢》載:「濟、河惟兗州。」《爾雅?釋地》載:「濟、河間曰兗州。」《周禮?夏官?職方氏》載:「河東曰兗州。」這些古書 中的濟為濟水,亦應為沇水。因此,濟水與黃河之間應為古兗州的區域範圍。
《爾雅?釋地》邢昺疏:「李巡去:濟、河間其氣專質,厥性信謙,故曰兗。兗,信也。」《隋書?地理志中》載:「兗之為言端也,言陽精端端,故其氣纖 殺也。……舊傳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意指濟水和黃河之間,所處地理條件甚好,屬孔孟聖 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受周禮孔孟思想影響,其德行忠厚,信義誠實,性情嚴謹,因此「封」為兗。
「兗」通「沇」在許多史書上都已得到證實。而「沇」演變成「兗」,古人有這樣的說話:「沇」字的篆文立水旁寫作橫水置於「允」上,后又隸變為「六」,改為「兗」字。因此「沇」的本義為水名,今「兗」的意義是後人附加的。封其地為「兗」,也應在春秋戰國以後。
兗州的「州」,原指水中可居之地。後來人們在河邊的高地上居住,繼而形成為居民點,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繁衍以及階級的對立,逐漸發展為邑或都城。「州」便成為一種行政區劃的代名詞。然而作為古九州的「州」仍指水中可居之地。
兗州最早出現是依地理區劃而言的。古書中有黃帝划州分野、建置萬國的說話,雖系後人用王朝觀念對原始社會疆域的附會依託,不足信以為實,但禹分中國為九州 的說法則較為流行。夏禹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的過渡式人物,雖有理想人物化身之意,但仍不失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尚書?禹貢》記載:禹 根據地理概況,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國劃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大的區域,故曰九州(「九州」在禹時並非確指,「九州」的具 體稱謂也並非大禹時所為)。並分別敘述其山川、湖泊、土壤、物產、田賦等級、貢品名目以及水陸經路和少數民族等。
作為地理區劃,早在 夏禹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形成的各種不同類型的原始文化中,就存在著類似於區域性的形式。通過考古學諸文化的發現,並通過它們本身所反映出來的特殊性與共性表 明,我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原始文化就已經存在著區域性問題,因此,也可設想為「整體」的劃分。至於能否形成人為的區域性劃分,卻很難證明。
明初,嵫陽併入兗州。兗州轄三縣,隸屬濟寧府。洪武十八年(公元5年),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為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為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置嵫陽縣為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兗州歷史悠久。公元前21世紀,夏禹划天下為九州,充州為其一,距今憶有四千餘年。幾經朝代更迭,歷史變遷,兗州相繼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明洪武十八年(公元5年)設兗州府,轄四州二十三縣。民國時廢州府制,稱滋陽縣。建國初城區稱兗州市,鄉村稱滋陽縣,後撤市統稱滋陽縣。1958年與曲阜縣合併稱曲阜縣,1962年與曲阜分治始稱兗州縣,1992年8月撤縣設市。
話題扯遠,咱們言歸正傳。這日兗州府的東城外駛來一輛馬車,從其外型上看去,大有風塵僕僕的味道。而趕車的馬夫是位年約三十來歲的青年壯漢,此時他正大聲吆喝著催馬前行。
突然一個聲音自車蓬內傳出道:「車家,你可以在這裡停下了。」
那馬夫聞言后,急忙拉住馬匹,詫異道:「客官,前面就是兗州府了,難道咱們不進去的么?」
裡面那人繼續道:「我們在這裡等位朋友,你將馬車趕到旁邊那棵大樹下面去就行了。」
在馬夫依言而行后,隨即從車裡步出一人,遞給他一個足五兩重的金元寶,說道:「車家,這些錢應該足夠你再去買上五、六輛此類型的馬車了,目前你的任務已經完成,這便拿著錢去吧!」
那馬夫見狀大喜,千恩萬謝之下,便收起金元寶匆匆而去。那架勢完全就是擔心若對方一個後悔的話,那明明已經到嘴的「鴨子」豈不就飛個了?
這時車蓬內傳來一陣輕笑,而後說道:「你們快看,那車家跑得有多快!估計是生怕咱們的楚大哥立即便會後悔的了。哈哈哈哈……」
原來此馬車內所載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老遠從四川境內趕回山東的楚留香一行。
我聞言后微微一笑,說道:「你這鬼靈精,在這方面怎麼反應就如此之迅捷了?」
宋甜兒探出頭來,沖我一做鬼臉,道:「人家向來反應就挺迅捷的,只是因為有楚大哥和蓉蓉姐在,沒有人家表現的機會罷了。」
頓時間,整個車內一通嬌笑,李紅袖啟齒道:「小表,我又再次不得不對你說個『服』字了……」
宋甜兒哼聲道:「難道我有說錯的么?」
我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蓉兒,蕭幫主在信中有沒有說過,他們的人什麼時候能夠到達這裡?」
蘇蓉蓉緩步而出,轉首看了看四周后,說道:「應該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了,蕭幫主做事向來是很守時的。」
我輕點了下頭,然後行至車旁掀起車簾,道:「雅茹,你要不要出來透透氣?」
藍雅茹頷首道:「我早就在車裡憋壞了,不過又怕你們說我不顧病情,所以才遲遲不敢妄動的呢!」言畢她伸出縴手,在我的攙扶下步出車外,猛吸上一口新鮮的空氣后,高興地說道:「這裡還真是個好地方,連空氣都這麼清新。」
宋甜兒連忙補充道:「雅茹姐,這裡還算不上是好地方呢!等你隨咱們回到了船上,保管你是再也不會捨得離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