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配音天王正文卷第330章如此快速營業,成團出道的n全部與原生經紀公司割裂,統一運營,並且迅速地推出團綜、團體音樂作品等,有不少粉絲認為n可以低開高走。
畢竟,《青你》在開播以來就被作為《偶練》第二季對比,熱度卻遠不及《偶練》,最終第一名出道的李汶翰獲得了8457萬助力值,比去年第一名的蔡徐坤少了近3900萬。
但n真的能低開高走嗎?
據統計,發售的瞬間就已經突破25萬銷量,達成金唱片認證。截至5月8日零點,《nlock》總銷量超過535萬,不過這樣的成績與其他團相比,實在算不上出彩。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雖然剛開售時勢頭迅猛,但隨著時間推移,n粉絲的購買力明顯減慢。毒眸統計101系偶像團體的銷量數據和用時后發現,專輯總銷量到300萬元只用不到兩個小時,火箭少女101用了2天,而n用了5天,並在銷量達到500萬元后戛然而止。
這樣算不上出彩的開場局面,n在國內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想要低開高走,恐怕並沒有那麼容易。
n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就是先天不足,從決賽票池來看,c位出道的李汶翰獲得8457萬助力值,而去年同為c位的蔡徐坤得票高達4764萬,差距懸殊。
有網友統計前9名票數后製圖對比發現,第一名的李汶翰在去年只能排到第八名;微博粉絲漲幅上,相比去年蔡徐坤在比賽期間微博漲粉超過500萬,李汶翰今年在比賽期間也只漲100萬左右的微博粉絲……
去年出道的簽署的是并行合約,原生經紀公司有較大自主權,賽后成員個人發展較多,團體活動除了巡演幾乎寥寥無幾。
雖然成員各自發展熱度都不低,但團體名存實亡。在《青春有你》最終選出的9位訓練生的最終結果,會目標非常明確的往成團方向發展。
吸取這個教訓的n,從經紀約上做出改變不再簽署并行合約,而是通過分割合約最大限度地把握話語權。
這種極高的營業效率確實讓粉絲們看到希望團的配置很高,公司也是真的有上心搞,目前各家粉絲也比較和諧,這樣發展下去大火是沒有問題的。即使綜藝節目曝光度不及去年,但只要努力運營,推出的團體偶像未嘗不能翻身。
國內「101」系選秀的源頭、韓國電視台製作的「prodc」系列,去年日韓合作推出的《》,整體的熱度就低於前兩季的《》,最後選出的c位張元英只有338萬票,遠低於858萬票左右的第一季和近1579萬票的第二季c位姜丹尼爾。
決賽排名也存在很大爭議,不少粉絲都表示自己不會追這次《》最後推出的團,也有網友斷言這次的女團會糊。
但是在決賽結束之後,成團的立刻投入閉關訓練。近2個月後團綜播出,首張專輯《》發行,11位成員跳出整齊的高質量刀群舞,初舞台就拿下音樂榜單節目《!》榜單的一位,直接打破韓國女團最快獲得初一位的記錄。
這樣的逆襲先例在前,有不少粉絲覺得n只要同樣重視單曲製作、團綜拍攝、打造概念等,就可以複製的成功,甚至有粉絲根據的發展路線提出對n後續規劃的建議。
參考努力推團、高效營業的路線,n真的能夠視線低開高走嗎?
事實上對比出道逆襲的的前路卻並不樂觀!
在粉絲之間引起熱烈討論的舞台,在現在國內的產業環境里也是稀有產物。出道的日韓兩國,都擁有完善的偶像打歌體系。
除了去年的兩檔打歌節目《音樂公告牌》和《由你音樂榜》,留給以唱跳為主的團體偶像們的舞台,似乎就只有各類商演和衛視晚會。
受眾面廣、國民度高的大型晚會能夠表演自己作品的機會不多,很難展現唱跳偶像的長處。而去年雖然推出這兩檔打歌節目,但曝光度不足,並沒有給偶像們帶來實質的幫助。
韓國打歌舞台排行的依據,除了現場人氣之外,還有專輯銷量、音源等因素通過演算法計算而成的榜單。
國內的偶像並沒有統一的發布音樂作品的形式有人發歌全部免費;有人只發數字專輯;有人推出實體專輯但線上需要會員……作品形式不同,無法計算可以統一維度的銷量。
同時流媒體平台的版權之爭仍未結束,而打歌舞台所依賴的音樂榜單並沒有覆蓋所有的流媒體平台,導致作為打歌節目基礎之一的權威性音樂榜單很難建立。
除此以外國內的藝人市場也並不適合團體,相比邀請全團,高人氣隊員更容易受到品牌方青睞。一個團的價格、人員、差旅、拍攝成本都是翻倍的,但是效果並不是相應翻倍的。如果你是品牌方,你會請一個流量還是一個團?
如果說市場的阻力是n的內憂,男團之間的激烈競爭就是外患。畢竟,的逆襲,並不是韓國市場的單一作用。
作為日韓合作的女團,也會在日本出道,上節目打歌。團體中有三位日本成員,尤其是第2名出道的宮脅咲良,在去年akb48的總選中獲得第3名,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吸金能力。
而且出道的時候,《》出道的女團o已經解散,第二季出道的男團當時並不在回歸期,不是主要的競爭對手,粉絲市場上的空白正好被的收割。
n卻在國內市場面臨著前後夾擊的尷尬局面。n推出時前有的熱度還未消散,樂華七子、坤音四子onr等男團仍然活躍在市場之中。
後續還有《創造營cx101》接檔,尤其是後者2年半的純割裂合約,昭示著和n同樣的推團路線。前後夾擊之下,剩下給n的空間似乎更小了。
的成功,可能是日韓完善的偶像體系下,對於團體偶像的一次工業化淬鍊。但面對前後夾擊、內憂外患的n來說,市場留下的空間已經不多了,從中突出重圍自然難上加難。
n要走的路還很長。或者說國內偶像市場要走的路還很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