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在寧遠看來本質上文娛行業蓬勃發展,市場化、工業化程度不斷提高,推動著電影從行當往行業轉型,某種意義上削弱其精英屬性和其中的圈子文化。
而從造星機制看,眼下大家也更偏向養成系和白手起家的逆襲故事,對所謂仰賴人脈的資源咖十分抵觸。
金雞電影節期間,電影頻道策劃一個星辰大海演員計劃,由三十餘位資深影人推薦,代表電影的新生力量,反響就比較兩極化。
一方可能覺得薪火相傳、蠻有人情味;另一方則戲稱這一計劃為資源咖現形記?
X女郎轉無可轉?
既然被大導選中,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不是來娛樂圈打卡上班的。她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有一顆想要掙脫這個名號、證明自己的心。
然而轉型總是艱難的,能在某部電影驚艷四座,不代表之後能一直大放異彩。
好比張榕容,電影《妖貓傳》里依靠高級的妝發與打光,以及陳凱歌的調教,塑造了令許多人念念不忘的楊貴妃。到網劇《從前有座靈劍山》的古偶濾鏡中卻黯然失色,甚至成為劇集的一個大槽點。
這可能也是許多X女郎的窘境,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套標準,許多所謂的「電影咖」都沒法很好地嵌入到電視劇的體系里,不是表演風格脫節,就是形象難以兼容。
謀女郎倪妮、星女郎張雨綺、包括馮女郎鍾楚曦,都是年紀輕輕就風情萬種、氣場強大的類型,到國產劇里演傻白甜是沒有什麼優勢的。
同為鯰魚系女星的林允,按說形象算比較少女了,但在《美人魚》之後好像也沒有特別能打的作品。
當初星爺選中她出演《美人魚》,據說是看中其放得開、沒包袱、夠野生。但硬要她在男頻大IP《斗破蒼穹》里演一個不需要什麼表情的冷美人蕭薰兒,結果可不就是被diss照騙?
在新生代的各種「女郎」中,發展最好的莫過於周冬雨。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在《七月與安生》之前,人家其實也經過了很長一段的探索與試錯。
在寧浩的《心花路放》里出演殺馬特,顛覆《山楂樹》時期柔弱小清新的形象,之後通過造型上的調整以及綜藝CP的加持,周冬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鬼馬精靈路線。
要其他女郎們複製她的路線並不現實,但至少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擺脫這些男性大導凝視並給予的定位,尋找自己的獨立的藝術人格,或許才是突破X女郎標籤的開始。
彷彿就在不久前,我們誇一部電影的常用詞還是笑點密集;不知何時起看哭了已成為最大禮讚?
寧遠回顧近三年的內地電影票房榜,喜劇片和淚點片,呈現明顯的此消彼長趨勢。
要知道國產電影票房前十還是喜劇片的天下,《羞羞的鐵拳》、《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等電影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可18年情況急轉直下,《我不是葯神》和《後來的我們》對《西虹市首富》形成夾擊,淚點片開始逆襲。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幸福感的傳播會因為嫉妒心受阻,小確喪的路徑卻會得到同理心的助力。
開心麻花系電影幾乎就是一條滑落曲線,從《夏洛特煩惱》的驚艷亮相,到《羞羞的鐵拳》的不功不過,再到《李茶的姑媽》的狠摔跟頭。
這其中自然有本身質量下降和三觀鬥爭愈演愈烈的原因,但市場的轉舵也不可忽視。
《我不是葯神》可算拐點,由於擁有徐崢和寧浩,該片前期宣發就是主打喜感的。隨著點映口碑逆襲,才開始搞起淚點售賣,也改寫電影的商業命運。同樣的錯過暑期檔但似乎還因禍得福的《少年的你》,成功的原因也值得深究。
《少年的你》上映5天,票房已破7億,讓一度被嫌棄的青春疼痛片又見曙光。無獨有偶,去年同樣是反映霸凌的《悲傷逆流成河》也取得3.5億票房。
《少年的你》比前者更進一步的是口碑表現,豆瓣8.4分的成績甚至遠高於導演曾國祥的獲獎前作《七月與安生》。
而與此成隊列的還有9.5億票房的《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13.6億票房的《後來的我們》、19.4億票房的《前任3》,它們一次又一次的證明:今天眼淚比笑聲好賣。
人們不缺笑,缺哭!
淚點片的成功隱匿著一個龐大而又複雜的話語生態,關涉到市場、觀眾、社會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觀眾對眼淚的痴迷,對角色的凝視,使自己與故事情節建立特殊關聯,並在幻象中進行一種自戀式的思考。
《少年的你》領銜的淚點片,可謂生逢其時。觀眾的認同性幻想,正是當下年輕人的一種集體癥候。
作為一種商品,淚點片都具有好哭的屬性。如果你要在朋友圈分享一部電影,那麼感動哭了,顯然比笑成沙雕更有分享動力和人設創建價值。
哈哈哈這種東西,分享下短視頻和微博段子就夠了!
《雙子殺手》和《沉睡魔咒》的口碑不如預期,製造一個供給缺口。臨時定檔的《少年的你》和《比悲傷更悲傷》走勢非常接近,一部青春片在冷檔期成為黑馬,很大程度上與主打情感營銷有關。
電影清晰地定位了受眾,30歲以下女性用戶感性、愛分享,極易擊破圈層,擊中淚點就是擊中票房。
文案營造巨大的情感張力,QQ空間金句又一次贏了。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反正也沒人在乎我,我有什麼好怕呢、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讓許多不了解故事的潛在觀眾也能被情緒牽引。釋出主題曲后,《少年的你》還挑選9條「聽后感」放進劇照官宣,一切以受眾的情感體驗為主。
《後來的我們》主打前任懷舊,《前任3》煽動失戀情緒,《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聚焦現代愛無能,都找准了情感發力點。
人們的消費行為分為三個層次,其中最為高階的層次就是情感消費。對於觀眾而言,動之以情是激發觀影慾望的最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