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驚世大案
“父親,我們已經通知了沿途哨卡和地方,可是朱含清那個丫頭武功極高,抓住她的可能性實在太小了。”
徐君素忍不住苦笑一聲,像清兒這種級別的高手、這種抓捕力度是絕對不夠的,非得是龍禁衛全力通緝、再加上朝廷的大力配合才有可能,晉商還沒那麽大的本事。
“父親,朱含清是頭號反賊,龍禁衛和朝廷自然會去處理他,我們現在應該關注的是怎麽擊退小王子才是。”
聽徐君思這麽說、徐家輝忍不住給他一個白眼,這個兒子雖然平日裏不務正業、但腦子還是有的,這次還是他發現了朱含清的密謀。
“又出什麽事了?”
“太原副總兵李比玉、就是太後的那個好弟弟,把集合的士兵和物資壓在了太原城,遲遲不願意發兵去支援李丞汐。”
聽到“李比玉”的名字,徐家輝忍不住揉了揉太陽穴,這又是位惹不起的爺。
李比玉是當今太後的弟弟、也就是國舅爺,當年靠著太後的關係加入了先帝組建的禁軍,從那時起便當了李丞汐的副手。
雖然才能遠遜於李丞汐,但李比玉也算得上盡職盡責、小有才能,再加上他國舅爺的身份,輕鬆便做到了太原副總兵的高位。
和李丞汐一樣、李比玉也堅決打擊晉商對草原的走私,甚至經常親自帶領緝私巡邏隊四處搜查,不過這家夥卻詭異地有錢,誰都不知道為什麽。
“你們繼續去督促工坊那邊,我親自去見李比玉,倒要看他搞的什麽名堂。”
徐家輝怒氣衝衝趕到總兵府,總兵府的衛兵見到徐家輝難看的神色,紛紛給他讓開了道路、生怕被他的怒火波及。
徐家輝越往裏走便越覺得不對勁,偌大的總兵府裏居然沒有走動之人,全副武裝的官兵把守著總兵府各處要害,徐家輝隱約認出了他們是李比玉的心腹。
又走了一會兒、不安的感覺在徐家輝心中愈演愈烈,他出自本能地想掉頭離開,卻被兩名士兵從背後按住了肩膀。
“混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居然敢如此無禮!”
“我們當然知道了、徐大人,但您今天還是繼續往裏走的好,李大人一定很想見到你。”
徐家輝還想掙紮,卻不經意間瞥見士兵甲胄下露出的白色衣角,那上麵赫然繡著一朵紅蓮。
整個白蓮教,隻有朱含清的手下會繡這種紅蓮,那丫頭根本沒逃出太原城?
徐家輝幾乎是被兩名士兵押到了書房門前,徐家輝隱約聽到了書房裏兩人的談話,隨著那個清脆甜美的女聲響起,他瞬間變得臉色蒼白。
“李大人,現在就是我們約定的時刻了。”
這是朱含清的聲音。
透過露出一條縫隙的房門,徐家輝看到清兒身著一襲白衣坐在李比玉麵前,李比玉手上拿著一柄出鞘的鋼刀,臉色陰沉地看著她。
“你們這是想威脅我?”
“別誤會、李大人,我隻是出於一個朋友的角度、把眼前的形勢複述一遍給你罷了,說句難聽的,你現在還有其他路好走嗎?”
李比玉無力地跌坐在位子上,手中的鋼刀仿佛重逾千斤。
晉商不過是走私鐵器、草藥罷了,李比玉玩得比他們更野,他直接把太原守軍的軍用物資打包走私給了小王子。
太原的防區很大,隨著氣候日漸寒冷、草原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李丞汐不得不親自帶兵駐紮在最前沿,隨時抵禦抱團來襲的蒙古部落。
而像太原這等大後方,便一直是李比玉在管理,他不僅是副總兵、還是當今國舅,在太原城幾乎無人能治,權力徹底失去了監管。
三年前、清兒找到了他,他至今都不知道清兒是怎麽說服他的,隻知道當他回過神來時,自己已經私自挪用了一批庫房裏的軍糧賣給小王子,自己麵前攤著天文數字的銀票。
李比玉當時嚇壞了,倒賣軍糧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要是被人捅了出去、太後都保不住他,他的第一反應是找李丞汐坦白認罪,再把清兒拉上、找一個墊背的。
但清兒安撫住了他,那雙纖手好像有魔力一般,在賬簿上略動幾筆,那批軍糧就好像從未出現過一樣,新糧入庫時,一個陳腐的借口就輕易處理掉了它。
多好的生意!李比玉仿佛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麽多糧食堆在庫房裏、早晚是要腐朽變質的,自己隻要稍稍動一些手腳,就能把那些注定要被浪費掉的儲備糧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不多的、就一點點而已,他一點也不貪心。
糧食如此、軍械呢?這套玩法被證明是可行的,如果說太原城裏儲備著足以武裝十萬人的軍械,那李丞汐平日裏隻要三萬人就能完成邊防,剩下的軍械隻會在庫房裏慢慢生鏽,然後在變成廢鐵時、被新的軍械頂替,太浪費了。
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從一點點加大每年“報廢”的糧食和軍械,到直接成批地把軍械和糧草賣給小王子,就這樣,李比玉的身家越來越豐厚,小王子也越來越勢不可擋。
到小王子入寇嘉峪關,李丞汐緊急調用軍械動員軍隊時,李比玉才發現:軍械和糧草的窟窿根本就填不上,這個缺口實在太大了!
他已經借口庫房失火報銷了一大批軍械和糧草,戰事緊急、李丞汐甚至沒有顧得上斥責他,便不斷派使者來催促後續的援兵和物資。
但缺口還是太大了,大到隻要來調查的官員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做了什麽好事,不是他不想支援李丞汐,現在的太原城、根本就拿不出哪怕一萬拿著武器的援軍!
李丞汐要求支援的使者來得一次比一次頻繁,他們每來一次、李比玉就感覺脖子上的套索緊了一分,他已經幾乎被逼到絕路上了。
就在這時,清兒又出現在了自己麵前。
帶著他每一筆交易的記錄、和小王子每次入寇造成的嚴重後果。
李比玉再傻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