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箴言」箴的由來
馮良存面上一囧,沉思了一會兒,還是把自己第一次的道聽途說沒當回事,回去後梁曉樂如何相勸,並贈錦囊讓自己前來「買娘」;當聽說要找自己為婿時,也曾動搖過,迷惘過。後來如何拆開錦囊討得主意,才決定前來認親之經過,原原本本,說給了頤老夫婦和頤小姐。說完,並把錦囊里的「箴言」遞給頤世雄過目。
頤世雄看罷,激動的熱淚盈眶,對頤夫人說:「真是小神童!小神童啊!原來她早就算出豪兒是我們的孩子來了,才逼著豪兒『買娘』認親的。先知先覺!真正的先知先覺!!!」
頤夫人接過箴言看了看,也是淚流滿面,哽咽著說:「梁家不但養育了我們的兒子,還把兒子親自送到我們手上,真是我們一家子的救命恩人啊!這個小神童,真的了不起。豪兒,哪天有機會,你一定把她領咱家來,娘要當面謝她!」
頤小姐接過箴言看了看,臉上立時飄起一抹紅雲。激動得對馮良存說:「殿豪哥哥,你把小神童帶到家來后,我一定當親妹妹對待她。」
「氣泡」中的梁曉樂聞聽,心裡那個樂呀:她一不樂頤老爺誇她是「先知先覺」;二不樂頤夫人稱讚她是「救命恩人」;三不樂頤小姐重情義要把自己當「親妹妹」看待。她樂的是:自己已經征服了這一家人的心,這裡將成為她開發事業的又一個基點。
書中交代:梁曉樂在這件事上確實不是什麼「先知先覺」,而是純粹的「後天而知」。因為她給馮良存的「錦囊妙計」是個空白紙條。
有的讀者可能要問:空白紙條為什麼會變成那四句「箴言」了呢?
且看寫書人慢慢交代:
原來,當梁曉樂聽馮良存說了「瞎老太婆賣身做娘」的新聞后,感覺這事有悖常理。心想:這裡一定有說道。便慫恿馮良存將其買了來,養在養老院里。先解決了瞎眼老太婆的吃住,然後再慢慢了解情況。
誰知馮良存心實,認為人家是「賣身做娘」。買來放到養老院里不妥。要買就自己買來養著,也算是積德行善,回報上天安排自己遇見有「神氣兒」的養父母一家人。走時,只拿了「錦囊妙計」,說是要自己掏錢「買娘」。
目送馮良存走後,梁曉樂又準備了一個與馮良存拿走的一模一樣的繡花荷包,裡面放上一張空白紙條,閃身進了空間墨龍訣全文閱讀。她要駕著空間「氣泡」到任山縣城親自考察,再根據情況書寫「妙計」,然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與馮良存拿走的那個進行調包。促成馮良存「買娘」的善舉。
調包可是梁曉樂的拿手戲,百分之百成功。
哪知到了那裡一看,才知道任山縣最近鬧飢荒。賣兒買女賣老婆的特別多時,便產生了同情心。心想:我那裡的糧食多的吃不了,而這裡的老百姓卻忍飢挨餓賣兒女!如果有可能的話,在這裡發展一個基地,既擴展了自己的事業。也好救濟這一方百姓。
梁曉樂心裡這麼一想,更加註重起馮良存「買娘」事件來。如果能從這裡形成一個契機就更好了。
梁曉樂駕著「氣泡」在「人市」上空飄飛,很快見到了拐角處見到了插著草標賣自身的瞎眼老太婆。只見她面前果然放著一張紙,上面寫著:「銅錢五貫,賣身做娘!」
然而,周圍一個人也沒有。路過的。瞄一眼,便沖沖離去。彷彿稍一停頓,瞎老太婆就能跟著走一個樣。
看來。老太太賣自身絕非易事!何況還要給人家去當「娘」。
老太太究竟有什麼用意呢?
為了弄清事實真相,梁曉樂便飄飛在瞎老太太頭頂,觀察著她的一舉一動。
天漸漸黑下來,街上沒了人,「人市」靜悄悄的了。一個穿戴很破舊的年輕小夥子走過來,扶起瞎老太太。慢慢地向拐角深處的一戶民宅走去。
梁曉樂趕緊駕「氣泡」跟隨。
老太太進入民宅后,小夥子給她打來洗臉水,侍候漱洗了。又端出飯菜,兩個人一起吃起來。
他們吃的是兩菜一湯一飯,看伙食水平,根本不像窮得吃不上飯要賣自身的主兒?!
梁曉樂心中升起一團疑云:這老太太究竟是什麼人?要幹什麼呢?!
「娘,今天又沒人問津?!」吃著飯,小夥子問老太太。發出來的卻是溫柔的女聲。
「嗯,娘已經習慣了,沒事。」老太太簡短地回道。
「娘,明天咱不去了,女兒實在不忍心看著娘忍屈當街下跪。娘,女兒不嫁人了,在頤府侍候您二老一輩子。」說著流下眼淚來。
「孩子,這不僅僅是為了你,也為了我們老兩口老了有個依靠。你想啊,要是給你找個沒良心的女婿,你受一輩子罪,我們的後半生也沒了幸福可言。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娘為了你,同時也為了我們老兩口,做些犧牲,值得。孩子,就是賣他三年五載,只要碰上個有良心的,我們就值。」瞎老太太說。
梁曉樂聞聽不由一驚:原來「小夥子」是女扮男裝!老太太這是「賣身招婿」。
她們的家是頤府。
頤府在什麼地方?她們在頤府是什麼身份?
梁曉樂心中正在納悶,又聽那女孩兒說:「娘,我們離開府城已經有半月多了,不知爹爹身體如何,怪想念他的。」顯然女孩兒還是想說轉老太婆。
「你爹那裡有僕人們伺候著。他身邊的丫鬟婆子也都細心,沒問題。我們把正事辦了,立馬回去。」瞎老太婆說著,臉上爬上一抹愁雲,看來還是惦記著家。
府城——頤府。梁曉樂記在心裡。
吃過晚飯以後,母女倆稍稍坐了一會兒,便上床休息了機甲天王全文閱讀。
梁曉樂見這裡再也探聽不出什麼來,驅動「氣泡」又往府城飄飛過去。因為是居高臨下,根據門牌上的匾額,很快認出頤府。
頤府建築面積很大:前面是一處寬敞整潔的大四合院。四合院後面,有一個花園,花園裡有假山、涼亭、曲徑,足有五、六百平米。
而在花園的北面,有一座二層小樓。樣式很是新穎,不知為什麼各個房間都上著鎖,好像很久沒人住過的樣子。
放著這麼好的樓房不住,真是可惜了的。梁曉樂心裡想著,忙又飄飛到前院。
一縷濃郁的中草藥味兒吸引了梁曉樂。順著藥味兒飄飛過去,見正房堂屋裡的八仙桌旁,坐著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男性。他的身旁侍立著四個僕人打扮的男女,八仙桌上放著半碗煎好的中草藥湯,藥味兒就是從那裡散發出來的。
看來坐著的就是頤府的主人了——梁曉樂心想,不由把目光又投向那個老者。
但見老者眉宇間飄著一絲兒憂愁,臉上也有了皺紋,但白皙的面孔仍掩蓋不住年輕時的英俊瀟洒。
「這模樣怎麼這麼面熟?好像在哪裡見過?」梁曉樂在心裡驚詫道。
「老爺,葯快涼了,您吃了早些歇息吧!」一個女僕人勸說道。
「咳,躺下也睡不著。」坐著的老者用手撫了撫葯碗,可能感覺還有些熱,又把手縮回來,接著說道:「她們母女倆出去已經半月多了,也沒個信兒,不知怎麼樣了?」
「老爺,夫人和小姐都機敏著呢,不會有事的。再說,還有那麼多僕人保鏢,要有事,早來報信兒了。老爺,您就放寬心在家好好保養自己吧!」還是那個女僕人說。
老者:「咳,命啊。要是豪兒不丟失的話,今年也十七歲了,哪裡還用他娘這麼操心。十二、三年了,每想起來,就心痛。」
女僕人:「老爺,小姐很懂事,重情義,比親生的還孝順。要是再招個好心腸的女婿,以後待承您們二老肯定錯不了,老爺您就放寬心吧!」
「咳,但願如此。」老者說著,伸手端起葯碗,一飲而盡。
丫鬟僕人少不得遞漱口水、接水痰盂什麼的,然後扶老者進屋休息。
聽到這裡梁曉樂一切都明白了:原來那母女倆是這頤府的夫人、小姐。小姐不是親生勝親生,老婦人這是「賣身做娘」試探人心,選優擇良為義女招婿。
梁曉樂在心裡狠狠地為頤夫人的壯舉讚美了一把!
而巧的是,這家曾丟失過一個男童,如今正好十七歲。而馮良存今年也十七歲,而且還是個孤兒。心裡這麼一想,便不由自主地給老者相看起面相來。
這一相看不要緊,猛然發現老者的面相有些與馮良存相似,尤其是那白凈的面色,挺直的鼻樑,和那一對卧蠶眉。
難道說這裡面有什麼說道不成?
又想起馮良存的母親餓死在路上,是梁家屯村裡的人們親眼所見,並幫助掩埋的。那年馮良存六歲,也說死的那是他娘。
聽老者說,他的兒子已經丟失十二、三年了,算起來,也就四、五歲的時候丟失的。難道說,餓死在路上的那婦女是馮良存的養母?馮良存是被轉賣到她手上的?
除此以外,就不可能與這老者有牽連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