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 意志精深詩勢少,語言平易友尤多
神龍網上服務,經過多年整合,早已歸於統一。
基本都在飛訊、千度,沽寶三家之下。三家各司其職,飛訊主要負責通訊;千度主要負責搜索;沽寶主要網購。三家的業務互相滲透,也結合出了不少的業務。神龍國還給全世界提供互聯網服務。
雄獅國的英語是簡單易學,比中文的優勢在於能更加精準地描述一些客觀事物,創造新詞容易,所以流行是世界上次廣。神龍國是規定子民一定要學一門外語的,英語卻是最易學也最有用的一門,所以九成以上的國人都選擇英語。
神龍國的中文從英文汲取營養,也創造出很多新詞,描述客觀事物的準確性大大提升。再加上中文本身每個字都被賦予了深沉的情感,有時比之英語反而更加精確。經過多年來,神龍推廣普通話,統一發聲,編修《神龍新韻》,明確用韻。再加上教育方法的改良,中文的易學性也得到保障。
所以,中文已是世界上流行最廣,使用最多的一種語言了。千度是全世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千度的來源,是辛詞「眾里尋他千百度」。據說千度公司的會議室的名字,就是這首詞的詞牌「青玉案」。
千度的問答、貼吧,融合了原先所有問答平台和論壇的資料。若想做出自己的特色,也可以在千度下自己申請一塊資源,然後做出一個別有特色的論壇。不過,千度貼吧的模板,回歸了論壇的本質,又非常易用,所以深受歡迎。
小俠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自然不能兩眼一閉,胡亂動手。自然要通過這些平台去觀察一下當今的文風,再對症下藥,徐徐圖之。首先接觸的是千度問答,千度問答上有詩詞專區。
這個專區,是可以提所有與詩詞有關的問題的。但好像大部分都是求詩的人眾,對詩詞本體知識的問題反而很少。偶爾幾個問題也是帶有娛樂性質的,搞笑問、搞笑答,氣氛不錯。偶有一些趣題,小俠也會胡謅一番,得到眾多點贊。
關注點還是重新回到求詩之上,求詩問題的火爆,是因為人們對詩詞頗有敬畏之心,認可其藝術價值。似懂非懂的人,就覺得詩能達到一些目的,這是有道理的。
比如,這類求詩中,最多的就是藏頭詩。比如只是要表個白、要罵個誰、誰又過生日了。這群人倒是頗有白居易「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的風範。
只是是靠別人吟,而且還閑的慌。神龍國民的幸福指數就是高啊,有空玩這些都是閑得慌。當然,還有很多外國友人,也會來作詩。只要接觸中文,都會迷上中詩。
情思具備、深諳詩學的高手的確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越來越少。更多的是胡亂拼湊,甚至有的使用作詩軟體作出來,再稍微修改。這樣的「詩」根本就沒有一條主線、或者一絲韻味。倒霉孩子拿著這樣的詩去求愛,絕對能檢驗真愛。
事實上,善於作詩的詩家一生的作品不會太多。李白生前存詩千餘首,就算加上成仙后至今的詩,也不過兩千多首。一千首看似很多,但這生前千餘首也是用一生去寫就的。在李白兩萬餘日的生活中,平均也就二十天一首。成仙之後,眼界更增,格局更大,就更不會多寫。
乾隆一生近四萬首詩,他一生有三萬餘日,平均一日一首還多,卻乏善可陳。自入無極玄宮人皇宮,常來詩仙門討教。此地沒人再慣著這個皇帝,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弊病。他便將一番心血放在了詩學上。這些年,精學而少作,反而新作只有五十幾首。
如今,有些人利用作詩工具,一天就可以作上十幾、甚至幾十首詩。其中的確也有許多用典,然而,用之不深且頗有錯處,讓人發笑。還有人特別標榜自己作詩量的,又不是種糧食,越多越好。就算種糧食,你也要看糧食的質量。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小俠倒是覺得,將基數擴大下去也不是壞事。總有一天,這些無用之廢品散去,精品、絕品自在其中顯現。當然,有些高手,自有脾氣,不願同流合污,所以漸漸離開。
小俠的網名自然就是小俠嘛,要做大俠的多,小俠卻少。也參與過此間詩詞的亂塗,那些詩都是胡來之作,作為幾月之消遣。這類作品,寫多了也就放開了,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小俠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下限。
例如,蘇軾師叔有一首著名的迴文詩,詩曰: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可以看到,這種迴文詩,是從首句的第四字開始迴環。這樣寫不僅可以將四句都寫成律句,用韻也毫無問題。中文中有人們深厚的感情,同一個字、詞放在不同的地方,自有一番不同的韻味。每句的第四字是最關鍵的神字。結合近體詩的格律,這種詩詞只是格律上要求稍微多了一些,並不難寫。
可小俠偏不,一時興起,將迴文詩的規則打破,亂塗一首。詩曰:
「無愛之人吾似秋,吾似秋水不染塵。水不染塵何足道?何足道無愛之人?」
這首詩,不僅從首句第五字開始迴環。所以,秋字未入韻不說,除了首句之外另外三句都不是律句,末句的三一三句式簡直已經上天了。首句的「無愛之人」是悲涼之感,而末句的「無愛之人」是悲憤之感。出入之間,竟只在一個符號,真是神妙。
又如,自《古詩十九首》為五言詩定下基調,五言詩的節奏必定是二領三。即如「行行重行行」的二一二,或如「迢迢牽牛星」的二二一。這樣的規律,自五言詩成型便已經存在,這是五言詩的特徵所決定的,一直到詞出現才稍微被打破。
如稼軒詞:「看縱橫斗轉」便是一二二。當然,在此之前,有這樣的句子也不奇怪。如屈師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便是一二二二。
可小俠又偏不,二時興起,甚至還寫過一領四與二領三同時出現的作品,詩曰:
「等紅日出海,待青花綴山。汪洋寄思憶,芸彩照天關。」這是「等待汪芸」的藏頭詩,這位小哥還真等到了他異地而居的妹子,可喜可賀。
如放翁詞「有漁翁共醉」,是「仄中平中仄」格,自是詞的節奏特徵。《沁園春》詞牌,這句就是一二二間斷的,上文稼軒句亦然。這樣間斷的話,其節奏點就落在一三五三字,所以這句的一三五是規定平仄,而二四兩字反而可平可仄。若要在詩中寫出這樣的句子,那麼勢必應該打破近體詩的所有格律,因為五言律句的二四兩字是節奏點。
可小俠再偏不,三時興起,用五絕格律,寫出一首一領四的「神作」:
「曾三書祭聖,學五律承賢。涵幾方言語,甄千字討研。」這是「曾學涵」,此人筆名雨魂,取自杜牧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小俠寫此作是就是簡簡單單,不執著於形式,開放式地發展詩詞。嘗試一下舊學新用,雨魂看出小俠的用意,盛讚之。但也偷偷向小俠示警,表示不能過多地胡亂作詩文。小俠欣然接受,得此難得之好友。
雨魂可謂是語音韻的先行者,大家《神龍新韻》還沒怎麼熟悉。他便想將《神龍新韻》再整合,提出再以發音相近者為韻,重新劃分新韻,一步到位。普通話雖然一統天下,方言還是會影響日常語言習慣。
前人詩作中,也有方言韻。如袁枚名詩《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袁枚的很多詩都是如此。雨魂是學習幾家方言在身,對音韻下過苦功,故小俠贈其一「甄」,甄別之意。不過他提出的有一些韻字,小俠並不認可。
如他提出「德」與「馳」非常相近,應放一韻。可小俠怎麼讀,都不覺得這兩個字相似。所接觸方言系統不同,一些對音韻的看法自然不同。小俠就覺得前鼻音、后鼻音根本分不清,「音」與「英」應當一韻。在海上的普通話測評中,這個是最可以原諒的錯誤。
小俠語言平易,讓人看得懂,又不失韻味。所以有很多提問人,指明要小俠回答。小俠一一答過,還經常幫別人修改一些語句,使其更加協調。當然,除了瞎塗。家易還結識一些高手,如墨香、七玄、狂夫等,常與他們切磋。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一日,小俠網上與好友閑聊:「混跡『江湖』如此之久,竟還沒有自己名號。今日便稱自己詩俠了!諸君以為如何!」實際是對一知半解還稱王稱霸者的反諷。
答曰:「大詩俠李太白,小詩俠洪家易,你怎麼可以稱詩俠!」
誒喲,原來已經這麼有名了,小俠心中暗爽無比,繼續吹水。
「詩神!詩君!」
「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
「乾隆,人君。詩詞跑量第一,說他是詩君!心服口服!」
「您老就別想了,反正你能想到好聽的都被佔了!」
「老子不信!詩爸爸!」「那我是詩爺爺!」「詩祖宗!」
「柴門聞犬吠,汪汪汪汪汪!」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