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挽明>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77章 營口五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77章 營口五

  和洪尼喀一樣,圖魯什也是遵化之戰的失敗者。應該來說,十年前的這場戰爭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黃台吉繞道入關南下最後被明帝阻於薊州,使得這場戰爭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獲。


  雖然因為黃台吉宣稱這場戰爭獲得了預想中的戰果,因此是沈陽勝利了。但是在私下裏,這位大汗卻認為如果不是沒能如期攻下遵化,他們原本可以走的更遠一些,從而把明國的京畿地區攪個粉碎,讓明人徹底失去抵抗滿人大軍的意誌。


  正因為這點執念,當日進攻遵化不利的將領都被從一線部隊踢了出來,被丟到了地方上當守備軍去了。因為有著代善的照顧,他和洪尼喀才算沒有被趕去北麵環境更差的邊城守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不過比著洪尼喀年輕了許多的圖魯什,並沒有像這位老上司那樣認命,他還是朝思暮想著回八旗一線部隊中去的。畢竟滿人最重軍功,在這種二線守備隊裏,隻能是幹些混吃等死的活計,這顯然是養老的待遇。


  可是當今日明軍把立功的機會送到他麵前時,三次登城而無果的圖魯什,這才氣喘籲籲的意識到,他的確是老了。即便當日在遵化和那些明軍在小巷內糾纏,因為明人的火器而不得不逃亡,他也絲毫沒感受到如同今日這般的疲憊不堪。


  遵化的明軍雖然在巷戰中擊敗了他們,但是圖魯什一直不覺得那是一場戰鬥,而是明人使用了陰險的計謀坑害了他們而已。圖魯什至今還能想起,那些遵化明軍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絕望,就好像是一隻被關在了籠子裏的老鼠作最後的反抗。


  而今日在營口城頭的這些明軍,雖然還有人臉上掛著幾分膽怯的神情,但他們卻始終都是睜大了眼睛在戰鬥,手上裝填彈藥的動作也很少緊張到變形的。


  圖魯什就眼睜睜的看到,自己身邊武藝最為出色的五、六名親衛,登上牆頭還沒一刻,就被這些看起來毫不凶狠的明軍給一個個擊斃了。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自春秋戰國開始,肉搏戰似乎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條規律。清軍數次登城而不克,圖魯什身邊的親兵和軍中有名的幾位勇士也死傷慘重時,剛剛清軍衝城的那點銳氣也就徹底消失掉了。


  就在圖魯什發覺自己的部下步履蹣跚,拖延著進攻的節奏,再沒有剛剛踴躍上前登牆的勢頭時,他心裏就有些猶豫,是不是該退一退再說。


  不過他又擔心,空手返回會讓洪尼喀對他更為憤怒,畢竟他之前已經犯了一次錯誤了。於是他又轉而希望,也許明軍也到了強弩之末,隻要再來一次進攻,說不定明軍就先崩潰了。


  圖魯什這般猶豫不決,最終錯失了最後一個全身而退的機會。大明新軍已經成軍十年了,但是在許多清人的印象中,明軍依然是哪隻不敢出城野戰的軍隊。


  比如當日明人吹噓的寧遠之戰,袁崇煥可是依靠著用土石堵住了城門,才能迫使明軍將士無法脫逃而留下來死戰的。對於滿人來說,寧遠之戰究竟是怎麽回事自然是清楚的,而明軍將士膽怯到了這種地步,也是被當成笑話而在國內大肆宣揚的。


  黃台吉等滿清上層人士雖然知道明國新軍的建設狀況,但是對於軍中這種嘲笑明軍戰鬥力的笑話,不僅不製止,反而還加以推波助瀾,以此讓清軍的將士獲得對於明軍在心理上的優勢。


  利用謊言欺騙敵人,在中國的曆史上可謂是層出不窮。但是在欺騙敵人的同時,連自己的盟友、下屬和國民也一起欺騙,古往今來大約也就是愛新覺羅一家了。


  這種自努爾哈赤流傳下來的傳統,到了黃台吉手中可謂是發揚光大了。黃台吉甚至連寫給滿人自己看的滿文檔案,也刪除了努爾哈赤每次戰鬥中滿人自己的損失,而隻留下了擊敗多少敵人、繳獲多少財物、擄掠多少人口等記錄。


  不過從另一個方麵來說,愛新覺羅一族的謊言還是很成功的,畢竟在後世,直到滿清入關竊取了漢人的天下,滿人滿萬無人敵的神話也依然沒有被戳破。


  當然,愛新覺羅一族之所以不願意讓自己的軍隊知道明軍的變化,這也是有著政治利益上的考量的。滿人畢竟是一個剛剛出現不久的民族,這個民族既沒有璀璨的文化也沒有充足的人口。


  以一個不到百萬人口的小族,而能夠壓製住蒙古人和漢人這兩個大民族,這可謂是一個真正的奇跡。但是這樣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要在遼東長久維持下去,並想要試圖吞並關外蒙古草原和關內漢人的地盤,他們總是需要一個核心優勢的。


  軍事上的無敵神話,正是滿人壓製蒙古人、漢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一把利劍。正如同漢人官吏此前恐嚇遼東的少數部族時,往往就是以大明的遼闊疆土和富庶的物資、無法計算的人口著手。


  那麽今日的滿人,就是以滿人滿萬無人敵這個神話來反擊。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即便你們漢人和蒙古人的人口是滿人的數倍、數十倍、甚至是上百倍,但是我們隻要有一萬人就能打敗你們所有的軍隊了。


  在這個軍事神話的背後,其實反映的並不是滿人炫耀自己的武力,而是一種少數民族對於自身未來的絕望呐喊。滿人滿萬無人敵,但是當滿人滿萬有人敵時,這個民族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為了讓滿人這個民族生存下去,滿人就必須保持自身軍事神話的不破碎,就不能讓漢人和蒙古人覺醒,讓他們意識到滿人是可以被打敗的。


  這也就是,明明黃台吉在明國安插了不少奸細,傳回了明國新軍的不少資料,但是黃台吉卻從來沒有告誡過八旗將領,依然任由滿人把明國的軍隊當做了一群膽怯的弱雞。


  正是在這樣的宣傳下,就連圖魯什這樣的清軍中級軍官也有些神誌不清了。在明軍已經出兵占據了營口城的局勢下,他依然迷信著明軍不會出城主動攻擊他,而隻會任由他選擇如何攻城。


  主將尚且如此,部下們自然也就更沒在意城門處的動靜了。畢竟在他們看來,明軍是不可能打開這座城門放他們進去的。


  於是當城門突然打開,李佑抱著決絕的姿態帶著部下衝出來時,正在城下進攻的清軍都楞了片刻,直到一部靠牆雲梯下的十餘名清軍士兵被明軍的排槍放倒之後,城下的清軍才真正反應了過來。


  李佑衝出城門時,說他心裏沒有一絲恐懼也是不對的,畢竟後金在遼東的戰績實在太過輝煌,遼東十餘萬明軍都喪身在這個新崛起的胡虜手裏,怎麽會不引起明人的恐懼呢。


  當日奢安之亂的起因,不也就是朝廷想要調西南土司北上對抗後金軍隊,結果導致怨氣十足的西南土司叛亂,從而禍亂了西南數省麽。


  不過身為一名近衛軍官,李佑平日裏接受的訓練和思想教育都不容許他臨陣退縮。更何況,如果他在部下的麵前露出了膽怯的心思,那麽今後這隻部隊他也就無法再帶下去了。


  新軍體係和總參謀部組織成立之後,軍官的晉升通道已經被打開,不再如從前的明軍那樣,如果不是受到貴人賞識,即便立下再大的功勞,也隻能受些賞銀而已。


  而近衛軍更是皇帝最為重視的一隻部隊,在近衛軍中即便是一位小兵也能有機會同皇帝說上幾句。在這樣的一隻軍隊之中,軍官的根本實在於自己的部下,一個不被部下信任的軍官,在近衛軍中是沒有前途的。


  因此,李佑方才決然否定了李岩的提議,寧可主動承擔指揮出擊部隊的命令。因為隻有如此,他才能在部下麵前保持自己的榮譽和權威。


  雖然清軍攻城部隊是如此淩亂,但是李佑局限於過去對於八旗軍隊的印象,依然不敢過於分散自己的兵力發起猛烈的進攻。他把手中的四個排分成了三個部分,兩個排攻擊城門左側的清軍,一個排進攻城門右側,剩下的一個排作為預備隊,準備用來做最後的支援。


  明軍的一個排約8、90人,在清軍登城無果士氣低落的時候,數百明軍手執裝有刺刀的火槍出現在城外,對於這些清軍來說顯然不是什麽好消息。


  當明軍用排槍幹掉了十餘名發呆的清軍士兵之後,附近剩下的清軍並沒有撲上去反擊明軍,而是一個個掉頭不顧的逃亡了。就算是圖魯什在那裏不停的嗬斥,也難以彈壓住開始逃亡的部下。


  畢竟這隻部隊中最有勇氣的士兵,剛剛都差不多死在了城牆上,剩下的這些原本就是膽氣不壯的兵油子,他們可沒有麵對這樣成排槍口逼近的明軍,迎麵而上的勇氣。


  有這樣勇氣的士兵,都被明軍的排槍射殺了。明軍以班為單位列陣,一班就有十多隻滑膛槍,這十幾隻滑膛槍一起開槍,在三、四十米的距離內簡直就是一片死域。


  哪怕身手再好的清軍將士,也無法活過明軍近距離的排槍射擊。當勇士陣亡之後,剩下那些普通士兵也就再也無法堅持了。大多數清兵丟下了手中的武器,口中喊著敗了、敗了,向著本陣逃去尋求庇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