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挽明>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53章 多爾袞的心思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653章 多爾袞的心思

  李延庚之所以敢這麽冒險,自然不僅僅在於他對於多爾袞心理的把握,更在於此時大明對於沈陽的影響力。


  事實上在黃台吉查封了四海貿易公司在滿清境內的所有資產和辦事機構之後,並沒有獲得滿清臣民的支持,反而助長了臣民對於朝廷的不滿。


  和那些市麵上的普通商戶不同,四海貿易公司並沒有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把維持銷售渠道、占據市場份額作為了首要的考量。


  因為滿清的貿易令,四海貿易公司並無直接向普通市民進行零售業務的資格,它的業務主要還是通過和獲得了滿清授權的商號進行批發貿易。


  這些商號雖然是大清臣民的財產,但是在範永鬥倒向四海貿易公司之後,那些試圖通過壟斷對明貿易,然後提高價格賺取高額壟斷利潤的商號最終都被排斥了出去。


  剩下的這些商號雖然享有著壟斷貿易的利益,但是市場的零售定價權卻掌握在了四海貿易公司手中,甚至有不少商號還獲得了四海貿易公司的大量借款扶持。


  這些商號也是在沈陽其他商號關門和拒收大清元時,還在進行著一定限額貿易的商號,因為四海貿易公司不允許他們關門。


  但是當多爾袞查封了四海貿易公司在沈陽的辦事機構和倉庫之後,這些商號便立刻隨了大流,把關門的責任推到了朝廷身上。


  雖說這些商號每日出售的貨物有限,但是起碼這些商號還給了沈陽百姓一個希望,現在這些商號也關了門,而其他商號又不開門,這自然使得沈陽百姓開始同情四海貿易公司,而不滿於朝廷起來了。


  沈陽百姓雖然不敢罵黃台吉,不過親自主持查封四海貿易公司的多爾袞和正白旗將士,倒是被罵了個狗血噴頭。


  多爾袞在看到四海貿易公司空曠的庫房時,便知道他們想要用公司物資平穩物價的計劃算是破產了。


  如果明國和大清還是同過去一樣,雙方老死不相往來,明國嚴格禁止商人進入大清貿易的狀況,多爾袞才不會在乎區區一個商號的影響力,甚至大清的臣民也不會在乎。


  畢竟明國商人的走私物資,一般都是供應後金軍隊的戰略物資和滿足八旗上層人士的享受,至於中下層百姓想要獲得足夠的生活物資,要麽就參加出征去南方搶奪,要麽就忍受著缺乏物資的生活。


  但是隨著過去十來年中,明國和後金陷入僵持狀態之後,明國倒是開放了對於大清的貿易活動。


  一開始,多爾袞和其他滿洲親貴都覺得,這是明國被大清給打服了,所以想要效仿給蒙古各部的市賞,給大清一點貿易的甜頭,讓他們好不再出兵去攻打明國的邊境,總而言之這就是賄賂。


  但是隨著四海貿易公司在大清的做大,像黃台吉、多爾袞這樣的英傑便感覺到有所不對。雖然出於曆史局限性,他們還不能看到這樣的貿易對大清究竟有什麽不利之處,但是黃台吉還是斷然的接受了範永鬥的建議,開辦大清自己的銀行,並建立貿易公司壟斷對明貿易。


  不過直到這一次的金融危機爆發,多爾袞才算是真正想明白,四海貿易公司過去數年來究竟做了什麽。這間貿易公司正在重新塑造滿清臣民的共識。


  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創造出這個民族之前,事實上他們就是遼東大地上那些非汗非蒙的少數民族部落。這些少數民族部落的文明程度很低,即便同漢人交往了兩百多年之後,他們也依然沒有脫離部落文明的一些野蠻習俗。


  不過在這兩百多年的交往中,遼東的少數民族部落終於隱約領悟到了高級文明社會的生活有多麽美好,正是在同漢人和蒙人的接觸中,這些部族開始向漢人的社會形態進行轉變,並開始逐步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識。


  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將這些遼東部族凝結成建州女真,並不僅僅在於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實在是這些遼東部族的人民已經無法忍受自身落後的部族文明,希望能夠建立起一個同蒙古或是漢人一樣的先進文明社會。


  隻不過,這些遼東部族的社會生產力過於低下,難以支撐起一個同蒙古或漢人一樣的文明社會。


  而努爾哈赤找到了一條解決生產力低下的道路,既然我們自己發展不起來,那就去搶漢人的不就好了麽。正是通過對遼東漢人一次又一次的劫掠,奠定了後金建立的物質基礎,也讓遼東各部族真正成為了一個民族的雛形。


  即便建州女真變成了滿人,後金變成了大清,努爾哈赤給這些滿人腦海中刻下的烙印也沒有淡去,想要過上和漢人一樣富足的生活,滿人就要拿起刀槍去南邊搶。


  因此對大明開戰,對於滿人來說,完全是一種政治正確,也是八旗上下的共識。但是四海貿易公司在遼東組織的貿易活動,正打破了這樣的共識。


  四海貿易公司通過收購木材、大豆、皮毛和各種山貨,使得一部分厭惡戰爭的八旗親貴找到了反對戰爭的理由。而從明國傳入的土豆、玉米和農具,從朝鮮傳入的耐寒水稻和抓捕的大批勞動力,又極大的提高了遼東的農業生產水平。


  對於人少地多的滿清,和占據了肥沃黑土地的滿人來說,沈陽周邊的土地還沒開發完全,國家的府庫就已經滿溢了。在這樣的生產力水平極速提高下,經營農莊或是組織人員伐木,都比上戰場去搶劫漢人更有回報率,滿人之間自然就出現了分化。


  更何況,明國新皇帝登基以來,調整了北方的防線,不僅重新籠絡了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更是極大的提高了明軍的戰鬥能力。義州之戰中正藍旗主力的投降,更是擊破了滿人滿萬無人敵的神話。搶劫南方的代價,已經讓一些滿人感覺承受不起。


  現如今,還在堅持支持黃台吉要對南方用兵的,除了那些從深山老林中虜來生女真人和遼東漢官之外,其他人都希望能夠維持現狀。


  不過大家心裏也很清楚,生女真人之所以支持汗王南征,完全是因為他們沒有趕上好時候。他們加入八旗的時間太遲,沒能趕上前麵幾次對於遼東漢人的劫掠行動,因此沒有什麽家底,在沈陽的生活極為困頓。


  畢竟在沈陽生活,可不是光有一身好本事就足夠的,這裏也沒有什麽野獸可以讓他們去捕獵,他們隻能依靠微薄的俸祿和汗王的賞賜過活,自然會支持出兵南下。


  至於那些漢官們支持出兵南下和明國開戰,倒不是完全為了劫掠,而是希望能夠遠離沈陽滿人親貴的盤剝,和擔憂兩國和解自己這些人被送還明國問罪。


  不過隨著明國在大清周邊建立的基地,加入滿清的生女真人已經越來越少,他們的意見自然也就並不如何重要了。至於那些漢官們的意見,漢人奴才們什麽時候能夠做滿人老爺的主了。


  事實上,滿人親貴對待四海貿易公司的普通職員,都要比對待自己的漢人同僚要客氣的多。


  因此如果不是這次金融危機使得滿清中下層怨氣滿腹,黃台吉還真不能這麽輕易的主導著朝中的政局。


  但是如果黃台吉不能解決沈陽百姓麵臨的物資短缺問題,他現在近乎無限製的權力,終究還是要付出代價的。


  中國古人早就指出來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而西方人也說過:我能夠忍受黑暗,隻要我不曾見過光明。


  努爾哈赤通過劫掠漢人的財富,為滿人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從而贏得了八旗上下的支持。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即便黃台吉做的再好,沒有四海貿易公司的物資輸入,他也一樣改變不了滿清臣民的物資短缺問題。


  如果在這樣的狀況下,他還要發動戰爭,滿清中下階層的離心離德,已經是不可避免了。因此多爾袞查封了庫房之後,雖然扣押住了四海貿易公司的職員,也依然是對這些人保持著優待。


  因為他很清楚,除非明國公開聲明要斷絕和大清的一切貿易聯係,最終能夠解決大清物資短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這些四海貿易公司的職員身上。兩國交惡之後,滿清的臣民雖然會慢慢接受現實,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現在會不憤恨自己。所以多爾袞盡量將自己置身事外,表明自己也是奉命辦事,查封四海貿易公司並不是自己的意願。


  多爾袞的猜測果然沒錯,黃台吉的確解決不了物資短缺的問題。但是黃台吉也沒有如同預料的一般,向四海貿易公司低頭,協商物資輸入問題。


  黃台吉直接解決了給他製造麻煩的人,把莽古濟格格一派的人馬下獄,查抄家產以平抑物價。以如此暴烈的手段震懾了發國難財的宗室親貴,算是度過了眼下的難關。


  多爾袞正小心謹慎的關注著黃台吉的舉動時,卻看到豪格帶著扮成仆役的李延庚來到自己府上,說是要讓李延庚在他府上住上幾日,這種詭異的場麵,讓他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如果不是深知豪格的為人,知道他想不出這麽陰險的計劃,他一度以為對方是想要借機陷害自己了。


  如果不是他突然想起李延庚投靠明國之後似乎混的不錯,有可能成為自己同明國朝廷之間的傳話筒,多爾袞一度想要開口直接將兩人趕出府去。


  正如李延庚所猜測的,現在這個時節,多爾袞壓根就不想立功,他躲黃台吉都來不及,生怕被這位兄長惦記上自己。不過李延庚倒是沒想到,多爾袞留下他的目的,並不是怕他落在黃台吉手中,而是希望能夠保留住一條同明國對話的渠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