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522章 西行戰記一
哈密其實就是一處建立在戈壁綠洲上的部落王國,其有人煙處都分布在七角井、三道嶺、五堡、四堡等泉水露出地麵的綠洲地區,總人口也就在2-3萬之間。但其利用泉水灌溉的農業卻非常發達,算是一處極為富裕的戈壁綠洲。
處於天山東段南麓的哈密盆地,被巴爾庫山、喀爾力克山及嘎順戈壁所包圍。北麵的天山山脈將水汽完全遮擋在盆地之外,使得整個哈密盆地地區氣候幹燥,且多大風。其東北向西南傾斜的地形,也令的此地易攻難守。
雖然哈密滿可以做一個自給自足的綠洲王國生存下去,但是它作為內地通往天山南北兩路的必經之地,有著西域門戶之稱,再加上這裏農業的發達,有著足夠的糧食盈餘。因此在和平時,此地是內地和西域通商往來的歇腳地;戰亂時,便成了兩地互相進攻的立足點。
大明成化朝之後,中原失去了向外拓展的野心,哈密也就從中原進窺西域的據點,變成了勞民傷財的一處衛所。當吐魯番興起後,數次覆滅了哈密王國,終於讓大明放棄了這處據點,將防線退回到了嘉峪關之後。
隨著葉爾羌汗國的興起,嘉峪關外的大明七衛,最終都被葉爾羌汗國的人馬逼進了嘉峪關內。而自大明重開西域商路之後,嘉峪關外的舊衛所開始一一恢複。崇禎九年八月中旬,明軍丁國棟率700多騎兵出現在了哈密城外,城內雖然有吐魯番總督派遣的哈密阿奇木,但是這位阿奇木完全沒有據城抵抗明軍的念頭,他帶著家眷和親信部下於當晚就悄悄的逃離了哈密城。
第二日一早,哈密城內的伯克們發現阿奇木家已經人去樓空之後,也是大為吃驚。眾人圍在阿奇木府外的街道上商議應該怎麽辦時,伯克默默特雅兒站出來說道:“我們世代居住於哈密,和那些中亞來的蒙兀人向來說不到一塊去。阿奇木大人逃走時和我們說都不說一聲,難道大家還指望逃去吐魯番後能得到總督和汗王的誇獎嗎?”
其他伯克此時也是病急亂投醫,便紛紛向這位等級並不高的伯克詢問,大家現在應該怎麽辦好。默默特雅兒立刻高聲說道:“我們此前一向都是臣服於大明的,隻不過最後大明不願意再保護我們,我們才迫不得已投降了吐魯番。
自古以來,都是我們哈密人統治吐魯番,也隻有這幾十年來我們才淪落成了吐魯番的臣民。我看,咱們應該立刻打開城門迎接大明官軍,就算不能夠恢複以往的地位,好歹我們也不用向吐魯番總督交稅了…”
默默特雅兒伯克的主張很快得到了其他哈密伯克的認同,但是他們還是有些擔心明軍是否會接納他們的投效。於是便推舉默默特雅兒伯克先出城去同明軍交涉,然後再迎接明軍進入哈密城。
作為大軍先鋒的丁國棟,自然沒想到居然有這等意外之喜。他並不覺得自己這隻部隊能夠打下哈密城,因此停駐在城外村子時連攻城器具都沒有打造。不過出兵之前,總督大人對他們千叮萬囑,出兵後一定約束軍隊,不可騷擾平民,因此明軍所駐紮的村子裏,秩序倒也是尚可。
當默默特雅兒伯克帶著哈密的一些父老前來犒軍時,發現明軍駐紮的村子裏並沒有發現什麽屍體和被擄掠的女子,心中頓時安定了起來。葉爾羌汗國內部交戰時,那些被招募來的士兵對於本國平民的殺戮和劫掠,同外國入侵者毫無兩樣。同那樣的軍隊相比,這些明軍的軍紀簡直可以算的上是秋毫無犯了。
默默特雅兒伯克更是堅定了向明軍投降的心思,對於這些哈密父老的上門,丁國棟自然不會擺出什麽架子。他立刻丟下了手中的軍務,出門迎接了這些前來犒軍的哈密父老,並極力拉攏著這群人的首領默默特雅兒伯克。
再經過了一場宴請和密談之後,默默特雅兒伯克頓時將城內的虛實和哈密的人口分布等情況一一告訴了丁國棟,並向他稟報了哈密想要重新回到大明版圖之內的請求。丁國棟滿口答應了默默特雅兒伯克提出的要求,並臨時任命他為哈密長官,在總督帶領大軍抵達之前,由他來管理本地的民眾。
十天之後,總督府參議樊一蘅跟隨王世寵率領的一個半團抵達了哈密,對於丁國棟的當機立斷,樊一蘅大為讚賞。他不僅以總督府參議的名義去掉了默默特雅兒頭上的臨時字樣,並且也沒有著急催促軍隊繼續西進,而是和默默特雅兒巡視了哈密各地,提拔了數位深受當地民眾信任的伯克擔任治水官和司法官,這一舉動極大的穩固了哈密百姓的心理,令哈密地方迅速成為了明軍的後方。
當甘寧總督梅之煥帶領主力抵達哈密城時,明軍對於哈密的統治已經是深固不搖了。此時明軍在哈密已經集結了整個二十一師團近八千人,還有3000多甘肅邊軍及1700餘吐魯番自衛軍。由於有著哈密充盈的糧倉作為支撐,使得明軍倒是不必長途跋涉運輸糧食了。
而這個時候,也是哈密及吐魯番一年中氣候最為適宜的季節,不僅沒有什麽風沙,氣溫也極為舒適。因此梅之煥在哈密稍稍修整了下部隊,便決定前往收複整個吐魯番地區,他留下了參議呂大器和千餘人馬鎮守哈密,並督建鐵路延伸到哈密的工作。
此時從嘉峪關抵達哈密城的鐵路隻剩下了360餘公裏,按照每日鋪設6-7公裏鐵軌的速度,入冬前後就能將鐵路修到哈密城,那麽嘉峪關到哈密的物資運輸速度足以提高2-3倍,而成本卻可下降至30%左右。因此這條鐵路在梅之煥心中可比哈密城重要多了。
從哈密盆地邊緣綠洲七角井、13間房向西,便是吐魯番盆地。盆地北麵就是高大的天山山脈,但是盆地裏麵還有兩處東西向的低矮山脈,北為火焰山,低於900米;南為覺羅塔格山,約1000~1500米;兩者之間就是吐魯番盆地最大的綠洲了。
讓人驚訝的是,這裏的山脈都是光禿禿的黃土岩石,倒是低沉下去的溝壑中反倒是長滿了鬱鬱蒼蒼的林木,初次來到西域的明軍官兵們,看到這樣迥異於家鄉的景象,簡直以為自己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不過樊一蘅很快就找到了緣由,向官兵進行了宣傳,打消了這些士兵們心中的疑慮。這裏其實同哈密地區是一樣的,因為氣候幹燥的緣故,隻有河水流經的地區方才能夠生長植被。而吐魯番盆地的河水即便都在下沉的溝壑裏,所以才會出現這樣奇異的景象。
吐魯番盆地內最大的三處綠洲,吐魯番、辟展、托克遜,都位於盆地中部以北區域,辟展距離七角井200裏,也是三處綠洲中最小的一處。明軍進攻葉爾羌汗國的消息,早就由逃回的哈密阿奇木帶了回來。
這位哈密阿奇木為了掩蓋自己不戰而逃的行徑,向辟展守軍恐嚇說,明軍的前鋒足有五、六千人的規模,且個個凶惡無比,不向他們投降的村子直接就被明軍給屠村了。隻有六、七百老弱士兵的辟展守軍頓時被嚇壞了,本地區的精兵早就被調去了東部可汗麾下,正在攻打阿克蘇等地,剩下的這些老弱士兵哪裏禁得住這麽多明軍的進攻。
由於哈密百姓和平投降了明軍,而明軍也沒有做出什麽殘暴的舉動,因此自然也就沒有什麽人往吐魯番跑了。但是哈密地區沒有絲毫動靜的傳來,倒是讓這些辟展守軍確信了明軍在哈密屠殺的消息,否則怎麽可能沒人逃亡呢?
於是當明軍的前鋒出現在辟展城外時,這才發現辟展基本已經成為了一座空城,大部分的軍民都已經向西麵的吐魯番城逃亡了。樊一蘅抵達此處之後,嫌棄辟展的名字不好聽,便以古鄯善國為名,將此地改為了鄯善。
雖然明軍輕鬆的奪取了哈密和鄯善,但是吐魯番地區的守軍也大多收縮到了吐魯番、托克遜兩地,由於未曾抵抗明軍的入侵,因此吐魯番城內的守軍實力不僅沒有下降,反而略略有所上升了。
和軟弱無能的哈密阿奇木不同,駐守吐魯番的葉爾羌總督,即東部可汗的弟弟蘇裏唐到還算是個人物。他一邊處置了逃亡的哈密阿奇木和辟展阿奇木,一邊又安撫了兩位阿奇木帶回的軍民,充實了吐魯番城的守備,穩定了城內的人心。
於此同時,蘇裏唐向兄長阿布都拉哈汗派出了求援使者後,又向明軍派出了使者質問,試圖拖延明軍的進攻時間。
不過梅之煥此時卻沒有給蘇裏唐留出多少時間,從鄯善向西約250裏就是吐魯番城,拜蘇裏唐這位吐魯番總督近年來大肆修整各處通道的善舉,從鄯善到吐魯番的大道極為平整寬闊,王世寵和丁國棟率領3500餘人,僅用了3天時間就抵達了吐魯番城外30裏的地方。
吐魯番總督蘇裏唐於當晚收到明軍抵達的消息後,便親自率領5千人馬出城迎戰,試圖趁著明軍立足未穩的時機,將明軍擊退。
王世寵和丁國棟此前見哈密、辟展兩地的守軍皆不戰而逃,一時不免有些小瞧了葉爾羌汗國軍隊的戰力。當他們看到出城迎戰的葉爾羌軍隊,拿著長牌結陣,進退井然有序時,方才警惕了起來。
葉爾羌汗國起源於中亞地區的蒙兀人,因此他們的軍隊作戰方式一直深受中亞軍隊的影響。比如軍隊多下馬步戰,著甲執牌的精兵位於陣列之前,散兵位於其後,騎兵分列兩翼。精兵破陣,散兵突破潰敵,騎兵追擊逃亡的敵軍。
葉爾羌士兵使用的長牌為鬆木所製,極為厚實。因此初一交戰的時候,明軍的射擊居然沒能打穿長牌,不得不敗下了陣來。但王世寵很快意識到,這些著甲執牌的精兵移動緩慢,難以追上自己的士兵,而丁國棟率領的騎兵則牢牢擋住了葉爾羌兩翼的騎兵,使得他能夠重整旗鼓。
於是他將隊伍分成了數列,依次放槍後撤,雖然沒能打破葉爾羌步兵的陣型,但是至少停滯住了對方步兵的腳步。他接著又派出兩隊火槍兵前往兩翼協助騎兵,沒有長牌掩護的葉爾羌騎兵在丟下了百來具屍體後很快逃了回去。
蘇裏唐很快就發現,自己的精銳步兵能夠擊敗對麵的火槍兵,但是卻追不上對方。而散兵和騎兵能夠追上對方,卻又打不過對方的騎兵和火槍兵的夾擊。再注意到自家的重甲步兵開始露出疲態之後,蘇裏唐不得不下令撤兵回城。
這一仗,蘇裏唐其實還是小占了優勢的,明軍損失了近300餘人,而葉爾羌軍不過損失了160餘人而已。
王世寵和丁國棟因此打消了直接進攻吐魯番的念頭,並把軍營後撤了十裏,等待主力部隊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