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挽明>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54章 新樂浪邊區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354章 新樂浪邊區

  朱由檢思考透徹之後,便對著黃立極說道:“好吧,那朕給先生一個說服其他人支持開發這一地區的借口。


  今年大明進口的各類皮毛價值不下於70萬兩白銀,進口人參價值大約是40餘萬兩。根據四海貿易公司的記錄,其中一半的皮毛大約來自於圍繞鯨海的沿岸和千島群島,而近五分之一的人參來自於海參崴控製的濱海區。


  由於這些地區尚沒有納入到本國行政區劃之內,因此對於這些皮毛和人參收取的是入口關稅,其收稅權力屬於海關。


  朕的建議是,將海參崴到興凱湖之間的區域、庫頁島、千島群島三處合並為樂浪邊疆區,設一巡撫處理當地之民政事務,那麽該地區的皮毛和人參等資源今後販賣到大陸就不再算是入口貿易。當然,該地區的軍事事務還是歸於東海巡閱府管理。先生以為如何?”


  黃立極終於有些動容了,將這一地區納入到朝廷的管製之內,他也的確可以拿來說服那些同僚了。人參倒也罷了,自從醫學院進行批駁之後,國內人參的價格和銷售數量已經開始萎縮。


  唯有這個皮毛生意倒是的確讓人心動,原本大明消耗的皮毛,一是來自陝西、草原;一是來自東北地區。陝西、草原提供的皮毛基本都是大路貨,也賣不起什麽價錢。唯有來自遼東苦寒之地的皮毛,都是黑貂銀鼠等上等皮毛,也是大明各地富豪趨之若鶩之物。


  在朝廷加強了對於來自遼東的皮貨管理之後,大明的皮毛價格也隨之步步上揚了起來。特別是去年冬季三位後妃主持公開的慈善活動,身上穿出亮相的北極藍狐服飾讓一幹貴婦小姐們閃瞎了眼,更是刺激了大明皮毛市場的活躍程度。


  比如一條上等的黑貂,在廟街市場一把伐木斧就能換上2-3條,但是運回了大明就瞬間漲到了20元一張,製作一件黑貂皮的裘服最少也要用去60張黑貂皮。至於東北亞更少見的海獺皮,在廣州、上海被炒到了120元一張,製作成裘服起碼也要20張。至於最高級的北極藍狐,號稱每一張都需要用銀元鋪滿才肯出售,即便這樣也沒見到有人拿出來出售,但凡收到一張都被用來送給真正的權要了。


  這一來一去的暴利,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皮毛生意當中去,據說在太平洋的另一邊,沿岸到處都是珍貴的皮毛獸,那裏的海獺皮還不及一根針值錢。


  能夠把這一地區的皮毛生意稅收控製在朝廷手裏,那就等於是給朝廷找到了另一注財源,黃立極覺得就算自己卸任了,同僚也難以拿這件事指責自己了。


  黃立極放棄了不合作的姿態,向著崇禎試探的詢問道:“那麽陛下準備如何開發這一地區,使之成為整個環鯨海邊區的糧倉呢?”


  看到話題終於轉了回來,朱由檢倒是極為高興的介紹了起來,“根據探險隊傳回的情報,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就能進行開墾的土地大約有31000頃;需要去除一些灌木和雜草,並稍稍加以排水的大約八、九萬頃。至於要下一番功夫才能好好種地的平原沼澤,規模不會小於前二者之和。


  也就是說,這一片區域能夠立刻開發用於耕種的土地就不下十萬頃,按照1頃地安置一戶人家,也能安置十萬戶移民了。


  不過這一片區域畢竟是荒原,除了2、3萬漁獵為生的土著民眾外,幾乎沒有任何物質可以提供給新移民。所以如果一開始就由國家來負擔移民的定居費用,恐怕國庫就會先承受不住。


  而根據海參崴鎮守府的測試,想要開墾當地1頃地,沒有3-4匹馬或是2頭牛和成套的農具是不可能的。根據四海貿易公司的計算,要配備以上這些牲口和農具,起碼也要有300元的存款。馬匹和牛的話,還能從濟州島和朝鮮進行收購,鐵農具的話就隻能從天津進行購買。


  所以朕的意思是,先拿12萬頃地出來,分成四個不同的部分。比如先拿2萬頃地分配給地方駐軍和家屬;

  拿出3萬頃土地用以招募在三家銀行有存款300元以上的住戶,隻要他們向存款所在銀行提出申請,就能獲得一張土地分配證書,持有這張證書坐船抵達海參崴或雙城子,就能免費獲得1頃地。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若是一年內沒有前往當地申請土地,或是申請了土地而不耕種就視為自動放棄。所獲得的土地20年內不必繳納賦稅,但必須將一半收獲出售給海參崴鎮守府或雙城子衙門。


  20年之後頒發土地證書,方可進行土地交易。但是20年內耕種的年數不得少於一半年數,否則需補足耕種年數方可頒發土地證書。


  另外拿3萬頃土地用於發放給沒有存款,但是保衛過國家的退役軍人。凡是持有退役證書的軍人同樣可以無償獲得1頃地,並向銀行申請300元的低息貸款,不過在雙城子和海參崴遭遇到攻擊時,退役軍人不得拒絕官府的征召令。其他待遇與前同。


  最後4萬頃土地將會分為50頃、150頃、300頃三個規模,公開向全國招標。隻要能夠繳納1頃100元的押金,任何大明人都可以申請以上土地的開發,10年內開發成熟地並向當地官府繳納至足夠的糧食,即可獲得土地產權。”


  黃立極聽完之後沉默了許久,才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的想法自然是極好的,若是計劃能夠成功,不僅在後金背後插上了一把尖刀,還能夠解決國內十餘萬的無地貧民,順便還解決了當地的吃飯問題,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但是臣想要請教陛下,若是後金真的發狠舉全國之兵進攻雙城子、海參崴,這裏的軍隊真能擋得住嗎?若是擋不住,我國這些移民又該如何逃離此地?”


  朱由檢沉吟了片刻便直爽的說道:“若是後金舉全國之力東進,雙城子、海參崴的人馬自然是難以抵擋後金軍的。但到時朕必然傾北方諸軍主力直撲沈陽,彼若是不肯回轉,就是拿沈陽換此地而已;彼若是回轉,朕或是以逸待勞迫其決戰,又或是同樣率軍回撤,兩相罷手而已。”


  黃立極思慮再三,終於點頭說道:“既然陛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臣願意奉命。樂浪邊疆區和移民拓殖的工作,臣會和閣臣們商議個細則出來,再向陛下回複。接下來,還請陛下先裁斷這幾件政務吧…”


  朱由檢略略翻了翻黃立極交上來的一疊文件,看過了文件上內閣已有的批示之後,便一一署上了自己的名字,翻到了最後一份文件他才稍稍專注了一些,看完文件後他便說道:“馬上就要新年了,這運河罷工一事也沒必要再拖下去了。


  內閣派出調查小組,然後和崔文升、沈廷揚一起同碼頭工人的代表協商,先把碼頭工人安撫下來,並徹查清江浦士紳殺人一案的內情。然後讓漕運總督衙門先湊一筆款項,給碼頭工人發上一筆過節費用,讓他們先好好過個年再說。


  至於朝中那些出爾反爾的官員,就以心懷不軌的名義進行處罰,發往海外各屬地衙門效力。其他上書的官員暫時不作處罰,但要加以口頭訓勉。


  這個華允誠朕倒是有些影響,之前在海河治理的事務中幹的還是不錯的,沒想到他也被牽涉進去了。朕看就把他發往樂浪邊疆區,讓他去主持雙城子移民拓殖的事務好了…”


  黃立極畢竟還隻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對於崇禎的其他決定他倒也能夠理解,但是聽到給工人發錢他就有些遲疑了,於是他向崇禎說道:“讓漕運總督衙門給工人們發錢,這恐怕不太妥當吧。


  陛下體恤小民固然是好事,但是小民要是鬧一鬧就能從朝廷這裏領錢,今後恐怕各地的此類事務就要多起來了。臣更擔心有刁民以此為業,鼓動百姓鬧事,地方官府就要無所適從了。


  是不是就以陛下的名義發放一些食物,以示皇恩浩蕩也就算了?”


  朱由檢先是若有所思的對一側伺候的呂琦說道:“以皇室的名義發放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這個主意倒也不錯,你一會通知王承恩準備一筆款子,派個老實的太監去運河沿線走一趟,挑選一些貧困戶來慰問…”


  吩咐完呂琦之後,朱由檢這才對著黃立極說道:“先生倒也不用太過擔憂,總督漕運衙門不過是代出這筆款項,最終還是要等案情明白之後,從哪些違法亂紀的商人和士紳頭上拿回來的。


  至於有刁民會以此為業,那就是地方官員的問題了。如果他們能夠分辨什麽是民眾的合理訴求,還是刁民試圖鬧事,自然不會有人敢於以身試法。


  若是他們連這麽簡單的事情都幹不好,朕以為朝廷就要考慮找人替代這些無能的官員了。”


  聽到崇禎這句大有含義的話語,黃立極終於不再堅持了。大明朝的官場上從來不缺乏庸碌之輩,他可不願意再即將退休之際,再給自己惹上這個大麻煩。


  黃立極覺得,如何清理官場上那些庸碌之官的事情還是交給下一任首輔去幹吧。他很快便轉移了話題說道:“陛下,其實臣這次過來,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詢問於陛下的真實意圖,不知陛下能否據實相告?”


  看著黃立極一臉慎重的樣子,似乎他將要說的事情比之前的公務還要重要。朱由檢也不由坐正了身體回道:“先生請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