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挽明>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40章 得道多助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40章 得道多助

  黃立極感覺自己的後腦又開始發漲了,隨著改革力度的不斷加深,他的內心也是越來越不安。畢竟他不是崇禎,看不到未來的大明是個什麽結局,也不清楚這場改革的終點究竟在哪裏。


  一開始,他接受了剛登基的崇禎的主張,對朝政進行改革,說到底也隻是為了自保而已。天啟的去世,使得被打壓的東林黨人和南方士紳聯合了起來,大有借著新帝登基的機會,對朝中執政的閹黨官員和非東林黨官員進行反撲。


  像黃立極這樣依附於魏忠賢上位的內閣閣臣們,顯然也是被那些東林黨人所針對的目標之一。在這個時候,獲取新帝的信任,消弭朝中有可能爆發的激烈黨爭,也就成了黃立極等官員的首要目標。


  而他們接受了崇禎的主張,樹起了改革朝政的旗幟之後,不僅取代了原先在朝中說一不二的魏忠賢集團,也瓦解了東林黨人集合起來的反閹黨集團,從而渡過了新舊帝位交接時最為混亂的一段時間。


  穩定了大明的朝局,又取得了內閣成立以來,獲得的最大執政權力,對於黃立極來說,他覺得這場改革的目標已經差不多達成了。畢竟在這場改革的過程中,南、北方的士紳都失去了許多利益,他也擔憂再繼續改革下去,會不會把這些人給逼急了,那麽自己就真要變成第二個張江陵了。


  然而到了這個時候,想要停止改革繼續下去,已經不是他一個首輔能夠說了算的了。因為改革而受益的官員和商人們,在北方,特別是在近畿地區,已經占據了主流,成為了推動改革繼續前進的主力。


  雖然這些人還不足以抗衡南方的士紳勢力,但是在北直隸一帶,已經能夠發出蓋過當地士紳的聲音了,就連他的親族也有不少人成為了改革的受益者。他如果想要停下腳步,無疑就有可能讓自己陷入到眾叛親離的地步。


  因此,黃立極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崇禎身上,希望這位陛下能夠懂得什麽叫適可而止的道理。但是今日崇禎近乎坦白心聲的話語,終於讓黃立極心中的那點念想破滅了,他的腦海中一片茫然,不知應當如何去回應崇禎的這番話語。


  不過黃立極畢竟是久曆宦海,經過了短暫的失神之後,他很快就鎮靜了下來,向著崇禎發問道:“臣惶恐,想要向陛下請教,陛下究竟想要建立什麽樣的新大明?臣依稀還記得,上次臣向陛下請教時,陛下言之鑿鑿,說這場改革的目標,就是為了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而已。


  以臣的看法,目前朝廷實施的改革政策,想要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需要的隻是時間,而不是進一步的深化改革,特別是對那些鄉紳的土地下手,從而加深地方士紳對於朝廷政令的反抗意願。”


  朱由檢對上了黃立極的目光,看著對方雖然神情沒有什麽變化,但是視線卻不肯作出半分退讓,顯然是真的急了。


  建立一個什麽樣的新大明,這個問題對於崇禎來說難道還要考慮嗎。他登基以來做了那麽多事,不就是想要把大明帶入到工業革命的時代麽。而想要推動大明進入工業革命的時代,自然就要先完成一場資產階級的社會革命。


  這場革命的對象,自然就是消滅大明的封建士紳地主階層,從而為大明資產階級的誕生和掌握政權開辟道路。


  雖然朱由檢對這場改革的目的和結果心知肚明,但是他卻無法如此坦陳的向黃立極和盤托出。因為現在的黃立極雖然是他的政治盟友,但對方還沒有成為一個自覺的新興階級的代表,依然還隻是大明士紳階層中的一員,隻不過算是開明士紳的代表。


  如果這場改革已經獲得了成功,新興的資產階級已經掌握了這個國家的政權,那麽像黃立極這樣的開明士紳當然會欣然的加入到新興的資產階級中來。但是在士紳階層的力量依舊強大的現階段,這些開明士紳是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和整個士紳階層去對抗的。


  因此,雖然有無數話語在朱由檢的嘴邊盤旋著,但是當他開口的時候,依然還是將這些話語吞了回去。


  “什麽樣的新大明?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但是朕的回答依然不會改變,改革的目標依然是為了解決大明百姓的溫飽問題,可是朕也曾經說過,這是一個最低目標。解決了百姓的溫飽問題之後,我們依然還要繼續前進,改革也仍要繼續深化下去。


  為什麽要這麽做?因為我們最終目標,乃是要建立一個夫子所稱道的大同世界。任何阻礙大明建設成大同世界的舊規陋俗,我們都要一一加以改革,隻要大同世界一日沒有建成,我大明的改革就不算完成了任務。”


  黃立極感覺自己的右眼皮一直在跳,至聖先師所描述的那個大同世界,是所有讀書人所憧憬的未來之世,每一個讀書人提起這個偉大夢想時,無不是恭恭敬敬,誠惶誠恐的。


  但是,自從皇帝將大同世界當作大明所追求的目標之後,黃立極覺得這四個字好像是越來越不值錢了。他過去數十年聽到的關於大同世界的話語,也不及這三年從皇帝嘴中聽到的多。


  鮑魚海參被視為山珍海味,那是因為普通人一生也難以吃上一回,所以它們才看起來顯得珍貴。讀書人的理想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同世界之難以達成,所以偶爾提及一次,總是能夠激發起讀書人的振作向上之心來。


  但是,如果有人天天把這個理想掛在嘴邊,那麽他身邊的聽眾們不僅激發不了熱情,反而會覺得這是一個妄人。如果朱由檢不是當今的大明天子的話,黃立極大概會扭頭就走,不會同他再繼續交談下去了。


  正因為天天把大同世界掛在嘴邊的是崇禎,所以黃立極才不得不把談話繼續下去。老實說,對於大同世界這個讀書人的理想社會,他年輕的時候倒是曾經堅定的相信過,認為這樣的時代遲早會到來。


  不過在經曆了這麽多世事,見識了這麽多人心之後,黃立極已經對這個理想社會不報什麽希望了。對於現在的他來說,認清現實世界是如何運行的,並將之維持下去才是最為重要的。


  在這三年和崇禎的相處過程中,對於崇禎執掌這個國家的政治能力,黃立極還是表示認可的。這位沒有真正開蒙過的少年,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兒八經的教育,但是治理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中,既沒有顯得過於迂腐,也沒有做事過於剛愎,就這兩點來說,已經趕上了曆代大明皇帝執政時的普通水準。


  不過黃立極認可了崇禎的政治能力,並不代表他願意被這位少年天子玩弄於鼓掌之上。崇禎說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這話他是半信半疑,因為崇禎日常的作為可以看的出,皇帝對於小民的疾苦還是相當關注的。


  但是,崇禎說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成大同世界,黃立極是第一個不相信。第一,大同世界誰也沒有見過,因此沒有人敢說能夠帶領大明走向大同世界,作為推出改革各項政策的內閣首輔,黃立極也並不認為自己推出的那些改革政令能夠讓大明通往大同世界。


  第二,作為一個對孔孟之道興致缺缺的天子,崇禎對一台顯微鏡的興趣大概都要高過一本《論語》,其他年輕士人對於大同世界所抱有的信仰,黃立極大約還會相信,但是崇禎說冒著得罪天下士紳進行的改革,就是為了實現大同世界這個理想,他是一根頭發都不會相信的。


  黃立極想了半天,終於按捺不住氣憤,小小的嘲諷道:“陛下,就算是堯舜之世也未曾摸到大同世界的邊,至於聖人之後的曆代盛世,也未必及得上堯舜之世。


  陛下何以敢言,要建設一個大同世界出來?陛下難道以為,自己能比的上漢文帝和唐太宗了嗎?再說了,要如何改革,才能讓我大明成為大同世界,陛下難道已經胸有成竹了嗎?”


  對於黃立極的嘲諷,朱由檢卻並沒往心裏去,他不以為意的說道:“朕為何要和漢文帝和唐太宗去比,他們和朕追求的東西完全沒有可比性啊。


  至於如何建設一個大同世界出來,朕倒是覺得不難,這就跟愚公移山一般,隻要我們不斷去嚐試,總會找到一條通往大同世界的道路出來。如果我們隻是討論如何建設大同世界,卻不去行動,那麽說到底也隻是空談而已。


  朕以為,所謂大同世界,歸根結底也就是六個字,自由、平等、博愛,隻要能夠做到這六個字,則就算我們建不成大同世界,也起碼相去不遠了。”


  黃立極很想回一句胡扯,不過他終於還是忍住了。雖然崇禎總結的這六個字聽起來很是怪異,但是他細細思考了一下,這六字和大同世界所描繪的社會,還真有些相通之處。雖然這六個字一樣那麽飄渺虛幻,但是聽起來更能刺激人心。


  他深呼吸了一次,把心情平靜下來之後,才開口問道:“陛下真的確信,隻要做到了這六個字,就能讓大明變成大同世界?”


  朱由檢搖了搖頭回道:“不,恐怕不行。”黃立極再次深呼吸了一次,準備說話時,朱由檢卻又慢悠悠的繼續說道:“不過隻要讓全天下的人相信,隻要做到了:自由、平等、博愛,我們就能完成大同世界的理想,那麽天下人就會支持我們的改革,反對改革的人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先生,這難道不就是您常對我說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嗎?”


  黃立極默默的把到嘴邊的話語吞了回去,顯然這才是他所認識的崇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