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111章 廣南國的使者
從武英殿返回乾清宮後,朱由檢對於陝西的事務還是有些不安,於是他回到上書房不久,便吩咐呂琦給還在大同監軍的駱養性發布命令,命令他先一步趕往澄城,監視當地官軍和投降流民的舉動,補充了這個命令之後,朱由檢才覺得自己安心了些。
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沉思了許久,朱由檢方才再次抬頭對著一邊的王承恩吩咐道:“替朕傳召下韓一良,朕想要和他談談。另外,給朕安排一下,今晚朕要在四夷館宴請東海巡閱府在京官吏及下屬各部首領,並讓朝鮮使節出來作陪…”
從揚州返回京城已經超過了一周時間,由於京城輿論大多聚焦在陝西的事務上,兩淮鹽引案的結案,在京城根本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這使得韓一良剛剛回京時的患得患失心情,開始慢慢的沉穩了下來。
如果說,一年多前他向皇帝上書談論大明官場腐敗一事,還隻是一逞口舌之快,其實他心裏並沒有想過,要由自己來改變大明官場的習氣。他隻是把這希望寄托在了皇帝身上,想讓這位新登基的皇帝陛下去改變大明官場的惡習而已。
韓一良之所以會這麽想,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去改變現實,也沒有勇氣去對抗大明龐大的官僚體係。但是他又憤懣於官場中腐敗黑暗的行為,因此才鼓起勇氣對皇帝上了那封奏章。
在後世,像他這樣的人,往往會被稱之為憤青。如果當時崇禎看了他的奏章,便要求他作出解決官場腐敗的方案來,也許他就要露怯而不知所措了。
不過崇禎並沒有這麽做,而是設立了廉政公署這麽一個衙門,然而讓他擔任了這個衙門的主官。如果說一年前的韓一良隻能麵對腐敗的官場發表幾句不滿的言論,那麽在他獨立的處置了兩淮鹽引案之後,韓一良終於認識到,他對於官場的腐敗現象,再也不是處於無能為力的處境了。
得到了皇帝的召見之後,帶著初步品嚐到兩淮鹽引案勝果,而感到躍躍欲試心情的韓一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從皇帝那裏得到新的任務,來證明廉政公署存在的價值了。
帶著這種興奮心情的韓一良踏入了乾清宮上書房,看著坐在辦公桌後正在批閱文件的少年,他立刻恭敬的跪拜了下去,向崇禎行禮問安。
朱由檢放下了手上的文件,讓人給韓一良看座,然後聽他匯報了一陣,關於兩淮鹽引案的資料。對於兩淮鹽引案了解的差不多之後,朱由檢突然對著他問道:“通過這件案子,你可從中得到了些什麽經驗教訓嗎?”
對於皇帝突然拋出的問題,韓一良隻是稍稍楞了片刻,便有些惶恐的回道:“臣從中受益匪淺,如果沒有陛下的高瞻遠矚,精心布置,此案就不能如此幹淨利落的了結…”
不待韓一良恭維的話語說完,朱由檢已經揮手打斷了他說道:“朕想聽的不是這個,朕想要讓你知道的是,沒有組織的幫助,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莽撞,是無法改變大明官場的風氣的。張江陵、海剛峰沒能做到的事,朕和你也一樣做不到。
隻有建立起一個專門應對糾正官場腐敗的組織,把想要改變官場風氣的人員吸納入組織,然後以組織作為後盾,我們才能對抗那些腐敗官吏組成的貪腐集團。朕以為,你經過了兩淮鹽引案的審訊之後,是應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的。”
對於崇禎的話語,韓一良隻能無言以對,不過皇帝的話語倒也是點醒了,他在這件案子中原本有些模糊的感受。
朱由檢停頓了一會,看著韓一良一頭大汗的保持著沉默,不由笑著轉頭向王承恩吩咐道:“去給韓署長取一碗酸梅湯來,看這天氣把他熱的。”
韓一良趕緊起身道謝,朱由檢一邊示意他坐下,一邊開口說道:“今日找你過來,除了想要和你聊一聊兩淮鹽引案之外,其實朕還想吩咐你做一件事。”
韓一良趕緊坐直了身體,全神貫注的看著崇禎說道:“請陛下指示,臣一定會仔細的記下的。”
朱由檢思考了下,方才組織著語言說道:“兩淮鹽引案也算是正式結案了,那些江南士紳現在也無力再翻這個案子了。這件案子的順利結案,總算是打響了廉政公署的名號,讓天下人知道,廉政公署並不是一個用來裝點門麵的衙門。
但是,想要讓天下的貪官敬畏廉政公署,光憑這麽一件案子是不足夠的。所以朕打算交給廉政公署辦第二件案子,朕希望,你們能夠將這件案子辦的和兩淮鹽引案一樣好。”
韓一良欠了欠身子問道:“還請陛下示下。”
朱由檢停頓了下便說道:“你回京城這些天,也應當知道朝廷正打算推行的配給製了。實施配給製的過程中,不管是向鄉村征購糧食、棉花也好;還是對北方各地城市人員分配票據,以出售平價的糧、布等生活物資。
官府底層的小吏和地方上的鄉紳,都會成為實施配給製程序中一個繞不過去的環節。如果我們隻管推動配給製的實施,卻不去監督整個的實施過程。那麽配給製的實施,將會成為這些小吏和鄉紳盤剝小民最好的工具。
到時候就會變成,民怨歸於朝廷,而利益歸於鄉紳和小吏的局麵出現。朝廷推動配給製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能夠讓多數人受益,而不是讓地方官吏和鄉紳勾結,從而獲得盤剝小民的新辦法。
所以,朕要求廉政公署要準備監督配給製度的實施,並監管地方官吏和鄉紳在其中的作為。為了保證配給製的順利實施,朕會給廉政公署單獨的辦案權,不必再通過刑部審核,若是辦案過程中出現了什麽問題,你可以直接向朕報告…”
在崇禎和朝中大臣們忙於應對陝西事務的時候,廣南國主阮福源終於接受了軍師陶維慈的建議,派了自己的兒子阮福瀾和謀士阮有鎰前往會安,在明國使者的安排下,和所謂的海盜們議和去了。
為了獲得葡萄牙人先進的火炮,阮福源準許葡萄牙商人建立了一個商業港口費福港,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之後,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和東南亞人都被吸引到費福港進行貿易,使得這裏成為了廣南最為重要的貿易城市會安。
會安城夾河而建,東麵是老城,西麵則是新城區。由於葡萄牙人把這裏當做了自己在廣南國的據點,因此會安城的城牆在廣南國僅次於順化,還裝備了不少大炮。不過這些完備的防禦力量在海盜攻城時,並沒有發揮什麽作用。
從澳門而來的葡萄牙使者帶來了澳門市議會的命令,和這位使者一起到來的日本和葡萄牙士兵組成的衛隊,又在第一時間控製了麵對港口的炮台。這使得這座港口的防禦力量還沒有發揮作用,海盜們的士兵已經登陸港口了。
被分成五個街區的會安城,隻有兩個街區居住著越南市民,另外三個街區分別是歐洲人、中國人和日本人單獨居住的街區。當葡萄牙商人放下武器,表示願意接受澳門市議會命令之後,歐洲人居住的街區就宣布投降了。
而中國商人居住的街區原本是想要支援兩個抵抗的越南街區的,但是當這些看起來像是海盜的團夥中冒出了穿戴官服的明國將領後,中國街區便不得不放下了武器。而至於日本人居住的街區,雖然他們拒絕了海盜們的招撫,試圖繼續援助那些抵抗的越南人,但是在遭遇了海盜們挪用城頭大炮的攻擊後,這些日本人為了自己的家人安全還是放下了武器。
當阮福瀾、阮有鎰坐著滑竿跟著中國使者進入會安城的時候,他們離開便發現,除了城內少了許多越南人之外,整個城市內部的秩序還算不錯,街道上還有不少人開門做著買賣,怎麽看也不像是一座被海盜占據了的城市。
看著會安城內的景象,阮有鎰就更相信,占據了會安城的並不是什麽海盜,而是明國的官軍了,否則城內的商人是不會這麽安心做生意的。
雖然阮有鎰讚成了軍師陶維慈的判斷,但是他心裏依然充滿了對於陶維慈的不滿。在這種情況未明的狀況下,將他和阮福瀾送入會安談判,無疑就是在拿兩人的性命在冒險。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不得不絞盡腦汁想著,要怎麽完成仁國公交代的任務,並把身邊那位國公世子安全的帶回去了。老實說,阮有鎰覺得這次明國軍隊進攻廣南,對他來說完全是無妄之災。
因為攻打西貢,完全是阮福源三子的主張,這位三公子一心想要扳倒自己的大哥,登上世子的位置,因此才想出攻打西貢撈取軍功的法子。而仁國公阮福源對於真臘國的土地謀劃日久,甚至不惜將自己的女兒阮氏玉嫁給了真臘國王吉·哲塔二世。
正當真臘國內內亂將起的時候,中國海盜劉香卻橫插一腳,在廣南國經營了許久的普利安哥地區建立了西貢城。這不僅破壞了阮福源的如意算盤,還擋住了廣南向南方開疆拓土的計劃。
因此在三公子的極力勸說下,心有不甘的阮福源還是冒險攻打了劉香,奪下了西貢。阮福源原本以為,明國就算再惱火,也起碼會遵守天朝上國的禮儀,先派出一個使者前來質問,然後再決定要不要對廣南用兵。
他完全可以先和明國扯皮扯上一段時間,要是能夠混過去最好,混不過去了,再退兵也不遲。就算把西貢城還回去,也要占下城外的土地。但是誰也沒料到,一貫把禮儀看的比天還大的明國,居然會這麽不講究的裝扮成海盜進攻廣南。
這下子阮福源和廣南的官吏就傻眼了,明國官軍越海進攻廣南,他們還可以派出使者向明國皇帝討饒。但是對於裝扮成海盜的明國官軍,他們就無計可施了。因為是海盜,所以這些官軍根本不講兩國交戰的禮儀,而他們也無法向明國朝廷哭訴。
隻要稍稍有些見識的官員就能看得出,沒有了葡萄牙人在海上的幫助,廣南漫長的海岸線就是一個到處都是破綻的軟肋。在北朝鄭氏還在對廣南虎視眈眈的當口,明國官軍再鬧上半年,廣南不是被明國滅,就是要向北朝投降了。
想到這裏,阮有鎰心情就越發沉重了起來,此次和海盜們的談判,他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啊。輕輕搖晃的滑竿突然停止了,阮有鎰抬頭一看,原來他們已經到了地方。這是一座中國人修建的祠堂,因為地方寬廣,現在倒是成了海盜首領們居住辦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