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拂曉之晨 第276章 漢中之議
黃立極推卻不過,嚐了一塊崇禎推薦的糕點,這才不疾不徐的把從張瑞圖那裏聽來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向崇禎說了出來。
他在訴說的時候,小心的觀察著崇禎的臉色,出乎他的意料,崇禎自始至終都顯得很放鬆,似乎在聽一件同他無關的傳聞一般。
黃立極終於忍耐不住說道:“陛下,長公提出的其他意見臣不敢苟同,但是祖製規定不許藩王長久留駐京城,總是有其道理所在的。
現在京城之中有這種流言泛起,那麽不管福王有無非分之想,陛下都不應該把福王留在京城,讓有心人借機生事,擾亂朝綱。
至於福王所言,要侍奉鄭老貴妃雲雲。老臣以為,京城冬季氣候幹冷,也不是什麽養人的所在。
倒是洛陽城號稱天下之中,自古以來便是人煙繁華之所在,不如讓福王帶著鄭老貴妃返回洛陽奉養,更能讓鄭老貴妃頤養天年不是麽。”
對於黃立極所言之事,朱由檢其實了解的更為詳細。甚至於他還知道,這個謠言最初是怎麽流傳出來的。
在他的暗示下,福王這幾個月來主要幹了兩件事。一個是折騰瑞王朱常浩,另一個則是重審偽楚王案。
朱常浩的生母是周端妃,現在依然還在宮內生活。雖然端妃的地位僅次於鄭貴妃之下,但是母子兩人皆不為神宗皇帝所喜。
朱常浩直到25歲還沒有選婚,朝中大臣們看不過去,上奏章請皇帝完成他的婚事,但明神宗都不予理睬。這同他那個備受寵愛的異母兄長朱常洵所受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
而他直到天啟七年,才出京封王到漢中。但是貪好財物的他,在漢中待了還不到一年,就因為出頭反對糧食統購統銷政策,被剛剛接任了宗人府宗正的福王給盯上了。
雖然朱常浩好佛,但是他的個性卻並沒有那麽寬宏大量。也許在宮內他因為不受父親的重視,生活的比較謹小慎微。
但在出宮之後,到了自己的封地上,他的行事就變得有些張揚了起來。
而在漢中這樣的偏僻地方,他作為藩王其實同土皇帝並沒有什麽區別。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朱常浩便已經和出宮前的他判若兩人了。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昔日膽小甚微的模樣了。
在京城和漢中的路上往返奔波了幾次之後,朱常浩終於忍耐不下去了。
雖然以往在宮內,他甚為畏懼這位受父親寵愛的兄長,但是現在他覺得,自己並不用那麽害怕這位兄長了。
首先大家都是地位相當的藩王,現在的大明皇帝也是兩人的侄子。而且,福王當年為了爭奪帝位,一直被東林黨人口誅筆伐,因此在士人口中的名聲並不那麽好。
朱常浩覺得,自己沒必要同以前一樣懼怕這位兄長,如果把事情鬧大,說不定還能把這位兄長趕出京城去。
而重審偽楚王案,剛開始楚宗一脈還頗為興奮,但是隨著案件不斷發展下去,不管楚宗還是楚王都發現,他們花費了大量的金錢,但是卻什麽都沒得到。
於是在某次朱常浩同楚宗在京城會麵的宴會上,就傳出了這條謠言。
當然朱由檢並不認為,以這些宗室的能力,能夠想出這種謠言來。
這個謠言最大的目的,不是讓他把福王趕出京城,而是想要讓他懷疑那些環繞在他身邊的人員,讓他失去對這些人的信任而已。
雖然作為大明皇帝他擁有幾乎無限的權力,但是如果失去了皇位,他的下場也一定會淒慘無比。
像英宗這樣被廢之後,還能再次複位成功的奇跡,簡直就是不可複製的故事。
製造這個謠言的人很清楚帝王的心思,哪怕這個流言被證明全部都是謠言。作為皇帝的崇禎,也應該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處理此事。
但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蘇長青,畢竟不是真正的崇禎,他並不是從小在爾虞我詐的宮廷內生活長大的。他不會像一位真正的皇帝那樣,認為自己是孤家寡人,沒有人是可以信任的。
對於現在的朱由檢來說,身邊的人並不是全都可信的,但是他們也並非全部不可信。
背叛他的人肯定是有存在的,但是無緣無故背叛他的人肯定是不存在的。
想要背叛他幫助福王登上皇位,那麽總會有一個讓他們大的無法拒絕的利益引誘之下才有可能。
而就他所掌握的情報來看,福王顯然沒有這麽幹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行動。
所以現在最好的方式,還是讓這個謠言慢慢消失,不要讓它發酵起來,讓京城的局勢繼續保持穩定。
不過今天黃立極直接在他麵前挑明了這事,他也不好在繼續裝聾作啞下去了。
朱由檢示意呂琦拿一份文件過來,然後遞給了黃立極說道:“黃先生說的這些流言,錦衣衛也有一份報告,先生不妨了解下。
其實朕受到了這些匯報之後,心裏也是著實惱怒了一陣的。隻不過這個謠言涉及到兩位叔父和楚宗一脈,朕要是追究此事,親戚麵上恐不好看。
這些宗室在地方上橫行慣了,一向口無遮掩。到了京城也不改性子,所以才敢肆無忌憚的編排福王叔父同朕之間的事情。
搭理這種謠言,朕不管是送福王叔父出京,還是懲處瑞王叔父和楚宗。到了最後,輿論風評依然還是朕的不是。朕實在是不想上這個惡當啊。”
黃立極一目十行,迅速翻閱了手中的文件,終於更為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他合上文件後,對著崇禎有些擔憂的說道:“陛下剛剛說的的確不錯,不過現在既然謠言都傳到了內閣諸臣耳中,顯然息事寧人的方法還是不成了,終歸還是要作出一些應對措施的。”
朱由檢沉吟了一下,便詢問道:“瑞王叔父的封國在漢中,漢中北依秦嶺,南臨巴蜀,實是陝西入蜀的第一要害之處。
且更難得的是,漢中境內水源豐富,氣候宜人,物產豐饒,號稱西北小江南。
今年陝西各地大旱,唯有漢中依然大獲豐收。然而如此寶地,自瑞王叔父之國一年後,居然有人同陝西災民遙相呼應,試圖造反。
黃先生以為,這瑞王叔父繼續在漢中待下去,這漢中還會是我大明之土嗎?”
黃立極呐呐不敢言,崇禎這話說的有些誅心,但是他卻實在無法接腔。
皇帝說自己的親叔父,別人知道了也會當做沒聽見。但是如果他接上一句,恐怕那些外藩宗室就不會同他善罷甘休。
瑞王封國漢中,的確是有所不妥。正如崇禎所言,漢中的地理位置尤為重要。自陝西入漢中而下巴蜀,便是現在蜀中最為富庶的成都平原。
雖說中間還有一個劍閣天險,但是川北不經曆戰火久已,當地軍備廢弛,根本無法擋住有可能出現在漢中的敵軍。
但是瑞王冊封之時,正是國本之爭最為利害的時候,當時群臣一心想要確定太子和福王的君臣名分,根本沒人在意諸王封國是否妥當的問題。
當時也沒人會想過,陝西地方會連續受災,災民有南下漢中的可能。也沒人知道,川貴交界之處會爆發奢安之亂。
而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發作後,陝西入川的要道漢中府,就變得異常重要了起來。
看著黃立極沉默不語,朱由檢不得不追問了一句:“現在能不能讓瑞王叔父轉封他處?”
黃立極猶豫了下,小聲的回道:“現下各省並無成片的土地可以冊封,即便在湖廣地區還有些土地,那也及不上漢中府啊。臣恐怕瑞王不會接受,鬧將起來陛下反而理虧。”
朱由檢想了想,便說道:“如果朕把這些情報透露給福王叔父,讓鄭老太妃出麵訓斥瑞王,然後以此為借口,把他轉封到海外濟州府去呢?”
黃立極仔細想了想,才反應過來,這濟州府乃是剛剛從屬國朝鮮收回來的濟州島。
他頓時勸說道:“陛下,這恐怕不成。老臣聽聞這濟州島乃是下邦小國放逐罪人之所在,瑞王雖說口無遮攔,但畢竟並無大錯。若是把他就此流放於海外孤島,恐怕天下外藩宗室要人心惶惶了。”
朱由檢想了想,便歎了口氣說道:“那麽將瑞王叔父的封國減封一半,並留之於京城,不再之國,你看如何?”
黃立極衡量了一下之後,便稍稍鬆了口氣道:“如果是如此,雖然處置是嚴厲了些,但是外藩宗室應當尚可接受。
不過此事不如讓福王上奏,瑞王出言無狀,應當轉封海外孤島,陛下再從輕發落為好。”
朱由檢微微頷首說道:“那麽此事就由黃先生去處理吧,另外漢中府的官吏一味附和藩王,導致當地民生凋敝。內閣也順便商議下,調撥幹臣能吏前去收拾局麵,不可再讓漢中出亂子了…”
與此同時,在阿瑜陀耶王朝控製的暹羅國南麵半島,北大年河口的近海平原上,在無數稻田的環繞下,一座城池便聳立在河口的右邊。
這裏便是暹羅國南方的一處重要的貿易港口,雖然此地歸屬於暹羅國,但是當地的民眾卻以穆斯林為主。
在16世紀之前,這裏便是一處重要的貿易中轉港,從中國、印度而來的貨物匯集在此處,然後再交換到東南亞各地。
而16世紀末開始,葡萄牙人、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人便相繼在此地開設了商館,讓北大年成為了真正的國際貿易港口。
英國人在1612年抵達此地,雖然從暹羅王那裏得到了準許,在這裏開設商館。但是同其他航海先行國家相比,此時的英國人既沒有貴金屬,也沒有出色的獨家商品,他們在此地的商業活動便一直發展不起來。
這些兩手空空,像海盜、海上冒險家更多於貿易商人的英國海商們,此時正躲在商館一幢二層竹樓上,秘密商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