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長社之戰(二)
幾天下來,這次城上的北軍傷亡倒是沒有多少,而城下的黃巾軍士兵的三千名弓箭手幾乎都被官軍射死了,朱儁看到黃巾軍的人數比自己多,他們的戰力也不弱,因此也不敢輕易出城與他們交戰,沒辦法,雙方便在長社僵持在一起。
朱儁無法克敵,便想到了在冀州的皇甫嵩,也不知道他那裏現在的情況如何?他也聽說了朝廷調幽州的戍邊軍前往冀州協助平叛之事,同時朝廷這邊也給他調了一支援軍過來,這支部隊便是由河東太守董卓帶領的以西涼騎兵為主,由西羌的胡人和漢人組成的混合軍隊,因此朱儁便安心在城中死守,等著董卓的援兵來為自己解圍。
其實董卓說起來也不是一無是處,據史書記載,董卓出生於涼州隴西郡臨洮縣一家殷實富裕的地方豪強家庭,當時臨洮屬於邊遠地區,與西北少數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而董卓自幼也是養尊處優,因此從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種放縱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這一點,可以從史書中看到,董卓“少好俠,嚐遊羌中”,“性粗猛有謀”。
由於家中有錢,因此父母為他請了不少先生教他習文,還請了一些有名的武師帶他習武,因此長大以後的董卓不僅能識文字,體魄健壯,力氣過人,還通曉武藝,騎上駿馬,能帶著兩支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凶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百姓都畏他三分。不僅是縣裏的漢人不敢惹他,即使是周邊那些天生野蠻的羌人對他也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地的羌族領豪帥為了保全自己,大都極力迎合趨附董卓,並且與他結為好友,以求得暫時的相安無事。
地方豪帥們經常帶著大量的牲畜和財物前來拜望,與董卓稱兄道弟。董卓年輕的時候就常常到羌人居住的地方遊玩,依仗地主豪強的出身和富足的資產,廣泛結交豪俠義士。他十分熟悉那裏的情況,見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開始琢磨如何來利用和控製他們,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羅親信,為自己以後的長遠展打下基礎。於是,在野心的趨使下,董卓絲毫不吝惜花費自己的家產,每當羌人豪帥來他家作客,他便殺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帥,以取得他們對自己的支持和擁護。
羌人一方麵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麵感於董卓的大氣豪爽,所以都願意歸附於他,聽候他的調遣。
一次,一個羌人豪帥見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無幾,便從老遠的地方趕來上千頭牛羊,送給董卓,由此
可已看出董卓當時在羌人中的影響之大。
除了結交羌人,董卓還注意保持自己在當地豪強中的地位和影響,憑著他還算出眾的才能和武功,董卓不斷拉攏、兼並其他勢力,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力量,他還經常扮演遊俠豪傑的角色,因此在當地享有“健俠”的美名;同時,董卓還收羅大批失意、落魄的無賴之徒,毫不吝惜財物的幫助他們,使得這些人都為董卓的義氣所感動,後來便一直死心塌地地追隨於他。
董卓之所以能培養出一支屬於自己的強大勢力,其中有著深刻的曆史背景和社會根源。自從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以來,地方豪強地主勢力就相當強大,尤其是到了東漢末年,由於中央政權衰弱,農民起義不斷,地方豪強便趁機兼並土地,擴充自己的勢力,朝廷對於豪強勢力的膨脹雖然深感憂慮,但又無能為力。
到了眾多矛盾衝突並的靈帝時期,大漢朝廷一方麵想極力抑製地方豪強,另一方麵又不得不利用地方豪強,借助他們的力量來鎮壓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的反抗,而坐擁強實力的董卓,便也毫不例外地成了官府利用和招撫的對象。
很快董卓就應地方官府的征召,出任涼州兵馬掾一職,負責帶兵巡守邊塞,維護地方治安,如此一來,董卓便開始利用手中的職權,去控製更多的羌人,為他今後勢力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時之間,董卓便成了聞名隴西的風雲人物,不管是在官府,還是在漢羌民間,董卓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隨著自己勢力的不斷膨脹和地位的相繼上升,董卓已經不在滿足於自己隻是邊遠豪強的名分,他覺得自己需要更加廣闊的政治空間,來施展自己的遠大報複,於是,他開始進一步蓄積力量,伺機展。
不久,由於東漢朝廷急於解決西羌反複無常的問題,這對於董卓來說,自然便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展契機,西羌問題一直是東漢政府最棘手的民族問題:自漢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o8年)開始,羌人就不斷動起義,波及的範圍相當大,持續時間也很長,令大漢朝廷頗為頭疼。
到了漢桓帝年間,西羌問題不僅沒有得到絲毫平息,反而聲勢更加浩大,羌人不堪忍受漢朝地方官吏對他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不斷殺死漢人官吏,侵占州縣。而麵對羌人的反抗,積貧積弱的東漢政府根本就無能為力,隻得求助於地方豪強,想借他們的力量來緩解日益嚴重的西羌危機,當時,深知董卓底細的隴西地方官吏便極力向朝廷推薦董卓,這無疑給董卓創造了一個展勢力、滿足他的貪欲和野心的良機。
漢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董卓受命擔任羽林郎,統管元郡(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地的羽林軍,時間不長,他便升為軍司馬,跟從中郎將張奐征討並州一帶反叛的羌人,在這次征戰中,董卓極力表現自己,充分揮出自己勇猛強悍的優勢,縱橫衝殺,左右開弓,由於戰績突出,因功遷升為郎中,後來又因功升遷為廣武(今山西省代縣)令、郡守北部都尉(統治四川省紋川縣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官名)、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務的官名),到如今,他已經成了洛陽左近的河東刺史,手下擁有一支兩萬人的漢羌混編大軍,威震西涼的數十萬羌人。
得到朝廷遷自己為中中郎將,同時征調自己前往穎川,協助朱儁帶領的北軍平定當地的黃巾軍之亂的命令之後,董卓深知這又是自己的一個機會,於是馬上整肅大軍,隻是他還留了個心眼,並沒
有將自己的兩萬大軍全部帶上,而是留下了一萬人,隻帶了剩餘的一萬人前往穎川,他想的是要是萬一自己失敗了,那這一萬人還是自己的資本,免得到時候自己因為吃敗仗丟了官,真的變成一無所有了。
但是一萬大軍在人數上還是太少了,因此董卓也以朝廷征兵的名義,在當地強行拉起了一支由地痞無賴、無業遊民等組成的另一支近萬人的隊伍,這樣加起來,他出征的大軍也有兩萬人了,把河東剩下的一萬人交由自己的親弟弟董旻帶領,然後董卓帶著自己拚湊起來的兩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奔赴穎川。
一路之上,這支雜牌軍是見什麽搶什麽,搞得沿途百姓家中雞飛狗跳,不得安寧,隻是董卓並不去製止,反而縱容部下,看到大人都不反對,那些剛剛加入的地痞無賴更是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的盤剝百姓,還美其名曰是百姓支援大軍平叛。
由於有了這些人的加入,董卓部下原本的一萬騎兵也沒法快行軍,隻好跟著他們一起,慢慢悠悠的向穎川進,大軍經箕關、河內後渡過黃河,然後按照探子傳回的消息,董卓得知黃巾軍正在圍攻長社的朱儁,董卓暗道這真是天助我也,有朱儁的四萬北軍,加上自己的這兩萬人馬,五六萬的黃巾軍何足道哉,因此馬上傳下命令,大軍加快行軍度,直撲長社而去,隻要這次消滅了長社的黃巾軍,自己一定重重的賞賜部下。
早就聽說董大人出手大方的那些雜兵便如打了雞血一般,開始玩命的向長社奔跑,居然衝到了那些騎兵的前邊,令董卓不禁為自己的領兵才能暗暗叫好。
隻是黃巾軍中的渠帥並非都是些隻知道舞槍弄棒的武夫,這穎川黃巾軍的渠帥波才便是一員頗有計謀的大將之才,也因此他才能在與朱儁率領的北軍一戰時,取得殲滅北軍士兵近萬的大勝。
雖然波才一直在指揮手下的黃巾軍士兵攻打長社,但是他也沒有放鬆對周圍的警戒,因此當董卓的雜牌軍行進到距離長社還有五十多裏地的中牟一帶時,便被黃巾軍的探子現了。
看到官軍來了一支穿戴和自己的軍容差不多的援軍,從旗號上可以知道,領兵的大將是朝廷的中中郎將董卓,於是那些探子急忙騎上快馬,趕回長社,把消息報給了長社城下的波才和彭脫二人。
得知官軍來了援兵,波才和彭脫二人商議了一番,根據探子的回報,那些援兵似乎不像是朝廷的正規軍,雖然這支援兵中有不少騎兵,但是其中還夾雜著不少裝備和自己手下黃巾軍差不多的步兵。
看來朝廷真是無人可派了,隻能臨時拚湊了一隊兵馬前來援助朱儁,相比之下,還是打這隊援兵容易些,攻城對於黃巾軍士兵來說太難了,而且徒增傷亡,因此二人便決定留下一下士兵繼續圍困長社,同時虛張聲勢,做出大軍還在長社的樣子來迷惑城裏的官軍,免得他們知道自己的大軍離開了,便出來攻打自己的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