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輕小說の>女裝與戰車> 第六十七章·又是踩點的時候了

第六十七章·又是踩點的時候了

  nc-27小坦克是英製的,不過現在英國原廠的產品價格比較貴,又不是什麽很強大的戰車,所以很多使用者,包括通市中學在內,都是使用的印度貼牌產品。


  非要說兩者在質量上有什麽差別,那肯定是有的。畢竟印度的工業品嘛

  《印度慢吞吞》這本書裏曾說過,似乎印度的機械工業品天生就是被設計出來,用來讓人們的生活比以前更不方便的。


  隻要看到nc-27的圖片,不熟悉的人立刻會以為是雷諾ft-17,因為實在是長得太像了。而事實上,nc-27不是英國人抄襲法國人,而是幹脆根本就是雷諾的產品,是ft-17的升級版。


  在ft-17的基礎上,雷諾進行了一些改造改裝,比如換了全新的螺旋彈簧懸掛係統,兩個防磕碰輪,一邊十四個負重輪,在曆史上所有戰車裏麵都算是很多的了。


  後來這玩意賣到了很多國家去,包括大**,曰本和華夏。瑞典也買了一輛,徹底玩爛之後確定這個車不符合部隊要求,也不符合瑞典的地形,從此以後就再也沒買過。


  大**和曰本買的都是法國原裝正品,但是華夏買的是英國人得到許可之後生產的。考慮到英法工業水平,到底原裝的好還是貼牌的好,確實不是一定的。


  那個年頭誰會買戰車?那顯然是張大帥。雖然他的戰車身後都沒保住,但怎麽也是華夏裝甲力量的先驅了。


  大家都知道張大帥買過很多ft-17,少有人知道其實大帥還買過nc-27。隻可惜這些nc-27後來也一起為虎作倀了。


  通市中學就很多年一直使用這款戰車,雖然跟ft-17比起來配件不那麽好找,但是印度生產直接把價格腰斬,反而也不太高了。


  這款車實際上都沒什麽好研究了,也就是比ft-17速度稍微快一點而已。所以比賽前的準備除了加強訓練之外,隻需要調查一下賽場就可以了。


  賽場是城南的一片建築工地,那裏按照城市規劃,將是一片濕地公園,隻不過現在還沒怎麽建好。一高中的出發點是公園的南門,通市中學的出發點是西門。


  這樣的設置就很有趣,因為這給兩隊提供了很多戰略布置的可能性。雙方可以一開始就短兵相接,激烈廝殺,也可以迂回包抄,小心行事。


  “雖然還沒建好,但是風景本身也不遜色呢。”林茜說著深呼吸了一口新鮮的氧氣。濕地就是綠色植物和水的融合體,這裏的空氣濕潤而富有鮮活的氧氣,讓人心情愉快。


  “濕地的環境很複雜,土質鬆軟還有很多水塘。”周穎做了個筆記,“其他車輛應該都沒有關係,但是程梓鳶的瑪蒂爾達屬於中型坦克了,英製坦克履帶又比較細,有可能會陷進去。”


  “我知道了,到時候會注意的。”程梓鳶點點頭,“不過雖然我重量最重,裝甲最厚,但我速度也是最快的。總的來說,我們雙方的車輛在這個地形都不會有什麽優勢。”


  “老祖宗的戰略思想告訴我們,沒有過話的司淨石看了看周圍的樹木,有一些是明顯剛剛栽進去的。


  她可是撞擊型車手,而這一片的地形有很多水塘,其中有不少深度感人。對於通市中學的nc-27,陷入這樣深度的水中100要拉胯。


  隻要把人撞到水裏去就行。


  這一周戰車道隊伍的成員們幾乎全都翹課了,反正現在文化課不是那麽重要,幹脆請假一周都來訓練了。請假這種事要學生會批準,所以學生會主席隨手批準。


  訓練任務是很重的。


  戰車道隊伍的總人數已經很久沒有增加,但又有了新的戰車,所以就把秦嶺那組的改造戰車淘汰,改用2的程梓鳶組自然是使用馬蒂爾達iv。


  程梓鳶、馬亦涵和田雨欣還是各司其職,該在哪個崗位還在哪個崗位,程梓鳶除了車長之外還要兼任通訊兵。隻有沒什麽存在感的鯨落姐姐改成了裝填手的位置。


  換新車的時候大家還頗為鯨落的體格擔憂了一下,畢竟馬蒂爾達iv的76毫米炮彈可不輕,每一發接近五公斤。要頻繁裝填可是一件苦差事。


  但是鯨落把校服袖子一撈,露出了結實的肌肉。


  “我以前練過舞蹈。”


  “舞蹈?”田雨欣摸摸頭,“舞蹈不是講究勻稱什麽的嗎?”


  “我練的是卡波耶拉。”


  “那是什麽?”


  “又叫巴西戰舞。”


  卡波耶拉或者巴西戰舞,一聽就是巴西人搞出來的(廢話)。本身是一種舞蹈,同時也是一種格鬥術。整個人在空中和地麵之間翻轉跳躍,時不時來個拿大頂之類的,從出其不意的角度發起攻擊,一般沒見識過巴西戰舞的對手連這一腳到底是哪裏飛來的都看不清楚,就知道自己挨了一腳。


  這種格鬥術發源自巴西的監獄,犯人們拉幫結派打架的時候要是獄警來幹涉,他們就可以堂堂正正說自己是在練舞,不是鬥毆。這臉上雖然都是血,但這是誤傷。誤傷你知道嗎阿sir?


  就像華夏的小偶像在舞蹈房可以練斷十八根尺骨一樣,我們偶爾有個黑眼圈,鼻子流個血之類的有什麽好奇怪?

  你不要大驚小怪呀阿sir。


  既然是這種舞蹈,那麽肌肉緊實也就可以理解了。不過在鯨落撈起袖子的時候,程梓鳶的餘光看到肖奈何整個人僵硬了一下。


  可憐的孩子,看來是被揍大的。


  鯨姐牌舞蹈,我從小挨到大!


  改用2的車組應該是四人,但是短時間內實在找不到兩個新人,找到了也來不及訓練,幹脆秦嶺依然兼任炮手,在炮手的位置上執行車長的指揮工作。通訊什麽的,暫且現空著。反正原來也是能接不能發。


  不過等這次比賽結束,確實要趕緊找兩個新人來了。


  之前執行的集體網紅項目成效還不錯,不說影響力,馬亦涵、唐詩逸和袁芮琀的賬號都有二十萬以上的關注,其他人大多也上萬了。最成功的居然是肖奈何,作為整個隊伍裏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男人,他發布的視頻幾乎都是他坐在一把椅子上,講講曆史故事,在裏麵開開車什麽的。可能因為車技好,這個賬號關注量居然已經達到50萬,幾乎要對百萬大關奮起直追。


  唯一另類的是程梓鳶,她自己雖然沒有發布視頻,但誰的視頻裏都有她。


  大量賬號帶來的效果是明顯的。他們的留言區有不少小同學說自己想報考一高中,這可把校長高興壞了,差點又揚眉吐氣。


  等到明年招生工作完成,戰車道隊一定就不缺人手了。


  接下來說說馬蒂爾達iv,這款剛裝備一高中的戰車。


  馬蒂爾達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英製戰車型號,從二戰開始之前,用到二戰結束之後。實際上,馬蒂爾達沒有辦法被按照輕型中型重型的分類劃分,因為當時的英國與眾不同。他們的戰車分類是輕型坦克,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馬蒂爾達就是步兵坦克。


  英軍對步兵坦克的要求是,裝甲厚得能當掩體;速度不用太快,甚至可以慢一點,要讓步兵能跟得上;武器隨便,連炮都不用,架個機槍應付差事就行了。唯一的高要求是,價格要夠便宜。


  在這樣的設計思想指導下,馬蒂爾達係列被設計出來了,非常符合部隊需求。裝甲厚得很,戰爭初期的尋常陸軍武器根本打不穿,速度慢的跑不過驢,武器真的隻有一支機槍,價格也非常合情合理。


  這就是馬蒂爾達一型。


  後來大家覺得這車的火力實在是不行,白瞎了一款好車,這才給重新設計了一下,搞了個雙發設計,換上了2磅qf主炮,也就是37毫米。在步兵坦克的戰術思想下,馬蒂爾達二型也隻有主炮和用來輔助瞄準的並列機槍。


  這個雙發設計算是不太成功的,目的是在一台發動機送了人頭之後還能勉強動一動,不至於變成活靶子,但因為實在不成熟,故障率反倒很高,而且壓縮了戰車內部空間,舒適性基本沒有。不過任何新的發明總會有這個階段,馬蒂爾達二型的雙發構造算是最早在戰車上運用這個結構的例子了。


  實際上,馬蒂爾達隻有一型和二型,根本沒有iv型,也就是四型。而這個一型和二型其實區別很大,後來的各種改裝型多的像是舊時代59式,也全都是基於二型改造來的。


  那麽這個iv是怎麽來的呢?

  有這台車的同學可能知道,這台車並不屬於英國車係,而是屬於前蘇聯車係。


  二戰德子們開始腦袋發熱兩邊打的時候,英國人援助了毛子一批馬蒂爾達二型戰車,而這批車本身就是馬蒂爾達二型的輕改版,把原來的發動機升級了一下,依然是ace係列。


  毛子嘛,大家懂的,武器就喜歡大口徑,打不打得中再說,先把炮管子做做粗。一看英國佬送來的東西,車是好車,硬硬的,很哈拉少;就是這個主炮實在不行,兩磅的37炮能打什麽?不要不要。


  於是毛子二話不說就把英國人的原裝炮給扒了下來,稍微改裝了一下炮塔,把機槍揚了,騰出來地方重新換上自家的zis-96炮,是76毫米的反坦克炮。這下這款車就從步兵的戰場掩體變成了反裝甲單位,和德子坦克對毆一點沒在怕的。


  這就是《坦克世界》裏麵的馬蒂爾達iv。至於馬蒂爾達iii是怎麽來的,有機會再說,沒機會算了。


  從美製輕型戰車改成蘇式英製中型戰車,程梓鳶車組要抓緊時間熟悉操作。而終於開上正經裝甲戰車的秦嶺組更是如此。


  一周過去了,一高中學院艦重新回到通市港。不管這兩組人有沒有練好,醜媳婦怎麽也要見公婆。


  賽場周圍搭建了臨時看台和巨大的組合屏,從多角度轉播整場比賽。一高中的校長親自來給戰車道隊送行,好一副老鄉送紅軍戰士上戰場的畫麵。


  “同學們!”校長淚汪汪地握著肖奈何的手——其他都是女孩子,握著影響不好——“我們一高中第一次參賽就能擺脫一輪遊,你們的努力有目共睹!我希望你們的鬥誌還能繼續保持下去,至少打進前四強!”


  “好!”


  雖然是套話,但說起來很有感染力。


  比賽很快就要開始了,雙方在看台前麵分別站成一排,背後是自己的戰車。雙方對戰車發誓比賽公平公正,秉承體育精神,絕不弄虛作假。程梓鳶嘴裏跟著說誓詞,心想我能站在這裏就已經夠弄虛作假的了。


  再就是雙方隊長握手,相互親切問候這一套。通市中學的隊長相貌比較一般,我們就不介紹了。


  看臉的世界,就是這麽殘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