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三國之亂臣賊子> 762.第762章 出兵

762.第762章 出兵

  關中的戰局逐漸明朗起來,函谷關、陳留城接連失守,意味著曹操已經徹底失去了反擊的機會。 

  下邳城,大將軍府。 

  征曹大軍南下以來,李賢常常徹夜不睡,作為大漢的大將軍,他一方面要統籌全局,處理朝政要務;另一方面還要防備江東,防止孫權鋌而走險。 

  歷史上,諸葛亮猝死五丈原,只怕也是因為常年積勞成疾所致,要知道他死的時候也只不過五十多歲而已。 

  如今,李賢的成就更大,身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大捷!大捷呀!大將軍,太史慈將軍已經奪了陳留城,如今部分將士凱旋而歸」,郭攸之興沖沖地闖進了李賢的書房,手上晃著一截油亮油亮的竹簡。 

  「喔?張綉那裡可有動靜?李賢平靜地轉過身子,彷彿在訴說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郭攸之立刻自懷裡掏出了另一封書信,道:「大將軍,這是張將軍給你的」。 

  自從張綉出行以來,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定期向李賢彙報一下自己的行程,順便說一說自己的沿途見聞。最近幾個月,李賢已經習慣了張繡的信,緩緩的展開布帛,只見上面這樣說道「酋長狡詐,蠻人愚昧,若是只以安撫之策,而不行立威之舉,只怕大漢威信不再」,看到這裡李賢已經可以猜到下面的內容,無非是想殺人立威罷了。 

  可等到李賢真的看下去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還是小瞧了張綉,「末將覺得與其把戰事毫無期限的拖延下去,還不如直接快刀斬亂麻。因此,末將沒來得及向大將軍請示,就直接把蠻人酋長砍了,之後扶植五溪族的沙摩柯做了蠻王」。 

  李賢忽而放聲大笑,看模樣,他對張綉很是讚賞,「大軍出征在外,不能無賞,郭攸之,你且記下,明日從府庫撥出百萬錢,以作賞賜」。 

  郭攸之欣然領命。 

  李賢又道:「若是軍士骨骸到了城外,一定要通知我」。 

  「喏!」 

  翌日,在距離下邳城十里的地方,官道兩側圍滿了下邳的百姓,他們熱切的看著行來的方向,大聲的呼喊著「大漢」的名號,更有甚者急切的想在士卒中間找到自家的親人,他們伸長了脖子,一點一點地往外擠著。 

  忽然間,一陣巨大的喧嘩聲從最南邊傳了過來,稍稍偏北些的百姓不明就裡,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是太史將軍的人馬,不愧是青州都尉,一戰而下陳留,自此徐州高枕無憂矣」 

  「函谷關大捷,陳留大捷,大漢當興呀」 

  …… 

  各種各樣的傳言不斷的在人群中瀰漫著,而來自江東、關中的細作則急急的豎起耳朵,大大的睜開眼睛,不肯放過最小的一個細節。 

  在百戰猶存的三十八名精壯軍卒的護衛下,近千個手捧木盒的普通軍卒緩緩而行。 

  這些軍卒臉上一片肅然,他們一言不發,只是腳步沉重地往前走著。 

  距離城門尚有一段路程的地方,李賢正帶著一班文武大臣恭身相迎。 

  「止!」短短的一個字,宛若春雷炸響,一下子就把四周的噪雜呼喝的一掃而空。 

  李賢先向文武大臣的方向行了一禮,嘴裡道「此番大軍出征,多虧了諸位運籌帷幄,各班大臣盡忠職守,某代大漢百姓,在次謝過了!」 

  李賢這麼一行禮,徐庶等人哪裡還敢呆立著,他們立刻也是躬身回禮,而且腰彎的更低。 

  「大將軍!」 

  李賢搖搖頭,面色肅然的又向大軍行進的方向行了一禮,道:「大軍每戰皆勝,全賴眾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殺敵,末將也代大漢百姓謝過你們!」 

  護送骨骸的軍將早已經滾鞍下馬,他們齊刷刷地單膝著地,高呼一聲「大將軍!」 

  行了兩次禮,李賢卻還沒有停住的意思,他又重重的向左右兩側的百姓各行了一禮,嘴裡道「大漢能有如此驍勇善戰的軍士,與諸位的大力支持有莫大的關聯,末將也謝過你們!」 

  百姓震驚了,他們跪伏在地,大聲唱諾「大將軍!」 

  潛伏在人群中的各方細作已經驚呆了,但讓他們更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頭。 

  只見李賢側身讓過正道,嘴裡道朗聲長喝「請為我大漢盡忠的勇士們先行!」 

  「咚咚咚」的大鼓聲適時的響了起來,圍觀的下邳百姓只覺得其中的每一個鼓點每一個節拍都拍到了自己的心頭,使得自己的心情隨著鼓聲跌宕起伏,歡快的氛圍漸漸的凝重起來,雙手高捧木盒的數千軍漢雙目赤紅,隱隱有水霧透出。 

  在此之前,軍漢人人騎馬,現在,為了以示尊重,他們捧盒步行。 

  大步行在寬敞的官道上,這幫軍漢在心中大聲的吶喊著「願為大將軍效死!」 

  道路兩旁跪著不少年紀不大的少年郎,他們激動的注視著步卒前進的步伐,即便是死,若能死得其所,那麼死有何懼? 

  數日之後,李賢在下邳城外三拜的消息傳到了曹操和孫權的耳中。 

  近來身子骨已經有些不利落的曹操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昔日孫堅有子孫仲謀,而今青州有李賢,皆是不凡之輩呀。某有數子,可有誰能替孤分憂?」 

  曹操頗為感慨,之前,曹丕勇武不凡,很得曹操的喜愛,可是,如今陳留一丟,曹操對他也不甚滿意起來…… 

  會稽城,孫權很是急躁都在殿內轉了幾圈,「曹操在關中只怕撐不了多久了,可恨,李賢竟會如此收買人心,當年大耳劉玄德好哭,如今李賢好拜,這兩人倒是天生的伶人,來人,與我傳召大都督周瑜」。 

  「喏!」 

  公元200年,大漢章武四年,孫權召集大臣商議起兵北伐事宜。 

  「某欲西征荊州,諸位以為如何?」 

  魯肅向來直言敢諫,此時環顧朝堂,發現無人敢答,他便起身出奏曰「中原連年大戰,百姓流失甚多,而今地廣人稀,李賢雖坐擁五州之地,卻不足為懼,若使君養兵屯田,再等十年,臣以為,李賢也可勝之!」 

  魯肅說的道理孫權自然明白,可近年來,他逐漸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江東雖然偏安一隅,可李賢的發展勢頭卻絲毫不小。 

  十年,江東固然可以發展,難道青州就會止步不前嗎? 

  孫權在心中落寞地感嘆了一句,面上卻一片冰寒「荒謬!迂腐之言!去年某就想征討荊州,是你們勸我,讓我休養生息,莫動兵戈。可李賢做了什麼?張綉平了南蠻!現在諸葛亮、關羽遁往益州,若是再耽擱下去,整個荊州將落入李賢之手,某絕不能忍!」 

  魯肅還欲多言,卻被一旁的周瑜拉住了,雖然不明白一向英明的孫權為什麼在伐荊這件事上犯了糊塗,但看孫權的模樣,好像是真的已經下定了決心,也罷,只希望大軍馬達成功吧,魯肅心中暗嘆。 

  周瑜這時候出言奏道「使君所言極是,如今江東、關中唇亡齒寒,若是坐看李賢吞併關中,只怕下一個遭殃的就是我們,若能趁其不備,攻奪荊州,也算一招妙棋」。 

  孫權大喜,「公瑾所言深得我心。」 

  老謀深算的張昭借口身體不適,已經稱病在家,朝堂之上除了魯肅一個人敢勸孫權之外,其他的都想明哲保身,不願多言,由此,伐荊一事正式拍板定案。 

  數年來,孫權一直使人拚命造船,如今,各地的船塢內已經擠滿了大小船隻千餘艘。 

  周瑜建議水軍逆流而上,先取襄陽,再奪荊州,孫權覺得他的意見不錯,也就採納了。 

  章武四年春,孫權點齊水陸兵馬十萬,以韓當為先鋒,程普等為大將,陸遜為中軍護衛,蔣平為後軍將,諸葛瑾為參謀,乘十隻龍舟,戰船三千餘艘浩浩蕩蕩開赴而出。 

  水軍出動之前,江東軍的異像便傳入李賢耳中。 

  「今日孫仲謀大軍壓境,諸位可有良策?」 

  徐庶微微一笑,「大將軍,微臣料定江東軍必圖我南徐(鎮江),所以只要提前派出一員大將在此屯兵據守,江東無慮矣!」 

  田豐這時候也贊同道「元直所言不差,臣複議」。 

  李賢大喜,「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把甘興霸調到南徐!」 

  「使君此言差矣,廣陵非甘興霸不可守,絕不可妄動」說話的是陳宮。 

  李賢不悅地看了陳宮一眼,「某也知道,可除了甘興霸又有誰能替我分憂?」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一直在李賢身邊的陳到憋不住了,「末將願為大將軍分憂!」 

  「叔至有何良策?」李賢好奇地問。 

  「末將可立下軍令狀,若是孫仲謀敢親自渡江,某必將其擒之以獻將軍」,區區江東軍而已,陳到壓根沒放在眼中,所以言語間極為豪邁。 

  「若孫權不敢渡江呢?」 

  「假若江東軍不敢渡江,末將亦有良策可殺其大半,讓孫權不敢再窺視江北!」 

  李賢贊道,「善!即如此,江南的事情就全部託付給你了。來人,中郎將陳到功勛卓著,特加封其為安東將軍,總鎮建業、南徐兵馬!」 

  陳到大喜,領命而出。 

  「孫權伐荊?大軍十萬?」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曹操也是大喜! 

  急急地在殿內來迴轉了幾圈,曹操自言自語的說道「孫仲謀終於忍不住了,這可真是天賜良機呀」。 

  感慨了一會兒,曹操吩咐道「速去傳召,就說我有要事相商,請郭祭酒務必速來」。 

  侍衛領命前去。 

  不多久,郭嘉便領命前來。 

  「見過使君」 

  「快到這邊坐,我有些東西要給你看」曹操盤膝坐在竹席上,在他面前擺著一個巨大的木盒。 

  郭嘉這些日子也聽說了,曹操好像從花費重金從青州偷來了一樣物事,叫什麼沙盤,當時他不以為意,而今天走到近前,他才發現那木盒裡的一個個沙堆造型獨特,有的是一大片的隆起,看起來像山峰,而有的坑窪不平,看上去像河流。 

  郭嘉好整以暇的盤膝坐下,嘴裡疑惑道,「使君,這是關隴地形圖?」 

  「不錯,奉孝,你覺得這沙盤如何?」從函谷關敗退之後,曹操一直研究關隴地區的沙盤。 

  「很是不錯,山川河流,城池穀道,樣樣俱全,真是奇思妙想」 

  「奉孝,江東細作來報,說孫仲謀點齊十萬兵馬已經沿著江水逆流而上,看樣子,李賢有的忙了」。 

  郭嘉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孫仲謀太過莽撞了。」 

  「此言何解?」 

  「江東之利,在於水軍,可是,如今江水沿岸荊州水寨極多,如果江東軍逆流而上,勢必需要攻城拔寨,這絕非江東所長,唯有偏師北上,襲擾李賢,效仿昔日李賢北上遼東之舉方可成事,只可惜,孫仲謀太過保守,我認為,江東軍很難成事」 

  曹操吸了口氣,「江東若是敗了,李賢只怕無人能敵呀」。 

  郭嘉沉默不語,他也想不出破解之道。 

  曹軍多是北人,不善水戰,此役,孫權只能靠自己了。 

  好在片刻之後,曹操便緩過神來,他嘴裡道:「鷸蚌相爭,焉能使漁翁得利?」 

  李賢軍力強盛,他就像戰國七雄時期合併了中原五國的秦國,而關中呢?只怕相提並論的話,這時候只怕連楚國都及不上,至於江東,倒更像是吳越兩國的聯合體。 

  現在孫權討伐荊州,作為旁觀者,曹操有兩個選擇,其一便是和孫權聯盟,一起滅了李賢;其二自然是坐山觀虎鬥。 

  殿內,郭嘉目光悠遠,「使君,再過一日,想必江東的使者也就到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操微微一笑,「唇亡齒寒的道理我也明白,這一次,絕不讓李賢好過!」 

  「兵出何處?」 

  「陰平!」 

  郭嘉皺眉,「使君,陰平險峻,不利大軍行動,且該郡荒無人煙,只怕佔據之後也只是一個雞肋。」 

  關中現在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如果從戰略角度上講,擁有關隴之地的曹操完全沒有必要撿上陰平這個包袱,但曹操考慮的卻不僅是這些,「不奪陰平,孫仲謀孤掌難鳴呀」。 

  郭嘉吸了口氣,道:「也罷,只是,如今青州軍三面環伺,使君須得使人誘敵才是」。 

  「誰可為將?」 

  郭嘉正色道:「郭淮能文善武,可為大將」。 

  曹操沉默不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