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三國之亂臣賊子> 392.第39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392.第392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滿山遍野的青州軍疾沖而來,袁術兵馬試圖據寨而守,卻不能遲滯片刻。 

  連敗數陣,袁軍上下早已經疲憊不堪,軍心士氣完全降到了谷底,若不是前幾日與蔡瑁、劉備聯手勝了孫策一陣,說不定袁術這萬餘兵馬早已經徹底垮掉了。 

  此番,李賢兩萬大軍突襲而至,袁術軍馬驚惶失措,再無抵抗之力。 

  誰也想不到李賢的援軍竟然來的這麼快,前些時日,袁術還在嘲笑李賢自不量力,誰曾想,轉眼間李賢便到了! 

  盛夏時節,兩萬步卒用一個月的時間輾轉近千里,這在過往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昔日,李賢兩萬大軍在下邳誓師出征,各路諸侯對李賢冷嘲熱諷,沒有人相信青州軍能夠在熾熱的夏季有所作為,即便李賢想出水路進軍的主意,依舊沒能改變太多人的想法,他們全都擦亮了眼睛,等著瞧李賢的笑話。 

  然而,當李賢真正率軍抵達九江郡,用前所未有的雷霆一擊展現出自己的實力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 

  原來,水路運兵真的可行,原來,青州軍真的不容小覷! 

  至於李賢,這廝簡直是個妖孽,普天之下,也只有他才能想出這水運大軍的主意,最重要的是,李賢偏偏還成功了。 

  蜿蜒數里的袁術大營依水而建,成德囤積的糧秣被孫策使人焚燒之後,袁術便倍加小心,****不曾懈怠。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袁術沒想到李賢竟然來的這麼快。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大軍壓境,袁術兵馬,兵無戰心,將無戰意。 

  當袁術帳下大將紀靈為臧霸擒獲之後,徐盛、于禁、李典橫衝植入,宛若無人之境。 

  袁術打馬而立,放眼間,到處都是逃亡慌亂的潰卒,他嘆了口氣,目光寂寥。 

  數月之前,五萬大軍出征徐州的時候,袁術是何等的意氣風發?那時候他還打算先取徐州,以做稱霸之基,誰曾想,變故頻生,事到如今,別說稱王稱霸了,便是如何保存性命都是個難題。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速做決斷呀」 

  袁術不發一言,只是抬頭張望。 

  「主公,你有傳國玉璽,是天命之君,一時之挫折不過是上天的考驗罷了,只要熬過這次,我們依舊可以捲土重來!」 

  提到傳國玉璽,袁術忽然覺得胸前有些「硌得慌」,他單手一觸,頓時血往上涌。 

  是呀,傳國玉璽在手,天下我有,敗退一次又算得了什麼?只要玉璽在,一切都可重來! 

  摩挲著懷中的傳國玉璽,袁術精神大振,他放聲大喝:「護我突圍,他日我若為帝,爾等皆可為王!」 

  一聲許諾,袁術周遭軍將當即大喜過望,他們使出吃奶的力氣,誓要護住袁術周全。 

  沿途間,不管是潰卒還是青州軍,袁術護衛全都一刀砍殺了。 

  昔日,為了得到這傳國玉璽,袁術可是逼死了孫堅,如今,危急關頭,袁術終於靠它鼓起了勇氣,只可惜,這股勇氣是用來逃命的。 

  「轟隆隆」,袁術的大纛傾倒在地。 

  有眼尖的青州軍卒見狀急忙大吼出聲:「袁術逃了,袁術逃了」。 

  緊要關頭,袁術在親衛的護送下落荒而逃,這極大地打擊了袁軍士氣。 

  主將都逃了,誰還願拚死搏殺? 

  為誰死?為誰戰? 

  即便有些負隅頑抗之徒,在這一刻也心灰意冷,放棄了抵抗。 

  之前,李典、于禁的青州新卒追逐數百里,與劉備、袁術廝殺多次,然而,卻始終未能大獲全勝,所有的軍卒心中都憋了口惡氣。 

  這一次,李賢親率兵馬抵達,甫一出擊便打的袁術潰不成軍,這讓青州軍卒大為振奮。 

  「殺,殺,殺!」數萬兵馬似乎要將所有的抑鬱宣洩而出。 

  炎炎夏日,臧霸的開陽軍、徐盛的神策軍在海船上盤桓了一個多月,為的不就是平定袁術嗎?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眾人都覺得倍加珍惜。 

  熾熱的日頭下,袁術大軍兵敗如山倒,潰卒裹挾兵潮狼奔犬突,很是混亂,青州軍在各自軍將的統領下緊追不捨。 

  三萬對一萬,青州軍以多勝少,輕易便掌控了戰局。 

  兵不刃血便大獲全勝,李賢心情極佳,他在相梁的護衛下打馬進入戰場。 

  這時候,青州兵馬正忙著追剿殘敵,不時有垂頭喪氣的降兵跪伏在地,棄械乞降。 

  明盔亮甲,胯下一匹高頭大馬,李賢持劍在手,意氣昂揚。 

  四下里,青州軍卒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使君,使君!」 

  「萬勝、萬勝!」 

  興緻到了極處,李賢不時向周圍揮手致意。 

  每一次揮手,都讓青州軍的歡呼聲攀升到了極點。 

  一開始只是幾十人、數百人在呼喊,等到後來,卻是數千人、幾萬人在大聲歡呼。 

  這股激越雄壯之氣,無堅不摧,彷彿可以蕩平一切忤逆! 

  李賢咬的牙齒咯咯作響,此時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邦出身草莽,卻從貴胄出身的項羽手中奪得天下。 

  劉邦可以做到的事情,李賢一樣可以做到! 

  若不想重演五胡亂華之慘事,須得早日結束中原動亂的局勢,也只有這樣,在邊塞民族接連崛起的時刻,中原王朝才有力氣作出充分的準備。 

  真正的歷史上,三國之亂讓中原元氣大傷,即便晉朝取得了短暫統一,卻終因為民力、財力消耗過大的緣故造成了短命王朝的出現,自此以後,南北朝交相登場,數千萬漢人被屠戮的只剩下數百萬人,這等慘況,可謂恆古未有。 

  李賢熟讀歷史,心中有四大恨,一恨三國之亂,五胡亂華;二恨靖康之恥,女真為禍中原;三恨崖山一縱,中華骨氣為之葬送;四恨鴉片戰爭,泱泱大國淪為砧板魚肉。 

  如今,李賢穿越到了東漢末年,隨著地位攀升不止,他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既然老天爺讓他來到這大爭之世,那他李賢便要為大漢博出一個朗朗乾坤。 

  王朝的興替已經在所難免,軍閥割據也已經是大勢所趨。不過,李賢卻想以以一己之力擰轉乾坤,與天斗,為漢兒爭奪那一線生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