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三國之亂臣賊子> 372.第372章 陳宮的抉擇

372.第372章 陳宮的抉擇

  修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陳宮自詡學究天人,只可惜未遇良主,白白浪費了一身所學。 

  劉岱不必多說,其人莽撞,難成大事,若不然也不會為卞喜所害;曹操倒是有伯樂的名頭,麾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只可惜,深入接觸之後,陳宮發覺曹操多疑好忌,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呂布眼高於頂,是個徹頭徹尾的武夫,他一直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任何問題,與之共事,陳宮總覺得格外疲憊。 

  前前後後三任刺史,足足耗費了陳宮四五年的時間,閑暇之際,陳宮忍不住會想,人生碌碌,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富貴榮華?陳氏在兗州頗有勢力,即便陳宮坐吃山空,也足夠他揮霍一輩子。 

  權勢地位?陳宮早已經看透了,如果找不到樂趣,便是身居高位也毫無意義。 

  難道就這麼隱居鄉間,再不理世事? 

  陳宮終歸是不甘心的。 

  憑什麼荀彧、徐庶、審配之輩聲名在外?而陳宮卻擔負著背主之名? 

  若不是為了兗州、徐州的黎民百姓,陳宮又怎會背棄曹操,迎立呂布? 

  用心良苦無人懂,陳宮覺得人生寂寞如雪。 

  有時候,人若是太過聰明,會活的很累,陳宮看透了呂布,知道此人絕非明主。 

  天下間,還有誰值得陳宮投靠? 

  青州李賢,年輕氣盛,文治武功頗有建樹。 

  一封別開生面的招賢令,楞是打破了「德才」兼備的壟斷地位,讓一些私德有虧卻有才能的傢伙有了奔頭,這份魄力,放眼天下,寥寥無幾;古來今往的人頭稅延續了近千年,可李賢愣是取消了,一同取消的還有名目繁多的商稅,取之以田畝納稅,最值得稱讚的是,李賢要求以糧粟代替銀錢來繳納,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糧食才是所向披靡的硬通貨,李賢此舉,可謂高瞻遠矚…… 

  一樣一樣盤算下來,李賢似乎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每一樣都令人稱道。 

  陳宮告訴自己,如果天間還有唯一一個人值得投靠的話,那麼這個人就是李賢,也正因為如此,當呂布懇請陳宮出使青州的時候,陳宮略一思索便應諾了下來。 

  藉此機會再去都昌瞧瞧李賢也好,如果真是無可挑剔,改換門庭的話也不是不可以,反之,如果李賢徒有虛名,陳宮便絕了投靠的心思。 

  誰曾想再度接觸之後,李賢三言兩句就讓陳宮徹底信服了。 

  沒錯,李賢就是陳宮一直在等待的明主! 

  用多了陰謀詭計,這一刻,面對李賢,陳宮直截了當,一揖到地,嘴裡道:「如若使君不嫌,某願為使君驅使!」 

  「什麼?」李賢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容置信的模樣。 

  陳宮倒是顯得鎮定十足:「如果使君不嫌棄我才學低微的話,我希望能夠為使君效力」。 

  這回李賢聽明白了,陳宮是想跳槽! 

  好嘛,呂布派來的使者搖身一變,竟然成了李賢的臣子,這要是讓呂布知道了,鐵定會氣炸了肺,不過,相對於陳宮可以帶來的幫助,所謂的負面影響壓根不算事兒! 

  一直以來,李賢麾下武將頗多,可文臣極少,只有徐庶算是最嫡系、最趁手的得力謀士,其餘幾人,像徐幹、管寧之輩,指望他們出謀劃策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雖有才能,可經過歷練之前,頂多能夠執掌一縣之事。 

  招賢館設立已久,也為李賢帶來了各式各樣的人才,可是智謀無雙的人物,李賢卻是一個也沒見著,。 

  眼下,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願意跳槽的大才,李賢哪裡會放過? 

  「啊哈哈,我得先生,如得十萬精兵矣!」 

  陳宮心裡美滋滋的,被人誇讚的感覺自然是極好的,尤其是被自己心儀的明主欣賞,這種舒爽,簡直難以言語!不過,這時候自然要謙遜一番,不然只會顯得自己太過狂妄:「使君謬讚了」。 

  李賢笑得合不攏嘴:「我就說嘛,一早上喜鵲就在枝頭叫,還真是喜氣盈門!」 

  陳宮只是笑著並不多言。 

  李賢沒有提呂布,陳宮也沒有。 

  李賢沒有提,是因為他已經下定決心,就算與呂布決裂,也一定要將陳宮留下來;陳宮不提,是因為他相信李賢,如果連這點事情都處理不好,以後何成大事? 

  新晉的君臣二人組,很是默契,彷彿相識十數年的老友一般。 

  這時,外頭忽有軍卒來報,說遼東大船已然入港,千餘騎卒正在衛卒的監視下緩緩下船。 

  李賢喜道:「哈哈,真是雙喜盈門,公台,來,隨我一起去瞧瞧,嗯,速去通知趙雲,就說我為他準備的精銳騎卒已經到了,讓他速去港口」。 

  「諾!」 

  軍卒接令而出,倒是陳宮一頭霧水。 

  青州與遼東素有往來,這不是什麼秘密,兩者用海船聯絡,這也是題中之義,可怎麼聽李賢講,遼東是將精騎送了過來? 

  公孫瓚莫非是瘋了不成? 

  在袁紹兵馬大軍壓境之下,公孫瓚精銳還敢抽調兵馬南下,難道他就不知道死字是什麼寫的嗎? 

  不對,一定沒有這麼簡單! 

  見慣了爾虞我詐,陳宮寧願相信著是一個陰謀,「敢問使君,精騎從何如來?」 

  李賢神秘地笑了起來:「這其實只是我與公孫瓚交易的一部分,具體情形,公台一看便知!」 

  陳宮微微頜首,不再言語。 

  李賢已經把話說到了這份上,陳宮若再打破沙鍋問到底,那就顯得太沒水準了。 

  身為一名合格的謀士,什麼時候可以問,什麼時候問什麼,這都是一種藝術,需要察言觀色,開動腦筋的。 

  出了郡府,李賢、陳宮一人一騎,身後跟著黑壓壓一大片甲士,嘩嘩的甲葉撞擊聲格外強勁。 

  青州甲胄已然聞名天下,無論是敵是友,得到青州君甲之後都是一副愛不釋手的模樣,只可惜,不知李賢是不是有意而為,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呂布,他們所獲甲胄的數量總計在兩千以內,超出這個數額,李賢可就拒絕提供了。 

  匠工營晝夜不息地勞作,所產甲胄的數量只有李賢以及寥寥幾個人知曉,陳宮初來乍到,自然不清楚詳情,不過,這卻不妨礙陳宮猜測:青州一定還留有更多的甲胄! 

  李賢到底有著怎樣的實力? 

  趕路之際,陳宮忍不住回首反顧,身後的甲士已然踏馬而行,馬蹄轟隆隆作響,甲士利刃入鞘,目光直視前方,奔行間沒有一人交頭接耳。 

  行動如風,令行禁止,當世之精銳不過如是!陳宮心中讚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